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意大利不面-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飞时间定在早上6点。当你们穿越海峡时,我们的双马基飞机将攻击英格兰南部的战斗机基地,为你们打开缺口。而与此同时,先期出发的德国亨克尔和容克轰炸机将在英国南部发起空袭。他们的行动将分散英国人所剩不多的战斗机部队”
“吁“,当任务军官说出”所剩不多“这个单词后,下面的飞行员们一如既往地还了一片嘘声给他。不过,这位任务军官也不是第一次遇上这事了,他镇定自若地喝了一口水,然后接着开始介绍任务。
“h时间(轰炸时间)定位10:时正;当前导机投弹标定目标后,主力部队将从h+05时开始投弹轰炸,持续15分钟时间,投弹高度保持在7000…7500米之间。”
“和以往一样,可以预期的是你们会碰上英国人的战斗机,但由于云层的掩护及福克战斗机的袭扰,大部分敌军战斗机将不会有机会靠近你们的大编队。我们相信,这将使来自敌军战斗机的威胁降至最低。但请诸位一如既往地保持警惕。还有请再一次提醒你们的机枪手们,驱赶那些靠近的不速之客,远比击落他们更重要,所以当英国人的战斗机已经放弃攻击,开始脱离时,请机枪手们务必转移火力,准备迎击下一架喷火。。”
任务军官老生常谈之后,接下去是气象军官介绍预测的气象信息到:
“你们一路往返于目标的航线上将有云层的掩护,不过海岸线地区将有一些低云层及降水。”
“风速大约为40…50英里/小时,风向西南至南。”
随后领航军官及轰炸领队就航线、轰炸方式及弹药装备等情况作了说明。
听完任务简报会,全体飞行人员要完成了起飞前的最后检查。在任务简报会散场到起飞之间通常有三个小时,每一位机长要从头到尾仔细检查自己飞机,不放过最微小的细节,一个负责的机长,如阿尔弗雷德上校之流,是永远不要满足于别人所说的“没问题”。他要和领航员仔细讨论航线,并且烂熟于心,对在哪里转弯、哪里有最猛烈的高射炮火等等这些关乎任务成功和自己生死的大问题都要有个清晰的概念。领航员会在一份小地图上标出路线,如果他出了事情机长就能知道该怎么返航。他们要完全搞清天气状况及预报,彻底熟悉任务中的编队。起飞前特别重要的还有领航员要和无线电员交流以确定无线电设备完好。讨论中最好所有人都在场,轰炸机组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对其他人的工作有所了解。除了在紧急状况下可以代替别人的位置,还有助于理解彼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可以增强彼此的信任,并且让所有人都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此时,大家的心态倒不错,莱普来上士还和联队长阿尔弗雷德开起玩笑,叫阿尔弗雷德把自己法国女朋友的电话号码和工作地点给他。莱普来上士认为只要完成这次任务,阿尔弗雷德就一定会高升,然后顺理成章地离开贝加尔,去巴黎或是罗马的某个大衙门里任职,到时,上士就打算接管上校的“贝加尔领地”了。
上午,6时许,宣告出击的绿灯亮起。6时16分,第一架兰比亚乔p。108重型轰炸机从贝加尔机场腾空而起,空袭行动正式开始。随即法国西北部各处意大利空军基地里,近千台p。xii发动机开始发动,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将比亚乔p。108重型轰炸机一架接一架推入蓝天,直到7时45分所有全部飞机才起飞完毕。机群在法国西北部的上空编队后,排成一条20余公里长的纵队向西北方向飞去……
正文 第72节、回家(中)
