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上带个小鱼塘-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放鹤路陶然居鱼味馆对面的珍味斋蔬菜馆,他们可能是处于保密的需要,居然也没有做太多的宣传,也跟天然居一样,中午邀请了很多嘉宾,晚上似乎又有一个包场,弄得比较热闹,不过实际的客户倒不是很多。
  听说这个情况,陶鹏飞的脸色就有些凝重:“这个赵金耀,果然不是没有头脑的纨绔,看起来也知道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该冲的时候冲,该稳的时候稳,确实不简单,不过呢,这也未必是赵金耀那小子想出来的,大旗集团的人才储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弄个经理人过来做餐饮,倒是很平常,”严小凡也略带赞赏地点了点头。
  “呵呵,他们注定就是个杯具,李子,你说对不对?”梁嘉亮笑着对李永说道。
  李永知道这家伙又是在隐晦地提起空间菜的事情:“哥们,你就放心吧,我答应的事情,哪次没有做到的?”
  “兄弟,哥们对你是很放心,不过你答应的事情,哪次是不要人提醒的?”梁嘉亮笑着说道,弄得李永有些不太好意思,他倒不是会忘了,只是不会那么赶着罢了,而梁嘉亮显然又是个急性子,所以每次有什么事情,总要催促那么几次。
  对于珍味斋,大家都比较关注,天然居和珍味斋从今天开始,就算是正式开张了,双方的对决也从今天开始。虽然说眼下看起来,还没有什么激烈的冲突,不过底下的暗流和较量,也已经开始了。
  梁嘉亮信心满满,因为除了陶然居这块牌子,他还有李永能够提供的食材作为杀手锏,现在不过就等待亮剑的那一刻。
  而对于赵金耀来说,想要报复李永和梁嘉亮,天然居显然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陶然居的产品优势无法撼动,不过他们既然要发展天然居的连锁,只要逼迫天然居与珍味斋竞争,不断开设新的店面,我想就算陶然居生意再好,能够提供的现金也有限,总是要被拖垮的,”在珍味斋三楼的办公室,赵金耀看着对面热闹的陶然居鱼味馆,冷冷笑道。
  在他旁边,是一位着装整齐,表情恭谨的中年人:“耀少放心,陶然居成立到现在,也不过就是两年的时间,两年时间,就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这样的程度,这个发展速度确实是快,也就难免根基不牢,就算陶然居能够找到资金注入,这个根基不牢的问题,却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摊子越大,可就意味着风险越高。”
  “牛总,我是信任你的,珍味斋可就交给你了,”赵金耀回过头,微笑着说道,一点也没有当初在冠军大酒店门口表现出来的那种嚣张跋扈与轻浮。
  牛总点了点头:“耀少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我们制订的计划,让天然居跟我们竞争,发展更多的连锁门面,在这样的扩张过程中,等待它们的资金链和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到时候,耀少想要怎么做都可以。”
  赵金耀笑着点了点头,转过身去看了看对面的鱼味馆,脸上的表情渐渐狰狞起来:“行,就按照计划做,到时候就由大旗出资,收购陶然居。”
  赵金耀脸上闪过一丝狞笑:梁嘉亮、李永,你们不要以为赚了点小钱,就是成功人士了,我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得到得越容易,失去也越容易。
  还有那个小妞,赵金耀想起那天在冠军门口遇到的女孩,清纯美丽,就像是一朵雪莲花似的,等到收购了陶然居,嘿嘿,还要想办法将那个女孩弄到手。
  参加过天然居的开业仪式之后,李永很快又回到了岛上的养殖基地,他要是再不回来,就要天天忍受梁嘉亮那家伙的啰唣。
