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驭大明-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最为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天启帝生母之死,天启帝生母原本也是选侍,后来因为生下了天启帝而被封为了“才人”,史称“王才人”。

    按照章盛的查证,虽然王才人位尊于李选侍之上,但因李选侍受宠故而其备受李选侍的凌辱,导致抑郁致死。

    有当时在王才人身边服侍的内侍和宫女作证,王才人临终前曾有遗言,说“我与西李有仇,负恨难伸”。

    本来,市面上还广泛流传天启帝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日涕泣,进而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性格。

    不仅如此,在市面上的流言中甚至还有天启帝的戏份,说天启帝十分痛恨李太后,说出过“选侍凌殴圣母,因致崩逝”以及“选侍侮慢凌虐,朕昼夜涕泣”的话来,令民间哗然。

    可这种事情根本上不了台面,否则就是冒犯圣颜,况且李太后有没有虐待天启帝,天启帝心知肚明,故而也没办法向天启帝提及,要不然无疑会激怒天启帝。

    为了消除市面上的这场因为李太后而闹得沸沸扬扬的风波,天启帝在权衡了朝堂上的局势后不仅御准了章盛的上奏,而且还做出了御批:“朕令停太后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天启帝的这道圣谕无疑使得“移宫案”的风波得以平息,以东林党人大获全胜而告终。

    不过,李宏宇很清楚“移宫案”只不过告一段落而已,明末三大案的余波一直持续到了南明灭亡,成为了朝堂上党争的工具。

第464章 得失()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后,京城的百姓告别了纷扰不断的泰昌元年,迎来了天启元年的到来,纷纷期盼新的一年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在过去的一年里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糟糕的事情,首先是万历皇帝和泰昌皇帝短短三个月间相继驾崩,其次是接连爆发了红丸大案和移宫大案,然后是朝堂上纷乱的党争。

    李宏宇知道,大明在经历了两百年后已经日薄西山,其衰败不可避免,而泰昌帝的英年早逝无疑加速了大明的灭亡,使得大明接连出现两位少年天子,进而导致了臣权对君权压制和牵制。

    在他看来,如果想要挽救大明于水火之中,首先要解决土地的问题,两百多年来皇族、勋贵、官员、有功名的士人以及军户占据了大量不用交税收的土地,民间豪族大户也在拼命地兼并土地并且想方设法地逃税,这才是大明灭亡的根源。

    毕竟,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要想使得国家政权稳定必须要保证土地合理分配,避免土地集中在某些特定阶层手里,否者肯定会出现动乱。

    很显然,经历了两百多年风雨后,大明的土地占有情况已经达到了足以使得社会崩溃的边缘,可各权贵阶层却展露出了贪得无厌的丑恶,还在拼命地兼并土地,丝毫也不管这样做带来的巨大危险。

    后世之人一说大明灭亡就会提到满清,认为是勇武凶悍的八旗兵灭了大明,不过李宏宇认为大明亡在了土地上,使得拥有土地和失去土地的贫苦百姓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权贵阶层则轻松惬意。

    如果按照正统的说法,大明亡于大顺,当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后,大明帝国实际上已经亡了。

    南明不过是流亡的大明皇族建立起来的政权而已,满清灭亡的是南明,与大明帝国不能混淆一体。

    李宏宇正是知道大明积重难返,如果不解决土地的问题无法挽大明于水火之中,可土地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财富,李宏宇要想打它的主意谈何容易,恐怕届时会受到朝堂权贵的围攻。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李宏宇现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顺应历史的潮流静待大明灭亡之日的来临,全力扩张势力以求将来自保。

    故而,李宏宇对京城的这些变化看得非常淡然,心境可谓波澜不惊。

    值得一提的是,天启帝在年前下发了圣旨,不仅认同了章盛的调查结果,而且还因为其母受过李太后的“虐待”而停了李太后的“太后”封号,让其在郑氏太皇太后的调教下悔过。

    与此同时,乐安公主朱徽媞交由“东李”抚养,搬去清宁宫居住。

    面对这个结果,已经看淡了人生功名利禄的李太后显得非常淡然,没有表露出丝毫的愤怒,她知道这并非天启帝的本意,如果她的名誉能帮上天启帝的话她并不介意。

    不过,当朱徽媞从慈宁宫被魏忠贤带走的时候,望着哭得梨花带雨的朱徽媞李太后禁不住落下了眼泪,现在在这个世上唯一能令她牵挂的就是朱徽媞。

    李太后自然想把朱徽媞留在自己身边,可很显然朱徽媞住在清宁宫比在慈宁宫能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因此只能忍痛让她离开。

