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复,同时还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卖饼的,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的大计”,这件事“使我乐观,使我高兴”。最后真诚地表示:如有我可以帮你小忙的事,如赠送你找不着的书之类,我一定很愿意做。
  从此,卖麻饼的小贩袁瓞便成了博士胡适的“我的朋友”了。
  一天,胡适邀请袁瓞到南港的中央研究院去做客。袁瓞把带来的黄灿灿、散发着芝麻清香的10个芝麻饼,捧到胡适面前,说:“先生,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您吃,表示我对您的敬意。”胡适接过芝麻饼,拿起一个来便吃,嚼得吱咯吱咯地响,脸上现出少见的笑容。
  他们一老一少,谈得很融洽。胡适语重心长地向这位年轻朋友说:
  社会的改进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只能有零售,不能有批发,只有共产政权才相信社会改进是可以批发的。许多人做事,目的热,方法盲,……我们过去有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也是犯了有抱负而没有方法的毛病。
  这次谈话中,袁瓞得知胡适鼻孔里长有息肉,觉得很巧,告诉胡适说,他的鼻孔里也长了一个小瘤,恐怕是鼻癌。袁瓞听说台大医院可以治疗,但费用太贵,诊治不起。胡适便立即给台大医院的高天成院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治疗费用由我负担。
  临行时,胡适赠送他五本书,每一本上都亲笔题名留念,并说:“你先拿去看,以后需要什么书,尽管随时来拿。”
  后来,袁瓞去医院检查,并非癌症,但他却十分感激胡适对他的关切和帮助。
  有一次胡适心脏病复发,住进台大医院。一位朋友拿了一个芝麻饼送到胡适的病房来,说:“我给你吃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我相信你没有吃过。”
  胡适接过来一看,见是麻饼,便笑了,说:“我早就吃过了。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做的。”老胡适天真地认为,台北市芝麻饼都是“我的朋友”袁瓞一个人做的!
  

偶像的坍塌:梁漱溟与章士钊
梁漱溟  梁漱溟自幼年就喜欢读报纸,特别是中学阶段,许多知识都得益于报纸的新闻和评论。当时北京有一家《帝国日报》常见署名“秋桐”的文章,因讨论宪政制度的问题引起了梁漱溟的兴趣。后来,梁漱溟发现上海《民立报》常见署名“行严”提倡讲逻辑的论文,在风格上与“秋桐”的文章完全相同,梁漱溟断定两个笔名实为同一作者,后来通过朋友了解到这个人的真实姓名为章士钊。
  辛亥革命时期,《民立报》为同盟会的机关报,章士钊曾在《民立报》主持笔政,后因章本非同盟会成员,只好从中退出,自创《独立周报》,抒发个人言论。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图谋称帝,章士钊在日本出版《甲寅》杂志,因坚持共和的立场,传颂国内,极富盛名。梁漱溟很喜爱这份杂志,阅读之余,常就许多问题与章士钊通信探讨,彼此间建立了友谊。不久,章士钊回国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的护法战争,担任军务院秘书长。战争结束后,章士钊来到北京,梁漱溟才同这位心仪已久的朋友第一次见面。没想到这次见面却让梁漱溟大失所望。在梁漱溟的心目中,章士钊应当是一位关注国计民生、刻苦自励的君子志士,而实际上,他嫖、赌、吸鸦片无所不为,细行不检,小节不拘,这让梁漱溟又觉得实在可惜。
  二人的交往从此日渐疏远。

一诺千金捐助革命:孙中山与张静江
张静江出身富商之家,其父曾以10万两白银为他捐得江苏二品候补道衔。1902年5月,张静江作为清政府派驻法国公使孙宝琦的随员,乘轮船从上海前往巴黎。恰巧,大名鼎鼎的孙中山先生也在同一条船上。
