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上带个小鱼塘-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你们弄的那个陶然鱼,只要知道的人,谁不感兴趣啊,不过那东西好像只有你们陶然居有,别人也没有办法!”韩大军笑道。
  “要是有办法,我也想弄些来养啊!”
  李永笑了笑,韩大军可能是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他摇头说道:“陶然鱼确实是个好东西,不过你也看到了,陶然居的餐馆,虽然很火,到现在也就是四五家店,要是可能,我们早就多开一些了,关键是陶然鱼这个东西,现在的养殖还不成规模,数量相当有限,而且还不稳定。”
  “要是有可能,我肯定一个找韩叔叔合作。”
  “那就多谢了,”韩大军笑着端起了酒杯,虽然李永只是随口一说,而且现在还无法兑现,不过韩大军也知道他说的应该是实话,要不然陶然居的扩张步伐不会这么慢,餐馆里更不会又要预定,又要限制数量的,应该是陶然鱼的供给确实有问题。
  韩大军没有吃过陶然鱼,但是听说了很多,他也觉得如果真是那么好的东西,那么数量肯定是比较有限的,要是跟河鲫鱼一样常见,那就只能跟河鲫鱼一样的价格。
  要说起来,陶然鱼的价格虽然要比普通的鱼贵很多,但是跟长江刀鱼等一些名贵的鱼虾比起来,就又显得很大众化了,也正因为如此,陶然鱼的声势就要比长江刀鱼大多了。毕竟江刀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那是奢侈品,陶然鱼虽然贵,至少大家还吃得起,才会津津乐道。
  当然了,陶然鱼能够正常吃到,又是独家的,更重要的是陶然鱼其实就是个品牌,本身还是河鲫鱼、鲤鱼、青鱼这些品种,同样的品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自然又增添了很多离奇的色彩。
  同样的,也正因为陶然鱼是普通的品种,很可能是用特殊方法养殖出来的,所以大家才会希望自己也能养出陶然鱼。如果是江刀的,只是稀少而已,大家的想法就不会那么多了。
  “听你们说了那么多,难道那个陶然鱼真的就有那么好吃?”唐德峰夹了块鱼肉,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韩大军笑道:“那我可没有吃过,是不是,那可就要问小李了。”
  唐晓勇也眼神亮亮地看着李永,都对传说中无比神奇的陶然鱼很感兴趣。
  李永想了想:“二舅,我给家里送的一些绿色蔬菜,你应该吃过吧?”
  李永往家里送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对于活鱼来说,蔬菜装在坚固的木箱子里,能够很方便地通过长途车送过来,所以他送了不少的蔬菜,因为司机一般不喜欢带养在水里的活鱼,所以鱼倒是送得不多,菜就送了不少。
  李爸李妈有了好东西,也会给自家亲戚送一些,唐德峰显然没有吃过空间鱼,倒也不仅仅是因为空间鱼送的不多,所谓不多,也只是相对送的菜来说,其实也不少了,足够李爸李妈两个人天天吃还有剩余。
  一则是因为唐德峰这里比较远,车子过来不方便,唐德峰看着鱼塘,也很少有机会离开;二则就是唐德峰本来就是养鱼,平常都是他送鱼给人吃,李爸李妈总不能大老远拎着鱼过来,说你吃这个,比你家养的鱼好吃。
  总而言之,因为种种原因,唐德峰确实没吃过空间鱼,但却吃过空间菜。
  唐德峰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吃过,虽然是同样的菜,但是吃起来真不一样,好吃,我就说那个菜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对了,李子你是说,那个陶然鱼就跟那种菜差不多?”唐德峰恍然大悟。
  李永点了点头:“是差不多,不过那些菜更难弄。”
  如果说空间鱼还在陶然居公开发卖的话,那么空间菜李永一直都没有公开,只是给李爸李妈、宁父宁母,还有王芷瑶的父亲,陈老头、杨大炮他们提供了一些自己吃,所以他也不能说太多,只是简单提了一下。
  不过唐德峰明白过来以后,倒是对陶然鱼有感觉了,因为吃空间菜的时候,他就感慨为什么同样的菜,吃起来就是不同。而陶然鱼也是一样,同样的鱼,但是味道就是不同。
