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他的得意门生之一的。
  俞平伯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曾加入“新潮社”。在社团活动中与周作人有着较多的接触。但是他们的文学观却有所差异。这主要表现在“诗的平民化”的问题上。1922年1月,俞平伯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了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在创刊号上俞平伯发表了《诗底进化的还原论》,强调“诗底主要质素”是“平民性”,“诗的效用”是能够使“多数人向善”。对这种诗歌观,周作人不能认同。他在2月26日出版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诗的效用》一文,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诗歌观。他指出,诗歌是要“个人将所感受的表现出来”,就达到了目的,就“有了他的效用”,“倘若舍己从人,去求大多数的了解”,就“不是他真的自己的表现了”。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周作人还觉得意犹未尽,于3月27日他又给俞平伯写信,循循善诱地告诫俞平伯说:“文学的感化力并不是极大无限的,所以无论善之华恶之华都未必有什么大影响于后人的行为”。年轻而思想激进的俞平伯接受了他的观点。两年后,俞平伯发表《西湖的六月十八夜》,这篇写得空灵超脱、虚无缥缈的散文,很得周作人的喜欢。他将这篇文章选入国文课教材,给予很高的评价。这对年轻的讲师俞平伯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1924年孙伏园邀请了鲁迅、周作人等十六位志同道合的撰稿人创办了《语丝》周刊。同年底,俞平伯加入“语丝社”,开始在《语丝》上发表作品。1926年后周作人接替孙伏园编辑《语丝》。俞平伯更是如鱼得水,相继在《语丝》上发表了十几篇作品。特别是在“语丝社”每月的*中,他与周作人经常见面,彼此的思想感情更加接近。
  大革命失败以后,周作人“闭户读书”,很少与外界联系,但与俞平伯、废名等得意的弟子,却交往很密切。他们不仅经常会面闲聊,还时常有书信往来。俞平伯曾将周作人自1924年到1932年写给他的190余封信,装裱成三册《春在堂所藏苦雨斋尺牍》。每六七十封信函,装裱成一册,用木板加封,还附有周作人写的跋。
  “七七”事变后,周作人附逆,俞平伯却躲在书斋里,没有跟随他的老师随俗浮沉。不过在抗战胜利后,俞平伯却为当年自己没有劝谏老师而感到歉疚和悔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从争辩到共鸣:周作人与梁实秋
周作人与梁实秋是在一次文艺论争中开始交往的。
  五四运动爆发时,正在清华学校读书的梁实秋在五四运动的洗礼下,和一些激进的同学一样,强烈的希望参与社会活动。他选择了文学批评,以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和人辩驳问难”。而他的论争对手中,就有周作人。周作人认为诗歌“须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梁实秋不以为然,在1922年5月27日至29日,连续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反驳。
  周作人怒而反击。他针对梁实秋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善”的文艺观点,在6月2日《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丑的字句”》一文,对梁实秋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两人你来我往,互不让步,又相继发表了几篇文章互相辩难。
  四个月后,冷静下来的梁实秋作为清华文学社的学生代表,到八道湾来请周作人给他们讲课。周作人并没有计较刚刚发生过的那场争论,一口答应下来。1923年3月3日周作人来到清华园,给文学社的同学们讲了《日本的小诗》这个专题。周作人讲课声音不大,几乎是照本宣科,但是梁实秋和他的同学们仍然怀着敬佩的心情认真听课,仔细地做笔记,对他非常尊敬。
  后来,梁实秋撰文对五四浪漫主义大张挞伐,周作人则很折服,引起了思想上的共鸣,从此也冰释了前嫌。
  梁实秋从美国留学归来后,文艺观点有了较大的转变,对于周作人的文艺观不仅能够接受,而且几乎是殊途同归了。梁实秋主编《自由评论》时,周作人被邀请为重要撰稿人,先后发表了《谈策论》、《文学的未来》、《谈日本文化书(致梁实秋)》等文章。1934年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教,成为周作人的同事时,彼此的关系异乎寻常地密切起来。他经常到周作人家造访,相互间也常有书信往来。抗战爆发后,梁实秋到《中央日报》主编副刊,离开北京,从此他们就失去了联系。
  到20世纪60年代,周作人给香港朋友写信时提到梁实秋和林语堂,说“林语堂与梁实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盖才子到老辄有倚老卖老之病,亦即是才尽也。”而梁实秋得知周作人逝世的消息后,写了篇《忆岂明老人》。在文中对周作人的评价也是一分为二的:“他一生淡泊,晚节不终,实在是至堪痛惜而无可原谅之事。但是除此一点之外,他的学养的风度仍令人怀思而不能自已。”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相逢一笑泯恩仇”:梁漱溟与冯友兰
梁漱溟,生于1893年,原名梁焕鼎,字漱溟。广西桂林人,现代新儒家的开山鼻祖。他是元朝宗室帖木儿的后裔,出身于官宦家庭。中学毕业后,报考北大,没有被录取,后在《民国报》当编辑和记者时,开始对佛学产生兴趣。1916年9月,23岁的梁漱溟在《东方杂志》发表《究元决疑论》,引起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注意,遂于1918年将仅有高中学历的梁漱溟聘为讲师,后又聘为教授,主讲《印度哲学》。