    离开之前,李太后担心朱徽媞嫉恨天启帝,于是告诉她自己的下场是咎由自取,至于事情的真相如何朱徽媞长大后自然会知晓。

    李太后自然不会想到,就在短短数年后她的名誉就被天启帝平反,进而得以跟朱徽媞再在一起。

    如果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值得李宏宇开心的事情,那么无疑是后金的内乱了,事件的主角是努尔哈赤次子、被封为大贝勒的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也称为“大妃事件”。

    与大明不同,由于后金生活环境恶劣,为了延续后代故而有收继婚习俗,也就是说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父亲除了母亲以外的所有女人。

    因此,年事已高的努尔哈赤考虑死后由大贝勒代善继娶阿巴亥,由于努尔哈赤的这一想法并不是什么秘密,故而不仅代善和阿巴亥知道,很多人也都清楚。

    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后金天命五年,阿巴亥的两个贴身侍女因一点小事发生了争吵并互相对骂放荡不羁,红杏出墙。

    此事恰巧让努尔哈赤小妃德因泽知晓,因此她就将此事向努尔哈赤进行了告发,认为有**宫廷的危险。

    于是,努尔哈赤命大臣调查此事,结果发现阿巴亥曾经同意其中一个侍女将一匹翠蓝布送给了其情人。

    努尔哈赤曾经制定过一条严格的禁令,所有的嫔妃不经其同意而给其他女人一匹布、一块缎子就是有意欺骗,如果是给男人布匹就是倾心于那个男人。

    这个侍女将一匹翠蓝布送给了其情人明显违反了努尔哈赤的禁令,因此,努尔哈赤下令处死了这个侍女的情人。

    原本,阿巴亥怜惜她的侍女赏给其一匹布送给情人只是一桩小事,可谁成想德因泽又进一步举报,说大妃阿巴亥曾两次备佳肴送给大贝勒,大贝勒接受后食之,而且还曾备佳肴送给四贝勒但四贝勒受而未食。

    除此之外,德因泽还煞她还揭发阿巴亥每天二三次派人去大贝勒家似乎商议要事,还有两三次甚至深夜出宫。

    努尔哈赤得知德因泽的举报后十分恼怒,认为大妃阿巴亥为了日后的地位与他属意的后金继承人代善幽会偷情,给他戴上一顶绿帽子!

    因此,努尔哈赤是勃然大怒,让心腹大臣对这起不伦事件展开秘密的调查。

    大贝勒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结发之妻佟佳氏所生,后金的四大贝勒之首,四大贝勒相当于后世的四大亲王,但又比亲王有权,由此可见代善地位的尊贵。

    身为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不仅经常代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性格宽柔,可谓深孚众望。

    故而努尔哈赤让代善统帅正红和镶红两旗,是后金除了努尔哈赤之外拥有兵力最多之人。

    努尔哈赤曾经说过,“俟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子和大福晋都要交给大阿哥收养。”有意传位给代善,故而每当他出征或不在朝中的时候一些重大的军机要事都要先呈报代善。

    经过一番秘密调查,那名心腹大臣得出的结果是德因泽举报的事情全部属实。

    不仅如此,阿巴亥与代善之间还有更惊人的私密之情,据阿巴亥身边的女侍阿济根告密,阿巴亥曾经在家宴上打扮得花枝招展频频与代善眉来眼去。

    努尔哈赤闻之这个结果后勃然大怒,但一个是自己的大妃,另外一个是自己中意的继承人,事情一旦闹大影响甚重。

    故而,努尔哈赤还是忍了下来,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事情传出去的话对爱新觉罗家族和后金都大为不利。

