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感恩:前世的五百次回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母亲的教育能影响和创造孩子的命运。
  1820年2月,美文研究院又组织征诗大赛,雨果的《摩西在尼罗河上》又被评为“金鸡冠花”奖。
  按照美文研究院的规则:凡一人连得三次诗奖的,都有资格被聘为院士。这样,雨果这个年仅18岁的小伙子竟成了研究院的院士。
  1821年,当法国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时,雨果和当时法兰西研究院的许多老院士一起,被邀为该会会员。这对他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从此,这位刚刚20岁的年轻人,就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引起了法国文坛的瞩目。《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世界名著,就是他丰硕成果的优秀代表。
  如果说雨果的得意杰作是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那么雨果母亲的得意杰作就是自己的儿子——雨果。
  

一把椅子也能改变命运
蒋光宇
  天有不测风云。本来是个相当不错的天气,大雨却突如其来地倾泻下来,商业街的行人纷纷逃进附近的商店躲雨。这时,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躲进了费城百货公司。看着她极其普通的衣着,几乎所有的售货员都没有对她表现出应有的热情。
  这时,一位年轻的售货员走上前诚恳地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老太太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一会儿雨,很快就离开。”随即老太太又感到心神不安了,她心想: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在人家的屋子里躲雨,似乎有点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琢磨着买一点东西,哪怕是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也好,也能给自己躲雨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正在她犹豫不决之时,那个年轻的售货员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客气,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放心地坐着休息就是了。”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雨过天晴,老太太向那个年轻的售货员要了张名片,看了看,亲切地说:“你叫菲利,很好听的名字,我记住了,谢谢你!”随后就走了出去。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写信人请求将菲利派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负责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采购办公用品的工作。詹姆斯匆匆一算,震惊不已,这一封信带来的利益,竟然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利润的总和。
  詹姆斯以最快速度与写信人取得联系之后才知道,写信人是那位前来避雨的老太太——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当菲利收拾好行装准备去苏格兰时,实际上已经荣幸地成为费城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才22岁。
  随后的几年,菲利在事业上扶摇直上,飞黄腾达。他成了“钢铁大王”卡内基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成了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灵魂人物。
  菲利29岁时,向全美国近百家图书馆捐赠了800万美元的图书。他希望用知识和爱心,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走向成功。
  同菲利相似,娜姆命运的改变,也是从给一位外貌平平的老人让一把椅子开始的。
  前任挪威驻中国大使石丹梧的夫人,是一个来自泸沽湖畔的摩梭族的美丽姑娘,叫娜姆。她甜美的歌声响彻全世界,被世人喻为中国的“夜莺”。她在事业和爱情上的时来运转,源于她得到过一个神秘老人的帮助。
  娜姆初到美国留学时,生活拮据。她白天学习音乐和英语,晚上就在一个小餐厅里当服务生。那天,一个面容憔悴、神情凄苦的老人,为躲避外面的狂风走进餐厅。几乎所有的人都漠视他,甚至有人因为他的寒酸而要赶他出门。只有娜姆充满了同情之心,她知道有很多美国老人晚年都很孤独凄苦。于是,她搬了一把软椅子请老人休息,并自掏腰包为他要了饮料。为了让老人开心,还专门为他点唱了中国的民歌,并热情邀请他参加中国留学生的聚会,愁眉不展的老人渐渐地露出了笑容。
  两个月后,这位老人托人交给了娜姆一封信和一串钥匙,信里夹着一张巨额支票。信的内容如下:
  “娜姆,我年轻的时候收养了3个孤儿,为此一直没有结婚。可当我含辛茹苦地抚育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他们却抛弃了我这个养父。我退休前在一家公司当工程师,有着丰厚的收入,但钱对我这个历经沧桑、将要入土的老人来说毫无意义,我渴望的是亲人的温暖和友谊。娜姆,只有你给过我这种金钱买不到的情谊。现在,我已回到乡下,做好了落叶归根的准备。我把一生的积蓄和房子都留给你,你用这些去实现你泸沽湖畔的音乐之梦吧。”
  娜姆惊愕万分,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但老人却从此杳无音讯。
  为了告慰老人,她用这笔钱做了一张风靡全球的中国民族音乐专辑,并开始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也因此结识了她的先生——前任挪威驻华大使石丹梧。他们真挚的爱情让娜姆的歌声插上了幸福的翅膀,尽情地翱翔在世界各地。
  有许多不简单的事业,都有一个简单的开始。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就会出现不简单事业。
  有许多不寻常的事业,都有一个寻常的开始。把寻常的事情坚持做好,就会出现不寻常事业。
  有许多不平凡的事业,都有一个平凡的开始。把平凡的事情坚持做好,就会出现不平凡事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坚持做好简单的、寻常的、平凡的事情,那么就连让一把椅子,也可能创造出一个改变命运的难得机遇。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王鱼和“吃人鱼”
蒋光宇
  在布拉特岛水域中有一种鱼,被当地人叫做王鱼。它有一种特殊的诱惑力,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的身上,天长日久就好像长在自己身上的鳞片。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鳞片,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便会比没有鳞片时大出许多,甚至大出四倍。
