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上带个小鱼塘-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哥,你去钓鱼的话,还是穿个雨披比较好啊,”军子扯了扯身上的雨披:“公司发的这种,穿着合身,不怕雨。”
  李永一听,顺嘴就问:“你那边还有没有?”
  军子那边正好还有两件备用的,李永听了很高兴,就同军子一起去拿了雨披,小家伙们也都不依不饶地跟在身边。
  军子就惊叹不已:“看过养狗养猫的,就没看到把螃蟹当宠物养的,还这么听话,都通人性了。”
  换上军子他们用的工作雨披,扔掉雨伞,李永将两只手伸在身前,这就是解放出来了。
  军子他们平常就住在泵房隔壁,泵房外面还有个码头,李永看到码头的雨棚下面,停靠着几只小船。
  原来,鱼塘公司说要订制的小船,也已经到了。
  鹤湖这边置办的小船,不像公园那种供人游玩的。
  鹤湖只对住户以及贵宾开放,游船都做得很精致,两只尖头的小木船,两只大一点带乌篷的长桨船,濛濛细雨中,颇有点“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味道。
  李永只看了一眼,又喜欢上了:“军子,那船……能不能借来用用?”
  军子脸上有些为难:“永哥,要不等我喂了鱼,再帮你划船?”
  “我自己来就好,划船我还是会的,”李永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道。
  既然这样,军子就不好拒绝,这几只船都是刚刚到的,鹤湖也没有开放,到底要怎么管理,还没有个明确的说法。
  李永挑了带乌篷的长桨船,虽然一样带着乌篷,这只船却要比李永买的那只大一些,船舱里面可以摆张方桌,几个人坐着打牌,能够容纳四五个人。
  船尾横着一支长桨,严格来说,应该叫“橹”,桨一般是平的,用桨面直接拨动河水;橹通常是斜的,类似与电风扇叶子那种,通常是侧向划水。
  李永拎着渔具、马扎窜上小船,那些一直跟着的小崽子们,站在码头上急得嘎嘎乱叫。
  李永一看,别让它们急了跳水,虽然都是游泳健将,找不回来就麻烦,连忙放好东西,抽了块跳板搭岸上。
  小家伙们立刻争先恐后窜了上来,那效率,真高!
  抬起长橹在码头上轻轻一点,小船就缓缓地滑向水面中央。
  抬起头,微凉的雨丝落在脸上,李永呵呵笑了两声:“鹤湖,偶来啦!”
  长橹搁在支轴上,向前一推,后面一拉,小船儿就在水里打起转转。

'155'第八十八章 烟雨蒙蒙(上)

  在军子不停的指导下面,李永折腾了一会,才算熟悉长橹的用法,控制着小船弯弯扭扭地晃到水面中央,看到四周都是水,离岸已遥远,心里充满成就感。
  摇橹和划桨不同,划桨直来直去的,不会的人刚上来也划不好,但是容易上手;摇橹更省力,也更讲究技巧,用不来的,怎么摇都是在原地打转。
  李永把船弄到水池中间,雨披的帽子早给掀掉,头发淋得湿漉漉的,脸上也都是水迹,显得有些狼狈。
  好在六月的天,不会觉得冷。
  李永捋了一把脸上的水珠,索性也不戴雨披的帽子,抽出鱼竿装上鱼线、鱼钩、浮子和饵料,用力抛到水里。
  跟老头们混了这么久,李永钓鱼的技术也长进不少,抛竿的动作像模像样。
  李永拿的这根是抛竿,就是带线轮的,也叫海竿。
  抛竿钓鱼,可以借着鱼竿的弹力,将鱼钩抛得很远,可远可近,非常方便。
  与抛竿相对的,就是传统的手竿,一根竹竿一根线,装上浮子和鱼钩,就是一根最简单手竿。
  手竿钓鱼,鱼线往往不长,竹竿伸到哪里,鱼钩就挂到哪里,鱼线往往是直上直下,容易上提,所以才叫“垂钓”。
  手竿钓鱼、竿不离手,挺受束缚,李永就更喜欢抛竿。
  抽出四根抛竿,一一装上鱼饵,在船尾向不同的方向抛出去,然后就将鱼竿往船帮上一搁,人就钻进船舱。
  这倒不是他懒,抛竿就是这么用的,抛出去不用管,等着就是,所以一个人可以同时控制很多根钓竿。
  相比于一直要举着的手竿,抛竿无疑是一项挺伟大的发明。
  进了船舱,躲在船篷下面,李永掏出手机给宁小雪发短信:“小雪,我在船上,快过来玩啊!”
