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上带个小鱼塘-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弄来弄去,居然又折腾到陶然居公司来了。
  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有这样一个陶然居集团,事实上,这也是新的陶然居集团刚刚成立的时候。
  知道很难从陶然居公司购买到“陶然鱼”,有一些人还是不愿意放弃。
  他们认为陶然居拥有一种全新的养殖技术,可以养殖陶然鱼,目光就集中在技术上面,千方百计想要知道养殖基地是如何养鱼的。
  也有人想要从养殖基地弄一些幼苗回去。
  海鹏飞负责打理养殖基地,他在这方面有着很多工作经验,很快就察觉有一些人在基地周围打探情况,立刻制订严格的保密制度和保全措施。
  再严密的防护也会有薄弱的地方,海鹏飞虽然花了很大的心思,还是难保有些消息会被透露出去。
  不过在那些觊觎者看来,基地的保密工作无疑做得非常出色。
  不管他们使用怎样的手段,最终打听到的,都是一些寻常的东西,或许海天确实采用了绿色、天然的养殖方法,但也不过是相对做得更好些罢了。
  至于陶然鱼的秘密,还是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因为最核心的东西,并不在这个基地,他们自然打听不到。
  有些人已经放弃,有些人还在盯着养殖基地,而对李永来说,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会因此逃过被发现的噩运。
  对于其他人来说,无法获得“陶然鱼”这个结果,只是少了一次发财的机会,并不影响本来的事业。
  秦祥林则比较郁闷,没有“陶然鱼”,要同鱼味馆打对台,就有些底气不足。
  鱼生馆装修已经完成,装潢精致,意味着投入也不小,这个时候,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为了能有个好的开头,秦祥林也花了不少心思,开业那天,全场六折大酬宾,而且吃一百送一百消费券,还请了几个歌手在店里表演。
  花样不少,声势不小,效果也挺显著,刚一开张,门口就挤满了人。
  鱼生馆开张那天,李爸也正式出院,虽然他恢复得很好,但还是多住了些日子,方便医生就近观察身体的恢复情况。
  毫无疑问,李爸的术后恢复,特别是排异情况,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
  情况之好,已经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原因,医院的专家也弄了份报告出来。
  ,是手术很成功,为术后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才是李爸的身体状况比较好、又是亲体移植、还有那些绿色健康的蔬菜鱼虾。
  只有杨大炮给介绍的那个主治医师比较认真,他认为和手术无关,主要应该还是两个人的身体状况,而根据检测,那些绿色鱼虾也有一些保健作用。
  具体起到怎样的作用,还需要深入研究。
  李爸出院,这对李妈、李永,还有他们身边的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
  梁嘉亮也提起啊做了安排,空出二楼厅里那张最大的圆桌,李爸、李妈、宁父、宁母、李永、宁小雪,还请了杨大炮、陈老头、药师易、王父、海悟生、海鹏飞、严小凡等人,加上宋妮娜、梁嘉亮,正好坐一桌子。
  圆桌这边靠着路边的窗口,向外就能看到对面的鱼生馆门口摆着花篮,墙上挂着条幅,人来人往,显得很热闹。
  杨大炮到哪里都大咧咧的,哈哈笑道:“小李子,这下有竞争对手了,怕不怕?”
  李永他们晌午接了李爸,直接就来鱼味馆,这会儿才十点多钟,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大家也都端着茶,一边品茶一边闲聊。
  李永看了眼店里,除了他们这一桌,倒是有两张桌子上来了人,鱼味馆的陶然鱼需要预定,不是说来得早就能吃到,这会儿楼上还没有什么人。
  特别是跟对面一比,确实有点冷清。
  李爸今天出院,本来心情不错,这会儿眯眼看了看对面,就有些紧张:“鱼生馆?看上去生意很好啊!”