    经过一番权衡后,努尔哈赤赏了德因泽,并且提升阿济根为小妃,让两人严格保密此事。

    为了惩罚阿巴亥对自己的背叛,努尔哈赤命令心腹大臣额尔德尼前去搜查阿巴亥私藏的钱物,在阿巴亥儿子阿济格家中搜出三百匹缎子等物。

    于是,努尔哈赤乃以大福晋窃藏绸缎、蟒缎、金、银财务甚多,定其罪,将阿巴亥赶出了王宫。

    此次大妃事件的真相如何已经没人知晓,使得后人对此是议论纷纷,产生了两大主流猜测。

    有一种观点认为,阿巴亥由于知道了努尔哈赤有了自己百年之后将其托付给代善的打算,这才与代善有了暧昧之情,想要找个靠山。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德因泽之所以告发阿巴亥是受到了皇太极的利用,以达到排挤代善并打击阿巴亥的目的,这样的话可谓一箭双雕,既使得代善在努尔哈赤那里失宠,同时也赶走了未来汗位的有力争夺者多尔衮兄弟。

    就这样,努尔哈赤一直宠爱的大妃阿巴亥黯然离开了后金的王宫,带着十五岁的阿济格、八岁的多尔衮和六岁的多铎开始了沉默而凄凉的生活。

    不过,努尔哈赤对风姿绰约的阿巴亥还是有感情的,同时也说明了阿巴亥有着很高明的手腕使得努尔哈赤念念不忘。

    冷静下来后的努尔哈赤意识到仅凭额尔德尼查出来的东西还不足以给阿巴亥定下与代善私通的罪名,意识到阿巴亥和代善很可能是遭到他人刻意的陷害,故而心中生有悔意。

    因此,天命六年,努尔哈赤在占领辽阳后召回了被赶走了一年的阿巴亥,将其复立为大妃。

    此次大妃事件,表明了后金内部为了争夺未来的汗位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斗,这对大明而言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而对于李宏宇来说,则是趁机在后金内部布局的大好时机,他派出去的卧底正好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潜伏下来,伺机而动。

第465章 选后() 
新年过后,虽然朝堂上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的纷争不断,不过李宏宇的视线落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天启帝的大婚。

    虽然古人究竟二十而冠,即二十岁的男子才算成年,行冠礼,得以取“字”,像李宏宇就由于年龄不足只有“名”而无“字”,是士人的一个象征。

    天子自然跟普通百姓不同,需要尽早册立太子稳固国本、安定民心,故而少年天子通常十六岁即可成亲,万历皇帝就是十六岁娶了皇后。

    自从泰昌帝驾崩的那一刻起,给天启帝选后的事情就已经按照既有的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从大明两京十三省那些身家清白、容貌秀丽的少女中选取皇后。

    与此同时,天下间的婚庆也全部停止给天启帝的大婚让行,凡是没有婚娶的适龄少女皆是皇后的候选人,也就是“淑女”,由各州县的衙门负责,从乡镇逐级向上选拔。

    作为天启地身边的近臣,李宏宇自然对“选后”的程序有所了解,如果要想成为皇后那些参选的淑女们要连闯八关,最后由天启帝从选出的几名佼佼者中钦定皇后的人选,其余几名落选者成为嫔妃。

    李宏宇心中暗自感到庆幸,幸好没人知道赵欣是女儿身,否则以赵欣容貌绝对会从众多淑女者脱颖而出杀进最后一关。

    每当想到赵欣空有一副绝色的容颜却要以男人的装扮出现,李宏宇的心中就会感到无比的愧疚,觉得对不起赵欣的一片痴情,如果不是赵欣对他一往情深的话绝对不会做出如此大的牺牲。

    时至今日,赵欣已经成为了李宏宇最为重要和信赖的人,他之所以南下去经营海关司就是因为赵欣在京城照应,使得他没有了后顾之忧。

    赵欣现在所取得身份和地位令同科的进士望尘莫及,能成为皇太孙老师的机会寥寥无几,而皇太孙的老师能荣升为右春坊大学士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无不预示着赵欣的优秀,也表明了赵欣现在的位置对李宏宇来说无人可以替代。

    作为左、右春坊大学士,在天启帝尚无太子的情形下,李宏宇和赵欣等詹事府的詹事们负责教授朱由检以及朱徽媞等王爷和公主。

    由于李宏宇要离开京城南下海关司,故而只有赵欣能接近朱由检,自然肩负起了获得朱由检信任的重担,只有这样李宏宇才能在海关司待得安心。

    阳春三月,两京十三省挑选的淑女陆续赶到了京城,准备参加皇宫的遴选,落选者将充实后宫,成为各级妃嫔和宫女。

    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淑女们来说,皇宫是一个无比神秘和威严的地方,气势磅礴的京城和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更是令她们感到震惊和赞叹。