  “你自己玩吧,我又进不去!”宁小雪很快回了短信。
  “我是在外面的湖上!”李永的心情顿时变得无比灰暗,又想到该死的水空间很久没有动静,只有那代表等级的五个点构成一只五角星,整天闪啊闪的。
  到底啥时候才能升级呢?到底还能不能升级啊!李永挺无聊地打开水空间,眼前顿时一亮,澄净微蓝的空间水,不停地荡漾、荡漾。
  李永特地看了看那些可以当作标尺的柳枝,发现水空间的大小还是没有变化。
  倒是那些柳枝的长势都挺好的,不但全部成活,而且开始抽出分叉的枝干,已经有些小树的样子。
  其它的果树苗、蔬菜、花草的长势也都很好,那些稻秧绿油油的,变得越来越粗壮,就像一道绿匝镶在水面的四周。
  几丛芦苇,窜得更快,已经快有齐腰那么高,还有近岸的荸荠、茨菰、蒲子等等,也都从水里露出翠绿的茎叶,装点着水面。
  水里还有莼菜、红菱,就像一块块玉石漂在水面上,那些鲜嫩的莼菜,似乎也能摘些吃了。
  李永目光掠过,突然扫到水面中间有几片圆圆的叶子,仔细一看,竟然是荷叶。
  原来,荷花也快要出水了!
  “叮铃铃!”听到清脆的铃声,李永一个大步窜出船舱,脑袋狠狠撞在乌篷上,疼得直咧嘴。
  顾不上疼,李永抱着脑袋咧着嘴,目光一扫,就发现左边一根竿子的竿梢给扯得有些弯曲,竿铃也在摇,连忙伸手抓起鱼竿,用力一扯一放,快速摇动线盘收线。
  李永感觉鱼线给扯得很紧,力气不小,心中一喜,估计是条大鱼。
  连忙放了点线,再收一收,这个叫遛鱼,钓到大鱼都得这么干,不然鱼反抗得厉害,拉不上来,也容易断线跑鱼。
  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急。
  李永收收放放,打算好好遛遛这个大家伙,旁边的竿铃又响了,用余光一瞄,竿梢弯曲得挺厉害,也是一条大鱼。
  这会儿也顾不得遛了,拼命摇动摇杆开始收线,鱼就在水下面挣扎。
  还好李永力气不小,线盘给摇得哗啦哗啦转得飞快,鱼线越收越短。
  那条鱼挣扎得很厉害,奈何碰上李彦这个大力男。
  鱼竿的质量也不错,一人一鱼这么较劲,居然还很坚挺。
  鱼线抛得不长,很快,那条鱼就给拉到水面上。
  李永左手提着鱼竿,右手拿着抄网,看着鱼的影子,将抄网伸到水面以下,瞅准时机,猛地一提,网里立刻多了一条活蹦乱跳的活鱼。
  不过,这鱼也太小了吧?
  看清楚抄网里的鱼,李永不禁有些失望,跟他想象中的大鱼差得远了,也就是巴掌大一只河鲫鱼。
  个头不大,劲倒是不小,还挺活跃的,李永将河鲫鱼捉住,扔到水桶里,那条河鲫鱼就在水桶里折腾起好大的水花。
  李永也顾不得管了,连忙抓起另外一只鱼竿,这回感觉到的拉扯力量更大,总应该是大鱼了!
  李永又开始用心遛鱼,最后抄上来一条比筷子略长的青鱼,也不算大。
  李永就有些丧气,咋钓上来的都是这种大不大、小不小的,实在没什么意思。
  早知道就不遛了,直接拉上来算数。
  正抱怨着,另外两根鱼竿也响了。
  李永一看,都有鱼,脚踩着鱼竿,一手一个拼命摇:这回不管了,看谁力气大!
  宁小雪收到短信,就跑到二楼的阳台向外面看,很快就看到鱼塘中间停了一只乌篷船,刚回了条短信“你在船上吗?没看到你人呢!”就看到船舱里窜出一个人,抓起鱼竿在那里摇啊摇的。
  然后,就看到那个人好像钓上来一条鱼,在李永转身的一瞬间,宁小雪也看清是谁了,忍不住拍了两下巴掌。
  陈晓玲正好上楼有事,听到声音好奇地跑过来:“那个是谁啊,下雨的天还在水上划船?”
  “哈哈,那人在干什么,样子好傻哦!”陈晓玲视力不大好,角度也不对,没看到李永手上抓着鱼竿,就看到一个人在船上晃来晃去的。
  确实挺傻!
