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晚明-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却是他有意为之。毕竟他是一个第一次来大明的传教士。若是汉话说的太好反而会引起怀疑。像现在这样蹩脚,反而安全一些。

    见爱德华多没有下跪,宁修也没有在意。欧洲人没有双膝下跪的习惯,即便对极为尊贵者,也最多单膝跪下。

    再说宁修本来也不喜欢跪礼,在官场混不得已才使用。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然也就没有理由要求别人了。

    “哦,请坐吧。”

    宁修朝旁边的椅子点了点微微一笑。

    爱德华多愣了一愣,犹豫了片刻还是坐了下来。

    这位宁大人似乎十分年轻,这么年轻就能做到海防道按察使吗?

    爱德华多大概也打听了这个官的管辖范围。

    大概就是广东的海防事宜。

    “我想在香山县修建一座教堂,还请阁下允准。”

    爱德华多在心中思忖片刻还是决定先从传教入手。毕竟他是一个传教士,这么做最是符合身份也不容易引人怀疑。

    宁修呷了一口茶淡淡道:“这个嘛暂且不急。”

    其实大明对于传教士是十分优待的。不但允许他们进行传教,还允准他们修建教堂。

    大明的士大夫阶层更是对天主教很偏爱,不少有名望的官员都信奉了天主教。

    官方的大行方便也使得天主教在大明迅速发展。

    不过宁修却不这么看。

    每个宗教只要无害于国家,便有存在的理由。但这是相对而言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扶持。

    大明的士大夫阶层显然对天主教太过狂热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宁修打算给它降降温。

    毕竟华夏历来都是上行下效。宁修做出了一个举动肯定会引得官绅百姓效仿。

    “为什么?我听说大明包容万物,难道容不下一座教堂吗?”

    爱德华多本杰明大为惊讶,几乎失声道。

    “你弄错我的意思了。”

    宁修摇了摇头道:“我并没有说你不能在香山县修建教堂。但需要一段时间考察。”

    “考察?”

    爱德华多本杰明嘴巴张得犹如鹅蛋,一脸的不可置信。

    “我大明有一句话叫做听其言观其行。”

    宁修不疾不徐的说道:“你口中的天主教十分完美,但本官对其并不了解,治下百姓也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本官怎么可能允准你立刻在香山县辖制内修建教堂进行传教呢?”

    “可。。。”

    “所以本官决定考察你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你可以进行传教,但不能修建教堂。考察期结束后如果你通过考察,那么本官会允许你修建教堂。”

    宁修淡淡说道。

    虽然心有不甘,可爱德华多本杰明也知道现在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便点了点头道:“不知考察期是多久。”

    “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期限,以本官认为足够了解你为止。”

    。。。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归属感

    “广东海防道按察使是个十分谨慎的人,在他确定一个人真实可靠之前,不会信任他,也不会让他接触重要的东西。他管这个叫做观察期,观察期内被考察人的人身自由受限。。。。。。”

    爱德华多本杰明在日记中如是写到。

    写完之后他小心翼翼的将牛皮日记本合上,长出了一口气。

    他从十年前起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在他看来日记是记录生活的最合适方式。

    所以无论是在马德里还是马尼拉他都笔耕不辍,到了广东香山县自然也是如此。

    这当然有着一定的风险,不过爱德华多本杰明认为只要他小心一些不会引来真的麻烦。

    毕竟传教士还是受大明士大夫阶层欢迎的。

    那个广东海防道按察使虽然并没有像其他大明士大夫那样对天主教拥有浓厚的兴趣,却也没有拒绝爱德华多入境。

    当然,爱德华多暂时不能在香山县修建教堂。不过在他看来这都不是问题,只要他顺利的通过考察期,一切就可以按照他的计划进行。

    爱德华多已经决定在香山县常住下去了。

    马尼拉总督桑切斯对他有大恩,他一定不能有负总督大人的托付。

    当然在此期间他不可能和马尼拉方面有太多的联络。这既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马尼拉的西班牙军队。