  李永发现,除了原来确定的四个项目之外,现在他手上有多了两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个就是沙蚕的养殖,这方面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在水空间专门开辟出一块,放养这些小东西,好在这些小东西并没有什么攻击力,不会伤害到水里的鱼,反而是上好的鱼饵,所以多养一点也没有问题。
  海天也有做沙蚕贸易的,虽然量并不大,但还是有些门路,水产大学对沙蚕的研究项目不多,不过作为大学,它们拥有的研究网络更为广阔,通过这样两个途径,李永很快就搜集了一些沙蚕养殖的技术资料,准备在外面,也开始尝试沙蚕的养殖。
  在李永的计划中,沙蚕的养殖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通沙蚕的养殖和贸易,就像黄海滩涂上那些挖掘沙蚕的人,还有收购沙蚕的人一样,形成收购、养殖、贸易一条龙的模式。

'119'第二百二十一章 物种进化

  养殖普通沙蚕,除了可以积累熟悉养殖技术,另外李永也想为家乡做些事情,将沙蚕贸易的通路打开,希望能够规范这个市场,让黄海滩涂上的挖蚕人,得到更多实惠。
  位于江水出海口的大兴岛,也有像黄海边一样的茫茫滩涂,规模要小一些,但是找到条件差不多的地方,作为试验场,倒是正好合适。
  李永已经跟海天联系过,海天确实有沙蚕这方面的业务,而且跟李永想的不同,他们的业务还比较大。
  海天主营水产品的国内外贸易,除了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份额其实更是大头,国际市场的要求一般比较高,大多是些特种、高端的产品,沙蚕也包括在其中。
  海天也养殖沙蚕,不过都是收购成熟的沙蚕进行短期饲喂,然后再出口销售。
  海天对出口沙蚕的要求比较高,除了直接从贩子手中收购符合要求的,他们还和这方面的贸易商、养殖户合作,类似于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由海天提供技术,并负责收购,而由下面的商人和养殖户进行沙蚕养殖。
  所以他们不缺沙蚕养殖方面的技术,而且乐于进行技术输出,他们只要求掌握市场,得到产品的授权就行了。
  何况陶然居与海天集团本来就有合作关系,海天集团还是陶然居的股东之一,这种合作自然就很顺利。
  甚至海悟生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还专门打电话给李永,询问他养殖沙蚕的想法和具体的计划。
  李永这才发现自己做事情有些太过随心所欲了,本来这种涉及到公司的事情,起码要给董事会做个报告,他倒是没这么想,想做也就做了,最后还要公司的董事长亲自打电话过来。
  “这种小事,你自己做主就是了,当然报备一下也符合程序,”海悟生听到李永在那边解释,倒是没有说什么,他也知道李永的情况。
  “我打电话来,主要是想问问,听说你这个沙蚕,也要培养新品种?”海悟生主要关心的是这个,他们海天本来就是沙蚕贸易的大户,自然比较关注。
  李永点了点头,这件事本来就是跟宋妮娜那边对接的,想来梁嘉亮、陶鹏飞也都知道了:“是的,暂时还只是有几个样本,我想在养殖场引入规模化养殖,这方面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这个你放心,海天拥有全套的沙蚕养殖技术,有些甚至是从国外那边特意引进的,可以无偿支援养殖公司,海天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养殖的沙蚕,都交给海天来出售,”海悟生道。
  本来,李永也是想跟海天合作的,不过他弄沙蚕,是看到现在黄海那边比较混乱的局面,地方上的老百姓只能从沙蚕身上赚到很少的钱,大头都给中间贩子和贸易商给赚了,要是说别的还好,说道垄断贸易权,他就有些想法。
  “海总,养殖场现在养殖沙蚕,主要还是要提供给鱼塘公司,作为综合经营的项目,如果以后规模扩大,对外提供的话,肯定会优先考虑海天的,或者说,在同等条件下,海天拥有优先权,”李永想了想说道。
  在商言商,海悟生倒是没有因为李永不是无条件地答应而有意见,他在电话里笑了笑道:“行,有你这个承诺就行,回头我让人拟份合同,就把这件事情敲定下来,你看怎么样?”
