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是感情动物,当廖静文听说徐悲鸿的妻子红杏出墙的事之后,出于对长者的同情,对他照顾得更为悉心。她经常陪伴着徐悲鸿到嘉陵江边散步,天长日久,感情的暖流自然会流汇在一起。有一次散步时徐悲鸿对她说:“我最喜欢你的单纯。有人给我搭桥介绍对象,没有一个像你这样单纯。”一句话说得廖静文脸颊飞红,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自此,他们间的关系显得更为亲近了,已经揭开了恋爱的序幕。
  当年,徐悲鸿经常患病,廖静文的悉心照料,更让徐悲鸿感动。1944年患上严重的肾病和高血压,住进医院。他身边没有人陪伴,廖静文就陪他住在医院里。那时,徐悲鸿手头没有多少钱,治病需要的钱很多,廖静文就量入为出,每天都是吃徐悲鸿吃剩下的饭菜。为了不让徐悲鸿看到,她都是将饭菜拿到病房外边去吃。
  徐悲鸿与廖静文恋爱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蒋碧微的耳朵里。她几经打听,得知廖静文父母的住址,便给廖静文的父母写了封信,说她是徐悲鸿的合法妻子,廖静文破坏了她的家庭。廖静文的父母得知女儿与相差28岁的徐悲鸿恋爱,而且还是与有妇之夫恋爱,十分恼火,要她立即离开美术学院,断绝与徐悲鸿的一切联系。
  在父母的压力下,廖静文匆匆地给徐悲鸿写了封绝交信,就离开了。不料,事有凑巧。平时徐悲鸿总是上完四节课才回办公室来,而这天徐悲鸿觉得心神不宁,无心讲课,只上了两节课就回来了。在办公室见到廖静文的信,立时就意识到廖静文回家了,他飞快地追到廖静文回家必经的嘉陵江渡口,看到廖静文正在等轮渡。徐悲鸿一把拉住她,说:“我与蒋碧微早就分居了,很快就办理离婚手续,我不能没有你。”但在父母的压力下,她还是离开了美术学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考入迁移到重庆的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读书。
  徐悲鸿为她有机会深造,很是高兴。他找到她,向她表示:“我等你四年,要是在四年里你找到最爱的人,我决不干扰你。”廖静文离开徐悲鸿后,觉得心里总是挂念着他,经常回忆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挂念着徐悲鸿的身体。有一次她与知心女友谈起这件事,女友说:“你这是为了什么?”此时廖静文才真正意识到:她什么也不为,就是爱着徐悲鸿这个人。
  经过一段内心的煎熬,廖静文不顾家里的反对,终于勇敢地到贵阳找徐悲鸿,答应与他结婚。接着,徐悲鸿于1944年2月9日在贵阳登报宣布与蒋碧微离婚,三天后又登报与廖静文订婚。1946年他们回到重庆后,在中苏文化协会礼堂举行了婚礼。
  他们在一起只度过了7年的恩爱生活,徐悲鸿就因突发脑溢血于1953年病逝了。当时廖静文刚刚年满30岁。
  徐悲鸿病故后,廖静文将徐悲鸿的1000多幅藏画和他的作品捐献给国家。在她的努力下,徐悲鸿故居建成徐悲鸿纪念馆。她在纪念馆工作之余,着手撰写徐悲鸿的传记。为了写好徐悲鸿传记,她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插班学习。1957年夏,她完成大学学业,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期间,徐悲鸿纪念馆被毁,廖静文又给当时在世的毛泽东主席写信,要求重建徐悲鸿纪念馆。很快得到毛泽东主席认可的批示,于1983年正式开馆。

“约法三章”定情缘:老舍与胡絜青
1929年的冬天,老舍从英国回到北京后的一天,在与好友白涤洲叙旧时,白涤洲问起他的婚姻大事,老舍支支吾吾地说:“父母做主的那段婚姻,虽说退掉了,至今想起来也让人伤心。我刚31岁,还不着急呢。”白涤洲:“怎么不着急?男大当婚,遇到合适的机会就该张罗了。”白涤洲这样说,事出有因。原来他的朋友有个妹妹叫胡絜青,已经26岁了,她母亲常为女儿的终身大事着急,就让胡絜青的二哥找他的朋友罗常培、白涤洲留心物色。恰巧此时老舍回到北京,罗常培与白涤洲都相中了老舍。
  怎么先让他们见见面呢?白涤洲与罗常培就请北京师大音乐系的一位朋友出面,带着他的学生胡絜青拜访老舍。胡絜青自幼爱好文学,与几位女同学组织了个文学社——真社。她们读过老舍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长篇小说。如今听说老舍回到北京,很希望能见到这位心仪已久的著名作家。于是胡絜青就代表“真社”社员,来请老舍给她们辅导创作。老舍一向平易近人,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事后胡絜青和老舍才得知这是白涤洲、罗常培他们有意安排的。后来,白涤洲、罗常培先后三次轮流做东,宴请老舍和胡絜青,而胡絜青没有拒绝,也没有明显地表示出什么。