从1940年的8月开始,意大利空军驻法部队已经整整在不列颠的上空奋战了三个月,从万里无云的明媚夏日到阴雨霾霾的潮湿冬季。作为朱里奥?杜黑的徒子徒孙,意大利空军的上上下下都坚信着,作为一种战略手段,战略轰炸能够极大地削弱对手的战争潜力,并最终迫使傲慢的英国人走上谈判桌。特别是先知的领袖已经让意大利的航空工业部门早早地为他们准备好了比亚乔p。108重型轰炸机这样得心应手的利器后。所以,在这三个月里,和他们的德国同盟军不同,意大利空军驻法总司令马基尼将军一直以英国人的工业城市为目标。虽然在最初的一个月利,先知的领袖对此略有微辞,因为作为穿越者的他认为除非意大利人有能力发动“千机大轰炸”,但是,战事的发展却说明了先知有时也有犯经验主义错误。虽然,在摧毁工业区这个马基尼制定的主要目标上,区区一两百架轰炸机,三四百吨的载弹量,明显是力不从心的,但是在消耗英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实力这个意大利人认为的次要目标、德国认为的主要目标上,p。108重型轰炸机足以对得起它高昂的生产成本和使用费用。
1940年11月11日7点45分,意大利人庞大轰炸机机群已经飞临北海上空。通常依仗着大航程的比亚乔轰炸机和福克护航战斗机,意大利的轰炸编队会首先飞到北海上空,然后,他们将突然向西转向大不列颠岛。这样可以使得英国人更加难以判断意大利袭击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压缩英军战斗机部队集结的时间。
刚刚侵入英国海岸线,英国人就开始使用零星的高射炮火欢迎意大利人。对于飞行在7000高空的意大利轰炸机编队,这不过是欢迎的礼炮而已。几分钟后,两架单引擎战斗机在编队的一点钟方向出现,他们高速冲来,从两个黑点逐渐变成清晰起来,椭圆的翅膀表明了他们的身份…那是意大利轰炸机部队的老朋友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战斗机。
在不列颠空战开始时,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共下辖27个中队的“飓风”和19个中队的“喷火”。27个中队的“飓风”全部装备8挺7。7mm机枪,而19个“喷火”中队共有六个装备了2门20mm西斯潘诺机炮的“喷火”mkib,而其它的则使用装着8挺机枪的mkia((史实)。西斯潘诺机炮的威力有目共睹,但仍存在卡壳的问题,最糟糕的是,改进工作在整个不列颠战役期间始终没什么进展。这意味着除非打中驾驶舱、发动机等要害,不然打下一架比亚乔p。108重型轰炸机将是一场用水果刀捅死犀牛的战斗。
这两架喷火试图发起正面攻击,他们鱼贯而入,先后开火,可惜密集的7。7mm弹雨并没有如英国人期望地那样打中驾驶舱。在击伤一架p。108机翼后,喷火战斗机从意大利机群的下方半滚着脱离了轰炸机编队。这架受伤的p。108立即拖起了烟迹,但仍然保持在队形中的位置。不过,意大利的p。108除了皮糙血厚外,还有一个让英国人飞行员头疼的地方,就是“防高”!!!!!!!!!
当喷火战斗机靠近时,意大利轰炸机上的机枪手马上行动起来。按照维罗那事后的描述:“一霎那间,我们的飞机从驾驶舱到机腹部炮塔里充满着燃烧后的火药刺鼻的气味。整架飞机因为机头炮塔和机腹处可收放炮塔的反冲力而颤抖。我看到碎片从其中一架战斗机的机翼上飞落,然后两架战斗机就从视野中消失了。”刚刚越过海岸线,就遭遇到英国战斗机的拦截,这不是英国人的一贯做法,那两架战斗机来势迅速,动作泼辣,不拖泥带水,刚完成爬升就发起攻击,似乎有些不择手段,同归于尽的味道。这使得意大利轰炸机的机组们都感觉不妙。
10分钟后,意大利轰炸机编队的各位机枪手报告有大量的战斗机机群从各个点钟方向爬升,正从四面八方向他们扑来。有的成单,有的成双,既有老朋友单引擎的喷火或是飓风战斗机,还有不少新朋友双发重型战斗机英俊战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大多数国家对于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并不十分重视,因为对于昼间战斗机承担的任务,单发战斗机已经基本上能够胜任,只有德国从30年代初期一直在发展bf…110这种笨重的远程双发战斗机。战争开始后英国皇家空军才发现,缺乏一种较“飓风”、“喷火”留空时间更长、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重型战斗机,特别是拥有足够强大的火力,可以强拆比亚乔p。108重型轰炸机之类四发怪物的战斗机。于是,“英俊战士”作为一种凑合着用的重型战斗机,在最需要的时间…1940年9月初开始进入一个皇军空军服役。
