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荐中华-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个王太后垂帘听政,是不是看我们太清闲了,给我找点事情做?这个兔崽子,早知道不派他去了!”

底下的大臣们谁也不敢吭声,符海波的确给朝廷出了个大难题。朝廷已经和元朝停战,目前虽然小的摩擦不断,但双方摆明了谁也不愿意在近两年发生大型战争,都处于一种微妙而默契的状态之下,而符海波这么一做,极有可能迫使双方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现在帝国正处于上升期,当务之急是养精蓄锐,慢慢地消耗蒙古人的国力,然后等待最佳时间,一举北伐中原,恢复汉人江山。

符海波的做法,往小了说,那是擅作主张,不服朝廷号令。往大了说,给他安个心存不轨,企图在海外自立的罪名都不为过。杀头倒还是事小,满门抄斩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不过这些大臣都知道皇帝陛下对这些汉军将领最是亲厚,有时候明明看到皇上怒不可遏,可一转眼又和那些将军嘻嘻哈哈,全然当没有发生过这事一样。自己还是别字自讨没趣,到时候和符海波结成冤家。

看到大臣们一个个默不作声,王竞尧拍着龙椅说道:“说话啊,怎么都不说话了,你们平时不是一个个都很能说的吗。怎么现在全变成哑巴了!”

众大臣互相看了几眼,都把目光停留到了丞相李天正的身上,李天正硬着头皮上前说道:“臣以为符海波有罪,但却情有可原。陛下宜立即命令其停止此等荒谬的举动,立刻率大军回朝。等到他回了朝中之后,陛下可以看着再给他定个什么罪名……”

这也是李天正老奸巨猾之处,把个皮球又重新踢回给了皇帝。反正处置大臣是皇上的事情,符海波又和自己交情不错,自己犯不着去做这个恶人。说完了这几句话,李天正赶紧回到班列之中,生怕皇帝再追问什么。

王竞尧瞪他看了半天,终于无可奈何地说道:“发诏,朕要狠狠地申斥这个不听朝廷号令的家伙,要让他们长长记性……你们都先退下吧,兵部侍郎魏元钊留下。”

这魏元钊就是魏元征的亲生弟弟,原在顾斌手下为官,北伐中屡立战功,为人又善出奇谋,萧浪被发配到东南亚之后,就由他顶了兵部侍郎之缺。魏家兄弟两个性格截然相反,哥哥好文,个性耿直到甚至有些迂腐。弟弟好武,为人随和,和汉军将领大多都是朋友。

此时兵部尚书黎师出任龙城总督,在军事上的事情,王竞尧大多与魏元钊商议,而魏元钊也俨然已经成为王竞尧在左膀右臂。

“魏元钊,朕问你,等符海波回来后,朕该如何处置他啊?”将魏元钊带到了自己的书房里,屏退了太监侍卫,王竞尧这才开口问道。

“臣以为,陛下绝对不会召回符海波的。”魏元钊慢悠悠地说道。

王竞尧捧起茶碗,喝了一口,对他的话也不生气,指指凳子示意他坐下,说道:“朕现在心中对符海波恨得咬牙切齿,你又怎么认为朕不会召回符海波,难道还放任他在外面回来,再给朕惹出什么事情来吗?”

魏元钊笑了一笑:“陛下现在心里对符海波欢喜得紧,只是在朝臣们面前不好表露出来,生怕将来人人都学着符海波的样子,不遵从朝廷号令,这才故意如此大骂。”

王竞尧看了他会,忽然大笑起来。自己的想法果然和魏元钊说的一模一样。起初得到消息的他,的确非常震怒,但等平心静气下来想了想,却觉得符海波的做法,非但达到了远征舰队出发前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反而还有可能事半功倍,超额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大高丽帝国”的成立,绝对是蒙古人无法容忍的,而只要能再打上一两个漂亮的大胜仗,蒙古人非往高丽拼命增兵不可。现在的王竞尧,还并不知道远征舰队已经取得了光烈城大捷。

“这个兔崽子这一手做的漂亮啊,在战舰上成立一个国家,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王竞尧挥动着手中的奏章,笑道:“一个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武英公,一个是副元帅,武德公,嘿嘿,官职封得可比朕封的大多了,了不起,了不起。等他们回来后,朕得好好地犒劳犒劳他们,免得他们说那些高丽棒子给他们的赏赐比朝廷要多……”