  第二年的夏天,老舍应山东齐鲁大学之邀担任中文系副教授,要离开北京。尽管在与胡絜青的三次接触中,她没有明确表态,但是老舍已察觉到胡絜青的默许。不过老舍也有所顾虑:虽说他俩都出身于满族正红旗,可是两家的家境相差悬殊。胡絜青出身于正三品的参将,老舍却出身于正红旗的护军。他担心门不当、户不对,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影响婚姻关系。他左思右想,觉得还是应该事先摊牌,把丑话说在前头。老舍就给胡絜青写了封信。信中首先谈了对胡絜青的美好印象,指出他们都是正红旗人,可是由于两家的地位相差悬殊,忠告她必须有吃苦的思想准备;接着就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肯于吃苦,要能吃窝头;二是要刻苦地学一门专长;三是将来共同相处,和和睦睦地过日子。这就是被胡絜青称作的“约法三章”。
  胡絜青读了老舍的信,不但没有反感,反而觉得与老舍的心贴得更近了。她当即给老舍回了信,很婉转地表示了她非常钦慕老舍一心向上,互敬互爱和积德行善的行为。老舍得到胡絜青的回应之后,异常兴奋和激动,就每天给她写一封信,谈爱情、谈婚姻、谈家庭、谈人生、谈文学,几乎无所不谈。几个月的鱼雁往还,把他们的感情越拉越近,成为不能须臾分开的情侣。
  1931年夏天,老舍回北京度假时,由罗常培做媒,与胡絜青举行了结婚典礼。婚后他们来到济南,开始了较为清贫,但却和谐美满的新生活。在他们相伴相依的35年中,胡絜青不仅很好地履行了老舍的“约法三章”,而且在“约法三章”之外,也做得很出色,成为老舍的一位得力的助手。
  

奉父母之命的“娃娃亲”:茅盾和孔德沚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他和夫人孔德沚都是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的祖父经营纸店,孔德沚的祖父开蜡烛坊,都是乌镇街面上的小商人,彼此的关系处得相当不错。经人说媒,在茅盾5岁,孔德沚4岁时,两家定下了“娃娃亲”。茅盾的父亲思想较为开明,两家定亲后,传话给孔家,一是不要缠足,二是要让女孩子读点书。不料,孔家守旧,没有允诺沈家的要求。只是在孔德沚大姨的强烈要求下,才放开了已经缠上布条的双足;但仍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没有让女儿读书。
  茅盾从北大预科毕业后,于1916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春节回家时,孔家托人要求尽早办喜事。茅盾的母亲征得了他的同意,就于1918年的春节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出嫁前,孔德沚没有大名,只有乳名“阿三”,茅盾母亲就让儿子按着沈家的“德”字辈,给媳妇取了个名字“孔德沚”,从此“阿三”有了正式的名字,并且开始由茅盾和她母亲教她识字。
  1921年,茅盾把母亲、妻子接到上海来。尽管孔德沚已经生了两个儿女,但她很有进取心,便到爱国女校读书。在学校她结识了一些进步女性,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并于1925年经杨之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中,茅盾夫妇与杨之华奉命来到南京路的先施公司外集结,参加了包围总商会的活动,直到晚上才回到家里。
  大革命失败后,茅盾蛰居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因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不得出门,孔德沚也无法为党工作,在家负责料理茅盾的日常生活和抄写书稿。1931年“一·二八”事变时,商务印书馆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化为一片灰烬,茅盾的《子夜》手稿被毁。幸好孔德沚在小说脱稿后为《小说月报》抄写了一份,否则就没有《子夜》的问世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茅盾与妻子孔德沚离开上海,到香港,去新疆,转移桂林,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德沚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始终贤惠地照顾丈夫、儿女的起居,再苦再累,毫无怨言。
