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湖南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泽东当时正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很多年以后,毛泽东为另一位牺牲了的红军将领柳直苟的###写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深切怀念爱妻杨开慧: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友人章士钊问毛泽东:词中何以用“骄”来形容他的妻子?毛泽东解释道:“女子革命而丧其头,焉得不骄!”
  杨开慧对爱情忠贞,对信念执著,不惜牺牲性命,是长沙女子的骄傲。
  看来,“湘女多情”,的确是长沙女子在引领风气。
   。。

长沙人兼有骡子的脾气和猴子的智慧(1)
在远古时代,本来没有湖南这个地名。当时的湖南,人们称之为长沙。在历史传说中,有黄帝把长沙封给自己儿子的说法。长沙这个地名,从周成王的时候就正式出现了。在西汉以前,长沙几乎包括了湖南所有的疆域。不论是秦代的长沙郡还是汉代的长沙国,长沙这个地名,代表的都是湖南的大部分地区。而近代以来,长沙一直是湖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长沙理所当然可以作为湖南的代表,而透过长沙人,也可以大致窥探到湖南人的精神风貌。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也是湖南各地人才出行的第一站,因此会留下湖南所有人才的足迹。这样一来,长沙人的眼界,自然就会很高。外省人来到长沙,会发现长沙人非常自负。天上的事情晓得一半,地上的事情全晓得。毛泽东早就说过,这就是“长沙里手”的形象。
  长沙方言“里手”,意思是内行。长沙人的确是心系天下、胸怀宇宙的。这在长沙人中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长沙人对任何事情都喜欢发表一大堆见解。其中有些言论也许不尽成熟,也许逻辑性不强,有时候甚至自相矛盾,但长沙人并不顾忌这些,天南海北,宇内寰球,什么都要评论一番。从他们说到的事情,你还不能不佩服长沙人有着惊人的时事新闻消费量。层次低一点的,关于肉价、股市、汽油涨价、新近发生的大小刑事案可以扯上一大堆,层次高的,能够谈到IT业的新走向、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的弊端、国际风云的变幻。关心天下事,不是长沙男人的专利,有时候你会发现,长沙的女人们也爱谈论社会新闻和国际时事。这和每天忙于生意而无暇他顾的广东人和江浙人相比,真是鲜明的对照。长沙人的扯谈,和北京人的侃,在形式上也许有所区别,但扯谈和侃的内容,应该大同小异,古今中外,想到哪里就扯到哪里,完全是意识流风格。
  在大多数情况下,长沙往往也是湖南人迎接外省客人的第一站。在外地人看来,长沙人热情、好客、聪明、能干、爱面子。长沙人不欺生、不排外,更不会歧视任何非本土人士。长沙人作为湖南省会的居民,在这一点上充分体现了湖南人和湖湘文化的包容力。
  外地人来到长沙,问个路、租个房什么的,只要求助于长沙人,他们都会高高兴兴地为你跑上跑下,让你感动半天。如果你和长沙人交了朋友,如果受了欺负,长沙人肯定会为你出头,不怕麻烦,也不怕惹上是非,很有一种上刀山下火海且义不容辞的味道。
  长沙人待客,总是倾其所有,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如果拿不准客人喜欢,就会藏着掖着,一方面是怕轻慢了客人,另一方面又怕客人看不起自己。客人来了头件事就是泡茶,再清贫的人家,热茶总是有一杯的。留客吃饭,绝对是诚心诚意,如果担心家里的饭菜不可口,就会拉着客人上馆子。
  长沙人很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不玩笑里藏刀那一套。看某某不顺眼,拍起桌子就说,说完了,喝上两杯酒又是朋友,度量大得很,很少计较小事。做事敢于承担,一般不会骗人,表现出良好的教养。
  长沙人好客是一回事,但长沙人受不了客人的傲慢。长沙人秉性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本身又自负,傲气十足,海式聊天。他们待人接物,讲究平等。客人或领导来了,礼仪自然要周到,马虎不得。但你也要给他们应有的尊重。如果你摆架子,吹牛皮,他们的自尊心马上就会产生应激反应。