魏元征这时说道:“陛下,臣以为,事情既然已经做了,就要做个彻底。现在符海波开了一个好头,咱们得考虑着如何给他增援,以期顺利的达到我们的目的。远征舰队力量不足,既要攻城略地,又要看守战舰,臣恐怕他们会非常吃紧。”

“恩,我也是这么想的。”王竞尧点了点头:“但是这其中却又有个难办的地方,我们是要让蒙古人陷于高丽战场,最大程度地消耗他们,而不是让我们自己也大规模介入,这样等于又是两败俱伤的打法。但是援兵要派少了,又等于不派,魏元钊,朕知道你心中已经有主意了,说出来吧。”

“陛下圣明。”拍了句皇帝陛下的马屁,魏元钊正色说道:“请容许臣作为援军统帅出征,臣不要太多的兵力,一万人足矣,但毕竟是参加过第一次北伐的老兵。臣保证能在高丽让蒙古人草木皆兵,而不得不大规模的向高丽增兵。”

本来王竞尧这次单独召见魏元钊,也正是让他负责这事。汉军的各级将领,都在各地分别驻守,同样责任重大,不可调动。本来还有个萧浪,但王竞尧却不想用此人,想来想去,也只有把重任交到魏元钊手中。

不过在王竞尧的想法里,往高丽宜调三万至五万人合适,魏元钊提出的只要一万人,几能达到战略目的,倒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但是王竞尧有个优点,充分信任自己的部下,从来不会去怀疑质问陛下能不能完成任务。

“朕就给你一万精兵。”王竞尧想了下说道:“另外,朕再调拨十门火炮你。这是火炮营新近研制出来的,威力比咱们以前的火炮要大得多,同时在下面装了轮子,运转起来比较方便,相信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满朝文武中,除了那些领兵在外的大将,你看中谁朕就给你谁,你要什么朕就给你什么。一切都满足你的要求!”

“臣要陛下的弟弟翼威将军庄剑,还有镶卫将军岳崇焕,奋武将军周龙这三人。”魏元钊看起来早有准备,张口就说道。

王竞尧点头答应,笑了一下。带上岳崇焕和周龙二人不希奇,带着庄剑却有些拍自己马屁的味道了。这庄剑乃是自己的义弟,此次前往高丽,想来魏元钊已经胸有成竹,决定趁着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弟弟立上一功,将来也好便于提拔。这魏元钊果然和他的哥哥大有不同。

“难道陛下以为臣是有私心吗?”看着皇帝似笑非笑的表情,魏元钊说道:“这次去高丽,最是凶险,稍有不慎,即可能葬身于此。到时陛下不要治臣的罪,臣就万幸了。翼威将军庄剑,年纪虽轻,但智勇过人,北伐之时已经初显身手。现在朝廷将军们都在各地,臣也只能大胆调用到他。”

“不管出了什么事,朕都赦你无罪。”王竞尧点了点头:“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做,打仗哪有不死人,不受伤的。”

魏元钊谢了声:“陛下,臣此次出征,当在外独断专行,遇到军务大事,臣将不再上秉朝廷,以免耽误了大事。”

王竞尧全都应了下来,心中却叹息了声。可惜这个时代没有无线电、电话之类的东西,否则哪用得着这么麻烦,自己也好更好地掌控那些在外征战的军队,随时得到战场的情报……

……

在确定增派援军之后,王竞尧对于蒙古人的反应并不在乎。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蒙古人肯定要先专心应付高丽战场,短期内不会和大汉帝国爆发冲突,自己大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拼命地积蓄实力。

心情大好的王竞尧,想起有孕在身的安小惠,算着日子,再有一个多月她也该生了。王竞尧在没有结婚前,本来以为生男生女都是一样,但等真的事情到了自己头上,才发现自己似乎还是更加在乎儿子一些。

这时的安小惠,身材娇小的她却挺着个大肚子,模样看起来颇是滑稽,王竞尧一进来就忍不住笑了出来,气得安小惠嘟起了张嘴。

“陛下怎么有空来了。”正笑着,皇后姚楚菲走过来,行了一礼说道。

“恩,处理完了朝政,我就过来看看,皇后也在啊。”说完看了眼皇后身边,发现那个让他现在觉得有些头疼的尹睫淑居然也在这里。

自从那晚鬼使神差的与尹睫淑发生关系后,王竞尧以堂堂的皇帝身份,却总有些躲着这个女人。不知道为什么,王竞尧总觉得这女人很神秘,很不简单,可问题是她的所作所为,却让人找不到一点瑕疵。

