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忆昔花间相见时-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别词亦有别样写法。不拘泥于单一由景而情的布局结构。有人即举出过另一首欧阳修的《踏莎行》以示不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融通情景,构思独具一格。上半阕述及离家远行的游子,相别,上路。离家乡愈来愈远,离愁渐行渐浓。下半阕返回头写留在家乡的“她”,自“他”一去,柔肠百结。先有人有情而后及景。远眺春山,绵绵不绝。一句“行人更在春山外”,又再景中有人。“她”兀自惆怅念远,任一线思念遥遥飞向远方。
  少了些许金玉雕饰,绣帏蛾眉。别词在欧阳修笔下,更多了几分悠远况味。
  花间小词寓及离别的还有《杨柳枝》。因“柳”与“留”同音,睹物而触发不忍离别之情。少有哪种树木能如杨柳般柔媚可人。
  南内墙东御路旁,须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
  温庭筠《杨柳枝》以一句设问做结,不道离情,但见者心知。杨柳生长于水畔堤岸,道路两边,枝条细软低垂;兼有挽留之喻,于是古人便发明了临别折柳枝相赠的风俗。
  以杨柳托喻别情,比拟女人借指阴柔,最早的发端已不可考。任你铁石心肠,总会有被它拖沓发梢照拂到一些。当年左宗棠抬棺西征,沿途自甘肃到新疆,曾种下一路一千多公里柳廊。去时弱枝纤纤,归来已是树荫匝道绿意葱茏。如此这般“新栽杨柳三千里”,情意又岂只是“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柳枝》词牌,又名《折杨柳》《柳枝》,早前乐曲一直上溯至汉武帝时的曲子《折杨柳》。至唐,笛子曲得以发扬光大,上至皇帝唐玄宗,下到普通黎民百姓,皆偏爱笛子曲。其时文人更是争相赋诗填词,为优美的曲调锦上添花。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张九龄);“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鱼玄机)等等,“折柳”诗句,落英遍地,俯拾皆是。
  再早,追溯至《诗经》,有《采薇》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仲春时节,游子打点好行装即将远行,送行之人送了一程又一程。灞桥边,满堤拂柳。摇曳,摇得就像忍了又忍,方定还乱的心绪。粉瘴烟霞般衬映着的杏花,再看已花事寥落。
  抬手折下一根柳条,芊芊绿叶轻轻勾牵宽广罗袖。植物汁液清新香气扑鼻,生命脉息律动尤在。故乡柳,带了它走,植在异乡庭院中。以思乡浓情浇灌,便可茁壮成长。
  柳,为离别添了几分诗意悲伤。
  

含情无语倚楼西(1)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张泌《浣溪沙》
  读张泌这首《浣溪沙》,反复掂量“为他沉醉不成泥”一句,酒入愁肠,她为他饯行,竟然沉醉不成泥。抑或,暗暗期盼自己的沉醉,能挽留住他的去意。半是有心半无心。
  驿路长亭花满,花草上挂满细细露珠。残月低低悬挂在天幕一角,杜鹃啼声断续。清晓送别,景色离觞皆醉人。归来后,她独自一人倚楼望远。寂寞与思念日渐深邃,终如碧天万顷无边无垠。忧伤是远行的雁行,飞过无痕。
  言及送别,言及柳,便不能不提到著名的“章台柳”。一直觉得女人姓柳,在取名字上先天即占了便宜,容易予人温婉和顺之感。可惜,“章台柳”中的她却只是“柳氏”,名字已被历史轻轻遗忘。
  大唐天宝年间,才子韩翊家境贫寒,弱冠之年即进京,希图入仕。京城举目无亲,唯有寄居在朋友李生家中。日久,他竟与李生家的歌姬柳氏渐生情愫。
  两人情意偷递,渐渐被李生察觉。豪爽大度的李生认为韩翊与歌姬柳氏郎才女貌,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遂好心玉成佳偶,将柳氏慷慨赠予韩翊,同时还赠予他一笔钱财,用以在京城置业安家。
  自此柳氏与韩翊得遂心愿,结为连理。柳氏持家有方,照顾韩翊起居无微不至,鼓励他励精图治,努力进取。终于,天宝十三年,韩翊不负所望进士及第。
  取得功名后,像所有历尽艰辛金榜提名的学子一样,韩翊其时首要任务,即是回老家南阳省亲。或许顾虑柳氏曾经身份低微,抑或担心路途遥远,恐她难以耐受奔波劳苦。他最终决定,将她一人留在京城。
  韩翊回乡后自有一番热闹庆贺。光宗耀祖,风光无限。而远在长安留守的爱人,此刻却独坐空帏,朝思暮想,闭门不出,静等丈夫归来。
  据唐《柳氏传》载,韩翊离开京城不久,天下遂即大乱。古代交通与通讯不发达,自京师至韩翊家乡南阳郡,一去一来恐非个月而不能达。
  安史之乱,兵马恣意践踏昔日锦绣之地。一梦醒来,潼关已失守,唐玄宗率满朝文武仓皇撤离长安,一路迤逦逃往蜀中。无奈白白留下一座繁华都城,和满城任人宰割的无辜百姓。
  兵荒马乱年代,年轻貌美的良家女子往往难保自身清白。妙龄如花而又独守家中的柳氏遂日夜忧惧,寝难安寐。日夜空眺,等不到夫君归来,唯有想方设法自救。
  玉容抹上黑灰,敝衣蓬头混进逃难百姓队伍里。最后,索性躲进庙里藏匿起来。
  据说韩翊曾千方百计托人找到了她,给她带去一袋金,和一首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青春如你,心中即使尚难忘夫妻情深,又如何保得住不受摧折,不被采撷而去?
