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师传医话系列(一):中医观念治大病-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弟子:也就是人体在修复机体时必伴有痛苦跟随,最好做到以苦为乐?
先生:病人选择不痛苦或者减轻痛苦,医生投其所好不让病人痛苦或者控制症状带来的痛苦,双方各取所得,投其所好,这是西医能够治病,但不能拿出台面的最高机密!
弟子:三个自然参照系?怎么从来没有听您提起过?另外病人在康复中要经历哪些困难?
先生:关于三个参照系的问题在后面很快讲到,病人在康复中的确要面对许多严峻的考验,重症需要控制病情蔓延,就得用到毒药,毒药是平抑人体修复机体能力的反映,两者是一对儿矛盾统一体,要想好病就必须给机体创造出修复的能力,从人体这个基本物质方面找文章;
因为西医太想控制人体的症状,采用药物多用复方、毒性很大的药物,导致人体机能没有办法启动修复机制,人体本身就虚弱,此时遭遇控制太过更加没有能力把病灶赶走,人体的病症自然很难再体现出来,西医因此做出结论说:疾病已经治好,病人可以出院了;
以上的过程是典型的阶段行为,没有整体概念,实际上疾病留在那里根本没有走,而药物的毒性反而造成生命的更大破口,导致疾病绵延不去,给病人再次住进医院创造方便之门,这就是故病未去、新病又起的根结所在;
反观中医,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要超过西医,中医控制得体,在给病人提供帮助的同时,给身体预留下恢复生机的能力,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玄机;这就是中医说的:不要说疾病治不好,是因为那些治疗疾病的医生医理(对生命本质认识不深刻)还不通,技术不过硬造成的结果。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二章 误读中医
第四十二章 误读中医
弟子:中医让人误解的时候比较多,原因在哪里?
先生:其实不全是误读,是接受的人只能理解到那么多,比如把五行概念引伸成宇宙中的五种元素,等到解释不了就强词夺理,又比如直接把五行解读成“木、火、土、金、水”五种单体物质。
还有些观念是出自爱护中医的意思,但理解没有到位,这些包括:中医是调人的医学,不是治病的医学,中医是经验医学不是实证医学、中医的技术不如西医等等;因为对于中医把握不准确导致对比起来生拉硬扯,感觉中医总是不在理,实际上是对比错位,中医理论没有学习好,掌握不到位。
弟子:我感觉您举的例子都没错,怎么说是误解?
先生:看起来没错,不值得严密推敲,都有片面性,有些中医生也跟着这么解释,中医教材也这样写,那些真正搞科学的人就说中医不科学,看不起中医。
中医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但怎样走向世界值得细致推敲,针灸能走出去,异议越来越少靠的是什么?就是对于经络的解释比较到位,穴位的把握十分准确,其他的很难推广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医没有把握好根本理论,或者说理论掌握的有偏性,支持系统不到位!
弟子:我想知道五行概念的真正含义,让我学到正宗的中医。
先生:中医里面都是活的东西,如果把中医学死了,那就不叫中医!这些在后面有讲,一点就透的东西,何必浪费时间呢?我的父亲是西医,有段时间开始关注中医,有一天他突然叫住我传授给我一个小故事:“阿是穴的来历”,他认为中医很有趣味,但当我搞明白之后,我觉着中医很悲哀,原因是中医理论没有明示。
弟子:“阿是穴”?我知道呀,点到哪里,哪儿就痛,痛了就叫“阿、阿”、“是”,就是“阿是穴”。
先生:中医理论很严谨,哪里痛就叫那里是“阿是穴”,你认为严谨吗?人体穴位布局有着十分严谨的周密性,这样找阿是穴很可能造成找错穴位!
弟子:那应该怎样找?
先生:循经找穴才是最科学严谨的态度,跨越过去经络寻找穴位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古人给出了一定灵活性,但很多人继承不好;
现代中医在古人发现穴位的基础上,也命名了一些新的穴位,有许多是像西医性质一样的循症穴位,而不是循经穴位,误读了中医理论,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弟子:我在中医里发现有一个“同身寸”的概念,中医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概念,有什么意义?
先生:这正是中医科学的属性之一,现代科学统一使用标准的计量单位,厘米、毫米相当的标准和准确,中医却弃之不用,难道是中医错了?
弟子:对呀,百思不得其解?
先生:虽然是个很小的概念却体现出中医治学的严谨性,因为对于每一个充满生机的个体而言,形体胖瘦大小都有差异,以固定的尺寸去量不同的人,看似科学实际量不准正确的位置,还会闹出许多笑话,所以中医用自己手指的尺寸去量自己,这样的处理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简单实用又严谨科学。
弟子:针灸麻醉是怎么回事?
先生:针灸在局部可以做到麻醉,包括点穴,但这些都无法做到全面的推广和普及,只能做小手术,不能做大手术;有时候大家想让中医露脸,但采取的方法有问题。在中医的理论中,没有让针灸担当麻醉的任务,它有这方面的功能,但很难控制和驾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很清楚她能够做的一切,而且知道物质化的人类将会带来的技能效果,那就是将有像西医这样的技术发展起来,这是物质世界必然要走的路,但最后都要走到形神医学领域里来,这就叫异途同归,一树两枝。
弟子:对于经方您怎样看?我对中医“知天、知地、知人”这样的概念很困惑?