    闪电战是总督阁下的计划,必须在明军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动战争胜算才会大。

    爱德华多本杰明闭上了眼睛做起了祷告,希望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将大明这头猛兽打痛打垮,彻底降服。

    。。。。。。

    。。。。。。

    “大人,这便是我们新雇佣的三十名佛郎机炮手。”

    乌猪山岛军校内,戚文在向宁修介绍佛郎机炮手。而这些炮手也一齐对宁修行了军礼。

    新近雇佣这么多佛郎机人是宁修的主意,也是戚文等人的诉求。

    毕竟最初宁修雇佣的十几名佛郎机士兵在一千人的军队中勉强够用。可扩军之后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而高素质的炮手是组建炮兵营的必要条件。宁修早就准备在新军里设立专门的炮兵营。那么就必须雇佣高水准的炮手。佛郎机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宁修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雇佣的佛郎机人必须是葡萄牙血统的,而不能是西班牙血统的。

    五十名炮兵充当教官,足以支撑起一只五百人乃至一千人的炮兵营。

    当然,宁修肯定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训练那些新兵,不会寄希望于一口吃成个胖子。

    “很好,本官设立军校就是为了给新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中炮兵便是重中之重。”

    宁修稍顿了顿,继而说道:“诸位都是精通火炮原理的大才,本官希望你们能够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掌握的技艺教给军校的学生。本官可以承诺,炮兵营真正组建之后,你们都会成为炮兵营的军官。且你们在军校的教授职务可以得到保留,领两份钱。”

    雇佣兵最看重的自然是利益。闻听可以领两分钱,他们都露出兴奋的表情。

    “本官初步设想的是你们一人教十到二十人,小班教学,这样每个军校生都可以有时间亲自练习。”

    军校的规模是有限的,培养能力更是有限,五百到一千名学生已经是极限。这还是宁修把其他兵员砍去后,只保留炮兵的结果。

    眼下他确实太需要一个犀利的炮兵营了。

    只要有了职业化的炮兵队伍,即便与西班牙人在海上相遇,宁修认为自己也不一定会输。

    “大人的意思是要让他们每个人都熟悉掌握火炮发射的过程?”

    一名雇佣兵用有些生涩的汉话说到。

    “不错,一定要熟悉整套流程,而不能只是粗通一二。”

    宁修深吸了一口气道:“我知道这需要时间,我可以给你们时间。只要你们能在三个月内把他们培训到这个程度,我便会给你们奖励。”

    众佛郎机雇佣兵面面相觑。

    三个月,这个时间未免太短了吧。

    他们当年熟练掌握火炮使用也用了一年左右,何况这些对火炮原理完全不懂的明国人呢。

    见他们都不说话,宁修清了清嗓子道:“本官不管你们当时是怎么样的,在本官这里会给你们所有合理的支持。本官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在三个月内把他们训练成一只可战之师。”

    “宁大人放心,我们可以做到。”

    一名佛郎机人率先发声,接着陆续有人附和。

    宁修提出这个要求并非是无理的。毕竟他手中有充足的火炮给这些军校生练习,这和佛郎机雇佣兵当年的情形肯定是不同的。

    有了大量的练习,辅以理论指导,新兵是很容易掌握技术的。

    何况这些军校生是完全脱产的,平日里甚至不需要进行基本的训练,学习炮兵技艺是他们唯一需要做的。

    如果连这他们都做不好,那绝对是态度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另外本官要求你们成立教研组,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虽然不要求做到完全一致,但大方向必须是一样的。”

    宁修稍顿了顿,继续说道:“教研组每十天需要开一次例会,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性问题必须解决,个性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也必须及时告知戚将军。”

    一些心思活泛的人已经明白了宁修的用意。宁大人是想像流水线那样“生产”炮兵啊。

    这样的好处是培训出的炮兵都是一个路数,即便损失了一部分其他人也可以迅速补充上。

    而如果是师傅带徒弟那一套,势必会有藏私。这样如果一些高水准的炮兵牺牲了,其余人能否顶上就是个未知数。

    “属下明白!”

