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新秩序-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之前没少苛待过高明博母子,没想到这个以前看不起的九郎如今竟然成了大唐使者,她一时之间也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对待。

    ≈nbsp≈nbsp≈nbsp≈nbsp渤海国豪门大户也有念书极好的,常常参加大唐科举,但能中举者都是凤毛麟角,基本上中举之后都留在大唐为官,很少有愿意回来的。当然,也有少数眷恋故土之人愿意回来,回来后都会拥有远大的前程,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现任渤海国文籍院少监的裴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无论如何,能够得到大唐官身,而且还能以大唐使者名义还乡的,高明博可以说是渤海国二百年来的头一份!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早已在人群中看见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崔氏,崔氏在高家地位不高,本为高尧义侍妾之一,若非生了高明博这个儿子,恐怕这个侍妾的身份连高杨氏的大丫头都不如。高明博自小跟在母亲身边,深深明白母亲含辛茹苦养育自己有多么艰难,此刻见了面,眼中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伏倒在崔氏脚下,哽咽道:“母亲,儿回来了,儿现在是大唐的官身了,母亲今后不用再受苦了!”

    ≈nbsp≈nbsp≈nbsp≈nbsp崔氏话都说不出来,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潸然而下,只是抱着高明博放声痛哭。自从燕郡和怀远军城相继落入契丹之手后,渤海国内便断了营州的消息,崔氏这一年来担惊受怕,也不知梦中哭醒了多少回,此刻乍然见到儿子完好无损的跪在自己面前,哪管他担任了什么官职,发了什么大财,只是不停的暗自念叨:“老天开眼,佛祖保佑,儿子还活着,儿子还活着……”

    ≈nbsp≈nbsp≈nbsp≈nbsp母子抱头痛哭一回,只哭得全家人都跟着抹眼泪。听到高明博说的那句“母亲今后不用再受苦了”,高尧义脸上就是一红,暗暗自责,高杨氏则浑身都不自在,眼瞟夫君的脸色,见他没有顾得上怪罪自己,才松了口气。

    ≈nbsp≈nbsp≈nbsp≈nbsp哭罢多时,高明博擦干眼泪,起身后又恢复了那个平日里冷淡肃然的密谍头子形象,手指押在一旁的十七郎,向张小花吩咐道:“将他绑了,好生看管,回头某有话要问。让大伙儿分作两班,甲胄兵刃不得离身,好生看顾好前院后门,以防不测!”

    ≈nbsp≈nbsp≈nbsp≈nbsp张小花躬身应道:“是。”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又转向高尧义:“大人,究竟怎生回事,还请跟儿子说说,儿子或许能够替大人分忧。”本书首发无弹窗阅读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见儿子带来这些人迅速接令行事,凛然而遵,不免又是一番感叹,老怀欣慰之下,笑道:“九郎使得好部下。”他是带兵的大将,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行色间的杀伐彪悍之气。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也不在意,这次带来的五十人中,调查统计局行动人员就有十人之多,都是接受过营州军新兵训练的,那几个行商所带的侍卫扈从也都是精挑细选的豪客游侠,真正打起来,谁也不惧。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郑重的将自己这个顶着大唐使者身份的儿子请入正堂落座,又叫过三郎、五郎、六郎等几个年轻人中比较出色的,一起商讨时局应对。

    ≈nbsp≈nbsp≈nbsp≈nbsp年轻的几个兄弟都对高明博的经历比较好奇,就缠着让他先讲述一番。高尧义也想了解自己这个儿子如今的根底,便在一边默默听着。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便将自己当年在燕郡如何打理高氏营生,如何在破城之际东躲西藏,如何逃出燕郡在乡间颠沛流离等等讲了出来,听得高尧义和几个兄弟都是脸上动容。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苦楚,听完之后对高明博都不免佩服了几分。

    ≈nbsp≈nbsp≈nbsp≈nbsp接着,高明博又讲起自己如何去柳城投军,接受军务训练,如何进入营州军总部虞候司的故事。当然,他略去了行人处和调查统计局的事情,这些都是营州军的机密,其内部的保密制度还是在李诚中的指导下由高明博亲手制定的,他自然知晓其中的轻重。