  李永也笑道:“行啊,那就这么说定了。”
  海悟生关心的沙蚕新品种,正是李永现在要做的二件事,也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其实作为海滩上野生的沙蚕,本身的性状还是不错的,不过经过水空间的改造以后,这样的沙蚕显然就更活跃。
  李永也想过自己这么做,会不会破坏自然的环境,不过水产大学孙海宁教授那边的检测报告出来以后,李永就没有什么担心了。
  检测的结果显示,经过“改造”的沙蚕还是原来的沙蚕,只不过活力更强,对环境的抵抗能力更强,有些性状更优化罢了,并不会破坏物种本身的平衡,这其实也就跟陶然鱼差不多。
  陶然鱼最大的特点就是味道通透,这不是陶然鱼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陶然鱼没有污染,作为空间鱼的二代种苗成长起来的这种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因此能拒绝一些外部的污染保持自身的纯正,才会有通透的味道。
  另外就是经过水空间的改造以后,这些鱼的活力、身体也会得到一些强化,体现在实用上,就是鱼肉更活、更细腻等等,但是同样并不改变物种本身的平衡。
  譬如说陶然鱼再有活力,也不会成为食人鱼,陶然草鱼再有活力,也不会改变吃草的习惯,而去吃鱼。
  不过按照孙海宁的说法,大自然有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的进化规则是最合理的,但是现在这个世界,早就已经被人类改造得面目全非,真正的自然即便不是没有,也几乎很罕见了。何况根据蝴蝶效应,还有哪里能够不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呢?
  对于水空间这个玩意,李永一直都觉得很神奇,另外也会有些担心,担心有什么副作用之类的,所以他很早就将空间水取出进行检测分析,虽然结果很好,显示这种水几乎就是一种营养水,不过李永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后来李永也给孙海宁说了,陶然鱼其实就是这种水里面生长出来的,而他之所以能得到陶然鱼,其实不过就是发现了有这些水的这么个地方罢了。
  当然,李永并没有明说,也没有说是他自己发现的,而是说别人发现的,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人怀疑,因为李永一直都呆在申城,而且喜欢宅家里,很少去别的地方,显然没有时间去打理那个什么鱼。
  孙海宁也用李永提供的空间水培养鱼苗,最后得出来的结果确实不错,要比陶然鱼还要好很多。
  孙海宁其实有个想法,就是觉得李永与其养鱼,还不如把那个水拿出来卖,虽然他不是搞医学的,但也觉得这个水肯定很神奇,起码要比市面上那些保健品好上太多太多,更不是那些什么矿泉水能够比的。
  李永当然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虽然说水空间里的水现在这么多,颇有些取之不尽的意思,不过他要是做了,显然就很难掩人耳目。
  李永只好胡乱对孙海宁解释,那个地方又不是他的,别人愿意卖鱼,不愿意卖水,他也没有办法。李永还给那个莫须有的苦主解释,他们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水太少,如果取走的话那就是涸泽而渔了。
  “怎么是涸泽而渔呢?要是能够发现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说不定就能找到更多这样的水呢,”孙海宁对这个结果显然并不满意,越是研究,他就越觉得这种水很神奇,想要揭开其中的奥秘。
  李永就笑笑:“别人的想法,我也没办法干预,不然生意都没得做,话又说回来,孙教授觉得,这样的东西,真的会存在很多吗?
  “那倒是,”孙海宁无奈地点了点头:“像这样的好东西,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很多的,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天材地宝吧,可能不能够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养殖基地和水产大学已经建立合作关系,这里也成为孙海宁做研究的一个项目点,孙海宁经常到这里来看看情况,有些地方也能得到他的指导。
  通过孙海宁的口,李永也算给陶然鱼找了个幌子,一个差不多的解释,希望不会再有人盯着自己。

'120'第二百二十二章 水边种菜

  孙海宁同水产大学、农大的几位教授,经常来到养殖基地这边做项目,水产大学的教授们比较关心的自然是陶然鱼,李永为他们提供观察、研究的方便,他们也要担任养殖场的技术顾问,对养殖场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