    众人齐齐应声。

    “好,很好。你们既然肯来乌猪山岛,本官也不会亏待你们,你们每人可以领一套宅子,就在军校后,便在这岛上常住下来吧。”

    原来宁修为了培养士兵和将领们的归属感,在乌猪山岛修建了不少宅子,大的有三进五进,小的也有一进两进,根据士兵将领的功劳分别赏赐。

    。。。。。。

    。。。。。。

第三百八十九章 灵儿有喜

    练兵的进程比宁修想象的顺利。

    相较于军官的培养,士兵们更强调战斗感。

    而战斗感这个东西只有老兵有。

    所幸最初招募的那一千多士兵如今已经有了剿匪的经验,由他们来带新兵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宁修之前就跟戚文等人强调过,练兵最重要的就是士气。这一点十分重要。

    只要稍稍检阅,军队士气如何便可以直截了当的体现出来。

    所以戚文等人按照宁修的要求在一般的队列、阵列训练之外加了负重跑等拉练项目。

    乍一看这是在练体能,实则是在练士气。

    毕竟这些士兵都是新招募来的,彼此之间缺乏了解。

    让他们迅速了解,拧成一股绳最好的方式便是拉练。

    一开始大部分的新兵都感到很难适应,毕竟此前他们从未有过如此大的运动量。

    但十几天之后大部分的士兵都挺了过来。那些仍然感到身体不适的则证明底子太弱,被划归到火兵营。

    宁修甚至命各营士兵编出口号,在拉练过程中喊出来。

    这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士兵们在喊口号的过程中加深了彼此间的情感,即便是平日里很少说话的人也通过喊口号打开了心扉,融入了集体。

    在这之后,宁修还命各营士兵加入力量训练。

    事实证明这是很有必要的。

    宁修早就觉得这些新兵力量不足,这体现在拉练之中便是总有人掉队,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毕竟大明不是后世,普通百姓的营养很成问题。

    进入军营之后伙食方面自然有极大的改善,虽然不说顿顿有肉,但吃饱吃好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力量训练可以让营养得到充分吸收,也不会引起士兵的反感。

    宁修规定新兵们每天必须做一百个俯卧撑,举三十次石锁。

    这些是考核指标,没有特殊原因必须完成。

    本来宁修还担心士兵们会抱怨。但事实证明基本没有人反对。

    毕竟军营自古以来就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

    远的不说,就说大明的军营中,军官欺压士兵的现象数不胜数。

    像乌猪山岛新军营中氛围良好的实在不多见。

    旧式军营中的惩罚十分严苛,普通士兵动不动就会被斩首,甚至还有贯耳游营这样侮辱人的刑罚。

    而宁修规定新军军中废除一切酷刑,只保留打军棍一项。

    士兵们欢欣雀跃还来不及,又怎会心生怨恨。

    当然,完不成体能训练的任务还是会被打军棍的,一般是十军棍。这是为了不影响士兵们第二天的训练任务,毕竟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如果把士兵们打的屁股开花下不来床,耽误了训练那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刑罚由统一的军法部执行。这样可以保证刑罚尺度一致,不会出现打重打轻的情况。

    人心毕竟难测,万一有人借机报复公报私仇那就和宁修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除此之外,每隔几天新兵们便会被带到船上进行适应性训练。毕竟这些新兵最终是要对决西班牙人的,那可是在海上而不是陆上。

    好在这些新兵大多是广东本地人,对大海都很熟悉,有的甚至本身就是渔民。

    他们对大海和航船没有任何畏惧,能够在船上完成军官们要求的一切动作。

    宁修不由得感慨,照这样下去,三个月练出一只强军并非不可能。

    当然,宁修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放在新军训练上。因为有一个好消息传来,灵儿有喜了。

