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亡新论-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爱卿还笨吗?”嬴政转脸笑道:“过几年本王亲政后,爱卿兄弟二人必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幸甚啊!”蒙毅敬佩地一揖道:“微臣自随大王考察旱情以来,感到大王似乎一下长了十岁,所论尤为深刻,不仅群臣连吕丞相都无可辩驳,大王您已经亲政了!”

  嬴政一听,高兴地大笑着道:“是吗?啊!”举手抚摸着头顶再道:“可本王尚未加冕啊!”蒙毅再道:“有冕而昏庸无能,天下必然大乱。大王无冕而众臣归心,再过四年大王加冕之后,必为一代圣君。蒙氏三代均受大秦厚恩,微臣弟兄二人,必当肝脑涂地,永报大秦!”

  “好啊!”嬴政转脸望着远处的千山万壑,深沉地道:“本王亲政之后既有贤臣,又有良将,再有关中粮仓,何愁六国不灭!”

  蒙毅再次拱手一揖:“大王虽未加冕,却已力排众议,乾纲独断,誓以都江堰为范例,将关中平原建成大秦的第二粮仓。目光如此深邃,气势如此恢弘,满朝文武深为敬佩,都把大王看作是已经亲政了。”

  嬴政轻叹一声,感慨地:“本王尚未加冕,即乾纲独断,苦笑了一下,再道:“事虽作得不错,但总有人心里嘀咕。本王也早有心加冕亲政,无奈睿公前辈以宗庙清规,祖宗戒律束缚于我,本王只好忍耐再三!”默然片刻,深情地思念着道:“紫娟王后说得好啊!……”

  王后紫娟之贤,蒙毅早有耳闻。但在什么问题上,具体说了些什么?能使嬴政如此牵挂和敬佩,他却毫无所知。现从嬴政口中听到他对紫娟王后如此之高的评价,更使他不由地瞪圆了双眼,满怀关注之情地盯着嬴政,企望能尽快听到下文……

  “爱卿想知道紫娟王后是怎样鼓励本王的吗?”嬴政转脸望着瞠目期待的蒙毅道:“紫娟王后说‘万事都待亲政方始,大王就不是嬴政!’自打那天起,本王决心痛改沉溺狩猎,方有今日巴蜀之行。”

  蒙毅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大王亲临巴蜀,考察都江堰何以使川西成为大秦第一粮仓;如此高瞻远瞩,决胜千里,六国必然闻之胆寒……”话未说完,嬴政的声音又在他耳边响了起来:“紫娟王后还说‘大王不但要看都江堰,还应该看遍华夏的千山万水,看遍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届时爱卿还得伴驾随行。”

  “伴随大王出巡,不仅可增微臣阅历,更是蒙氏宗族之幸,微臣之福。微臣当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嬴政深情地颔首着,默然片刻转脸问道:“李冰的两句话,爱卿还记得吗?”

  “‘朝登剑阁云即雾,夜宿千峰身不宁’,这是错走一天后的最大收获,臣已记下了”说到“错走一天后的收获”,蒙毅不禁又想起了生还希望渺茫的王德,一丝痛苦之情,不由袭上心头。他抬眼见嬴政远眺着剑阁险道中,众多突兀怪异的山峰,在朝阳中各显峥嵘,并未注意到他情感变化,才把心放了下来。

  “李冰说得好啊!咱们既体验了‘云即雾’,也体验了‘身不宁’,现在该走啦!”嬴政勒转马头,突然再问:“前面还有险道吗?”

  “前面是剑阁县”蒙毅应道:“据微臣所知,其名虽为剑阁县,其实很小;险道因在其管辖区内,故名‘剑阁险道’;此外还因险道位于巴蜀境内,也有人将其称为剑阁蜀道。从而吟诵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其实蜀道好走的地方多的是……”

  “好啊!咱们已经上了一次‘青天’,走吧。”嬴政欣然地笑言了一句,两腿一磕,策马而去。

  嬴政一行离开险道后,一路晓行夜宿,经剑阁、梓潼,并于绵阳城边渡过发源于岷山流经九寨沟的涪江河后,不日抵达距巴蜀重镇成都仅约二百里的德阳。由于距成都越来越近,大家的情绪也越来越轻松活跃,离开德阳前,嬴政已打听到,离德阳县城不远,即开始进入川西平原。在平原上,他们胯下战马善于奔跑的优越性,就能充分地发挥,因而提出:鸡鸣出发,午时过后赶到成都!