  因为有吃菜的经验,唐德峰对此就很相信。
  “哦,还有陶然菜?”韩大军却像听到一件奇闻似的,眼睛陡地亮了起来。
  看到大家都跟好奇宝宝似的,李永只好又开始胡诌,反正韩大军他们也知道不好刨根究底,只是想知道个大概。李永就将水产学院、农学院,还有西藏什么的都扯了进来,说到最后自己都迷糊了,倒是唐德峰、韩大军他们很满足。
  “原来是高科技产品,还有雪域高原的基因,难怪、难怪……”

'85'第一百八十七章 转变方向

  李永东拉西扯,才算将这个话题忽悠过去,期间说到陶然鱼这个品种的规模化,不小心透露出一些进展,唐德峰和韩大军的眼睛全都冒起绿光。
  他们都是搞养殖的,自然知道一个独特稀有的品种代表着什么,其实陶然居本身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要不是陶然鱼,就不会有后来的陶然居。
  李永也知道他们两个人的想法,他也想过陶然鱼以后的发展方向,如果能够规模化的话,那么这个资源,他们就不可能一直独占下去,李永也没有想要一直独占下去。
  当然,鉴于生物进化和生长的自然规律,陶然鱼的稀缺性,哪怕是在解决繁殖问题以后,也会长期存在,所以他并不用担心餐饮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个十年二十年,陶然居就应该成长为很强大的实体,摆脱对陶然鱼的依赖,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天大的失败了。
  李永并没有保证什么,只是和他们说了说陶然居养殖公司的发展思路,如果陶然鱼能够实现大规模繁殖的话,或许会向外扩散,这是难免的。不过陶然鱼的养殖要求也很高,一般的鱼塘根本不行,他们要想加入进来,起码现在的条件是不够的。
  韩大军想了想,道:“我韩某人从事水产养殖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生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些年普通的水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也早就想着突破发展,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次我是决定了,回去后就搞鱼塘整修,就算养不了陶然鱼,也要养些绿色鱼、野生鱼出来,”韩大军道。
  李永对水产品市场大致还是了解的:“现在水产品市场的大宗生意越来越多,大的养殖场越来越多,如果说论及普通的水产品,大养殖场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都太明显了,我觉得小养殖户不能只是跟在后面,你们的优势就是精耕细作。”
  “现在的人,对吃的东西,越来越讲究自然、绿色,这里面的市场还是很广阔的,”李永道。
  韩大军抬头看着李永道:“是啊,就是没弄过,没有渠道。”
  李永笑了笑:“韩叔叔放心吧,只要你搞好了,以你那几口塘的规模,陶然居完全能够吃下来,我也可以介绍你们给海天,不怕没有市场。”
  韩大力听了大喜,其实他说这么多,就是想要李永的这句话。
  李永就和韩大力、唐德峰又谈了谈搞低密度绿色养殖的可行性,除了市场以外,还有技术。韩大力和唐德峰都是传统的农户式粗放养殖的方式,虽然说绿色养殖讲究的是接近自然,但并不是粗放。
  李永答应到时候由陶然居养殖公司出面,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私人约定,而是涉及到公司与养殖户之间的一种合作。
  李永接手养殖场以后,也考虑过养殖场今后的发展,就像海天集团身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产贸易商,海天的水产养殖场遍布华东几个省市,但是要说到养殖的规模,并不算大,海天一直比较控制。
  李永也觉得陶然居的养殖场,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下去,特别是这种精细化的养殖,其实还是分散的比较好,就好像市场上买的土鸡,永远不如农民家里养的土鸡香是一个道理,所以刚才他在跟韩大力说话的时候,就想到很多乳业公司的一个做法,就是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