    宁修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直接懵了,直到灵儿低垂着头莺声细语的说起郎中的诊断结果,宁修才相信,妻子真的是有身孕了。

    细算一算,应该是妻子刚刚搬到乌猪山岛的时候。

    那时宁修整日和妻子腻在一起,晚上更是如胶似漆,常常被翻红浪直到天明。

    应该就是那时候怀上的吧。

    宁修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两世为人,这却是他第一次要做父亲了。这种感觉实在太过奇妙,宁修只觉得似是梦境一般。

    灵儿也不像以前那样欢跳,而是稳重了不少,有了初为人母的担当和责任。

    无论如何这对宁修都是一件大事。他决定在这段时间多陪陪灵儿。

    虽然妻子的身孕不过两三个月,但宁修甚至已经开始给孩子取名字。

    这可是个技术活,宁修翻遍了典籍,最终定下两个名字。

    男孩就叫宁毅,女孩就叫宁芷。

    对于宁修定下的名字,戚灵儿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在他看来这本就是男人的事情。

    好消息从来都是瞒不住的。没过多久全军上下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宁修倒是无所谓,最多多收一些贺礼罢了。

    至于老泰山那里自然是要报喜的。

    要说戚继光还真是吉人。他写给灵儿的家信中才刚催过不久,灵儿便有喜了。

    宁修相信这个消息绝对能够让戚继光高兴一阵。

    虽然封建王朝重视男嗣,但女儿一向是父亲疼爱的对象。

    何况戚继光已经有了不少儿子,女儿却唯独只有戚灵儿。他对灵儿疼爱有加也就不难理解了。

    “灵儿,你说我们生几个孩子好?”

    床榻上,宁修一边拢着妻子的发丝一边柔声说道。

    “啊?这你就在想生几个了?”

    灵儿狠狠瞪了宁修一眼道:“一个我还嫌累呢,得亏不是你怀孕是吧?”

    宁修惺惺的耸了耸肩道:“这还叫我怎么说啊。娘子你怀孕我也很关心啊。”

    “先别急嘛,这种事情急不来的。”

    戚灵儿靠在宁修怀间,闭上眼睛道:“若生的是个女儿,妾身总该再生一个男儿出来给夫君续香火。若是生的是个男孩,夫君便不会要求妾身再生了吧?”

    “啊?”

    宁修倒是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来自后世,生男生女在他看来都是一样的。

    不曾想灵儿把这件事看的这么重。

    宁修看的出来灵儿是很想生一个女孩的。不过这样一来她就得接着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

    宁修笑着打趣道:“要不为夫娶上几个小妾,这样娘子你只生一个就成。”

    。。。

    。。。

第三百九十章 民富国强

    爱德华多本杰明这些天来一直在卖力传教。

    因为与广东海防道按察使宁修有约在先,现在他还不能在香山县修建教堂。

    只有等到过了考察期,他才能在这片东方大陆上修建属于自己的教堂,让主的福音散布在大明。

    他传教的对象都是清一色的官绅。因为他认为这些人可以帮助他向宁修施加压力,从而使宁修下定决心。

    但今天,爱德华多本杰明却没有进行这项伟大的工作,而是受邀参观香山县第一玻璃厂。

    邀请他的人便是宁修。

    这让爱德华多本杰明大感意外。他实在想不到明国人竟然还会制玻璃。

    直到进入玻璃厂的那刻,爱德华多本杰明仍然将信将疑。

    “伟大的主啊,玻璃难道不是只有欧罗巴人才会制作的吗?”

    看到工厂仓库里堆放的各式玻璃器皿,爱德华多本杰明在心中疾呼道。

    天哪,明国人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有欧罗巴来的工匠教授他们?

    爱德华多本杰明思前想后觉得只有这种可能性。

    毕竟虽然传教士也知道玻璃,却不懂工艺,更不可能指导明国人制作玻璃。

    可欧罗巴的匠人为何要不远万里来到明国呢?

    传教士为了传教可以牺牲个人利益,花上几年颠簸在海上,工匠们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