先生: 因为中医理论的工作不到位,导致经方派担任起拓展中医的重担,没有经方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中医。
弟子:经方派这么重要,原因在哪里?
先生:很简单,搞经方必须钻研经典理论,他们都是一些有知识的人,相对钻研的深,掌握的比较多,因此治疗效果好。
在中医里和中医理论走得最近的医术只有导引和经方,正好对应人体形神两个层次,导引的功用归根结底都在调心,就是调神,引导人们建立平常心,放弃导致疾病的一切因素,有些重大疾病因此而愈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经方的作用主要调人的气和血,落实到人体主要表现在治疗形神错位、脏腑失调、经络闭塞、病症传移等等诸多问题;另外的医术除了针灸外诸如按摩、刮痧、拔罐儿、药浴等都是让拿起来就用的东西,一般担当不起来解释中医理论的艰巨任务,其中的多数和经络理论联系紧密。
中医在对待生命的任何问题上都不做无用功,但有人讥笑中医说:你连人体解剖都不懂还奢望谈什么天地人?谈什么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眼下之意中医吹牛的成分比较多;很多中医人不知道该从哪方面下手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拿出:中医很古老,祖宗很正确,顾盼左右而言它,始终难以做到让人信服。
弟子:也有不是经方派,治疗效果也很好?
先生:中医本身分成派别不是好事,分成派别的原因大家一直搞不清楚,实际上在无形之间区分开了掌握理论的精深程度;
不是经方派治疗效果也很好的原因,是因为中医经典里充满了医学宝藏,靠继承药方、偏方也能解决疾患的实际问题,正是这个倾向导致中医不好学,大家都去继承方药而不认真钻研理论,而方药配伍的基础非得建立在中医理论上不可,如此学习继承方药的方法显得十分笨拙,并可能导致疗效不确定,因此也为一些人指责中医留下了借口!
弟子:所以学习中医就必须学习《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书籍,否则不知道经方怎么来,药方如何配。
先生:你看,绕了一大圈儿,最后还得归结到经典理论上,因此对于经典理论的重视必须放到首位,否则很难学成中医。
第四十三章 自然参照系(1)
第四十三章 自然参照系(1)
弟子:因为现代中医拿不出太多实证例子,因此很多人说中医仅有经验没有医学,直接导致中医和中药没有办法推广。
先生:你干脆说中医是怪胎更直接!在中医的发展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逐渐形成了一些人“弃之不舍,用之难解”的局面,这都是不理解中医理论造成的。
弟子:怎样理解才能纠正这些看法,同时说服我更加信服中医?
先生:你信不信都没有关系,中医都会把这个千古之谜揭开呈现在众人面前,那是十分庄严和华丽的时刻!
弟子:弟子万分期待!
先生:这项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马上讲到三个自然参照系,之前先要确立一个疑问的概念“中医里面到底有没有实证,是不是实证科学?”;另外请你回答一个提问:“中医师从什么?参照什么?”
弟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医师从自然;具体参照什么我不明白,需要先生明示。
先生:中医师从自然是根本,自然是万物之母,到现在还有太多的问题困扰科学界,令科学界十分难解,自然的一切,在自然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着无穷无尽的微妙变化,科学也在其中;所以说,所谓西方的科学也和东方的道一样是解释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的思维判别工具,她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西方科学偏重对于自然有形物质的解释和判别,有形物质可以分解、分割,总可以拿到它们当中的小部分到实验实里进行分析化验,但是无法还原,因此西医不知在实验中伤害了多少动物的性命,同时用改变基因的方法让其他动物长出人体器官;
东方的道偏重对于自然有形和无形物质的双重解释和判别,因此她的实验室要足够大,要能装下她研究的有形和无形物质这两样非比寻常的东西,不仅要求分解还要做到化合,所以她选择了三个自然参照系来模拟,只是现代人的理解力下降了许多,不能精确把握参照系的提示,导致歧义很多!
弟子:真是匪夷所思!物质的远和大、小而微、明和暗,岂是随便能够掌握的?
先生:古人的确花费了很大精力,像愚公移山那样把她们逐一攻克了,所以中医理论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事业,付出过好几代中华精英的心血!
弟子: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
先生:三个自然参照系来自于自然,必然和人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眼光又大又远,但焦点只有一个,必须恰到好处地解决生命现象的诸多实际问题,也就是要做到:“通于无穷,究与无极”出现任何不能圆融、僵硬的现象就是不负责任,严重的危害生命;
三个自然参照系分别是天系、地系和人系,相互之间既合理存在:成为整体,又可以独立分解于外:成为唯一,互相都是包含的关系:
第一:天外有天,天中有天、天内有地,天内有人;
第二:地内有天,地内有地,地内有人;
第三:人内有天,人内有地,人内有人(像脏器官、细胞、微生物等其他生命体)。
一切被安排得井然有序,丝毫不能混乱;混乱就会生病,所以不仅人会生病,天也会生病,地也会生病;人生病只关乎到自己,天生病就会关乎到天、关乎到地、关乎到人,地生病也一样,统称为天灾人祸。
弟子:除了人外,中医选择的参照系如此庞大,怎么落实到生命当中去?