    ≈nbsp≈nbsp≈nbsp≈nbsp“九弟,这个虞候司统战处从事是几品?”高家六郎忍不住问。

    ≈nbsp≈nbsp≈nbsp≈nbsp“致果校尉,正七品。”高明博回答。这是营州新军衔的品级,随着将来营州军进一步扩大和改革,高明博的品秩也将不断提升。

    ≈nbsp≈nbsp≈nbsp≈nbsp“统战处是做什么的?”六郎追问。

    ≈nbsp≈nbsp≈nbsp≈nbsp“专门对外联络的衙门,比如营州与契丹、渤海、奚人,或是将来与宣武、河东各镇打交道。就像上个月,营州军战胜了契丹乌隗部,乌隗部打算投降,便是由统战处负责商谈乌隗部的投降条件。”

    ≈nbsp≈nbsp≈nbsp≈nbsp“乌隗部降了营州?”高家三郎悚然动容。

    ≈nbsp≈nbsp≈nbsp≈nbsp“是。他们已经降了。商谈投降的事宜便是由某负责的。”高明博自豪道……

第十章 西京变 十()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作者:八宝饭第十章西京变十)正文,敬请欣赏!

    ≈nbsp≈nbsp≈nbsp≈nbsp高家一直在渤海国西部备边,这两年被契丹压着打,没少吃过乌隗部的苦头,此刻听说过去那个强大的对手竟然转眼间就降了,都不由好生震惊,看高明博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敬佩。!

    ≈nbsp≈nbsp≈nbsp≈nbsp过了半晌,众人才回过神来,高家六郎又道:“哦,那九弟不就是营州的鸿胪寺卿了?”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想了想,摇头道:“不是。统战处管的是大唐内部各族、各州、各藩的事务,所谓‘统战’,按照李将军的话来说,就是‘建立统一战线,防止大唐分裂’。鸿胪寺卿应当管对外的事务。李将军说过,外交和内政是两码事,如今就连大唐朝廷都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

    ≈nbsp≈nbsp≈nbsp≈nbsp高家六郎皱眉道:“对外事务?”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点头道:“比如极西诸国,李将军说过,西域之外还有很多国家,比如大食、大秦,还有什么高卢、英吉利等等,这些当属于对外事务。而凡是承认大唐宗主的国度,都应该由统战处管理。”本书首发无弹窗阅读

    ≈nbsp≈nbsp≈nbsp≈nbsp高家六郎恍然,道:“原来如此,比如日本国也应该归九弟管理?”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点头道:“是啊,可惜现在还管不到。”他记得当时讨论统战处职权的时候,曾经就日本国问题询问过李诚中,李诚中当时也拿不准,一旁的冯长史却斩钉截铁的肯定说,如果按照李将军的说法来划分职权,日本国事务应由统战处管理。因为日本国本名“倭国”,一直向大唐朝贡。认大唐为宗主,就连现在的“日本”之国名也是由武皇于长安三年御准之后才正式通行的——作为朝贡国,没有宗主国的同意,他们是不能擅自改动国名的。

    ≈nbsp≈nbsp≈nbsp≈nbsp这一点与渤海国类似。当年大祚荣建国之后。为了获得大唐的认可,以则天神圣皇帝赐封其父的“震国公”为国名,取名“震国”,并多次遣使赴长安,希望大唐朝廷能够承认。他的努力和诚意最终还是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其后,睿宗于先天二年派遣郎将崔忻赴敖东城,赐大祚荣“渤海郡王”封号。授职“忽汗州都督”,于是大祚荣终于平息了多年来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情,将国号改为“渤海国”,名正言顺的当起了国王。

    ≈nbsp≈nbsp≈nbsp≈nbsp等高明博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便开口问自家父亲高尧义:“大人,为何咱们家被大伯和四叔他们困在了府里?”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这几年大唐内地越发混乱,朝贡使团每次回来后都会讲述路上的所见所闻,这些事情让国中重臣们都很是不安。”