就拿那晚之后来说,有几次尹睫淑在后花园中遇到王竞尧,却当成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对那晚的事情绝口不提,这反倒让王竞尧心中有了些愧疚,有几次甚至就想顺着皇后的意思,给她个名号,但到了最后还是把这念头给压下了。

尹睫淑与姚楚菲和安小惠身份不同,给皇帝请了个安后,默默地站在一旁不语。

和安小惠闲聊了几句,安小惠忽然说道:“陛下,臣妾有个请求,请陛下答应。”

“说吧,你要什么我都给你。”王竞尧笑着说道。

安小惠好像鼓足了勇气似的说道:“臣妾生产就在月余,臣妾的父亲颇通医术,他在外面的时间也长了,臣妾想恳请陛下放他回宫,也好照顾下臣妾。陛下,我的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王竞尧沉默了下来,安神医的这件事情,有的时候他也觉得做得有些过分。不过要这么放他回来,一些事情却对朝廷,对自己不太有利。

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让姚楚菲和尹睫淑先行离开。等她们走后,王竞尧脸沉了下来,问道:“小惠,你平时最是乖巧懂事,我的老丈人被分配到军中,也是朝廷的需要,你从来没有提过什么,今天为什么会忽然提这个要求。是你自己想到的,还是有人对你说的?”

安小惠是个不会说谎的人,犹豫了半天后才说道:“臣妾本来的确没有想到,刚才皇后和尹睫淑来这里看我,我们唠着家常,尹睫淑就说到了这事。陛下,你别怪她,她也是一番好心,其实臣妾也真的很想见到父亲一面……”

王竞尧拍了拍她的手:“不怪,我怎么会怪她?嘿嘿,她对我倒真是一片好心,先是建议皇后把儿子送到军校,接着又关心起你的事了。看来,我还得好好感谢她才是。好了,小惠,你安心养胎,安神医的事情,我会妥善处理的,总之我让你们父女早日见面就是。”

本来放安神医回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杨太后和自己的秘密他却知道,如果这秘密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相当严重。想到这里,王竞尧忽然冷笑了几声!

第三百三十四章 陆战队

高丽出现叛乱的事情,也传到了大都的忽必烈耳朵之中,忽必烈勃然大怒,严令源唐古立刻平叛,但得知了汉军介入之后,他也开始大举向高丽增兵。

这时的高丽已经处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之中。源唐古征调在高丽的两万五千精锐蒙古士兵,八万高丽军队,以大将扎古平为主帅,高丽人洪福源为先锋,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一步步向大高丽王国已占地盘推进。

十余万的平叛大军进攻的消息,让几天前还兴高采烈的那些大高丽王国的大臣们,顿时一片惊恐。联军不过三万多士兵,而其中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万余汉军士兵,以寡击众的事情,在高丽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高乾元和李光仁在第一时间找到了符海波,请求这位汉人的大将军,立刻带着整个朝廷撤退到舰队之上,在他们看来,只有在汉人的战舰上,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撤是肯定要撤的,但却不是现在,符海波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为了避免这些高丽人临阵逃脱,他还特意加派士兵对这些人严加看管。并且亲自赶到大高丽王国的临时行宫之中,对王太后讲述了朝廷在光烈城指挥作战,将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军民作战的道理。那王太后王钱氏不过一介女流之辈,哪里能拿得出什么主意,只能一切都交给汉军将领前去办理。

符海波和秦海商议之后,决定在现有城池节节抵抗,一直坚持到朝廷的命令下达为止。符海波亲自带领军队据城死守,秦海则带着两千陆战队士兵,在城池周围游弋,寻找机会袭击敌人。

汉军以长里、景巴、管川三城为犄角之势,决心在此坚守七到十天,为光烈城的布防争取到充足的时间。而为了最大程度地杀伤敌军,符海波下令从远征舰队拆卸下六门火炮,连同充足的炮弹一起运抵光烈城,增加光烈城的防御力量。