  长沙人会想,我们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你说你官大,他就和你说毛主席。你说你画功了得,他就跟你谈齐白石。你说你有一副好嗓子,他就说他有个朋友是李谷一的亲戚,或者当年跟宋祖英同事。你说你是作家,他就会说韩少功最近又出了什么书。他话里有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口舌之间打你个几十军威棒,把你的气焰压下去。
  长沙人衡量人才的标杆是如此之高,你在他面前能平起平坐就是三生有幸,指望自报山门的时候顺便翘一下尾巴,那是痴心妄想。
  就算你厉害,他心下佩服,但嘴上也不会服软,更不会打躬作揖、五体投地,而会回去悄悄悬梁刺股,拼命努力,冀望有朝一日与你这样的狠角色一较短长。这也是长沙人性格中执著、霸蛮而又可爱之处。因此,最牛皮的业内高手到了长沙也牛皮不得、炫耀不得,火焰先就要矮三分,外加小心二分,毕竟惟楚有材,而此处最盛。那大牌子就挂在长沙,而且是外省人说的,不是长沙人自吹的,也不是浪得的虚名。
  也怪不得长沙人不喜欢别人吹牛,因为长沙人鉴识水平确实很高,即便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都不会迷信权威。任你是何方神圣,到了长沙,他就先给你打个三分折,甚至先来上三下杀威棍,是骡子是马,拿出来遛遛,没点真本事,靠名气想在长沙撑场面、立码头,不是脑子不清醒,就是吃了豹子胆。
  

长沙人兼有骡子的脾气和猴子的智慧(2)
长沙人听不得有人讲长沙的不是,他们的回应强烈得过分:“长沙就是比你们的城市好,长沙人就是比你们漂亮聪明,长沙话就是好听,长沙的菜就是好吃,哦式(怎么样)?”
  但长沙人又是尊重外地人才的。成者王,败者寇,长沙人都看得很清楚。外来的人,不论来自何处,若有真本事,长沙人会心折和佩服,而且不吝掌声与喝彩。你能得到长沙人的欣赏,那就得真有两把刷子,在长沙立得定脚跟,在全国就不难得到点动静。
  长沙人豪爽,有时候又透着一种精明。只是,长沙人的精明不同于上海人的精打细算,只是明察秋毫,却并不一定要去算计,去为节省半两粮票而多动脑筋,多费口舌。或者说,在吃了亏的时候,长沙人心里是明白的,也不说出来,不必吃亏吃在明处。总之不去计较,难得糊涂,体现出甘愿吃亏的豪气。因此,长沙人往往能总结出在商场上屡屡失误的教训,却总也改不过来。豪气一生,照样重蹈覆辙。因此,长沙人做生意,不仅比不上南方邻省的广东人和东方邻省的江西人,就连湖南本省的邵阳人和常德人,也比长沙人强了很多。
  和许多湖南人一样,长沙人性格里有骡子精神。这是说长沙人性格很犟很倔,不撞南墙不回头,见了棺材也不流泪。这种精神,不管是否能为长沙人带来成功,但其中所含的血性,总是令人钦佩的。骡子精神造就了许多人才,也帮助一些长沙人成就了大业,尤其值得艰苦创业的长沙人继承和发扬。
  如果说可以用骡子来比喻长沙人的精神,那么就可以用猴子来比喻长沙人的智慧。长沙人的聪明、机智和幽默,按照长沙本地人的说法,可以用前面谈到的“灵泛”二字来概括。湖南人的灵泛,其实是以长沙人为标志的。骡子精神和灵泛是绝妙的搭配,如果没有骡子精神,灵泛就无法脚踏实地;如果没有灵泛,骡子精神就很难找到正确的方向。所以,长沙人虽有骡子精神,却不像骡子一样木讷和不懂情趣;虽有猴子般的灵泛,却不会只给人留下精灵古怪和调皮的印象。
  长沙人热爱生活。爱玩,是爱生活的一个表现。听朋友说哪里有什么好玩,又是自己没玩过的,那就非要去尝试一下不可。哪怕是刀山火海,也会纵身一跳!长沙人的消费与收入不成比例,赚多少花多少的人比比皆是。长沙人消费,不需要国家号召、社会动员,很有主动性。因此,长沙的娱乐场所多得令外省人惊讶。有的长沙人说:“要把白天做崽做孙赚来的钱,在晚上花出一种做爹做爷的感觉来。”于是,一股做爹做爷的威风在长沙各个时兴的娱乐场所里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爱吃喝,也是爱生活的一个表现。长沙人找得出理由要吃喝,找不出理由也要吃喝。长沙人互相告知:某某街开了家新餐馆,口味不错。于是长沙人蜂拥而去,把那家餐馆炒得火红。哪里红火,就奔哪里去。因此,在长沙做餐饮业,的确是有赚头的,如果有幸能为长沙人所追捧,那就一定发大财。长沙的街头,阵阵吃喝之风迎面劲吹。一会儿瓦罐菜,一会儿蒸菜,一会儿辣味海鲜,一会儿是口味蛇或口味脚鱼。吃的是口味,吃的是流行,吃喝的劲头男女平等,吃喝消费不怕囊中羞涩,不受理性约束。