    每当各省送淑女们进宫的马车抵达京城后,都会吸引大量的百姓围在路旁看热闹,对那些大着胆子从车窗里向外张望的淑女们品头论足。

    当然了,京城的赌场也顺应时事暗自开出了赌盘,赌那名淑女能摘得皇后的桂冠,使得赌客们趋之若鹜。

    李宏宇得了一个好差事,被天启皇帝派去与魏忠贤一起负责监督对那些淑女进行遴选,这可是一项大饱眼福的美差。

    当然了,李宏宇只是饱了眼福而已,像给淑女们量身等近距离接触的事情由魏忠贤带着宦官和女官完成。

    那些淑女们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官员的身份,见李宏宇年轻还以为是魏忠贤的跟班,暗地里娇笑着议论着这个俊朗儒雅的小官。

    不过,有些见过世面的淑女认得李宏宇的官服,知道这是大明堂堂正二品文官的服饰,在倍感震惊的同时立刻猜到了李宏宇的身份,言行中对李宏宇颇为敬畏。

    毕竟文官与武职不同,文官的职衔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不像武职世袭,故而大明如此年轻的正二品文官只有当今新科状元、翰林编撰、左春坊大学士、托孤辅臣李宏宇。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的本职是翰林编撰,后来被万历皇帝钦点进了詹事府司经局任洗马,这他用来参与朝政的两个实职。

    由于海关司是一个新成立的衙门,现在八字还没一撇,故而外界通常不会提他的海关司司关同知一职。

    泰昌帝登基后,李宏宇还是翰林编撰,毕竟翰林院的职务晋升主要是看资历,李宏宇资历尚浅自然不会被提拔,不过他在詹事府的职务得以晋升,升为了左春坊大学士。

    翰林编撰是从六品,左春坊大学士是正五品,李宏宇的官阶已经足够高,在同科进士中遥遥领先。

    天启帝继承皇位后,李宏宇被授予了礼部右侍郎的加衔,品级上一下子升为了正三品,总算是符合了他托孤辅臣的身份和地位。

    谁成想,哕鸾宫里会爆发一场大火,阴差阳错之下李宏宇的加衔得到了大幅提升,一跃成为了正二品的太子少师。

    恐怕,李宏宇是大明有史以来官阶最高同时也是最年轻的翰林编撰,太子少师的加衔已经令官场上绝大多数的官员望尘莫及。

    因为太子少师的这个加衔,李宏宇得以穿上了正二品的官袍,真正有了大明辅臣的威仪。

    故而,在面对李宏宇的时候,那些认出李宏宇身份的淑女全力表现,希望能给李宏宇留下个好印象,进而在天启帝面前占得先机,谁都知道李宏宇是天启帝的心腹之臣,在天启帝面前美言几句的话能改变她们一生的命运。

    李宏宇这次办差纯粹就是来看热闹的,天启帝知道他这段时间来忙得是寝食难安,故而悠闲地看着魏忠贤在那里忙活,毕竟他是外臣不宜跟那些淑女们有什么纠葛。

    对于天启帝的皇后,李宏宇倒知道一些情况,记得天启帝的皇后姓张,是一位美丽温婉的女子,当大顺军攻破北京城时选择了自尽殉节,是一位忠烈的女子。

    据后世的一些记载或者传言,张皇后是一位贤后,在魏忠贤蒙蔽天启皇帝时数次谏言,故而被魏忠贤谋害导致不孕,在崇祯皇帝登基一事上立下了大功,深受崇祯皇帝的敬重。

    虽然李宏宇不知道以后魏忠贤在获得权势后会做出什么事来,但现在魏忠贤不过是一个被王安压制、有名无实的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而已。

    而且,天启帝并不是传言中被魏忠贤和乳母客氏玩弄的“木匠皇帝”,他能在移宫案中隐忍至此已经彰显出了极深的城府和智慧,况且没有天启帝的支持魏忠贤一个宦官如何能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击垮了东林党?

    换一个角度而言,魏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