  除了水产大学,农大的几位教授也是搞水产养殖研究的,对于这些专家,李永还是非常欢迎的,如果他们能够研究出空间鱼的秘密,他倒也不会觉得要保密,对于这一点,教授们都比较欣赏,所以在技术指导方面,都是很尽心。
  教授们甚至将李永引为同仁,觉得李永找他们来,其实就是想要破解这个陶然鱼的秘密,他们比较遗憾的就是看不到陶然鱼的原产地,如果能够到原产地去看看的话,对于他们的研究,肯定大有帮助。
  一场秋雨下过以后,天气渐渐就变凉了,李永也体会到那句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感觉,早上特意穿了件毛衣,外面穿着夹克。
  鱼塘边的斜坡上,一片绿油油的,落雨以后,刚刚撒下去的菜种,就开始发芽生根,冒出嫩绿色的叶芽。
  再过两天,可就有鸡毛菜吃了,想到香喷喷的鸡毛菜,李永不禁露出开心的微笑。
  要吃鸡毛菜,他倒是不用等外面这些,水空间里都有现成的,不过外面种的,感觉也很不一样,他现在就很期待,不知道这种鸡毛菜的味道会如何。
  水边种的这些菜,自然也不是一般的菜,而是用水空间种的菜,成熟以后采下的种子,撒在外面长出来的,李永想看看这种二代空间菜,会不会有比较特殊的表现。
  “小李,你种的菜不错,回头我弄点回去?”孙海宁这几天都留在养殖基地,看起来也似乎很早就起来了。
  李永笑了笑:“孙教授随便摘,不过咱可说好了,吃菜不要钱,但是要有计划,就像陶然鱼一样。”
  孙海宁他们在基地工作,自然可以就近吃到陶然鱼,李永不会受他们钱,但是每个人每天定量最多就是二斤,这倒不是他小气,而是如果放开来吃的话,以陶然鱼的美味,说不定一个人一天能吃个好几斤,就算鱼塘里的鱼再多,也不够他们吃的。
  不过算起来,二斤陶然鱼的市场价也快上百元了。
  “小李,你也太小气了,放心,这个鸡毛菜,又不是陶然鱼,难道你还怕我们吃疯掉?”孙海宁不以为然说道。
  李永笑了笑,没有说话,心想这也很难说,说不定你们吃起来就没有节制,我好不容易种了这点菜,还不够你吃的。
  “嘿嘿,孙老师你记住今天说的话就行了,”李永笑着说道,沿着菜地看了看,发现其中有几棵杂草,估计是原来地里的,就伸手拔去,孙海宁也蹲下来,和李永一起拔草。
  早晨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嫩绿色的菜叶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上面的露珠晶莹,七彩迷离。
  “等我明年退休了,就找块地,养一塘鱼,”孙海宁悠悠地说道。
  李永侧身看了孙海宁一眼,有些惊讶地说道:“陈老师明年就退休了?我看你精力充沛,再干十几年也没有问题啊!”
  “老罗,”孙海宁笑呵呵说道:“年纪到了,自己也想退下来,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李永听了,眼前一亮,孙海宁的话听上去似乎有些意思,不由笑道:“孙老师,你看我这里怎么样?”
  孙海宁脸上的表情微微一动:“怎么,你想请我?”
  李永一听,就知道孙海宁是什么意思了,看来,老教授是看上他这里了,也是,这边有陶然鱼这个研究项目,如果孙海宁在这个项目上面,能够有所成就的话,那么显然可以名声大作,而且所能够获得的利益也会非常可观。
  此外,这边环境好,正好适合退休以后定居,何况这里还可以吃到陶然鱼,还能种菜吃菜,简直就是退休以后,惬意生活的最佳选择。
  “孙教授要是能来,我们基地肯定是非常欢迎的,待遇嘛,也不会亏待你,”李永不清楚请个像孙海宁这样的教授需要开多少的报酬,所以他只能说个大概,反正这种可以,也不一定需要他来设计。
  “哈哈,那当然是最好,我都想不出,退休以后,还是什么地方回避这里更好,”孙海宁大笑着说道。
  李永没想到孙海宁这么容易就答应下来,不过这显然是件好事,基地这边的项目越来越多,对管理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有这几个教授作为技术顾问,不过顾问毕竟只是顾问,有些项目就不适合请他们参加,而顾问对公司的投入程度,显然也比较有限,要是孙海宁能够加入公司,对与技术这一块,显然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孙海宁能够带来的,不仅有他数十年从事水产养殖研究的知识、技术和眼界,还有他在这一领域的人脉,可以说只要孙海宁过来,李永马上就能筹建一个水产大学那样的实验室,对整个养殖基地的鱼虾、水质等进行检测、监控和分析。
  这些事情,基地一直都在做,不过还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只要孙海宁能够加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