  蒙毅及众卫士对嬴政的提议,一来以王命所系,不得不遵。再则辛苦多日,也想早到成都,一睹天府之国的英姿,更还因大多卫士家住关中,急切地想看到都江堰的效果,使自己的家乡早日摆脱旱魔的威胁。因此早歇之后,鸡叫头遍,便起来喂马,黎明前开始上路,太阳升起后他们已离开德阳八十余里,开始进入川西平原了。

  嬴政一行立马于平原边的又一小山梁上,欣喜地眺望着广袤富饶的川西平原。半晌后,嬴政感奋地赞叹道:“大秦第一粮仓,果然名不虚传……”蒙毅策马上前,由衷地赞美道:“微臣听说都江堰建成前,水旱灾害也连年不断。李太守父子之功,必将光照千秋!”

  蒙毅的话更引起了嬴政对都江堰和李冰父子的牵挂,道了一声:“走吧,咱们快去看都江堰!”便一抖缰绳,催马下山,率队奔上了通往成都的大道。

  自接到丞相吕不韦下达的:秦王一行将来成都考察都江堰,并让他们在离城十里迎接王驾的命令后。巴蜀太守王越除在府门上披红挂彩,派人打扫街道外,还在离城十里的地方,搭起了凉棚,并以三十里为一站,在秦王必经的剑阁到成都一线,派出了心腹差役,使自己对秦王赴成都的进度均有所了解。以免临时措手不及,怠慢了王驾。如此精心安排之后,又心神不宁地等了半月,王驾已至剑阁的消息传了过来……又提心吊胆地苦等两天后,今日一早王驾已离开德阳的消息才终于传过来了……由于早有准备,一得到消息,王越便将郡属文武官员带到离城十里的凉棚内,准备接驾。郡属文武官员中大多未见过秦王,早先的印象只以为他还年少,只知狩猎游乐,朝中事无巨细皆由吕丞相作主,大家都没把他放在心上。吕和到来之后,经他把自考察关中旱情起,至决定亲赴巴蜀考察都江堰的整个过程一说,把郡属文武全吓了个目瞪口呆,无人不竖起大拇指敬佩地连连道“好!”不止!眼看秦王即将到来,大家都把能亲眼目睹这位无冕之王的风采,看作是自己的荣幸,偌大的数间凉棚内,全坐满了前来接驾的巴蜀郡文武官员,连一个告病的也没有。

  与接驾官员在凉蓬中肃然端坐相反,由成都北门到十里凉棚的大道上,却又是一番万民拥塞,摩肩接踵的盛大景况。原来自数日前太守王越命令郡守属官,均在府门上披红挂彩以来,好奇的成都百姓便已猜到,数日内一定有喜事光临,尽管有何“喜事”?又与自己有何关连?大家都不清楚。可天性旷达乐观的成都百姓,仍然乐呵呵的企盼着“喜事”早日来临!当他们看到郡属文武官员都听命列队前往凉棚时,便立即意识到“喜事”就要到来了!再经一些好事者的多方打听,“少年秦王将赴巴蜀考察都江堰”的消息,便不胫而走,一下子在百姓中春风吹绿大地似地传开来了!于是成都百姓便万民空巷地倾城出动,在由城门至凉蓬警界线前的九里之内,形如长廊似地,在军士的吼叫声中列队两边,等侯着秦王的到来。

  嬴政一行从远处鞭马奔来,虽说早已下令让王越在离城十里接驾,可王越一则为保秦王安全,再则以显示自己对朝庭的忠心,将警界军士放至了离城三十里的地方。

  嬴政在远处早已看到执戈肃立于路边的军士,知道离成都已经不远了。可再一想不远也不止十里呀?正踌躇间,只见从列队军士中突然冲出一骑快马,迎着自己跑了过来,马上一员身着戎装的中年将领,在三丈外飞身下马,跪地执军礼禀报:“末将吕和奉吕丞相令,于大王之前先到成都,知会王太守在十里凉棚接驾……”

  嬴政此时才回想起来,离咸阳那天吕不韦曾转身对一戎装将领说了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在意,此时一听,才知道此人就是吕和,是吕不韦让他先来巴蜀知会王越接驾!关于吕和的情况,自己虽不太清楚,但吕旺大伯的形象却一直活跃在自己的心中,于是亲切地问道:“由此去凉棚还有多远?”

  “三十里整!”吕和俯首朗声答道。

  “你快起来带路!”