  取之无道,早晚是病。当王鱼到了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这种附属物就会慢慢地脱离它的身体,使其重新回到原来的娇小形体。
  失掉了鳞片之后的王鱼,游动得很不协调,简直无法再适应这个水中世界。它痛不欲生,往岩石上猛撞,垂死挣扎数日后死去。
  凡是看过王鱼自残而死的人,都会觉得惨不忍睹,也都会认为它们不该贪婪,不该引诱身外之物作为自身的鳞片。
  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时也会像布拉特岛水域中的王鱼那样,因贪婪和违背自然规律而招来灾祸。
  南美洲亚马逊河中有一种吃人的鱼,当地人叫它“皮拉尼西亚”。这种鱼牙齿锋利,嗜人成性,俗称“吃人鱼”。
  有一次,一辆载有30多名旅游者的大客车沿河岸疾驰飞奔,在转弯时不幸掉进了亚马逊河。令人震惊的是,河水顿时被鲜血染得血红一片。后来才明白,那是因为“吃人鱼”蜂拥而来,争相吞噬那些落水者。当人们把汽车打捞上来时,车箱内只剩下了三十多具白骨。
  亚马逊河怎么会繁衍出如此众多、凶残的“吃人鱼”呢?这正是人们贪婪和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
  最初,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生长着许多专食“吃人鱼”的鸟,是“吃人鱼”的天敌,恰到好处地制约着“吃人鱼”的大量繁殖。
  后来,由于人们为了追逐金钱而大肆砍伐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结果雨林变成了荒野。专食“吃人鱼”的鸟类丧失了雨林的生存环境,便渐渐消失了、灭绝了。“吃人鱼”没有了天敌,亚马逊河就成了它们的乐园,因而繁殖极快,数量猛增。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出现了“鱼吃人”的悲剧。
  大千世界犹如一条许多环节连结而成的锁链,环环相扣、彼此衔接、彼此制约。正因为如此,客观事物才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不在于力的掠夺与贪婪,而在于学会顺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自然规律,应该是人类的法则。
  

吻的力量
蒋光宇
  在布达佩斯有个刚刚16岁的孩子,大器早成,显露出演奏钢琴的非凡才能。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孩子与其老板发生了矛盾而遭到冷落,陷入了毫无用武之地的困境之中。
  那时,正逢李斯特的最后一个在世学生、著名钢琴家冯?索尔先生来到布达佩斯。纯属偶然的相遇,冯?索尔先生要求这个孩子为他演奏一首钢琴曲。
  孩子竭尽全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舒曼的《蝴蝶》。
  当孩子结束演奏之后,冯?索尔先生站起身走近孩子,并在孩子的前额上深情地吻了吻。他激动而庄重地说:“我的孩子,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成了李斯特先生的学生。在我上完第一课之后,李斯特先生吻了吻我的前额,然后说:‘好好记住这个吻,这是贝多芬先生听完我的演奏之后给我的。’为了把这份神圣的遗产传给后人,我已等了许多年,现在我认为你应该得到它。”
  后来,这个孩子在回顾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时,一往情深地说:“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冯?索尔先生对我的赞扬更有意义的事了。贝多芬之吻奇迹般地使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帮助我成为今天的钢琴演奏家。”
  有一位女教师,长得很美。她的学生,特别是男生,都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
  女教师十分喜爱班上一个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的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他,祝愿他走上成功之路。
  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个比罗斯低一年级的小男孩的羡慕,或者说嫉妒,他对女教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
  女教师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小男孩说:“我觉得我并不比罗斯差。”
  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成绩很好,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一定会奖你一个吻。”
  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
  小男孩为了得到女教师的一个吻,发奋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全面发展。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越来越出色。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
  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长大后,他的最高职务是美国总统。
  更富传奇色彩的是,当年那个叫罗斯的小男孩长大后也进了白宫,成为杜鲁门总统的助手,专门负责文字方面的工作。
  美好的吻是一种鼓舞人实现梦想的力量,是一种促进人不断成长的力量,是一种推动人出类拔萃的力量,是一种激励人创造奇迹的力量。
  每个人都接受过吻的力量。
  每个人也都可以把吻的力量传递给别人。
  每个人都应当既是吻的力量的受惠者,同时又是吻的力量的传递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我要用中文”
蒋光宇
  丁观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早产这个意外,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3种夸克组成,但是丁肇中却不相信只有三种。他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组成物质的第4种最小结构。因为中文的“丁”与英文的“J”很相像,所以丁肇中便把这个新发现的粒子命名为“J粒子”。
  1976年10月18日,丁肇中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只有40岁。
  美国总统福特在发给丁肇中的贺电中说:“基本知识的重大进展,能够导致科学上的更进一步的突破,进而造福人类。”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丁肇中是位科学家,更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人。在这非常激动和幸福的时刻,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庄重而神圣的决定,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我要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发言。”
  瑞典皇家科学院做出了积极、友好的表示:“欢迎。”
  同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又不无担心地问:“谁做翻译?”