那些个高丽人,看到运到光烈城中这六门黑黝黝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不停地围绕在火炮的周围,问守卫的汉军士兵这些是什么东西。汉军士兵轻蔑地告诉他们,这是大汉朝廷的秘密武器,一炮能够将小山炸塌一角。

这个得到汉军将领证实的消息,很快在大高丽王国上上下下传开,一时间,那些反复无常的高丽人,忽然又凭空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蒙古平叛主帅扎古平,久在军中,熟知军事。他认为从叛乱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叛军应该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而且,这其中既然牵扯进了汉人的军队,那么贸然进攻只能增加伤亡。

在快要到达长里的时候,他命令大军扎住阵营,派出十余支小股部队前去侦察,传来的消息果然证实了他的判断,以长里为中心的三座城池,到处都是联军的战旗,防范相当严密。并且,在城池的外围,汉军已经构筑起了外围防线,大量的鹿砦和陷马坑布置得密密麻麻的,对蒙古骑兵的前进极为不利。

而且长里、景巴、管川三城相距很近,互为犄角之势,任何一座城池受到攻击,其它两个地方的援兵很快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救援。

扎古平考虑良久,决定放弃集中兵力,主攻一点的常规战术,将部队分成三个方向,同时对三城发起攻击。而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攻击主要由高丽人把守的管川。

攻击几乎在一瞬间爆发,十万大军,同时对长里、景巴、管川三城发起猛烈攻击。这样的战术果然收到了最大的效果。

符海波一来是水军将领,对城池的攻防战并不熟悉。二来他虽然对于高丽的战斗力早有准备,但还是高估了一些。他认为主要由高丽人把守的管川,在敌人的攻击下,坚持两天左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时自己就可以分兵救援。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扎古平亲率主力展开攻击之后,管川的高丽守将,面对汹涌而来的蒙古军队,竟然吓破了胆,甚至都不敢与其正面交锋,不顾汉军士兵的阻拦,放弃城池而逃。主将都已经逃跑,那些高丽士兵哪个还敢继续作战,居然一哄而散。

在管川城中只有一百余名汉军士兵,他们知道管川一旦丢失,将使得符海波将军做处的长里侧翼直接受到攻击,长里的汉军将处于危险之中。因此上下都抱定了必死之心,面对汹涌入城的蒙古军队,占据了管川的几个险峻地点,死死抵抗。

进城的扎古平,本以为能够很快结束管川的战斗,但没有想到却遇到了激烈的抵抗,汉军士兵从各个角落发射出箭枝,神出鬼没地杀伤着蒙古士兵。不能彻底地占领管川,对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将非常不利,气恼的扎古平,命令部队全线展开,一步步清剿管川的残余抵抗力量。

在各处防守的汉军士兵,渐渐被蒙古人逼迫到了到了两座木屋之中。此时百余名汉军士兵,已经只剩下了二十三人。面对蒙古人让他们出来投降的喊话,他们以手中的弓箭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扎古平已经失去了耐心,他下令将这两座木屋全部烧毁。顿时,无数的火箭、火把纷纷飞向了木屋,熊熊的大火中,二十三名士兵没有一个出来投降的,在木屋里,却传出了一阵阵的歌声: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我是汉家好儿郎,不给鞑子做马牛……”

管川总计一百零七名汉军士兵,面对几千敌人,他们生生在此坚守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全军阵亡,无一人幸存、投降。这些汉军士兵的忠魂,将永远地在高丽上空盘旋,宣示着大汉的威武……

……

管川的意外丢失,让长里一下陷于了被动之中。扎古平没有经过任何休整,立刻对长里侧翼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所万幸的是,在得到了长里高丽守军不战而逃的消息后,符海波迅速加强了侧翼的防御力量。而正是那一百零七名勇士的壮烈之举,为长里的布防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

面对受到猛烈冲击的侧翼,符海波孤注一掷,仅以五百人防御正面阵地,而以全部主力迎战扎古平率领的蒙古士兵。从天亮打到天黑,汉军在每一寸阵地上节节防御,大量杀伤着冲上来的敌人,而景巴的汉军士兵,也适时对长里进行了增援。但当夜色降临的时候,长里的外围阵地终于还是全部失守。

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扎古平,命令麾下士兵就地扎营,严密监控二城动静,准备等待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