先生:确定参照系只是揭开生命密码的第一步,必须找到合理的中医元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谓的中医元素,现代叫医学专有名词或者医学术语。
弟子:这些就是阴阳五行的来历?可是现在都把她们当作哲学内容在学习?
先生:所以有人把中医当作哲医对待,我不否认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明辨是非,但医学就是医学,要用100%的精力专注于专业,只靠辩论解决不了中医问题,因此有必要后面讲解一下哲医的内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十四章 自然参照系(2)
第四十四章 自然参照系(2)
弟子:天系太大了,怎样把握?
先生:观天象就能把握!这是超科学的东西,但解释起来还算容易。天系的属性在“空”,空的变化在“气”,气的循环往复叫“运”,运的动力来源叫“风”,风来没有来到在“时”,所以时间是感觉空性物质存不存在的介质,在这里,各种生物的感知系统成为获得天系存不存在的工具,而感知系统的感觉来自有形物体对于精密物质(能源)的气化分配,由此没有一个人说天空不存在,天气的变化不科学;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是朱自清笔下描写“春天”的“天象 ”,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蓝天白云、霹雳电闪、地震海啸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天象,这个“实验室”选的够大吧。
弟子:万物如此纷繁、杂乱无章,能理出什么头绪?
先生:天气变化无常是不争的事实,仰观天象:白天能看到太阳,夜晚能看到星星,天空在人之上,大地在人之下,人居天地之中,大气充盈在天地人之间,人用肺、口、鼻、皮毛呼吸和大气产生交流;大地在人之下,太虚之中,大气托举她,用燥气干燥她,用暑气蒸发她,用风吹动她,用湿气湿润她,用寒气凝结她,用火气温煦她;地生万物,化出五味,人类食用它们和大地交流;
移光定位、由近及远、由远及近、换位思考:人站在其他星球看地球也像其他星系一样渺小,如一点精光挂在天上、裹在气中;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充盈在有形和无形物质之间,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其间,六气交替发挥作用,万物生命由此产生。
弟子: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太重要了,她们是有形和无形物质之间的桥梁,她们和人体怎样联系?
先生:气的特性无孔不入,万物皆有: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有人气;天气食地气,地气食天气,人气食天地之间的交气;拿风为例,风从东方来,吹醒沉睡万物,草木开始发芽,人也蠢蠢欲动,肝脏和春天对应;风从南方来,骄阳似火,心脏和夏天对应;风从中央来,中央生湿,脾脏和中央对应;风从西方来,西方生燥,肺脏和秋天对应;风从北方来,北方生寒,肾脏和冬天对应。
弟子:六气各有对应我知道了,怎样运用六气来治病?
先生:还不能用来治病。六气知道了,把六气的运行规律模拟出来才可以。
弟子:怎样模拟?
先生:用五行的方式。
弟子:木火土金水是物质形式怎样模拟气?再说她们是六气?
先生:你没有记住:“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黄帝内经&;#8226;天元纪大论篇》这句话吗?
木火土金水是五种物质归类的属性,在天为气,在地成形;木对风,火对暑火,土对湿,金对燥,水对寒,没有遗漏,六气在大气中的微妙运转变化叫“五运行”,简称“五运”,化解凝聚成形落到地上后叫“五行”,此时性质已经改变,运作的方式也要跟着改变,接受大地的制约。
弟子:现在可以和人结合用来看病了吧?
先生:还不可以,必须做到无有遗漏?
弟子:不是对应的很好吗?
先生:人生在天地之间,天气虽然大,但不能忽略地气对人的影响。
弟子:五行不是地气吗?已经讲过了。
先生:和人直接对应的是天地之间的“交气”
弟子:什么是“交气”
先生:天有阴阳,地有阴阳,天地的阴阳交合在一起就叫“交气”内经里面有解释,合而为一后就产生出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它们分别是:三阴:厥阴、少阴和太阴,三阳:少阳、太阳和阳明,结合到人体上把人分成十六部中的十二部,结合到经络上,正好是沟通人体脏腑和藏象、形和神的十二条经络。
第四十五章 师传(一)结束语
第四十五章 师传(一)结束语
师传医话在师徒的言谈中,改变着人们对于健康观念的新认识和就医模式的新选择,“关注未病,化解已病”、“揭秘中医理论真相”和“走向世界的中医”是其中的三大核心主题。
“关注未病,化解已病”提示人们:选择就医模式十分重要!不是医生、不懂医术都没有关系,关键在于懂得在不同的阶段和过程应该获得怎样的帮助;事实证明:“关注未病”可以堵截90%以上重大疾病的发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