  长沙人喜欢夜生活。有不少人在夜间劳作,有更多的人在夜间娱乐消遣。长沙人吃消夜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在北京或上海,往往过了夜晚10点钟,街上就没什么人了,只有浑浊的夜空和昏暗的路灯。但在长沙,即使是凌晨3点钟了,你仍然能在大街小巷的排档处见到很多人,哪怕冬天也不例外。他们觉得夜生活中包含着更多的潇洒和情趣。他们也许是从卡拉OK厅出来,也许是从牌桌上下来,也许又是从酒吧或茶馆里走出来。他们还要找个借口玩一玩,不管饿不饿,还要把聚会在吃夜宵时延续下去。仿佛吃点东西填了肚子,才算玩得尽兴,消费才会完整。他们不喜欢孤独并且拒绝被孤独所围困,坐在一起自然是剔除孤独的最好方式。
  看长沙人抽烟喝酒,也能找出显著的特点。他们抽的全是长沙的白沙烟,似乎很认同“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的广告语。奢侈一点,就抽“芙蓉王”,也是本省的出品。你很少见到长沙人抽外国烟或外省烟,似乎长沙人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民族工业和地方经济做贡献,不能不令外地人赞叹。喝酒也不例外,长沙人爱喝白沙啤酒和浏阳河白酒,此外还有德山大曲和邵阳大曲。
  热爱生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乐天,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长沙人就这么坚持了自己的一分乐天的笑容。该变的自然在变,不该变的自然不会变,与洒家何干?这便是长沙人的人生态度,以不变应万变。
  天大的事,和长沙人谈,他都有点漫不经心。死了人你找他报丧,他会唱几句“弹四郎”(长沙特有的办白喜事的方式);手头紧找他借钱,他会笑你“流光郎”(不名一文);找情人东窗事发,请他掩饰,他会讥嘲你找“丽格烂”(情人),了不得难(长沙话,意思是无法渡过难关)。总之,他不会和你一样表情紧张,没把你的难处看成迈不过去的坎。长沙人说:“天塌下来离我还有一尺高。”如此对待生活,亦真亦幻,亦庄亦谐,虚虚实实,说不正经也正经,说正经却又是随口调侃,很有一点浪漫主义的色彩。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长沙人兼有骡子的脾气和猴子的智慧(3)
长沙人对来求助的人调侃归调侃,但决不会束之高阁,袖手旁观。其实,他的心里比你还急。你催得紧了,他会说:“你莫催,我晓得。你托我办事,那是哥哥你看得起我,弟弟有面子。”他会力排万难,两肋插刀,尽心尽力去为你解忧,不然就对不住朋友——不仅“绊了式样”(出了丑),在朋友中脸上无光,而且抬不起头,做不起人。长沙人有时候长久躲着朋友不见面,一个原因可能是自己混得不好,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觉得自己没能帮上朋友的忙,没脸见人。从这里你可以感觉到长沙人的侠肝义胆,而黄兴则是长沙人中的典范。
  长沙人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少人延续了前辈的传统,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使命感。有人说,湖南作为一个文化大省,为什么总是做不出一份市场口味的杂志,挤进全国期刊发行量的前几位?原因在于办杂志的人使命感太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许多长沙人的胸襟。他们挺能折腾,百折不挠,他们脑海里装着任重道远的思想,他们是长沙这块土壤养育的大丈夫和巾帼英雄。
  牛晓彦先生编著的《中国城市性格》一书,引用了在长沙居住的一位外地网友所写的一首诗来总结长沙人的性格,可惜只谈到了长沙的男人,不过也值得一读。这里转录如下:
  偶蜗居长沙多年
  就接触到的长沙男性
  发一家之言写着玩的冒当真
  男人说话有点冲
  表情有点酷
  表达自我观点的欲望很强烈
  加上语气的冲和重
  听者难免对他的半真半假之言信以为真
  长沙伢子是我见过的各地区男人中最有男子汉气概的
  他们也有失败和笨手笨脚
  但当初承诺帮忙的豪情余韵还在
  你都不忍心责怪他们
  长沙伢子情绪多变
  像长沙的天气
  冷得像冬天,又热得像盛夏
  长沙伢子外表刚强莽撞
  内心细致
  做事干净利落
  对爱情更是如此
  他们的爱情也是特别的
  如果你看到他们凝视爱人的眼神
  温柔得让旁人都感动
  温柔得让人忘掉他们所有的缺点
  长沙伢子也是让人害怕的
  他们凶起来
  眼睛里射出愤怒的光芒
  嗓子那么巨声吼着
  大手掌那么挥舞着劈下来
  很有威慑对方的效果
  让长沙土著mm怕而逃之
  不过