    ≈nbsp≈nbsp≈nbsp≈nbsp他口中所说的朝贡一事是渤海国惯例。渤海国是事大唐最为忠诚的藩属,与半岛上的新罗一样,年年派出使团朝贡,从不曾间断过。哪怕是黄巢乱兵肆虐中原的时候,渤海国和新罗的朝贡使团依然坚持不辍。绕过战乱频繁的大唐腹地,抵达长安。后来在长安找不到天子了,就一路折向西川,向躲避到西川的天子朝贡。因为路途不畅,常常一个往返便要耗去超过一年的岁月,有时候上一个使团还没有返回,下一个使团便出发了。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继续道:“如今国中重臣们为大唐的事情吵个不休,渐渐分为了两派,以朱大相为首的一派认为朝贡已经没有意义,大唐已露将亡之兆,渤海却无覆灭之忧,朱大相以为,渤海人今后应当‘自主国事’,不必再向大唐朝贡,更不必每任国主都等待大唐册封。”

    ≈nbsp≈nbsp≈nbsp≈nbsp渤海国循唐制,设三省六部,三省即政台省、宣诏省、中台省,分别对应大唐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六部为忠部、仁部、义部、智部、礼部、信部,也就是大唐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政堂省管理行政、司法、领典百司,统领六部,职权最重,其主官名为大内相。宣诏省主官和中台省主官分别为左相和右相,三相之中,以大内相为尊,是为百官之首。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口中的朱大相就是大内相朱承明,他的官位相当于大唐武德年间的李世民,李世民当时的官职就是尚书省尚书令。

    ≈nbsp≈nbsp≈nbsp≈nbsp“另一派则以鸿胪寺卿、王弟大封裔为首,大鸿胪认为,无论大唐是否将亡,渤海国都应向中原称臣。中原地大物博,人丁众多,传承绵延,底蕴深厚,不管将来谁做了中原之主,都是天下公认的共主,渤海国任何时候都回避不了接受中原节制和管辖的问题。只要大唐存在一天,渤海国就要向大唐朝贡一天,如果大唐李氏真的亡了,那么渤海国就像下一个中原之主臣服。

    ≈nbsp≈nbsp≈nbsp≈nbsp我们的祖上是靺鞨人,靺鞨人与关外各族一样,无论何朝何代都是认中原为主的,哪怕是草原上崛起一时的匈奴、鲜卑、突厥、吐谷浑,最终都接受了中原的册封,就连现在强盛起来的契丹,不也一样么?而且大鸿胪还认为,渤海人两百年来已经习惯了说汉言,写汉字,我们学到了中原的官制、军事、手艺、学识,就连我们的国名,都是大唐赐封的,如果我们变了,渤海还能叫渤海么?渤海人还是渤海人么?”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是深以自己大唐官员的身份自豪的,如今听了父亲转述大封裔的言语,不禁抚掌道:“说得好!如果我们变了,我们就不是渤海人了!”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苦笑道:“可惜有些人对此并不认同,至少朱大相就不这么认为,他不想只做一个藩国的国相,他想成为可与大唐政事堂诸公分庭抗礼的宰相。”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问道:“王上怎么说?”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摇头:“王上不理政事多年了,他虽然偏向于认同大鸿胪,但却不愿操这份闲心,事实上宣王大仁秀之后,咱们渤海国政务不都是操于大相之手么?所以朱大相如今占了上风……”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所说的事情,便是渤海国如今的“朝贡之争”,即渤海国内部关于是否继续向大唐朝贡的争议问题。引发朝贡之争的,表面上是朝贡是否能够继续获利的问题,实则是渤海是否脱离大唐的问题。

    ≈nbsp≈nbsp≈nbsp≈nbsp大唐太平之时,诸藩争相朝贡的意图有很多方面,除了获得大唐册封之外,获利是个关键因素。藩属国携带本国特产敬献天子,往往能获得天子厚赏,有的时候,这种厚赏几乎相当于其敬献的十倍还不止!