  新中国成立后,孔德沚遵照周恩来“照顾好茅盾同志”的指示,没有参与社会工作。她亲自上菜场买菜,烧菜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竭尽全力照顾好茅盾的起居,以便使茅盾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中来。
  

没有亲自保存的合影:茅盾与秦德君
20世纪30年代,茅盾在流亡日本期间曾经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婚外恋情,与他相恋的人就是与他一起去日本的女共产党员秦德君。
  秦德君是四川忠县人,生于1905年,比茅盾小九岁。五四运动爆发时,正在成都上中学的秦德君与两个女同学一起,带头剪成短发,用以表示与旧传统的决裂。她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被邓中夏派到西安,以教书做掩护,做党的秘密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她失掉了组织联系,辗转来到上海,投奔在平民女校读书时的老师陈望道。她想到苏联去,陈望道建议她先去日本设法找到那里的*组织,办理去苏联事项。
  当时,被蒋介石下令通缉的茅盾流亡到上海,不敢外出,终日躲在家里写小说,以便赚稿费糊口。有一天,陈望道来看望他,发现他形容憔悴,精神不振,建议他到日本休养一段时间。茅盾夫妇觉得这样也好,就委托陈望道代办了去日本的手续。陈望道告诉他,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秦德君女士。几天后,茅盾到陈望道家会见了秦德君。茅盾在上海平民女校教过书,对秦德君似乎还有点印象。他们商定了行程,约定了时间。茅盾化名方保宗,秦德君化名徐舫,在1928年7月初的一天,就登上了上海开往神户的日本商轮。
  到东京后,秦德君住进中华女生寄宿舍,茅盾住进本乡馆。两地相距不远,他们经常有机会见面谈心。特别是秦德君的生活经历丰富而坎坷,给茅盾很多创作的灵感。为了维持生计,茅盾开始根据秦德君给他讲的自己或朋友的经历创作小说。这样,他们日久生情,不久就同居了。1928年年底,茅盾与秦德君移居京都。这里的居住环境幽雅,加上身边有秦德君的照料,茅盾心情舒畅,精神焕发,面色红润,创作的激情接踵而至,成为茅盾创作生涯中最为惬意的时光。
  茅盾根据秦德君给他讲的朋友胡兰畦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虹》。这部小说的名字就是秦德君给取的。后来茅盾将《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合编出版时,也是秦德君给他取了《蚀》的书名。
  1929年冬天,日本当局到处搜捕*党员,许多流亡日本的革命青年纷纷回国。他们本不想回国,但因日本通货膨胀,度日艰难,不得不在1930年4月回到上海。在上海茅盾和秦德君借住在朋友家里,依靠创作维持生活。后来一个朋友的妻子告诉秦德君,她见到茅盾和他的妻子孔德沚在先施公司买东西。秦德君打听到孔德沚的住址,突然造访,不料茅盾正和她很亲切地说着话。这激怒了秦德君,向茅盾提出分手。茅盾舍不得离开秦德君,但他又是个孝子,母亲不认可他与秦德君的关系。最终他们于1930年8月分手,临别前照了一张合影作为纪念。这张合影,茅盾并没有亲自保存,而是交给胡风保存。1966年5月,“*”开始之初,胡风由秦城监狱转移到成都,临行前胡风夫人把这张合影照片转送给了秦德君。
   。 想看书来

相濡以沫的夫妻:巴金与萧珊
巴金在《怀念萧珊》中深情地写道:“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里。有人劝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这几句朴素的语言凝注着巴老对妻子萧珊30年风雨与共的挚爱。这对伉俪结缘于文学,是对文学的执著追求使他们走在一起的。