  吕和道了一声“遵命!”便起身上马,与蒙毅一左一右,陪侍着嬴政向凉棚奔去。

  太守王越,见嬴政率队催马快到近前,便率郡守文武横排于道中,准备恭迎王驾。

  嬴政策马过来,在距王越不到三丈的地方驻足,目光敏锐地盯着跪在前面的王越……

  “臣巴蜀太守王越尊奉吕丞相之命,率郡属官员,离城十里恭迎王驾!”王越言罢,身后的众多郡属官员,齐声拜祝道:“臣等随太守恭迎王驾,祝大王不辞辛劳前来采撷都江堰之花,早结降服关中旱魔之硕果!”

  嬴政看着伏跪在地的巴蜀官员,高兴地道:“众卿平身!”见众人在“谢大王!”的礼敬声中均已起身,除个别大胆官员趁起身之机,窃视了他一眼外,大多官员仍然俯首埋头,不敢有任何失礼之举,便朗声道:“本王常居咸阳,难得有此巴蜀之行;众卿为官一世,也难得与本王有面谈的机缘。这样吧,本王特许众卿可以放胆瞻仰龙颜,看看本王到底是啥模样,将来告老之后,也好向儿孙夸耀一番……”没想到回应的却是一片:“臣等不敢”之声。

  “真不敢吗?啊!”嬴政巡视着众人再道:“本王已经开口,过了此山,再无鸟叫。你们不想看本王,本王还想看你们呢?都抬起头来,让本王好好看看你们……”一句话立即引来巴蜀官员的一片笑声,气氛马上轻松了许多。太守王越举头笑道:“臣等均想瞻仰龙颜,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怕本王也看到你们,是吗?”嬴政言罢,又轰然响起了一阵轻快的笑声。

  笑声中,嬴政再道:“本王是想多看众卿两眼,是你们每年都为秦国交纳无数的粮食,是你们把川西建成了天府之国……”

  王越急忙躬身道:“这些都是先王之功是惠文王夺得了巴蜀之地,是昭襄王派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成都才有今天!”

  “本王今天正是为都江堰而来。王越领旨!”嬴政端坐马上,肃然地盯着王越:“本王此次亲临巴蜀,既要看看你治下的成都,更要好好看看都江堰何以使川西平原,变为天下粮仓!”

  王越恭敬地对嬴政深深一揖:“臣遵旨!”

  虽然吕和到成都后,已按吕不韦的指令,将秦王赢政赴成都考察都江堰一事,知会了巴蜀太守王越,让他作好接待。王越也早已考虑了一个方案,并认为已十分稳妥。可今日一见,想到嬴政不但年少英俊,气宇轩昂,确有王者风范;更感到王驾不顾山关险阻,亲临都江堰考察,万一自己思虑不慎,回询有失,使嬴政生气,必将影响自己的前程。于是他便找来心腹幕僚,连夜再次筹谋一番,直到鸡叫头遍,认为已无不妥才各自歇息。

  第二天一早,王越便陪同嬴政前往位于成都西北约二百里的因有都江堰而得名的灌县(今之都江堰市)。到灌县后,也不先去看都江堰实体,而是将秦王一行引到能居高远眺川西平原及都江堰全景的李冰庙前。

  站在李冰庙平台的栏杆前,王越指点着对嬴政禀报道:“岷江上游支流甚多,水源极其充沛。可数千年来,岷江水一直沿老河道绕川西平原而去,这与泾河水绕关中平原而去极其相似,至使川西官民望水兴叹,无奈之至……”

  嬴政随王越所指方向望去,果见青山苍翠欲滴,岷江水冲破山峡阻拦,汹涌澎湃地奔来眼底。岷江水源丰富,令人着实可喜。特别对王越所言“数千年来,岷江水一直绕川西平原而去,这与泾河水绕关中而去极其相似,”更是痛惜不已

  “一旦山洪爆发,泥沙俱下,岷江又对邻近区域造成重大灾害……”王越的声音仍在继续着:“为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害,川西农人年年都要宰杀牲畜,祭奠河神,可灾害仍然连年不断……”

  嬴政沉痛地听着王越的讲述,内心不断地翻腾着——关中灾民不也是这样吗?

  王越的声调突然变得激昂了:“大王先祖昭襄王二十六年,亲临巴蜀考察之后……”

  “先祖昭王也来过巴蜀!”嬴政惊诧地转脸问道。

  “不但来过,而且一住长达三月之久!”王越点头着道:“昭王经过反复查看岷江水情,及川西地势,下令让李冰太守整治河道,修堰拦水。李太守率川西民众几经失败,历时十年,终于建成以‘分水鱼嘴’,及‘宝瓶口’为主的渠道工程,随后又修建了宠大的内渠系统,川西平原至此才变成水旱从人,年年丰收的天府之国……”

  “如此说来‘分水鱼嘴’,及‘宝瓶口’是都江堰成功的关键!”