    ≈nbsp≈nbsp≈nbsp≈nbsp可现在大唐衰落了,天子连自家屋宇都没有钱修,怎么可能厚赏得起?所以这些年来,朝贡基本上是赔钱的买卖,越来越多的藩属已经以道路不靖为名停止了向大唐的朝贡。如今朝贡最勤的只有渤海国和新罗国,新罗是希望大唐帮助他们稳定日益动荡的江山,而渤海……渤海则找不到别的客观原因,只能归结于其对大唐的忠心。

    ≈nbsp≈nbsp≈nbsp≈nbsp朝贡之争只是第一步,由此牵扯下来的争论则是是否继续承认大唐宗主地位。这个问题就远远不同于是否朝贡那么简单了,如果这个问题对于别的藩属来说只是名义上的考虑,那么对于渤海来说就是国本问题——因为渤海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全部袭承唐制的,就像鸿胪寺卿、王弟大封裔所说,如果变了,那么渤海还是渤海么?渤海人还能算渤海人么?本书首发无弹窗阅读

    ≈nbsp≈nbsp≈nbsp≈nbsp如果要进一步深究其本质,朝贡之争则是渤海国内新旧势力权力争夺的开始。新兴的渤海权贵们要向过去的渤海权贵发起挑战,争夺国政的控制权。以朱氏、崔氏、金氏为主的新兴权贵们已经不满足于在朝堂中获得的一些官职,在朱承明千辛万苦登上大相之位后,他们终于决定向旧有的大、高、乌、杨、李等五大豪族动手,目标直指五大豪族手中的军权。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下去,朝贡之争导致的渤海国权力争夺将会延续二十年,直到将渤海国最后一分元气耗尽,然后被契丹开国皇帝阿保机灭国。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想不到那么多,仅以他的观点而言,只是不希望渤海国从大唐脱离出去,他向自己的父亲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大伯为何支持朱大相?他为何将大人你囚禁于府中?”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叹道:“朱大相许咱们高家封国。”

    ≈nbsp≈nbsp≈nbsp≈nbsp“封国?”高明博不禁一呆,随后笑了:“如何封国?”

    ≈nbsp≈nbsp≈nbsp≈nbsp“以鸭渌府为国,向国主称藩。”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顿时无语,先不论其余,只在这一府之地建立巴掌大的所谓“国”,听上去就可笑之极,而且最关键的是,朱大相既有让渤海自立之心,又怎么可能再容许境内冒出一个藩国来?

    ≈nbsp≈nbsp≈nbsp≈nbsp“大伯相信?”

    ≈nbsp≈nbsp≈nbsp≈nbsp“他当然相信,连国名都起好了,就以朱大相许他的西王为名,国名‘大西’。”

    ≈nbsp≈nbsp≈nbsp≈nbsp“大人你相信么?”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苦笑:“为父若是相信,怎么会被圈禁于府上?”

    ≈nbsp≈nbsp≈nbsp≈nbsp高明博想了想,又道:“大兄呢?怎么不见大兄?”

    ≈nbsp≈nbsp≈nbsp≈nbsp高尧义道:“你大兄在河州掌军。”河州毗邻扶余城,是渤海国抵挡契丹入寇的第一线,高家嫡长子高明恪是右领军卫中郎将,一直在河州防御契丹。

    ≈nbsp≈nbsp≈nbsp≈nbsp“大人被圈禁的事情,大兄知道么?”

    ≈nbsp≈nbsp≈nbsp≈nbsp“你大伯圈禁为父,就是要以为父作质,让你大兄不敢轻举妄动,他又怎敢率军回来?”

    ≈nbsp≈nbsp≈nbsp≈nbsp“三叔呢?”高明博三叔高尧礼是鸭渌府太守,刚才没见到他,是以此刻发问。

    ≈nbsp≈nbsp≈nbsp≈nbsp“你三叔和为父一个心思,所以自然也是一个处境,都在家里圈禁。”

    ≈nbsp≈nbsp≈nbsp≈nbsp好,现在高明博总算是明白了,他脑子转了转,追问道:“现在大伯已经在西京动手了,那么上京呢?上京又是如何?”……

第十一章 西京变 十一()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作者:八宝饭第十一章西京变十一)正文,敬请欣赏!

    高明博在渤海国西京右领军卫大将军府上和家人商讨的时候,李诚中正在柳城迎候由长安来的宣旨宦官。

    由长安前来宣旨的中官名叫韩全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