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碎千秋--浣纱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子胥:(怒目而视)伯嚭!文种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你竟如此替越国说话!(转向夫差)大王,万不可赐食与虎,借粮于越无异于养寇于外啊!臣闻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彩,卧薪尝胆,立志灭吴,况越有圣臣范蠡,勇而善谋,将有修饰攻战……

  西施听到‘范蠡’二字,猛地一惊,眉梢紧蹙,顿觉心口剧痛难忍,眼中泪水一时再也按捺不住,身子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

  伯嚭:(惊呼)娘娘!

  伍子胥:(顿了一下,并不理会)大王若执意如此,定将为越王戮!

  夫差:(慌乱之中扶住失去知觉的西施,疼惜地为西施轻轻拭去额上细密的汗珠,看着伍子胥仍喋喋不休,心中怒火难抑)够了!寡人心意已决!泱泱吴国,难道都不能为爱妃造起一座阁台,又岂会吝惜几斗粟米?伯嚭,即刻起造姑苏台,借万石粟粮于越!(抱起西施,正要走时,冷冷地向伍子胥甩下一句话)老相国,你等着,姑苏台建成之时,即为寡人出征之日!

  夫差走后,伍子胥静静立于飘渺的浣花池畔,翘首以望,明月西转,皓皓当空,忽而一抹乌云遮月,侵吞了月光,寒气渐生,夜色立时黯淡下来。

  伍子胥:(打了个寒颤,长吁一口气)吾国,危矣!

  说毕,迈重步而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六】子胥
【背景】邗沟筑成三年之后,齐军伐鲁,鲁国向吴国求援,越王欲趁机伐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劝越王助吴北伐。结果吴鲁联军在艾陵大破齐军,夫差大胜而归。又过了两年,姑苏台终于建成,其年五月,正值初夏,阳气渐盛,吴王夫差欲率军北上争霸,与晋、鲁、周相约在黄池会盟。

  【人物】夫差  伍子胥  伯嚭  西施  郑旦  众臣

  这一日朗朗晴空,烈烈夏日,夫差即将出征北上,此时姑苏台上,群臣正为夫差饯行,夫差特意准许西施、郑旦前来告别。

  夫差:(令礼乐止,乃谓群臣)吾国先祖太伯、仲雍,文身断发,奔荆蛮,以避季历,有让贤之德,而至余已二十五世矣!先王率劲旅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然寡人之微功于国,如坐针毡。今将赴黄池之盟,震慑诸国,而后图霸天下!

  众臣听罢皆山呼大王神勇。

  伯嚭:大王之恩德披泽四方,威言立信哪!勾践已派人归还了斗斛之粟,并率师前来再次助我王北上,不日即将到达。大王可使太子友驻守城防,迎接越军,大王尽可挥师北上而号令诸国!

  夫差:(满脸笑意地点点头)好!

  伍子胥:(急切劝道)大王,越国才是心腹之病,老臣认为应当先集中精锐之师攻打越国,以除后患!

  夫差:(不耐烦)老相国!寡人宽宥勾践,保其宗庙,复其社稷。勾践已心悦诚服,为寡人驾车,趋行马前,诸侯莫不闻知,岂敢有反吴之心?

  伍子胥:(激愤地)大王怎可被勾践小儿所骗?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就等着有朝一日吞吴争霸!大王万不可轻信浮词诈伪而远赴黄池,贪慕虚名,贪恋北方那磐石之土,无苗之田哪!

  夫差:(强忍怒气)相国!大军出征在即,你却在此胡言乱语,动摇军心?

  伯嚭:(顺着夫差的话锋,怒指伍子胥)伍相国!先王不因你是楚人而委以重任,可你却自以为是,好似朝堂之上唯你一人可用,三番五次忤逆大王之意,实在狂妄至极!(不等怒火中烧的伍子胥开口,便转向夫差)大王,两年之前您命伍相国出使齐国知会战期,可他呢,竟私下里把自家妻儿老小全部安顿在了齐国鲍牧那里。(对着伍子胥冷嘲道)老相国,想不到你早有叛国之心哪!

  夫差:(惊异地问伍子胥)可有此事?

  伍子胥:(怒极反而冷冷大笑)哈哈哈!老臣屡次劝谏,大王不听,现在老臣终于要看到吴国灭亡的日子啦!我愿与吴同亡,可老臣的家人又凭什么要受此灾祸?

  夫差:(亦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瞠目而视)老臣多诈,蛊惑人心,实乃吴国妖孽!还妄想专权擅国!寡人因先王之故,不忍加之以刑罚,如今寡人实在忍无可忍……(在台上急急地踱了几步,忽地停住,拔出腰间佩剑,重重地掷在台下)今赐尔属镂之剑,急令自裁!