  “确如大王所言‘分水鱼嘴’和‘宝瓶口’,是都江堰成功的关键。一项水利工程只要关键技术成功,其它的都好办……”

  嬴政目光深邃地“好”了一声。充满信心地默然片刻,转脸盯着王越:“爱卿把‘鱼嘴’如何分水?‘宝瓶口’如何输水,给本王再说一遍。”

  王越指点着道:“‘分水鱼嘴’位于岷江河心稍稍偏南。为达分水目的。李太守以‘鱼嘴’分流之法,在河中顺流抛填装有石块的长形竹篓数万个之多,并使其整体形如侧放之鱼状,即下腹稍宽,以防水流冲击,上为鱼脊以利分水顺畅;其前端尖突,形如‘鱼嘴’,岷江水经此‘鱼嘴’被分为外江和内江;为将内江水从渠道引入川西平原,李太守还带领农人,横向开通了玉叠山……”王越比划着再道:“这是使岷江水流入川西平原困难最大的关键工程。此口不开,岷江水仍然对川西无益。李太守将其命名为‘宝瓶口’,‘宝瓶’二字蕴意之深,形象之美,令人叹服。太守之功,善莫大焉!”

  嬴政及侍立身旁的蒙毅,都被王太守的讲述,深深地感动了。默然有顷,王越激昂地再道:“‘宝瓶口’开通后,岷江水驯服地在‘鱼嘴’前,被分流为二,内江部分经‘宝瓶口’沿渠道流入川西平原……都江堰不仅对川西平原,乃至平原以下的广袤地区,都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不朽业绩。臣敢断言;巧夺天工的都江堰,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川西农人为纪念李冰父子,在此处修建了李冰。如今再没有人去祭奠河神了……”

  嬴政极目自都江堰始,逐步向远处的川西平原望去——数十万顷碧绿的良田,一望无际地奔来眼底,不由深沉地感慨道:“都江堰名不虚传,李冰之功,善莫大焉!”

  王越未听清嬴政所言何事,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胆怯地躬身道:“请大王示下,微臣是否说错了什么?”

  嬴政旷达地忡憬着道:“没错,爱卿讲得很好!本王也要在关中建一个,能与天地共存的‘天府之国’,”转对蒙毅问道:“爱卿以为李斯、蒙恬,能把郑国‘请’到咸阳去吗?”

  “请很难办,捆没问题。”

  嬴政诡谲地一笑道:“那也不是‘请’吗?”

  蒙毅会意地大笑后道:“巴蜀之行,因山高路远而多耗时日,待大王转回咸阳,郑国想必已‘请’到多日了。”

  嬴政高兴地点头着转身对王越道:“还是由爱卿带路,咱们先到庙里看看,然后再去都江堰……本王还要好好地看看川西平原呢?”

  李冰庙内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叩拜不绝。

  嬴政随王越来至雕塑有被巴蜀农人称之为治水之“王”的李冰父子像前,只见李冰坐于一石块上,展视着手中的绢图,对修堰早已成竹在胸,极其自信;其子李阳手握锄镐,英姿勃勃地目视前方,随时准备投入修堰工程。栩栩如生的巨型雕塑,生动地刻划出其父子二人,似乎至今仍在关注着他们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都江堰,观之令人崇敬不已!

  亲赴都江堰考察之后,嬴政满怀在关中建大秦第二粮仓的豪情,回到了咸阳。他不顾长途骑行的乏累,第二天一早便临朝主政,把沿途经过和在成都的所见所闻,向满朝文武叙述了一遍。当讲到李冰父子赴成都攀越剑阁之险后的艰辛和评价,以及先祖昭襄王亲赴成都考察三月方回,李冰父子率成都农人以‘鱼嘴’分水,以‘宝瓶口’引水,十年建成都江堰……后。满怀激情的表示:“只要能将泾河之水引入关中,关中沃野必为大秦的第二粮仓。关中必然能成继成都之后的又一个天府之国……”出乎意外的是,满朝文武在听他的讲话中,脸上的表情却十分复杂——时而深受鼓舞,极为亢奋;有时又似有难言之隐,情绪极为低落……正纳闷间,吕不韦出班向他禀报道:“臣等自大王离咸阳后,第三天便去了仲山,对泾河水况和沿线情况再次作了调查,并再次认定只要建好水渠,从泾河引水灌溉关中是完全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