  1930年,巴金小说《家》的出版,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瞩目,特别是《爱情三部曲》出版后,巴金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其中不乏年轻的女士,很含蓄地向他表示爱意。当时的巴金还没有将自己的婚事提到人生日程。只是出于作家对读者的感谢的心情,给读者写回信。在来信中有个署名“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的读者,给巴金留下深刻的印象。巴金觉得这个女孩很单纯、热情,和她保持了大约半年的通信关系。有一次她来信说:“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见面谈呢?”信中提出与巴金见面的请求,约定了时间和地点,还附上了一张照片,背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   阿雯  193686”。这个叫“阿雯”的女孩就是后来的萧珊。因为她在兄妹中排行第三,1941年她在西南“联大”学习时,她们宿舍住着三个女孩,她年龄最小,两个师姐管她叫“小三”,后来就取其谐音“萧珊”为笔名了。
  巴金如期履约,来到新亚饭店。他们一见如故,谈得十分融洽,一点也不拘束。就连不善言辞的巴金也觉得谈得很开心。在交谈中,萧珊告诉巴金,她叫陈蕴珍,很喜欢文学,曾用“程慧”的笔名发表过作品。当时正在上海爱国女中读高中。她特别喜欢巴金的小说,对他的小说里的人物很有感触。她告诉巴金,她父亲是上海泰康食品公司的大股东,思想很古旧,处处限制她,不让她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她对巴金说:“李先生,我真想像觉慧那样离开这个古板的家庭,自己闯出一条路来!”巴金马上安慰这个18岁的女孩说:“你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应该多读书,增长知识与才干,才能在社会上立身。”巴金的诚挚教导,使萧珊感到他们间的距离更近了,便寻找更多的机会与巴金会面。在交往中他们成为无所不说的忘年朋友。
  有一次,她来找巴金,说她父亲准备把她嫁给一个富家子弟,问巴金她该怎么办?巴金虽说很喜欢这个女孩,可是他们的年龄相差14岁,觉得应该给予萧珊更多的选择机会,就说:“你的终身大事,还得你自己决定。”这句违心的话,使得萧珊很伤心,她没有料到巴金竟然会这样回答她。巴金的邻居见萧珊哭哭啼啼地离开了巴金家,就去问巴金怎么不就此成全了自己的婚事?巴金说:“我的意思是让她考虑,要是愿意和我生活在一起,我是没有意见的。”巴金的表白,很快就传到萧珊的耳朵里,两个人的心意相同,往来更为频繁,感情进一步升华。萧珊经常到巴金住所帮助巴金处理家务事。
  淞沪战争爆发后,巴金与靳以到广州筹办文化出版社广州分社。同年萧珊高中毕业后,也来到广州,协助巴金工作。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巴金与萧珊撤退到桂林。第二年,巴金送萧珊进入西南“联大”读书,自己回到上海继续写他的小说《秋》。当时,巴金老家人口多,负担重,原来是他的三哥和他一起承担家里的生活费用。如今在战乱时期,只得依靠巴金提供生活费用,因此巴金拼命写书、译书和编书,大部分的收入都寄到四川老家,结婚的费用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于是他跟萧珊商量,要她再等一两年结婚。到1944年,巴金已经40岁了,萧珊也27岁了,不能再拖了,他们就在5月8日来到贵阳花溪租了间房,举行了婚礼。
  “*”期间,巴金被关进“牛棚”,萧珊也被揪到上海文联,参加陪斗。她为了保护巴金,挨了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的抽打。平时还要在人们歧视的眼光下扫大街。最终她不堪忍受折磨病倒了,患上直肠癌,于1972年8月病逝。她的死,犹如晴天霹雳,给巴金很大的打击和刺激。巴金将萧珊的骨灰盒放在自己的卧室里,床头放着萧珊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作品。为了怀念爱妻萧珊,他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散文,深情地回顾了他与萧珊的交往和对萧珊的无限怀念。
  

暗礁潜伏的爱情之旅:曹禺与郑秀(1)
曹禺,原名万家宝。出于对西洋文学的热爱,他在1930年暑假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系二年级。曹禺一进清华,学生们就纷纷传说从南开来了个会演剧的万家宝。这一年的冬天,清华大学的学生剧社,为迎接新年请曹禺导演《娜拉》。曹禺还在剧中饰演了娜拉。他的精彩表演引起轰动,很快就成为清华的知名人士,接着学生们又将他列入学生名流的“龙虎狗三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