  “嗯,是挺傻的!”宁小雪嘴角微微翘起,露出甜甜的笑容。
  李永将两只鱼提出水面,用力一拉,甩到船上面,还是两条鲫瓜子,差不多大小。
  看来,鹤湖里放养的都是这种常见的鲫瓜子,个头不大,看来要给强子提提意见,弄多一点品种。
  一会儿功夫,就给钓了四条鱼,三条鲫鱼一条青鱼,算是大有收获。
  不过,李永划船到水上,是来休闲的,刚才这阵子,似乎有些手忙脚乱,差点忙不过来,有点本末倒置。
  看着横七竖八的钓竿,李永顺手收起三根,只用一根挂上饵,抛得远远的,希望它不要那么快就碰到有鱼上钩。
  水桶里的几条鱼活蹦乱跳的,李永就想着是不是放到水空间里面去。
  虽然这几条鱼没什么稀罕的,却是他自己钓上来的,最后都左右开弓了,挺不容易的。
  刚这么想着,就听手机铃声响了,掏出来一看,是宁小雪的号码。
  “李子,我看到你钓到鱼了,赶紧拿回来吧,我们要做饭了!”宁小雪在电话里面欢快地说道。
  李永伸出头一看,二楼阳台上确实站着几个人,就向那边招了招手,在电话里对宁小雪说道:“行,我这就回去,下午咱们一起来钓鱼啊!”
  李永回头收了钓竿,也不钓了,还有什么能够比让自己心爱的人开心更开心的事情呢?
  李永现在很开心。
  收了鱼竿,李永就开始摇动长橹,结果小船又开始在原地打转。
  刚刚掌握了一点摇橹的技巧,一会儿功夫又忘掉了。
  熟能生巧,不熟不巧。
  刚才还有军子在旁边指导,这会儿船在水中间,孤立无助,一开始用力猛了,这会儿居然无法控制。
  还好有了一次经验,李永很快将小船控制好,又突然发现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船上的小崽子都不见了。
  心里一急,手上的动作不对劲,小船又开始打转。
  军子这会儿正在岸边喂鱼,看到小船又在水上打转,连忙跑到距离比较近的地方大喊:“永哥,稳住桨,慢慢划,实在不行你等我过去……”
  阳台上观望的几个女生看到李永摇着小船在水上打转,都感到很奇怪,听到军子这么一喊,立刻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李董他太可耐了……”

'156'第八十八章 烟雨蒙蒙(中)

  等到李永在船边找到小崽子们,用抄网将他们撩回船上,才很费劲地将小船摇到岸边。
  虽然并不顺利,李永也未丧气,打算有机会就多玩两次,总要将摇橹掌握熟练。
  到时候,他才能“沧海一声笑”、“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小船靠在岸边,系在柳树上,李永拎了水桶,在小崽子们的前呼后拥下,回到屋子,发现大家已经开始忙着整午饭,只是看向他的时候,表情都有些怪异,似乎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有什么好事情?不要憋坏了!”李永不满地说道。
  屋子里立刻爆发出一阵大笑。
  等到李永弄清事情的原委,想要解释,却没有人愿意听他的,不管他怎么说,也没有人相信。
  李永一看,那就算了,爱信不信的,他也不在乎。
  李永岔开话题,询问几个女生今天做什么吃的,夏依依很飞扬地告诉他:“今天咱们吃排骨煲仔饭。”
  又是挺新鲜的玩意,李永撇了撇嘴,发现这些女生做饭有个挺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不沾油烟,基本用不上燃气灶,不用炒啊煎的。
  有了上次吃寿司的经验,李永也不敢再小看她们,就在厨房打理那两条鱼,一边观察她们是怎么整的。
  一斤多肋排先用调料腌过,然后放进电压力锅里面,选择“排骨键”焖了十几分钟,再放入淘好的大米、适量的水,选择“米饭键”再焖十几分钟,就有饭香、肉香在厨房里弥漫。
  李永这边,也简简单单杀了条青鱼,做了个红烧青鱼段,再弄一条鲫鱼烧汤,摘了点新嫩的莼菜,撒在鱼汤里,做成莼菜鲫鱼汤。
  把菜端上桌,那边的饭也盛好了。
  以前吃饭都用巴掌大的小碗,这回用了圆肚子的大碗,女生都盛了碗底一点饭,上面搁几块油亮的肋排,男生的饭多一点,排骨也多一点。
  李永一看,感觉这玩意更像盖浇饭,不过色泽清淡宜人,闻起来也挺香。
  传统的排骨煲仔饭,应该是用砂锅,在下面煮饭,等到锅里的水差不多以后,在饭面搁上腌好的排骨、木耳丝、小青菜之类的,焖好以后,下面是饭,上面是排骨。
  现在有了电压力锅,做起来就更加方便,放锅里焖着就是。
  李永夹了一块排骨,入口酥烂,肉香满嘴,腌料放的也正合适,不咸不淡,微微有点辣,正好将肉香都发挥出来。
  看来,女生在这方面确实要比男生更有天份。
  再吃一口饭,口感糯滑,饭里也裹着肉香,肉香、饭香,混在一起,那叫一个香,好吃!