  殿内众臣唏嘘一片,有想为伍子胥求情的人刚要开口,却因为夫差凛凛逼人的怒气而瑟缩着退回。

  伍子胥:(颤抖着,缓缓蹲下身拾起重剑)老臣……不忠不信,愧以为先王之臣。臣不敢吝惜这衰朽之躯,只是吾国危亡,心有不甘,心有不甘哪……

  伍子胥低头沉默了半晌,才拖着重剑,转身向殿外走去,每一步都颤颤微微,迈出得异常艰难,剑锋也随着他的步子走走停停,在所谓神木搭建的地板上划出一道又一道深深浅浅的伤痕。此刻,大殿里人人噤若寒蝉,寂寂无声,只有剑锋擦过时“呲——呲——”的刺耳声音,像一把把利剑钻心刻骨,似一条条毒蛇缠绕啃噬,不自觉地生出皮肉剥离之感,令人毛发悚立。这时,本来万里无云的晴天,却突然狂风大作,乌云蔽日,风雨如晦,阴霾笼在每个人的心头,似一张网,黑压压撒过来,裹得越来越紧,沉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伍子胥走至殿外,早已老泪纵横,悲悲戚戚地歌道:

  忠臣掩口兮,谗夫在侧。政败道坏兮,谄谀无极。

  邪说伪辞兮,以曲为直。舍谗攻忠兮,将灭吴国。

  宗庙既夷兮,社稷不食。城郭丘墟兮,殿生荆棘!

  伍子胥:(歌罢,仰天惨然而笑)哈哈!我伍员追随先王,为先王设谋破楚,南服劲越,威加诸侯,有霸王之功。昔者先王不欲立汝为太子,我以死争之,卒得汝愿,今大王不听老臣之言,反赐我剑,我徒有功于吴!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与龙逢、比干为友!尔等尽可掘吾双眼悬于东门之上,以观越寇灭吴,望豸鹿游于姑苏之台,荆榛蔓于宫阙!(虽已苍发蓬头,却巍然而立,以剑指天,殿外狂风忽地更加肆虐,雷电交加)老臣随先王,去也!

  一道流光闪过,急雨扫过剑锋,伍子胥伏倒在一片混着雨水与泪水的血泊之中。顷刻间地动山摇,天昏地暗,暴雨倾盆,冲刷着老相国身边不断蔓延的血泪,殿外的一方土地上很快晕染出一朵朵莲花盛绽,比那日浣花池里的莲还要鲜美。顿时,姑苏台上到处充斥着潮湿的浓浓血腥,众人闻见了死亡的味道,都惊惧不已。

  夫差:(恻然对众臣)到底是那个为父兄报仇,鞭尸楚平王三百的伍子胥啊,余威犹存,连死都如此惊天地,泣鬼神。你们就按老相国说的办,将其头颅悬于东门,把他的尸身装在鸱夷之中,沉到江里去吧。(对着殿外的漫天阴晦大吼道)老相国!你睁大眼睛看着,看看寡人如何称霸中原!

  久久的回声穿破重重沉闷的云霄,和着晦暗的风雨弥散在天际,久久不愿散去。好不容易等到天晴,夫差率大军出发,走向他心中的霸主去了。西施在一旁看着殿前的殷红血迹,忽然觉得心口隐隐作痛,站立不稳,郑旦急忙扶住。

  西施:(捂着心口)大军出征在即,大王却如此暴戾,且不论是非忠奸,如此轻易诛杀老臣,令天地色变。血光之灾,恐有不详之兆。

  郑旦:(安慰道)伍相国虽是两朝老臣,却不忠不信,大王杀他是鼓舞士气,无可厚非呀!你莫要担心,大王一定会凯旋的!

  西施微微摇了摇头,虚弱地闭上了眼睛,只留下两行清泪无力的挂在苍白惊恐的脸颊……。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七】破宫
【背景】一个月后,越王勾践、范蠡率领越国大军伐吴,进逼姑苏,吴太子友战败被杀。夫差在黄池与晋争执不下,却得知越军伐吴,思量再三决定率军返回,冬季才回到国内。越军围而不攻,次年十月,越军突然对姑苏发起猛攻。吴军因为灾荒严重,国库空虚,士气萎靡,最终全面溃败。十一月初四日丁卯,越军攻入姑苏,夫差战败而死,在位二十三年。

  至此长达六百六十年的吴国宣告灭亡。

  【人物】西施  郑旦  越女  吴国残余兵士  越国勇士

  暮色四合之时,西边残阳如血。现在已是冬季,西施却只着一身单衣,不戴玉环金饰,发髻尽散,独自站在姑苏台的最高处,迎风而立。杀伐之声,血泪之味隐约弥漫至此。

  西施:(凄迷地望着日落之处,轻轻自问)吴国,真的要亡了么?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脸上脏兮兮的女子闯了进来,看到西施,欣喜不已,拽起西施向下面大殿跑去,边跑边说:

  夷光妹妹,我就知道你一定在这儿!越军已攻入王城,再不走就来不及啦!