  当时冯友兰在北大哲学系读三年级,梁漱溟虽仅仅比他年长两岁,却是他的印度哲学老师。1921年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时,冯友兰正在美国读书,他设法买到一本,读后给老师写了一封长信,很爽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老师商榷。梁漱溟很重视这位学生的批评,将这封信保存了60多年。冯友兰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工作,经过孜孜矻矻的努力,广纳博取,兼收并蓄,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并借鉴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成果,建构了独特的哲学思想新儒学体系,被称作“最后一个大儒”,成为与他的老师声名并立的国学大师。
  他们都为构建新儒学做出了贡献,然而,他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却鲜少联系,直到晚年才有机会倾心长谈。这除了他们的性格因素之外,还与解放初的不同处境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梁漱溟由于生性耿直,有话就说,结果被指责破坏工农联盟,从此在学坛上几乎销声匿迹。而冯友兰则随和得多,当时他也像其他的知识分子一样,给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努力学习*主义,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毛泽东读了他的来信非常高兴,随即给他写了回信,鼓励他“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
  在“*”时期,许多学者都受到冲击,梁漱溟就被红卫兵抄家,批斗。而冯友兰因为毛泽东曾表态说冯友兰是讲唯心主义哲学的,如果想知道一点唯心主义,还得去找他,因而安然无恙。而且1973年10月在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之际,北大和清华大学的两校大批判组:“梁效”诞生,冯友兰还担任了批判组的顾问,成为当时新型知识分子的杰出典型。:后来他自己也承认这样的举动“毫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不是立其诚而是立其伪”。
  1985年12月4日北大哲学系为冯友兰举行90华诞庆祝会,邀请梁漱溟出席,可是梁漱溟却借故“天气不好,不宜出门”予以拒绝。事后,梁漱溟给冯友兰写了封短信,说明没有出席寿宴的原因是因为冯友兰“献媚江青”,但是“如到我处来谈,则当以礼相待”。1985年12月24日,冯友兰造访梁漱溟,这两位老朋友终于会聚到一起。他们谈佛学,谈昔日北大的生活,以及晚年境遇,终于“相逢一笑泯恩仇”。1988年梁漱溟病逝时,冯友兰发表了一篇悼念文章,充分肯定了梁漱溟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和敢于犯颜直谏的精神。这种评价很贴切地体现在他为梁漱溟拟写的挽联中: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两度求师:吕凤子与徐悲鸿
在国画界,人们熟知齐白石、徐悲鸿和张大千,却鲜少熟悉吕凤子的大名。其实他是与齐白石、徐悲鸿和张大千齐名的著名国画大师。他是江苏丹阳人,生于1886年,卒于1959年。1907年,他和张大千同时考入浙江两江优级师范,毕业后曾在扬州和北京任教,42岁时被聘任为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的首席教授和画学研究员。
  他与徐悲鸿相识于1912年。当年,年仅17岁的徐悲鸿到上海学习西画,而此时吕凤子正在上海办神州美术学院。吕凤子在朋友指引下认识了徐悲鸿,并为他提供了免费进修的机会。吕凤子亲自指导徐悲鸿学习西画,告诉他学习西画的基础是素描,悉心指导他学习素描,为徐悲鸿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9年徐悲鸿到法国留学,8年后回国。吕凤子得到徐悲鸿回国的消息,就举荐他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担任西画组教授。徐悲鸿为了兼收并蓄,决定向吕凤子先生学习国画。他在拜会吕凤子时说:“吕先生,您教给我画素描,对我的西画发展有极大帮助,您再教给我画国画吧。”吕凤子说:“你已经成为西画大师了,我怎能收你这个徒弟呢?”徐悲鸿说:“能者为师嘛,您的国画成就大,向您学习是理所应当的事。”就这样,徐悲鸿在课余时间向吕凤子学习国画技法,为徐悲鸿以后的国画水准奠定了基础。
  1929年的一天,徐悲鸿得知法国巴黎要举办世界博览会,正在征集美术作品进行展览,就找到吕凤子先生,请他选出画作参加展览。不料,吕凤子却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哪里有那个水平呀!”徐悲鸿反复说服无效,没有办法,他就从艺术系的书画展览室里偷偷取走一幅吕凤子先生的《庐山之云》,寄到巴黎参加展览,却获得了一等奖。几个月后,巴黎寄来了获奖证书和奖章,徐悲鸿去送奖章和获奖证书时,才将自己私自推荐参展的事告诉给吕凤子。面对既成的事实,吕凤子也就默认了这次参展。
  

创始之功不可没:胡适与冯友兰
胡适1917年受聘到北京大学任教时,冯友兰正在北大读三年级。虽说他们年龄仅相差4岁,但冯友兰总是以学生自居。
  他们都属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行者,为我国哲学史的研究进行了筚路蓝缕的开创性的工作。然而这也是他们的分歧的开始。
  1919年胡适出版了在北大的讲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论述了先秦时代的哲学面貌,但下卷一直没有问世。冯友兰在1931年到1934年间,分别出版了《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卷,对先秦到清末两千多年中中国哲学的演进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冯友兰在自己的著作中,通过独立思考,将孔子作为中国哲学的源头,与胡适倡导的从老子起步恰恰相反。这就涉及孔子与老子孰先孰后的问题。其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道家还是儒家的问题。在1930年胡适与冯友兰的这种意见分歧,也是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梁启超、顾颉刚、钱穆都支持冯友兰的观点。
