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记忆之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朱英,每次跟前跟后,提个小袋子。看我逮青蛙、剥皮,完了还留在我家吃饭。饭后缠着我弹几首小曲子、下下棋。有段时间,她也想学着弹,可惜手太小,哪个和铉也按不住,吉他放在家中积灰。
  小朱英跟红姨说,云姐姐什么都会。弹的歌好听,写的字漂亮,栽的花可美。当然,学习是个渣,小姑娘略过不提。
  这不,我才进门,小姑娘从房间出来了。“云姐姐,陪我下五子棋。”声音嗲嗲的,听着很舒服。
  “好啊。小菜鸟,今天想试一下新手、还是大师的感觉啊?”我笑问。
  连输两局,小姑娘不高兴了,“什么新手,分明是大师。”
  “绝对新手思路,菜鸟太菜了。”再下时,让她赢了两回,立马多云转晴。
  再坐了一会,我和妈妈就告辞了。“乖一点,长得这么白白静静的,就不能斯文点?让妈妈省省心?!”红姨拉着我的手叮嘱着。
  “好的,红姨。下回和朱叔下棋,一 定只守不攻,绝对让表里无限接近。”我笑笑着保证。
  “你个齐天大圣,以后不准将我家猫咪胡子剪了。手暂时不能用力。马上要开学,用点心看看书。”红姨拧了拧我的面颊,每次见着了总要拧一回。不行,我要在朱英身上找回来。“那是肯定的,我决定以后不再当学渣。不久的将来,小猪的功课可以交给我。”跟朱英挥挥手,挽着妈妈胳膊出门。
  小姑娘嘴撅着,抗议我又叫她小猪呢。水果留下了,手上拿着红姨怎么也不肯收的营养品,回家。 
作者有话要说:  

  ☆、第 3 章

  三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明天报到,后天开学。
  我的手已完全好了。每天跟妈妈聊聊天,陪她在村子里闲逛。烧中晚饭,洗每天换下来的衣服。其余的时间,疯狂补习初中课本。累了去菜园地给菜浇浇水,在后院修修花,练练毛笔字,弹弹吉他。日子过得惬意而充实。
  妈妈一开始还不怎么适应。一向连油瓶倒了往一边踢踢,也不愿扶起来的小懒虫。什么时候又会做饭,又会洗衣了。我就说看得多,一拿上手原来早已会了,妈妈便有点信。在妈妈心中,猴子么,不止皮,更聪明。马上要开学,以后家务事便没有许多时间做,趁着放假多一点。
  我还故意买了一本裁剪书,每天放在桌上装模作样地看,拿报纸裁衣服。我第一回用报纸裁了一件平角短裤,用手工缝好,拿给妈妈看,妈高兴坏了。我趁机缠着妈妈将家中钱全拿出来,添置了在当时相当贵重的缝纫机。有了挣钱的工具,我会慢慢将花出去的存款一点点地补回来。妈妈身体有恙时,便不用担心经济方面的问题。
  先将妈妈毛了边的,坏了松紧的衣服全补好。再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给朱英做了一件水手裙,白底子贴蓝边的大翻领。小姑娘穿时臭美臭美的,差点非礼我。你个小萝莉,给我当了免费模特还臭美。在门口挂上一个裁缝店的小牌子。我的家庭小作坊,在一串鞭炮声中,就算正式开业。
  我告诉妈妈有人来补衣服、改衣服,先收下来,我每天放学回来做。估计暂时没有人敢拿布料让我做衣服。虽然活不比街上裁缝差,但我年纪小,没名气。我只能靠什么活都做,再比别人收费低来拉生意。 
  那时,农村不怎么注重学业。镇上中学升学率特低。谁家父母都不指着孩子考上大学捧上铁饭碗,妈也是这种观念。只是力所能及地让我多念点书而已。外公早年不给她念书,现在提起时她老人家还生气。舅舅贪玩,不爱念书,外公偏逼着他念,她想念不给念。外公早已不在,我没看过。我常在妈妈提起时补一句:“老不死的,封建。”妈就笑着轻轻地打我一下。
  今天第一天入学,暂时没有编位,任意坐。我故意挑了一个离小幺很远的位置,侧面靠后。现在我认识她,她还不认识我。 
  我一颗年轻的心,在看到她的第一眼,扑通扑通地跳。我想我当时一定面红耳赤。记忆中那灰暗的名字,在见到本尊的那一刻,瞬间闪亮。是不是将鼠标轻轻点击,便可联线了呢?这个激活了我les血脉,然后又离我而去,再无任何音讯的初恋。在这个记忆之城,她是不属于我的。我害怕跟她再有任何的瓜葛,我害怕任何的不可控和未知。
  坐在靠窗口的边排,偶尔看一眼坐中间前一排的她。好在她是以优异成绩考上来的,以后断然不会和我一个学渣有什么交流。
  一个月后摸底考完重新编位。根据近墨者黑这一理论,根据学校多年的排位潜规则。成绩好的坐一起,坐中间。自费的和自考的肯定编不到一个位子上。且当年,我们也不是同桌。就让我坐在一旁,偷偷地关注她就好。想必内外兼修的她,成为同学的焦点,老师的宠儿,不过分分钟的事。我即便是光明正大的偷看,也不会有人发现。
  我现在的同桌也是自费生。从坐在旁边开始到现在,没有跟我讲一句话。想来因为是自费的,内心有点小自卑。可我认识她是临乡的,家有点远,住校生。本身腼腆、内向。三年都见她认真听课,但成绩不见提高。曾经我是渣底,她也不过是渣上。同一批十个自费生,我确保渣底。然后依次可以数出另外的九个,六个男生,三个女生。没有一个好好珍惜机会,认真读书。