  李爸担忧地看了眼空荡荡的二楼:“你这里也要想办法搞点人气,不然弄不过人家的。”
  杨大炮、海悟生他们毫不掩饰地哈哈大笑,杨大炮拍了拍李爸的手臂:“小李,你就放心吧,对面那个鱼生馆,肯定弄不过你儿子他们这个店。”
  以杨大炮的资历,李爸在他面前就是“小李”,李永则是“小李子”。
  李爸笑了笑:“杨叔,李永他还小,这该教训的,你还得教训……”
  李爸这会儿确实挺担心的,虽然说医院想要他配合观察,免了相当一部分费用,这次治病的花费并不大,他却担心儿子的店生意不好。
  海悟生喝了口茶,也笑着说道:“陶然居集团我们海天也是有投资的,鱼味馆的生意,绝对不用担心,我觉得,要是不能让这家鱼生馆在半年之内关门,就是小梁的水平问题。”
  “人家有钱,愿意往里面扔,那我能怎么办?”梁嘉亮苦着脸道。
  海悟生哈哈大笑:“那不怪你,如果是聪明人的话,会知道怎么做的。”
  李爸听了就有些迷糊,敢情大家都没将对面这家店放在眼里,好像随随便便就能弄死似的。
  不过,看起来他们的生意似乎不错啊?李爸有些想不通。
  李永也有些不大明白,鱼味馆限量供应,每天都有人排队,肯定有很多人吃不上,就会分流道周边,放鹤路上新增加的几家餐馆,生意也都很好,这就是明证。
  鱼生馆这声势,比不过鱼味馆,总要比其他几家好些,应该不少生意。
  严小凡跟海鹏飞两个人谈得比较投机,都是富二代,相互之间有不少共同语言,严小凡抬起头说道:“反正,我吃了陶然鱼,别的鱼都不怎么想吃了。”
  “有句话说得好,吃了陶然鱼,从此不吃鱼,”海鹏飞也笑着说道:“在鱼味馆门口开鱼生馆,那是老寿星上吊,活腻了。”
  陈老头是美食家,这会儿也说:“对,就算吃不上陶然鱼,也更愿意去吃别的菜,而不是用其它的鱼代替。”
  宁父看李爸还有些担心,就碰了碰他胳膊:“老李,不要想那么多,你就想想,你现在还愿意吃市场上卖的那些菜不?”
  宁父笑着摇了摇头:“我懂了,真不愿意吃了,有时候宁愿就吃点肉,或者鱼。”
  “就是这个道理,有比较才有高下,谁都知道那边的湘菜馆没这边鱼味馆好吃,不过口味不同,勉强也能迁就,同样是鱼,谁能忍受?”海悟生笑着说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几句话就宣判了鱼生馆的死刑。
  事实上,后来鱼生馆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最后让陶然居给收购了,直接弄成鱼味火锅城,同鱼味馆面对面,成为很多人吃饭时喜欢选择的去处之一。
  李永听着也明白了,其实就是陶然鱼太好吃,大家就看不上别的鱼了。
  至于鱼味馆中的鱼虾,虽然大部分也不是陶然鱼,因为同样是鱼味馆中的菜肴,食材也精挑细选,味道也很好,大家相对更容易接受。
  如果换了一个地方,缺乏这种认同感,就很难接受了。
  海鹏飞看着对面热闹的门口,突然想到一件事:“陶然鱼现在这么受欢迎,看来已经有不少人盯上了,怪不得最近基地那边有些人鬼鬼祟祟的在打探情况。”
  “这个事情要高度重视,”海悟生点了点头:“基地那边你要做好保密工作,一个是鱼苗的事情不要让别人知道,还可以用些误导,将那些人的目光转移。”
  “小李,你这边也要注意,”海悟生又对李永道。
  李永这边,海悟生并没有多说,事实上在最初知道陶然鱼的情况以后,海悟生也曾经想办法打探这种鱼虾的来源,甚至调查过李永的家庭,并以此为依据,在黄海那边搜寻了一圈,结果什么发现都没有。
  而在李永这边,海悟生也没有发现他的鱼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海悟生只是顺便打探一下,等到李永向海天提供了一批鱼苗,调查就没有再继续下去。
  也因为根据海悟生提供的一些资料,海天的顾问、水产大学教授孙海宁估计李永和他的合作伙伴掌握了一种独家的生物技术,才使得这些鱼虾拥有与众不同的品质。
  海悟生让人观察了很久,没有发现李永的那个合作伙伴,加上双方要展开合作,就放弃了继续调查。
  海悟生和孙海宁都不会想到,李永并没有什么合作伙伴,只是手上戴了个小鱼塘罢了。
  这么玄幻的事情,很少会有人相信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存在。
  即便是李永将真相告诉他们,估计也会被认为是骗子。
  海鹏飞提到这件事,却让李永吓了一跳,一直以来,他都担心水空间的秘密会给人揭穿,原以为不会有人注意到自己,没想到随着陶然鱼的名气越来越大,引起的关注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这段时间,鱼味馆都是从基地那边拿鱼,时间不长,就已经让人盯上,固然有基地规模比较大,不容易隐蔽的缘故,但是他们能找到基地,会不会也能找到自己?