  西施:(挣脱着)宫人已经散尽了,你是谁?等等,你怎么知道我叫夷光!(看了半天才认出竟是郑旦,用力一甩,在大殿里停了下来)郑旦!是你!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刚刚你说什么?

  郑旦:(顿时哀伤起来)夷光妹妹,王城已破,我是扮成饥民才从吴宫逃出来的,吴国残军正逃奔姑苏台,他们恨透了我们越人,咱们快走吧。

  西施:(惊异地)那大王,大王呢?

  郑旦:(突然抑制不住,身子一软,瘫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大王,大王……死了,死在逃往这里的路上,死在越王脚下,死在越军的欢呼声里,死在……

  西施:(安抚着泣不成声的郑旦,含泪道)是我们越人杀了他……

  郑旦:(哭着反驳道)不!是,是大王自己!那把杀了伍相国的属镂之剑,就紧紧插在大王的胸膛!

  西施:(依旧噙着满眼泪水,强忍着不让溢出)怎么会?大王,不会如此轻易屈服的呀!

  郑旦:(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站起身,脸上更花了)大王正是不愿屈服才落得如此境地,我在来这里的路上看的可是清清楚楚!越王,我们的王本是要赦免大王,想置大王于甬东,君百家,可范先生不许,大王……大王他自己也说受不起这般奇耻大辱,就……就……(未待说完,又更加悲悲戚戚地哭了起来)

  西施:(听到‘先生’,心头猛地一震,泪水终于忍不住掉落下来,但很快拭去了,又过来帮郑旦擦泪水)郑旦姐姐,你觉得吴王待我们如何?

  郑旦:(抽泣着)这还用说吗,自然优厚得很,甚至好过其他妃嫔哪。每次我歌舞罢,大王总是赏我许多珠宝,还特许我祭拜远在越国的先祖。尤其是对夷光妹妹,大王为你造响屐廊,姑苏台,即使你未曾对大王笑过,大王一样对你疼爱有加。你心口疼的那些日子,大王像捧着你的心一般,三天三夜衣不解带,在你身边守着。就连刚才要破宫的那一刹那,他还在想着,要回来再见你一面……

  西施听着郑旦的话,过去种种历历在目,抬头透过纱窗看到暮色渐退,夜色袭来,眼中不禁泛起泪光,苍白的嘴角微微一翘,扯出了一个无力的微弱笑容,但又很快绝望地消逝了,郑旦却捕捉到了西施在吴国仅有的一笑。

  郑旦:(惊讶)夷光,你笑啦!你在吴国第一次笑!(正高兴时,却突然间落寞下来)只可惜大王已经……(西施低下头沉默不语,郑旦忽地想起了什么)哎呀!我这是怎么啦!天都快黑了,咱们快走吧!

  西施正欲挣扎着要留下的时候,只听殿外不远处传来无数士卒们的怨戾之声:

  看哪!姑苏台,这个多么宏伟的宫殿哪!里面竟住着一个妺喜、褒姒一样的女人!是她,让我们不剩一粒粟米;是她,让我们中了越国的诡计;还是她,让我们多少兄弟的血汗,涂在了这里的一片一瓦之上!都是她,毁了我们的吴国,毁了我们的王城!兄弟们,杀了她!杀了她呀……

  西施:(惊恐地退了几步,不可置信地摇了摇头,绝望的眼泪不断涌出)听啊,他们的呼喊比吴钩还要尖锐,每一声都在撕裂我的心,看来……我注定要葬于这姑苏台上了……郑旦姐姐,你快从后面逃走吧……

  西施正要去打开紧闭的宫门,郑旦却跑过来死命拉住她。

  郑旦:(哭喊道)不!夷光!你不能死!大王逃到吴宫时,嘱咐郑旦一定要救你出去,况且此刻宫外还有一位将军正牵挂着你呀!不像我,大王死了,我就什么都没了……

  西施听罢,怔在了那里,郑旦趁机将西施猛地推倒在地,咬了牙冲了出去,在姑苏台外一边疯狂地乱跑,一边用尽所有气力,向着那群怨气冲天的残兵败将不断地大喊:

  吾乃西施!吾乃西施!吾乃……

  只听姑苏台外一声凄厉惨叫,再也没了声息,不一会儿又有一阵戈戟相撞、厮杀喊叫之声铺天盖地地传来。西施倒在殿内,早已泪流满面,哀伤欲绝,心痛难忍,无力再站起了。

  西施:(揪着心口,冷的发紫的唇微微翕和着,想要唤回自己的郑旦姐姐)郑……

  直到夜深,殿内黑压压地只剩下一丝丝黯淡清冷的月光时,外面才渐渐安静下来。这时一个身着红衣战甲的女子破门而入,此人正是越女。

  越女:(找到西施欣喜不已)西施!我们终于找到你啦!快走吧,范将军在城外等着你呢!(搀扶着西施向大殿外走去)

  姑苏台外,微弱的月光阴冷地照在姑苏台上,这里已是尸横遍地,几乎血流成河,可想而知刚刚结束的战争有多么惨烈。这支打赢了最后一仗的越军也伤亡颇为惨重,虚弱而疲惫,却依然强硬地昂首挺立着。但他们并没有俘获一个吴军士兵,因为吴国的最后一支护卫王城的军队,全部都躺在了这里,满腔热血带着无数不甘与愤怒,苍凉地葬在了姑苏台下。在他们当中,有一个女人也安静地躺在这儿,只是此刻的她僵硬地映着鬼魅的月光,万箭穿心,蓬头垢面,面目因痛苦而狰狞扭曲,让人怎么都想不到她曾经也在这里尽情地歌舞过,天真地美丽过。

  西施将这一切惨象都看在眼里,紧紧地皱着眉头,忍着心上沉重的痛。这时越女拎着几个血淋淋的麻袋走了过来。

  西施:(惊疑道)啊,这是什么?

  越女:(面带喜色)哦,这是夫差,太子友,伯嚭和其他几个吴国大臣的人头!西施呀你可知道要割下他们的头,还真要费上一番功夫呢!这个伯嚭,抵死不降,让我们损折了几百个勇士,不过他临死竟然还念念不忘吴王,还算忠诚,倒让我对他心生几分怜悯了。好啦,我们要把这群曾经蹂躏过越国土地的邪恶小人带回去,祭奠战死的越军亡灵,向越国人宣告自己的胜利!

  越女的一番话,让疲软的越军又神情激昂起来,声嘶力竭地欢呼,似乎向天宣告自己迟早荣归乡里的骄傲。西施不忍再看,所有涛声一样的骄傲都加重了血的伤痛,喘不过气来,西施唯一能做地就是独自踉跄着缓缓走出东门,尽快逃离那些对于自己而言不是喜悦的喜悦。然而,一路上眼见昔日辉煌全变做如今狼籍一片,耳边似乎荡起了一阵悲吟之声,恰似为今日吴亡所做的祭歌:

  宗庙既夷兮,社稷不食。城郭丘墟兮,殿生荆棘!

  想到这儿,西施猛地停住脚步,觉得背后有一双凛冽的眼睛正嘲讽着单薄的自己和残败的吴国。西施惊悚着艰难地转过身,却见伍子胥人头正高高悬于东门之上,此时夜风阴沉,吹得他蓬发四散,眉须四张。西施死死盯着他,想要快些离开,却怎么也迈不开脚步,如此僵持了一会儿,突然间觉得这头颅巨若车轮,曝裂的双目里耀出无数道剑光,直向自己刺来,吓得她惊叫不已,抱头乱蹿,不一会儿又似乎听到漆黑的天际,响起了伍子胥不甘的怒吼和可怕的嘲笑声,巨大的回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清幽的夜色蕴藉着无边的恐惧,快要淹没了自己,不能呼吸。西施心中如百箭穿过,万虫啃噬,只觉得天旋地转,似混沌初开,一时间竟气血上涌,喷了一大口污血,意识也逐渐模糊,只晓得越女急急地跑来扶住她,说是远方江水来犯,潮汐翻滚,叫她莫怕,便昏了过去。 。 想看书来

【八】泛湖
【背景】范蠡深知越王勾践可与同患难,难与共安乐,并劝文种早早离开,文种不听。范蠡悄悄留下书信向勾践辞别,此后便乘舟浮海,不知所踪。

  【人物】西施  范蠡

  黎明,浙江(今钱塘江)边的芦花荡里,西施裹着一层厚厚的略微残破的战袍,躺在那里,嘴边血迹未干,双眉仍旧紧锁。范蠡一身铠甲未卸,风尘仆仆,拖着疲惫的身躯守在西施旁边,心疼而又轻柔地拨开撩在西施苍白面容上的几缕乱发,并试着想要唤醒她。

  西施终于微微睁开了虚弱的眼睛,范蠡黯然的布满血丝的眼睛立刻有了光亮。

  范蠡:(轻轻扶西施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