  农民养牛产奶,然后由乳业公司收起来集中加工,李永觉得这种方法,如果用在水产养殖上,同样可以。
  其实海天集团现在的做法,就有些类似,不过他们对水产养殖户的控制,没有乳业公司那么固定就是了。
  当然,陶然居不会发展成为海天那样的水产品贸易商,不过陶然居餐饮所需要的食材,也不能全部都由自己的养殖场提供,要是有几个稳定的来源,就更为合理。
  用生不如用熟,虽然韩大军和唐德峰的鱼塘现在还不符合要求,李永倒是不介意顺便帮他们一下。
  能够得到李永和陶然居公司的支持,对于韩大力和唐德峰来说,这次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做出改变,在竞争激烈的水产养殖业中,杀出重围。
  这顿晚饭,可谓吃得皆大欢喜,在吃饭的时候,一开始,唐家父子还有韩大军还不停地关注鱼塘的情况,一直到吃饭结束,鱼塘里的情况都很正常,他们才彻底放心,这一次突然发生的意外总算过去了。
  唐德峰的鱼塘避免了损失,但是周围那些同样也发病的鱼塘,却没有那个好运气了,有些人家备了药,还算好一些,更多的是家里什么准备都没有,损失惨重。
  好在控制得及时,更多的鱼塘因为了有了准备,灾难并没有扩散出去。
  李永没有能力照顾那么多地方,水空间本来就是神秘的存在,不可能拿出来大张旗鼓地去搞事。
  唐德峰同样没有声张,因为并不是大家的鱼塘都遭到了不测,所以唐家的鱼塘最后并没有损失,也不会让人觉得太奇怪。
  韩大军在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二天就急着赶回去准备了,用他的说法就是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要全力以赴,更时间赛跑,他倒是想抢着赶上陶然居进行技术转移时候,成为一批加盟者。
  在韩大军的影响下,唐德峰也下了决心,准备对自己的鱼塘进行改造。
  不过养殖和工厂不同,唐德峰的鱼塘现在还养着鱼,不可能说要转方向,马上就能转,还需要等待这一茬鱼清空以后才能进行,现在正好多做一些准备。
  李永也将唐晓勇这件事落实下来,不过他也没急着走,这边距离黄海的海边已经不远了,既然来了总要去看一看。
  黄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之一,从长江口往北,直到韩国的南海岸、日本的西海岸,这一片的海域,可以说都是黄海的范围。
  长江口以北的海岸线蜿蜒曲折,长江、淮河、黄河几大水系均从这里入海,几大江河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海,然后沉淀下来,淤积成滩,形成广袤的沿海滩涂。
  据说,这里的滩涂每年都以五十到两百米的速度,不断像大海中扩张。
  黄海之所以叫黄海,或许就是因为人们在海边看到的海水,都是富含泥沙的黄色,这样的大海虽然没有蓝色的海洋看上去漂亮,但也显得特别粗犷。
  对于这条海岸线上的城市来说,虽然守着宝贵的海岸线,不过长江口以北,淮河口以南,泥沙淤积,并没有什么条件优越深水大港,只有大片大片的滩涂湿地。
  黄海市的经济在整个江宁省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不但无法和挨着长江两岸的县市比较,与江宁省最北面的海州、彭城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位于南北之间,距离华东经济中心的申城不远也不近,地位有些尴尬。
  经济发展上的滞后,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这里还有大片大片的农田,海边的滩涂湿地,也并没有被开发殆尽。
  有人将湿地成为地球之肺,而在这里,拥有大片的滩涂的湿地,这片湿地上,还有国家级的丹顶鹤和麋鹿保护区,不失为旅游的好去处。
  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的景区名声并不大,前来游玩的很少,完全不用担心“看人还是看风景”的问题。
  有这样的机会,李永当然要带宁小雪去看一看这片“神奇”的滩涂,要知道,李永当初为空间鱼找来源的时候,就是借了这里的名字呢!