  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是肯定的,李永现在就很担心,基地都让人盯上了,自己是不是也已经让人给盯上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李永的生活还算平静。
  他只能祈祷还没有人发现他的秘密,看来今后要更加小心才行。
  李永前后给过海天几次鱼苗,都在养殖基地那边养着,形成几个梯次,暂时能够满足鱼味馆,以及私房菜馆的需要。
  期间还会有不少空白期,需要李永继续提供一些成品。
  以后就只需要向基地提供云梦鱼苗,相对来说更容易遮掩,当然也要小心为上,安全一。
  又坐了一会儿,二楼的人越来越多,变得更加热闹,这些都是提前订好的,并没有受到对面鱼生馆开业的影响。
  倒是一楼不需要预定,虽然厅里也都满座,不过等候的顾客就少了不少。
  鱼生馆的定价盯着鱼味馆,两家都差不多,能够来鱼味馆消费的,也都消费得起,看到那边又是打折,又送消费券,这边又要等,不少人就带着试试看的心态过去尝尝鲜。
  二楼虽然没有受到影响,却也都注意到对面那家新开的店。
  能成为金卡会员并在二楼消费的,并不在乎打折和那点优惠券,但是也对这家鱼生馆的来头比较好奇:“不知道口味怎么样,下次去吃吃看。”
  “据说也打出了纯天然绿色鱼虾的口号,三文鱼片都是从日本空运过来,不知道比较陶然鱼如何?”
  有人看到梁嘉亮,就直接问他:“对面是怎么回事,要跟你们打擂台啊!”
  “我这边地方太小,每天要订餐的人太多,为了这个,怠慢不少人,我倒希望他们能帮忙分流,我就不用在隔壁搞装修了,”梁嘉亮打着哈哈回应。
  “他们说的那种野鱼,是不是陶然鱼?”也有人比较关注这个。
  梁嘉亮笑了笑:“陶然鱼,只有陶然居才有,大家如果想吃这个,恐怕还是要排队才行。”
  这个时候想要打消大家的好奇心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肯定还是会过去吃一吃,吃过以后,自然知道高下。
  还有的人会从那些吃过的人口中,知道鱼生馆的口味到底如何,这就是口碑。
  梁嘉亮和李永都有足够的自信,鱼生馆的口碑好歹且不去说他,那些喜欢陶然鱼的食客,肯定会有自己的判断。
  李永他们这边桌子上也开始上菜,这一桌是提前准备好的,食材也是李永亲自搬过来的,全都是空间里的产品。
  一开始,大家都端起酒杯,祝贺李爸身体康复,以后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酒都随意,各人操起筷子,也都很不客气。
  李爸撩起筷子夹了菜吃在嘴里,虽然一直都吃的这种空间菜,经过大厨之手的烹饪,味道显然更佳,顿时食欲大振。
  人多吃菜也快,吃了两个菜,再看看对面热闹的鱼生馆,李爸也放下心思:有这么好吃的菜肴,怎么都不用担心会没有生意。

'194'第一百零一章 万里行(上)

  手机里孙海宁的声音断断续续,显示那边的信号并不太好,却能听出教授的心情不错:“小李,我在日喀则,你猜我吃到什么了?”
  孙海宁教授一直在做陶然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前段时间他改变方向,打算寻找合适的天然水体,想看看“云梦鱼苗”在野外放养的条件下,能不能保持本身的优良性状,不发生退化。
  在千岛湖、浙西山区搞的几个实验基地,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主要原因在于水体的污染比较严重,哪怕是山上的山泉水,看起来比较干净,也达不到需要的严苛要求。
  西藏日喀则是申城市对口扶贫地区,申城市不久前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前去考察,孙海宁也是成员之一。
  李彦这会儿正在水空间忙活,他对西藏的了解不多,看到宁小雪距离自个儿比较远,就笑着开了个玩笑:“这么神秘,是不是牦牛鞭?”