  丁肇中答:“我自己做翻译。”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公民丁肇中,决定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致词。”这一消息见报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深深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叹:“丁肇中是要将荣誉献给自己的祖国。”
  可是,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非常不满地说:“我们美国和中国的关系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对的。”
  丁肇中十分珍惜美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期盼美中两国关系能不断改善,但对这位既不友好又不识时务大使的指责,却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文字就用什么文字。”
  就这样,这位美国驻瑞典大使碰了一鼻子灰。他大概永远也不会理解:丁肇中这个出生在美国的公民,为什么会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有人说,祖国是父亲的土地,语言是母亲的舌头。也有人说,语言是历史的档案。在那次颁奖典礼上,丁肇中在致词时又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他使这个金色大厅里回荡起有史以来从未在这里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中文。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问到:“那您当时选择中文的目的是什么?”
  丁肇中答:“就是因为在颁奖典礼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中文。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主持人说:“但是在您用中文做演讲的时候,应该说绝大多数的人,尤其是现场的人,都是听不懂的。”
  丁肇中答:“那与我没关系,因为它是全球广播。”
  主持人为了进一步验证和确认自己的判断,又问:“您希望更多的中国人,或者说中文的人能够听得懂?”
  丁肇中只答了一个字:“对。”
  ……
  “我要用中文”,这使人感到,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
  “我要用中文”,这使人感到,履行热爱祖国的天职是一种最纯洁、最温柔、最敏锐、最强烈、最高尚和最值得敬重的行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卜命
澜涛
  生命真的可以预卜啊,当阴阳经纬满是爱。
  我出生的小村偏僻、闭塞,很少有生人出现。一天,一个40几岁模样的男人手打着快板出现在小村街头,我好奇地问母亲,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母亲告诉我:“是算命先生,给人算命的。”“算命是什么啊?”母亲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说道:“就是能算出一个人将来会怎么样,能不能当官、发财什么的……是迷信,不要信。”
  母亲的话我一直相信,因为母亲是我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她不仅可以把布片做成漂亮的衣裤,肚子里还有好多的美丽故事。有母亲的日子,是快乐幸福的。
  天有不测风云,我8岁的时候,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而亡。大我8岁的哥哥放弃了读书,回到家里做饭、洗衣、种地,供我上学。每当一些个特别的日子,突然地想起爸爸妈妈,我就会心酸、落泪。这个时候,哥哥一定会唬着脸对我说:“你要记住,爸爸妈妈最希望你和我能考上大学,我现在是没有机会了,但你一定要努力,代替哥哥,不要辜负了爸爸妈妈的这个心愿。”
  我依然常常会在想起爸爸妈妈的时候落泪,但每次哭过之后,都会更坚定自己的大学梦。因为,不能辜负父母,也因为,我喜欢文字,我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作家。
  我发疯般地用心学习,我出色的成绩常常让哥哥蜡黄的脸上泛起微笑。伴随着一天天长大,我对自己的梦想也愈加有信心起来。但我的命中似乎注定多难。
  我16岁那年的冬天,哥哥为了贴补家用,卷做一种叫“拉炮”的爆竹。出于想帮助哥哥,也因为好奇,我找来一只小瓷酒盅,想用它去装卷“拉炮”的药,可我发现,酒盅底部有一层积满灰尘的“干泥巴”,便找来一根竹签想抠掉。抠着、抠着,我突然意识到:会不会是卷“拉炮”用的火药凝固了啊?遂将酒盅凑近眼睛欲看清楚。就在酒盅接近眼睛的刹那,“轰”的一声,酒盅炸裂,我的大脑骤然胀大,在一片空白中便失去了知觉。我是在手术台上被医生在我左手上的穿缝疼醒的……一个月后,历经3次手术,拆除掉左手52针和右眼内3针缝线,我出院了。可我不仅失去了左手食指,更丢失了信心,我拒绝将自己的短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