  煲仔饭的特点就是一个香,浓香爽口,每个人都忍不住扒了两口饭,吃了两块排骨,才吐出一口气,将筷子伸向别的菜。
  外面鱼塘里的鱼虾,多数是低密度养殖的水库鱼,或者河鱼、湖鱼。
  只有极少数是空间里的,不过这些鱼很难钓。
  李永夹了一块青鱼肉,一尝就知道不是空间鱼,味道没那么通透,不过肉质鲜嫩,还算不错。鲜香咸辣俱全,相当地道。
  话说李永做鱼做了这么久,又向鱼味馆两位大厨偷师,手艺已经练出来,一道红烧青鱼块,吃得大家赞不绝口。
  相比之下,李永更喜欢那盆莼菜鲫鱼汤。
  羊奶一样乳白色的汤面上,飘着几叶翠绿的莼菜,那卖相很能刺激食欲,又让人不忍下筷子,太艺术了。
  鲫鱼是普通的野鱼,水是空间水,莼菜是空间里摘的嫩叶。
  李永夹了一块莼菜,吃在口里,丝滑欲流、鲜嫩清香,立刻有种让人忘俗的感觉。
  所谓“莼鲈风味”,“鲈”说的是鲈鱼,“莼”所指的就是这种莼菜。
  “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好吃”的苏东坡对莼菜也始终念念不忘,李永吃了两筷子,很快有了同古人一起用餐的陶然。
  一大碗煲仔饭,半碗鱼汤,吃了些莼菜,抛弃浓油赤酱的青鱼段,李永吃饱喝足,悠悠然晃到楼上。
  连续的阴雨天气,给龟蛋的孵化带来不小的麻烦,晒不到太阳,平常就只能放在房间里,用电暖器保持温度。
  龟蛋始终不见动静,李永怀疑上次去金山时,委托宋妮娜照顾,这婆娘却跑到南通招工,结果让面盆里的沙子都给烤干了,龟蛋也可能给烤熟,还能不能孵化成功,是个疑问。
  梅雨季节到来以后,龟蛋只能搁屋里,这么久都没有动静,李永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拂开细沙,看着埋在沙里的几只草龟蛋,李永心想反正没啥希望,不如取几只出来,埋到水空间的沙滩上,看看会不会有奇迹。
  水空间似乎能够针对生命体,提供最合适的生存条件,严格来说,受精卵也属于生命,起码是有生命力的。
  那就试一试?李永很快拿定主意。
  龟蛋一共有九枚,一枚绿海龟蛋,八枚中华草龟蛋,李永就取了四枚草龟蛋,埋进伶仃洋的沙滩,打算随时进行对比,看一看水空间里会不会发生奇迹。
  如果有可能,他就将所有的龟蛋全都弄过去,这些东西,可都是花钱买的,不能浪费。
  效果好的话,似乎还能够考虑些别的,譬如孵鸡蛋、鸟蛋、鹌鹑蛋等等。
  李永看了眼窗外,那只臭屁的白鹤,又开始巡视它的领地,在水面上悠然划过。
  得意个什么劲,不还是孤家寡人一个?有本事再去拐个母鸟回来?李永不屑地撇了撇嘴,又开始担心小企鹅和“小白”的独身问题。
  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李永接通,就听到强子的声音,好像有些惶急:“表哥,鱼塘这边浮头了!”
  李永微微一愣,才想到强子说的是小区鱼塘那边。
  连续下了这么多天的雨,强子一直都很小心,加氧、换水很勤快,没想到突然就出了问题。
  刚刚吃好午饭,就发现有鱼浮头,强子立刻给水里加氧,浮起的鱼还是越来越多。
  养鱼最怕的就是浮头,这玩意可不是闹着玩的,严重的话,鱼池的鱼转眼就能死光光。
  强子虽然勤奋,毕竟经验不足,一看加氧不行,立马就慌了。
  像这种高密度的养鱼,一定要有个很懂的人把牢技术,李永当初为了遮掩水空间,拉了强子冒充,这时候出了问题,强子就很着急,要真的无法挽救,公司出了损失,他也逃不了干系。
  赔钱也就算了,关键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