最初的“英俊战士”marki装备两台1400马力“大力神”iii星型发动机,在15000英尺(4572米)高度上飞行时速只有309英里(497公里)。当时英**方希望其飞行速度至少能够达到335英里。而且这26英里的差距表明该机最高时速低于皇家空军现役的单座霍克“飓风”战斗机。但是,英俊战士前机身下方的4门20毫米西斯潘诺机炮很快就在实战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只需要一个短点射,英俊战士就可以将德国人的双发轰炸机打得凌空爆炸,就算是意大利人的p。108也扛不住一轮四门西斯潘诺的长点射。为此,70年后的**子gaijin公司出品的二战网络游戏战争雷霆(warthunder)里如实体现了这一点,使得英俊战士江湖人称“切糕战士”。(这是我最近在玩的一个游戏,现在以空战为主,陆战已经在测试了,大家一起来玩,反正我感觉比wot好玩。)空战马上进入白热化…英国人的战斗机群排着队,就像等待分配救济品的失业工人或是围绕腐肉的秃鹫。比亚乔轰炸机上的布雷达机枪连续地开火使飞机不断颤动,机内空气火药味十足。驾驶舱内温度很低,但是当向着驾驶员看去时,可以看到他汗流满面,氧气罩上也全是汗水。他正全神贯注地驾驶着飞机,以保持自己的飞机在编队中的位置。对于驾驶员而已,不必看着那些英国战斗机没完没了地在自己周围飞来飞去,实在是一种幸福的解脱。当然,想忘记那些战斗机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机头炮塔里的12。7mm布雷达机枪在驾驶员半米以内轰然作响,就像炮弹壳在驾驶舱内爆炸,不光是机头炮塔,每一架比亚乔轰炸机的每一挺机枪都在开火,弹道在这一片天空交织着。这次短暂而激烈的交火中双方都各有损失。两架意大利轰炸机着火,脱离了编队,不久机组成员同时跳伞。英国人这边也有5架战斗机着火落向地面,后边则跟着飞行员们的是英国佬特有的暗黄色的降落伞。
这时,维罗那注意到一个可怕的身影,一架英俊战士始终在12。7mm机枪1000米的有效射程外跟着。这架飞机一直保持在他们的后方高六六点位置,显然接下来要攻击他们的飞机。维罗那用机枪死死地瞄准那架英俊战士,明显地感到头皮一麻,后背开始湿哒哒的。他知道接下去会是一场对射,对射的双方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倾泻最多的弹药,但这一点也不公平,自己的一挺12。7mm的布雷达机枪要对抗人家的四门20mm西斯潘诺机炮。
“通通通…”红的、黄的、绿的,一排20mm曳光弹扑面而来。
“去死吧!!!!!”维罗那高叫到,立马死死地扣住扳机,一排12。7mm曳光弹冲着对面射去。
这时,一排曳光弹从舷窗边斜掠过去,“狗崽子,你射偏,看我的”,维罗那大骂一句。一个暗色物体从他们右侧机翼上方掠过。不用看,维罗那也知道应该就是刚刚和他对射的那架英俊战士。
过了几秒钟,一个闪亮的银色物体冲过编队,差一点撞到螺旋桨。维罗那认了出来,那是一架福克fw187,就像一条疯狗一样,一边死死地咬住前面那架英俊战士,一边播撒着弹雨全然不顾身边飞舞的子弹。
“抢肉的疯子”,维罗那叽咕了一句。但他没有时间去观战,他必须马上将注意力收回,因为战斗还在继续。一个由12架喷火组成的中队从12点钟方向飞来,有的两架一组,有的四架一组,黄色的机头调转方向,做u型转弯。又是一场大战开始了。
一架比亚乔轰炸机不幸被击中发动机,它拖着黑烟逐渐右转离开了队形,但仍然保持着高度。刹那间,这架比亚乔轰炸机发生爆炸,在耀眼的火光中消失,只剩下四个小火球——四个燃烧着的发动机,在向地面落去。在它附近的飞机受到各种下落物体的威胁,机身碎片、紧急舱口、出舱口、过早开启的降落伞、躯体、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飞机零部件。战斗并没有停止或者说战斗才刚刚开始维罗那呆在飞机里继续飞行,穿过这场亡命空战留下的余波。分解的飞机已是屡见不鲜,空中同时出现20个降落伞也没有人会多看一眼。一架比亚乔轰炸机慢慢右转离开队形,驾驶舱里全是火焰。