  “小家伙!”孙海宁笑着骂了李永一句:“行了,我记下了,回去的时候一定给你带两只牦牛鞭回去,作为你结婚的彩礼。”
  李永如今已经跟孙海宁混得比较熟,说话没有什么禁忌,没想到高学历的文化人说话也很直接,连忙告饶:“偶不需要那个东西,到底吃了什么,孙教授你就直说。”
  手机里响起孙教授爽朗的笑声:“鱼,我在这边吃鱼了。”
  李永就挺纳闷,吃鱼有什么好说的,他可是天天要吃鱼:“孙教授,你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吃到鱼,给憋坏了?”
  “小家伙不要乱说,我告诉你,西藏人不吃鱼,这边的鱼不要太多,”孙海宁连忙反驳:“我在这边吃到一种鱼,味道跟陶然鱼非常接近,这里的环境也非常好,我在想,要是能在这里放养云梦鱼,说不定能保持性状,不会退化。”
  孙海宁一直在寻找不让云梦鱼苗退化的办法,没想到在日喀则有了发现。
  李永一开始也挺高兴,很快就觉得不太对劲,就算日喀则那边有条件养鱼,养出来又能如何?总不能从西藏运鱼。
  距离太远,成本太高!
  孙海宁却不管那么多,不停说这次没有带些鱼苗出来,无法进行试验,就问他能不能通过航空托运一点云梦鱼苗到西藏,让他在那边试试看。
  “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就可以对这里的水体样本进行研究,有可能找到人工养殖的方法。”
  孙海宁的要求,李永无法拒绝,凭着空间鱼,他用一年多的时间赚了近百万,衣食无忧,也已经知道。
  李永不介意空间鱼能够通过养殖,让更多的人吃上,特别是云梦鱼,如果不退化,或者至少达到天池鱼的品质,那么其保健作用,将使那些癌症、尿毒症患者康复有望。
  李永觉得自个儿的钱已经够用,不介意做些别的事情。
  听到李永答应下来,孙海宁就显得很高兴,就让李永上网,给他发一些日喀则的照片。
  今天宋妮娜不在,李永和宁小雪就在水空间活动,笔记本放在木屋那边,通过无线网卡,可以同外面屋子里的无线路由器连接,在水空间里可以直接上网。
  李永跑过去打开电脑,登录qq邮箱,看到孙海宁发过来的邮件,通过文件中转站,有一个好几百兆的附件。
  晕了,看来拍了不少的照片,李永只好打开qq旋风,慢慢下载,跑到菜地里,摘了条黄瓜,咬嘴里脆脆的,水嫩水嫩,还有淡淡的甜香。
  过去这段时间,陶然居的运营逐步走上轨道,特别是养殖基地采用梯次放养,如今已能够持续供应餐馆和休闲鱼塘的需要,李永就不再做鱼贩子,只是定期不定期提供一些“云梦鱼苗”。
  养殖基地的存在,使得李永变得更轻松,也更加安全。
  水空间还是在不断扩大,终于在不久前升到七级,李永左想右想,最后还是跑到吴淞口,选择模拟一条长江。
  这一次没有出现意外,选择确定以后,水空间中就出现了七块水体,一目了然的一条“小河”,既没有长江那么长,也没有那么快,大体却能看出长江的形状,一端的两岸是平地,而另一半则是连绵起伏的“小石丘”。
  很显然,这是“幼年”时期的长江,不管是水体还是江岸,都是缩微版的。
  这样的环境对李永来说,不会太陌生,不像“尼斯湖”那样,一直看不明白里面有什么,总感觉水里、山里都比较危险。
  此刻的长江就是一条小河,里面甚至也有一些鱼虾,不过都很小,长得似乎也不快,里面的水也显得比较浑浊,全然没有原先几处水体的清澈澄明。
  这次升级,也没有给李永带来太多快感,甚至就如同鸡肋一般,没有什么作用。
  李永甚至没有将别处的鱼虾放养到“长江”,那里的水看上去并不干净,只能先放着,看看里面的原始鱼虾如何生长。
  至于“尼斯湖”,李永三天打渔、两天卖网,也在里面开辟了一条小道,大概能够“环湖”三分之一左右,却没有在岸上发现什么活物,倒是从林子里摘了些野果子,味道还算不错。
  “尼斯湖”显得很神秘,李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