'86'第一百八十八章 滩涂湿地

  “现在来这里,并不是最好的时候,”唐晓勇土生土长,自然成为当仁不让的导游,其实从唐家的鱼塘往东,摩托车开不了多长时间,就已经看到茫茫一片的芦苇。
  李永和宁小雪倒不是没有见过类似的场面,金山那边的海边,也有大片的芦苇地,不过这些年搞开发,这样成片的芦苇地已经很少见了。
  之前在西藏的时候,也曾看到过广袤的荒原、雪原和雪山,俊龙村的水泽那里,也有成片的水草,不过这时候看到,还是觉得很震撼,心旷神怡。
  黄绿色的芦苇比人略高,一眼望不到尽头,在风中起起伏伏,人的耳朵里,只能听到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还有风中的芦苇撞击形成的,潮水一般的“哗哗”声。
  习习海风吹在身上,感觉很舒服。
  唐晓勇将摩托车停在一户村民家的院子里,唐晓勇并不认识那户人家,不过他将车子停过去,说了唐德峰的名字,对方就同意了。
  并不是唐德峰的名字有多么地响亮,而是本来就一个乡镇的,多少有些印象,加上乡下的人还算比较淳朴,乡里乡亲的,很好说话。
  放好摩托车以后,唐晓勇就领着李永和宁小雪翻过防波堤,那边还是一望无际的滩涂和芦苇海。
  “现在这里还是滩涂,不过再等几年估计就不是了,”唐晓勇一边走一边说道。
  李永对这话倒是并不奇怪:“是要搞开发吗?”
  现在经济发展,所谓人多地少,沿海这里不像西藏,西藏因为高原和交通的关系,不好开发,沿海这里相比起来就要方便得多。
  只要人能够到达的地方,迟早都得给开发,人类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从来都是无与伦比的。
  唐晓勇点了点头:“嗯,北面的河口已经在围垦了,据说规划已经出来了,沿海这边的滩涂都要开发,除了自然保护区,还有几块特意保留的湿地。”
  唐晓勇带他们来的这个地方,看不到围垦的痕迹,不过李永能够想象围垦的画面和规模,让千里滩涂变作田地、工地,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很有成就的一件事情。
  不过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呆的时间长了,李永对这种热闹的建设场景,已经提不起兴趣,反而对充满了自然气息的原始滩涂湿地,更感兴趣。
  “那我们这次还真的来对了,或许以后就看不到这片美丽的滩涂了,”李永从宁小雪手上拿过数码相机,招呼大家找背景拍两张照片,留下来珍藏,说不定这里以后就成为历史陈迹了。
  虽然说还会有保护区,还有保留下来的湿地,不过当周围都开发起来的时候,保留下来的地方,环境多少还是会受到影响的。
  “太可惜了!”宁小雪有些惋惜地说道:“这些天然的环境,破坏了可就很难恢复呢!”
  “嘿嘿,记得以前的课本上说,咱们是发展中国家,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拥有后发优势,其中之一就是避免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不过现在看来,咱们在这条路上是走得越来越远啦!”李永笑着说道。
  唐晓勇道:“那也没有办法,大家都要吃饭啊,要是不污染环境,经济哪里发展得起来。”
  “是啊,有时候明知道是毒药,也会吃下去,何况环境的问题一直都争议很大,而且看上去又很遥远,”李永无奈地摇了摇头,虽然他并不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不过现实中发生的一些变化,还是让人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这就好像二十多年前,乡下都是直接取用河里的水,放在水缸里沉淀一下,就能拿来饮用,其纯净程度,或许要比现在的自来水还要好。
  那个时候,到了夏天,傍晚的时候,河边的大人小孩都会跳进水里,畅游、洗澡。
  到了现在,河里的水已经没有人敢吃了,虽然说要比臭水沟还好些,但是也没有人愿意在河里游泳了,因为河里的水实在太脏。
  至于城市,很多原来是一汪清池,一曲流水的地方,逐渐就成了臭水沟,有的渐渐填塞,到到最后消失不见,如今看到水都是稀罕物,那叫“亲水家园”。
  要知道,在南方,水本来是很常见的,曾经是她的名片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陶然居的小区鱼塘,才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原因无外乎城市里的水太少了,就算有,也满足不了人们观赏、休闲的需要。
  小区鱼塘算是给城市带去了一泓清水,但是却无法改变城市的面貌,同样的,李永虽然缅怀往日的自然环境,也无法阻挡人类开发世界的步伐,不用说黄海边的这片滩涂,哪怕是西藏的雪域高原,不会很久的将来,恐怕也会被开发成为“宜居”的地方。
  李永无奈地抬起头,只能用手上的数码相机,记录眼前的这片绿色滩涂,留下来的,或许就是遗迹,就是纪念。
  一望无际的滩涂,靠近陆地的地方,长着的是大片大片的芦苇,再往海边走,就是低矮但是生命力特别强盛的蒿草。
  唐晓勇边走边道:“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