  孙中山这一年37岁,此前他已秘密创立了兴中会,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争。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遂到处流亡,积极筹措经费,联络志同道合的同志,以便再次举义。他这次乘该船出国,也是为了此目的。张静江对孙中山早就崇拜不已,极欲利用这次机缘结识这位革命志士。经过几次接触,张静江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张向孙表达了要求参加兴中会的愿望。孙中山十分欣喜,从此两人遂在轮船上结成了密友。当张静江得知孙中山正在为筹措革命活动经费一筹莫展时,便毫不犹豫地向孙中山表示,愿先捐助3万两白银支持革命。孙中山对张的慷慨解囊表示由衷的感谢,遂又感到,如此巨大的款项,到哪里去取?张静江会不会像一般公子哥儿那样信口开河、随便说说?张静江看出了孙中山的心思,便说:“先生不是准备去美国洛杉矶、檀香山等地宣传革命吗?正好,我们家在纽约设有一个通运公司的分公司,经理名叫姚叔兰,是我的妻舅。我写一封亲笔信交给先生。先生到纽约后,可直接找他。我在信上写明凭信一次照付。不过一定要机密行事,万万不可泄露。否则就会累及众多人的身家性命。”孙中山到纽约后,果然凭张静江这一纸信札,顺顺当当地拿到了3万两白银。
  张静江一直与孙中山保持着秘密联系,他不仅自己追随孙中山,还动员兄弟张弁群和不少亲朋好友也参加了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张静江后来还慷慨资助蒋介石,使在上海证券市场破产的蒋介石度过了危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弥留之际的友情:萧红与骆宾基
骆宾基,原名张璞君,吉林珲春县人。1934年到北大旁听,对文学创作产生兴趣。不久他听说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在鲁迅扶持下出版了。于是他决定循着萧军、萧红的足迹投奔鲁迅。当他将长篇小说《边陲线上》的前两章,寄给鲁迅时,鲁迅已经重病缠身,无力指导他的写作了。“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他在茅盾的荐举下,到浙东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流亡到香港,开始写作长篇小说《人与土地》。当时他所带的钱不多,过了些日子就付不起店钱了。只得请求同是东北流亡作家的端木蕻良的协助。端木委托人为骆宾基付清店钱,为他安置了住处。同时还在自己主编的《时代文学》上刊发了骆宾基的长篇《人与土地》,使得骆宾基能够凭稿费维持生活。
  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骆宾基打算撤离香港。当骆宾基打电话向端木、萧红辞行时,端木问他能否暂留香港,协助照料病重的萧红,骆宾基慨然允诺,并立即赶往他们的住处。由于香港形势紧急,端木和骆宾基等人抬着萧红先后躲避在周鲸文家、恩豪酒店和时代书店宿舍。12月25日,香港沦陷,很多进步人士撤离香港。此时的萧红喉肿、胸闷、呼吸困难,被送入养和医院。因医生误诊,做手术时大伤了萧红的元气,身体更加虚弱。接着又将萧红送往圣士提凡女校改成的临时医院。不堪颠沛流离之苦的萧红,在1942年1月22日,逝世在这所医院里。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萧红病逝的44天中,根据骆宾基的《萧红小传·修订版序》所说,一直是骆宾基守护在萧红的身边。病重的萧红对骆宾基说:“端木是准备和他们突围的。从今天起,就不来了,他已经和我说了告别的话。”因此,骆宾基总是谴责端木蕻良在萧红生命攸关的时刻,将护理的责任推给他。可是后来的端木夫人钟耀群写的《端木与萧红》一书,则说端木离开萧红是外出购买食品、药物,寻找尚未被日军接管的医院。萧红病逝后,端木请人为萧红拍摄了遗容,又剪下一缕萧红的遗发揣入怀中。还以高价买了素色瓷瓶,来装萧红的骨灰。第二天,他与骆宾基一起,将萧红的骨灰瓶葬于浅水湾。
  究竟事实的真相如何,鉴于端木与骆宾基都已经作古,很难说清楚孰是孰非了。不过,从1942年2月末,端木、骆宾基等人乘“白银丸”离开香港,辗转来到桂林这件事来看,在萧红病危期间,端木并没有撤离香港,至于有多少天没有陪伴萧红则是个不解之谜。
  

怀柔与软化:林语堂与蒋介石