  柳氏捧金呜咽。答诗一首——“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你既知我韶华当年,偏忍心走开,天各一方。世道纷乱若此,恐怕你回来我已憔悴凋谢。
  韩诗颇有试探之意,且怎么看都泛着点酸味,但贵在情真意切。而柳诗却满含乱世飘零一介孤女的无奈悲戚,细读愈加动人。等你,风刀霜剑相加。不复婷婷。
  曾经动荡纷乱的长安,难以重现往昔繁华。时局安稳后,柳氏以为这下总可以安心回家等待丈夫归来了,却不料一波将平,一波又起。那些曾经帮大唐皇朝平定叛乱的回纥番将们,开始终日在城里街上逞功霸道,欺男霸女。柳氏艳名在外,家中夫君又迟迟未归,下落不明。不消数日,即遭豺狼窥伺。好不容易躲过乱军蹂躏的她,此番竟又被番将沙叱利抢进府中!

含情无语倚楼西(2)
长安城,入夜又星星点点挂起串串灯笼,欢场熙嚷喧嚣,疮疤未愈,歌舞升平却已如故。仿佛未曾遭受过铁蹄践踏,兵匪洗劫。难道,沦陷的不是这座城,而只有她这个可怜的女人?
  未几,随侯希夷军为国征战的韩翊,因朝廷诏命侯希夷回长安任左仆射,亦得以随之回京。出生入死的他,满心欢喜,第一时间赶回家中,入目却见庭院依旧,人去楼空。真的是“纵使君来岂堪折”吗?虽心下已有所预感,但乍一进家门,仍如遭晴天霹雳,脑中瞬时一片空白。
  别后数载,她一人独守家园,又历经战乱。有太多理由太多无可奈何,可以再走一步。就地枯死,还是别处逢春。无须怪责。
  然,他仍旧不死心,四处打探。方知她已于不久前被强抢入番将沙叱利府中。
  他找到她的过程,亦有多个版本杜撰。有设定他与她某日当街偶遇。她如何掀起帘子,如何递给他字条,云云。总是昔日夫妻,如今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聚。境遇并无太大差别。
  自己的爱人,如今成了他人的宠姬。一腔热望,数载相思,竟落得同在一城难以相见的凄惨结局。
  一日,韩翊的苦闷恰被好友许俊知悉。听闻如此辛酸离奇的爱恋经过,面对长吁短叹愁苦不堪的韩翊,性如烈火的许俊一腔热血勃然沸腾。二话不说,许俊出门骑上快马直奔沙叱利府。
  许俊如何自戒备森严的番将府中抢出柳氏,精彩细节,无书记载。总之,定非如探囊取物般轻易便是。
  有好事者将此段演绎得十分入情入理,不妨姑且一读——许俊一入沙叱利府,便即大喊,主将突发急症,将不久于世,嘱托他赶回来带同爱姬柳氏赶去,作一面诀别。众人一时惊愕。趁尚无人来得及反应,许俊遂将柳氏扶上马。然后扬鞭策马,绝尘而去。
  韩翊正自揣想,不知许俊为何突然起座,不告而别。忽闻门外作响,开门猛见朝思夜想的爱妻柳氏竟出现眼前。得知爱人被好友险险救出,惊诧之余,欢喜与凄楚之情一时交汇,遂与柳氏两人相拥抱头痛哭。
  患难夫妻,终得团圆。结局美好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世上再无任何事值得他们为之分离。唯有经历过痛失彼此,方才领悟朝夕厮守的弥足珍贵。
  有多少才子一朝登第即离弃患难爱人于不顾,自顾自返乡省亲,顺理成章迎娶门当户对有利于自己前程发展的女人为妻。有多少家庭于战乱中被大军冲散,天各一方,再难寻觅。有多少丈夫眼看着自己的妻子被强人抢去霸占,无力挽回……
  山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本欲携妻归隐乡里的韩翊,因诗名远播,一首《寒食》甚至惊动了当朝皇帝,遂被钦点为中书舍人。只好复出做官。柳氏结局如何,则再未出现于任何记载中。以其低微出身,定难享朝廷诰命。故事讲到有情人打算双双遁入山林,便应作罢,多一句皆成画蛇添足。要知,再美好的爱情,于名分二字面前,亦不免犹疑尴尬。
  只是,有月缺,必有月圆。 你该知道为什么,我不再轻信花好月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