副驾驶员爬出窗口,一手攀着飞机,一手伸到身后,打开降落伞扣,然后放开了攀着飞机的手,他撞到了水平安定面上。大家相信冲力已经要了他的命。他的降落伞没有打开。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三十分钟过去了,英国袭击仍然没有结束的迹象。维罗那看到紧挨着的一架比亚乔轰炸机油箱被着了火,飞机向后脱离到了他们上空约50米的地方保持位置,7个机组成员相继跳伞。其中4个机组成员成功地从炸弹舱跳出,进行了延迟跳伞;一个机制成员从机首跳伞,过早地打开了降落伞,几乎撞上了机尾;另一个机组成员从机身中部左面机枪处跳出,开伞时间恰到好处;腹部机枪手跳出舱门,在离开飞机还很近的位置就拉开了开伞索,他的降落伞同时展开,差一点碰到机尾。降落伞对他猛地牵动,使他的两只鞋脱落,他就一动不动地挂在伞带上,而其他的成员降落伞打开后就开始用伞带操纵方向,马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还活着。这架比亚乔轰炸机随后就一个倒扣旋转着向后脱离,维罗那没有看到驾驶员离开飞机,他直直看着这架飞机,飞机的右翼燃烧着一层黄色的火焰,然后断裂,余下部分直到它穿过自己下方2000米云层,消失掉他记得昨晚就是这个家伙在纸牌上赢走了自己上周的薪金。
意大利人的轰炸机编队已经受到整整一个小时的攻击,这一次他们遭遇的拦截强度前所未有。目前,已经有5架飞机被击落,7架脱离编队。天空仍遍布不断爬升的英国战斗机,时间是9点20分。轰炸机编队距离曼彻斯特还有不足200公里,维罗那真怀疑自己的大限将至。说实话,在思想,从第一次参加实战后他上早已接受死亡的事实,死亡仅仅是过一秒还是过一分钟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射击…装填…射击………直到再一次回到地面,完整的或是零碎的。
正文 第73、回家(下)
30分钟后,意大利轰炸机编队抵达目标区。曼彻斯特的上空万里无云,天气条件都非常理想,如同临行前气象军官预测地那样。尽管天工作美,但要从7000米的的亚同温层进行精确轰炸依旧是一项精致的艺术特别是在七十年前。这一切都要依靠奥利弗少尉的完美操作,奥利弗是第7轰炸机联队长公认最好的投弹手之一。所以,他才会有资格呆在阿尔弗雷德上校亲自驾驶的前导机中。
初入航校时,和其他的男孩一样,奥利弗最想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可经过几轮无情的淘汰后,他连驾驶运输机的飞行资格也没取得,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转行成为一个投弹手。可是,当久了投弹手,奥利弗却再也不想和飞机上的其他人交换了,他认为飞行员可能也不错,可如果再选一次,他还是愿意做投弹手,看着自己的炸弹命中目标是世上最刺激的事。
意大利的轰炸技术和设备无疑是此刻世界上最好的之一,意大利版诺顿轰炸瞄准器让他们在高空也有不错的精度。在轰炸机接近目标区时,奥利弗需要利用望远目镜寻找目标,这一过程可以借助一组反射镜协助完成。找到目标后,奥利弗就必须把目标置于视野正中,然后打开诺顿轰炸瞄准器的电源开关。一旦开关打开,望远目镜伺服电机就会保证目镜始终对准选定的目标。同时,奥利弗必须快速正确地手动在诺顿轰炸瞄准具上设定风速以及飞机的空速和高度。在接近目标的最后阶段,奥利弗会选择一个比较醒目的目标作为参照物,然后打开诺顿轰炸瞄准具。因为此时飞机没有精确设定风速等信息,因此测试目标会随着飞机飞行而在目镜视野中不断“抖动偏移”。此时,轰炸手应该通过一组微调旋钮设定轰炸所需的各种参数,并随时观察目镜中的目标。一旦发现参照物已经“静止”在十字分划正中,则诺顿轰炸瞄准具的设定便宣告完成。
当诺顿轰炸瞄准具设定完毕后,投弹手就会让“诺顿”瞄准具接管飞机的自动驾驶仪。从这时起,实际上操纵“佛罗伦萨美女”的就不再是阿尔弗雷德上校,而是“诺顿”瞄准具,它会控制飞机沿着模拟计算机计算出来的投弹航路飞行,并根据投弹手最后作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