  当时,胡适发表了《与冯友兰先生讨论老子问题》和《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等文章,提出与冯友兰商榷,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冯友兰也发表了《老子年代问题》和《读“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答胡适之先生》予以回应。在当年学术争鸣很宽松的气氛中,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此而结怨,胡适不失身份地表示:冯友兰的观点不能使他“心服”,“若有充分的证据使我心服,我决不坚持老子早出之说”。
  在胡适到了台湾之后,他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开始对留在大陆的冯友兰采取情绪化的否定态度。他没有确凿的证据推翻冯友兰的“孔子早出说”,却顽固地坚持他的“老子早出说”,甚至以一些道听途说的谣言来攻击冯友兰,显得有失大师风范。
  冯友兰与胡适的观点不同,但他并没有否认胡适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功绩。他认为他的“哲学史”是“因为后来者可以以先来者为鉴,从其中取得经验教训”;“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近代化的工作中,胡适的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心有灵犀一点通:胡适与吴景超
社会学家吴景超,字北海,生于1901年,安徽歙县人。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3年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社会学,于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和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财经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担任教授。
  吴景超在清华读书时对胡适很敬仰。当年胡适倡导新文学革命,思想激进,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美国留学期间,吴景超开始与胡适通信。他将胡适尊为师长,吴景超写的文章也常寄给胡适审阅。当时,他们的思想观点一致,特别是在国共两党的问题上,几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更增加了他们之间的默契。
  1932年5月,胡适邀集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翁文灏等几个朋友,发起成立“独立评论”社,创办了一个专门谈政治的周刊《独立评论》。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吴景超也被邀请参加,并且捐赠经费30块大洋。在十几个成员中,他年龄最小,捐赠也少,属于“独立评论”社的“小字辈”。当时,他们每周聚餐一次,以胡适、丁文江、蒋廷黻为首的几位高谈阔论,发表对时局的看法。吴景超出席聚餐时,认真聆听胡适等人的高见,眼界大开。有时他有些疑问,向胡适请教,都能迎刃而解,使他思想豁然开朗,因此对胡适更加崇敬。胡适对吴景超也很器重。1933年冬天,《独立评论》开展“*与*”的讨论时,蒋廷黻、丁文江公然迎合蒋介石的意愿,主张中国实行专制*。胡适却希望蒋介石实行美国的*政治,反对*专制。在持续一年多的讨论中,吴景超坚决地站在胡适一边,所发表的观点深得胡适的赏识,不久他就将吴景超安排为《独立评论》的编辑。
  1935年冬,吴景超奉命离开清华,随翁文灏、蒋廷黻到南京行政院任职。吴景超举棋不定,就去找胡适请教。胡适当即表态支持他到政府任职,并鼓励他要“遇事敢言”,做到“教育领袖”的程度。1948年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发行金圆券失败,胡适向蒋介石举荐吴景超协助解决善后问题。但这次吴景超对胡适的举荐并没有遵命,原因是在20世纪30年代,吴景超在南京政府任职时,与翁文灏相处不睦,他不乐意去帮助翁文灏去收拾残局。1949年1月北平解放前夕,胡适很关心吴景超的未来,专程派人给他送来两张飞机票,希望吴景超与他一起飞到南方,可是吴景超被婉辞拒绝。他奉劝胡适也留下来,未能如愿。
   。 想看书来

心灵默契,诗句传情:胡适与杨振声
教育家杨振声  胡适与杨振声既是师生又是同事。杨振声,字今甫,山东蓬莱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两年后胡适到北大任教,年长于胡适一岁的杨振声就成了他的亲传弟子。或许是几乎同龄的缘故,胡适与杨振声相处得很投契。在杨振声和一些同学组建学生社团“新潮社”时,胡适亲临指导,对该社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五四”运动爆发时,杨振声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曾因参与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而被捕。在1919年杨振声从北大毕业时,胡适考虑到他的处境,推荐他到美国留学。
  1924年杨振声归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与胡适成了同事。他们的关系更密切,经常切磋文学创作,杨振声酝酿和创作小说《玉君》时,从胡适那里得到很多启发。1931年年初北大校长蒋梦麟物色文学院院长时,胡适曾举荐担任青岛大学校长的杨振声,但未能如愿,最后还是由胡适接任。但从这件事上可见胡适对杨振声的器重。
  在杨振声担任青岛大学校长期间,曾邀请胡适前来讲学。胡适从上海乘船到青岛时,海面上风浪太大,轮船不能靠岸。胡适就从船上给杨振声发了封电报:“宛在水中央。”杨振声接到这封电报,知道胡适已经到了青岛海边,就给他回了封电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两封电报,心灵相通,诙谐而幽默。
  杨振声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