  男人不是完美的,才是纯粹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湖南人才珠宝库的超级钻石(1)
湖南人才珠宝库的超级钻石,发出熠熠诱人的光芒。
  从中国近代开始,湖南人活跃在中国的政坛和军界,英才济济,引起了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自然也吸引了社会历史学家的眼光。事实摆在学者们的面前,湖南近代出现了人才蔚起的兴盛局面。学者们很容易看到湖南已经成为人才摇篮的事实,但他们的任务是要针对这种现象回答一个“为什么”。
  首先,学者们以时间为线索,将近代湖南涌现的人才,划分为五个批次,或者说五个群体:第一批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后,以陶澍、贺长龄、魏源为主;第二批出现在咸同年间,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为主;第三批出现在19世纪末,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为主;第四批出现在20世纪初,以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蒋翊武为主;第五批出现在“五四”时期,以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为主。
  对于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因,我们前面已经引用了学者们的许多观点来加以阐述。我们已经知道,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气候,为近代湖南人才兴起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湖南地处内陆,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临湖。自古民性倔强,风气不开。恶劣的气候锻炼了湖南人的血性。由于封闭和蛮荒,湖南得以接纳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贬官。经过几次大的移民之后,到了近代,湖南人素质实现了全面更新,吸取了移民所特有的开拓性与进取性;又因苗族、瑶族、侗族、土家族与汉族联姻,衍化出一种湖南人所独有的精神,质朴笃实、开放兼收、勇于任事、锐意进取、刚劲尚气,使得湖南人不甘寂寞、勇于实践而成材。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昌盛,为人才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随着交通逐渐发达,湖南人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新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因此得以传入,促使湖南人走上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成材之路。
  湖湘文化的历史传承,为近代湖南人才兴起打下了思想基础,输送了精神养料。湖湘文化起源于以霸蛮的野性为原始特质的楚文化,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兼收并蓄了各种文化的精髓,与时俱变,但通经致用、经国济世的传统一直保持下来。经世致用的传统,就是强调积极的面世入世,树立治国平天下的志向,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近代湖湘人才的成长崛起,离不开这种精神养料的滋润。
  近代以来,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与动荡的社会局势,为湖南人才的喷涌带来了机遇。近代湖南始终是全国阶级斗争最为激烈的省份。曾国藩组织湘军与太平天国相抗,因此受到清朝的重用,一大批湘军人物随之而崛起。清朝军队在甲午战败,成为湖南人求变的契机,救国图强的意念,促使湖南第二批人才兴起。20世纪初,清朝实施新政,出现了留学热潮。一批湖南留日学生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他们回国后叱咤风云,成为致力于推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