幽默大师林语堂提倡幽默,除了因为国民缺少幽默感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蒋介石政府的专制,林语堂曾如此夫子自道:“我在文学上的成功和发展我自己的风格完全是国民党之赐,如果我们的民权不被取缔和限制,恐怕我永不能成为一个文学家,那严格的取缔逼令我另辟蹊径以发表思想……饶有含蓄使不致身受牢狱之灾。”
  林语堂在他所编的《论语》杂志上,多次议论到蒋介石,每每冷嘲热讽,皮里阳秋,似褒似贬,令人真假难辨,如他自己形容的,是表演马戏的在绳子上跳舞。
  1940年及1943年林语堂两次从国外回到抗战中的祖国,受到国民政府的热情接待,蒋介石夫妇不仅多次接见,还委以侍从室顾问头衔。虽然林语堂声言接受此衔只是为了拿护照方便,而并未拿过政府的一文津贴,但从他单为方便拿护照就不避亲蒋之嫌这一点,也可看出他对蒋政府态度的改变:他已不是二三十年代的那个“不左不右”的林语堂了。
  1958年10月14日,林语堂从国外飞抵台湾,这是他首次登上宝岛,受到各界人士的隆重欢迎。自然,人们的热情是当局对林语堂的态度的一种折射。林语堂上岛的第3天,下午5点,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士林官邸会见了林语堂夫妇。当时正是“炮轰金门”高潮时期,蒋介石却将金门军需补给等军务大事暂搁一边,与林语堂大谈《红楼梦》。
  1966年元月林语堂夫妇二人上台岛,与8年前一样,蒋介石在第3天下午于高雄澄湖官邸会见林氏夫妇,半年后林语堂即回湾定居。起先是赁房而居,后来蒋介石专门为他在阳明山士林区建了一座非常漂亮的花园住宅。蒋介石对林语堂不仅在生活上很关照,还想给他官做,曾打算让林语堂任考试院副院长。
  林语堂虽然不肯做官,婉拒了蒋介石,但对蒋介石的好意却是心领的,加深了对蒋介石的感情。他定居台湾不久,即逢蒋介石80大寿,林语堂写了贺诗一首,中有“高山景行止”之句表达他对蒋介石的尊崇之意。
  1975年4月,蒋介石逝世,消息传来,林语堂一跤跌在地上,起来之后,半天不说一句话。后来他不顾年迈体弱,亲至蒋氏遗体前“涕泗滂沱”了一番。
  

情绝于利:林语堂与赛珍珠
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人赛珍珠,在她出生前,她的父母在中国传教,在她4个月大时就把她带到中国,此后20多年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中国,因此对中国充满了感情,视中国为第二祖国。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评论周报》中的一个闲话中国政治、社会的专栏《小评论》引起了赛珍珠的注意,她为作者的无畏与幽默才能所钦佩,于是想要见他,他就是林语堂。
  1933年的一天晚上,他们见面了。之后林语堂在赛珍珠的鼓励下,着手用英文写作《吾国与吾民》,该书后来作为赛珍珠丈夫的戴约翰公司组织的图书在美国出版,赛珍珠在序言里极力称赞该书及其作者。该书在美国十分畅销,英美一些机构纷纷发来邀请,赛珍珠也力劝林语堂到美国去。1936年,林语堂率全家赴美,1937年他的《生活的艺术》在不断听取赛珍珠夫妇意见后完成,出版后成为1938年度美国最畅销的图书。
  此后林语堂又在赛珍珠夫妇的鼓励下写出了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并由戴约翰公司出版。次年,戴约翰出版了林语堂的散文集《讽颂集》(又译《爱与刺》)。集子中所收的大多是当年《小评论》中的文章,赛珍珠又写了篇热情洋溢的序。在此之后,林语堂陆续写出了《风声鹤唳》、《啼笑皆非》、《枕戈待旦》、《苏东坡传》、《唐人街》、《朱门》等著名作品,且都由戴约翰公司出版。
  从1933年起算,林语堂与赛珍珠的友谊维持了20年,其间虽因林氏著作的巨大成功而使他们的友谊几番出现高潮,但毕竟彼此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差异,最终葬送了他俩这段本来传为佳话的跨国友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提携与感恩:林语堂与谢冰莹
北伐女兵谢冰莹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坚持写日记,因为担心遗失,便把它寄给在武汉《中央日报》编副刊的孙伏园,请他代为保管。孙伏园则以一个编辑的眼光,发现了这些日记的价值,于是就把它们以《从军日记》为名一篇一篇地在《中央日报》副刊里发表了。林语堂曾把其中一篇译为英文,登在《中央日报》英文版上。后更全部译为英文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谢冰莹解甲回乡后,被家长强迫嫁人,后逃出婆家,来到上海,虽然有孙伏园与林语堂作她的朋友,但仍感前途茫茫,情绪低落。林语堂为开导她,花了不少时间,谢冰莹后来回忆道:“他总是循循善诱地和我谈,一谈也许就是两三小时。”
  当时谢冰莹几乎没有生活来源,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曾有三天三夜米不沾牙而只以自来水充饥的记录。谢冰莹说:“这时唯一的安慰,是去林语堂先生和孙伏园先生两家打牙祭。”
  不仅如此,林语堂还关心谢冰莹的写作,在他的极力劝说下,谢冰莹才同意将她原本认为“不成文学”的日记出版单行本。林语堂亲自整理,并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
  《从军日记》出版后,风靡一时,后被译为日文、法文、朝鲜文出版。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读到法文版后,特地给谢冰莹来信表示祝贺和赞扬。
  抗战爆发后,谢冰莹在长沙竖起大旗,召集成立了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亲自带领近20名女青年,开赴前线协助作战,这使林语堂很受感动,他给她去信道:“你自称小兵,实我对你们小兵只有惭愧。……弟在国外,惟有文字尽力而已,余不足道,打胜仗还是靠诸位小兵。”
  就在这一年里,林语堂的长女与次女将谢冰莹在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一个女兵的自传》译成英文,林语堂校正后又写了序,把它交给他的好友赛珍珠夫妇的戴约翰出版公司出版。
  林语堂逝世一周年后,谢冰莹在纪念文章中满含深情地说:“林、孙两位先生是最早栽培我,使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先进,没有他们的提携与鼓励,我绝对不会有今天,饮水思源,我没齿难忘他们的恩情。”
  

志趣道不同的同乡同龄人:陶行知与胡适
陶行知与胡适都是安徽人,陶行知的歙县与胡适的绩溪县相距不过几十里路程。不仅家隔得不远,两人的年龄也出奇地近,陶行知只比胡适大两月。两人先后赴美留学,各自辗转一圈后,竟在同一年里入哥伦比亚大学,又同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回国,一南一北,同样做了高等学府的教授。
  五四运动那一年,陶胡两人一同接待了来华访问的他们的老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杜威的来访,给中国的“平民教育”加了温,胡适对“平民教育”多有鼓吹,陶行知更全身投入其中,并作为终身致力的事业。
  1923年夏秋,胡适到杭州休养,与他私爱的表妹曹珮声优游于西湖山水间。中秋之日,陶行知冒雨来见胡适,当晚就住在山上。
  陶行知此番与胡适同游,自不免时而谈及平民教育。有回陶行知问胡适:“你家里可能办平民教育吗?”胡适说能。陶行知又问:“谁教咧?”胡适说:“我的车夫可以教。”陶行知顿受启发,一个教一个、被教的在学的同时又可以教下一个的“连环教学法”在他头脑中明晰起来。隔不几天,陶行知就给胡适夫人江冬秀寄了6本《平民千字课》,同时写了一封长信,详细介绍“连环教学法”,希望胡府的车夫吴二做教员,教别的佣人识字,连胡适的儿子“祖儿或者也可以教几课咧。”
  胡适过的是养尊处优的学者生活,而陶行知则放弃了这种生活,走上了一条大众教育的“野路”。道不同,思想观念也就产生了差异,两人变得越来越疏远了。后来陶行知在南京市郊创办晓庄师范,因收有共产党员身份的学生,学校被当局查封,陶行知也被通缉。此时,胡适已与陶行知形同陌路,但他将卫戍司令部解散晓庄师范的布告、陶行知的通缉令、报纸对事件的评介连同晓庄师生乘火车不打票的油印宣言,一并粘贴在他的日记本里。虽然他并不了解事实真相,所收剪的报章也多是歪曲的报道,妨碍了他对陶行知生怀同病之怜,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