  自费生老师基本不闻不问,作业可以不交,逃课可以随意。一开始,自费生也想:不好好学习,对不起父母,对不起高交费。可惜,因为底子渣,除了史地政、语文。像数学、英语之类对基础要求比较严的,
  根本听不懂。老师一在上面开讲,越想认真听,越是云里雾里的要瞌睡。同学之间,问自费的也不懂,问考上来的不好意思。不耻下问这个词语是知道的,但那时年轻的我们根本理解不了。问老师,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这么简单的也不会做。久而久之,破罐子破摔。听得懂的就听,听不懂的抱着金庸、琼瑶看。反正学得再好,想考上大学,也是千难万难。
  最好笑是一女生看琼瑶,上课没憋住,感动得哭出了声。老师摇摇头而已。对我们自费生来说可是难得的乐子。后来,渣同学见她就学她抽鼻子、装哭。
  记得我自己,有回看电视剧《鹿鼎记》,顺治上五台山出家。妈随口问我,五台山在哪儿?我无言以对,更害怕妈会接着问更多山在哪里。我还记得当时,自己恼羞成怒地回答:“山又不会跑,该在哪在哪。看电视,别讲话。”后来有一回,大堂姐带着她大学生儿子来看大奶奶(我妈)。大侄儿陪大奶奶看电视,妈又随口问问题,小家伙问哪答哪,还附送大奶奶没问到的细节。我当时心里那个崇拜,简直鳌拜了。于是每天捧着个史地看。只是年纪大了,边看边忘,总记不住。
  上午四节课,语文、地理、数学、物理。虽然学渣,语文我曾一度学得很好。果然,一听之下,大部分心中都还记得。地理听老师讲比自己看书容易记。数学勉强能懂,物理可以不听。高二分班,我肯定是学文的。妈也不会问到什么关于物理、化学之类的问题。
  物理就是勿理。我先默一遍今天才学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坐在院子里乘凉…”虽然不要求背全文,但我喜欢这篇。我不仅要背《荷塘月色》,且以后逢鲁迅必背,文言文必背,诗词…物理、化学课便这样用。
  我还要努力学好洋文。要和后世许多白骨精一样,看原版英文小说、电影,说话不夹杂几个洋文词,都不能清楚表达心中的想法。到k歌城,专唱英文歌,这是多么牛叉而拉风的事。英语一定要拿下、占有。我要背单词、背课文,只要我爱的全特么推倒、背会。然后还要回到家中,跟妈妈说说上下五千年,八一八咱的大好河山。背上个几个G的储量,力争做一个史上最牛的文科度姐。
  回到家,妈已做好饭。先跟妈妈来一个亲密的拥抱“亲爱的妈妈,辛苦了。”我要每天都跟妈妈亲密接触,奔放到要令妈妈有强烈被关注、被需要的感觉。我后世才知道,“有被”的感觉,特幸福、满足。
  “洗洗手吃饭。”妈妈端来一盆水。先将食指和姆指在水里捏一捏,拈一根肉丝放在嘴里嚼着,接着再洗。
  “今天上课怎么样,听得懂不?”
  “还好。下午有堂英语课,估计会难一点。”我跟妈妈敬个礼,“报告首长,小兵左云一定会努力的。”
  吃完饭我将碗洗了。只要在家,我尽可能地包揽家务。妈的身体不易劳累。
  “妈,等会我将今天学的地理、历史谈给您听。”我边洗碗边说:“看看我今天有没有完全记住。”
  将今天所学复叙了一遍,我发现这是一个好的记忆方法,印象更深了。
  接下来的日子,便这样重复着。每天回来将史地重复一遍 便能牢牢记在脑中。语文是我最爱,背起来更快。政治和英语难背一点。要多看上几遍,才能记住。
  数学弄不懂的题,我也将过程和结果记住。再大量做题,巩固每一个知识点。虽然我不打算离开小镇考大学。但在大堂姐的帮助下,我和妈后来离开了小镇,娶了T市。如果今世还是这样,为以后的成人高考我必须学好这些,这应该不算改变什么结果吧。
  。
  三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明天报到,后天开学。
  我的手已完全好了。每天跟妈妈聊聊天,陪她在村子里闲逛。烧中晚饭,洗每天换下来的衣服。其余的时间,疯狂补习初中课本。累了去菜园地给菜浇浇水,在后院修修花,练练毛笔字,弹弹吉他。日子过得惬意而充实。
  妈妈一开始还不怎么适应。一向连油瓶倒了往一边踢踢,也不愿扶起来的小懒虫。什么时候又会做饭,又会洗衣了。我就说看得多,一拿上手原来早已会了,妈妈便有点信。在妈妈心中,猴子么,不止皮,更聪明。马上要开学,以后家务事便没有许多时间做,趁着放假多一点。
  我还故意买了一本裁剪书,每天放在桌上装模作样地看,拿报纸裁衣服。我第一回用报纸裁了一件平角短裤,用手工缝好,拿给妈妈看,妈高兴坏了。我趁机缠着妈妈将家中钱全拿出来,添置了在当时相当贵重的缝纫机。有了挣钱的工具,我会慢慢将花出去的存款一点点地补回来。妈妈身体有恙时,便不用担心经济方面的问题。
  先将妈妈毛了边的,坏了松紧的衣服全补好。再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给朱英做了一件水手裙,白底子贴蓝边的大翻领。小姑娘穿时臭美臭美的,差点非礼我。你个小萝莉,给我当了免费模特还臭美。在门口挂上一个裁缝店的小牌子。我的家庭小作坊,在一串鞭炮声中,就算正式开业。
  我告诉妈妈有人来补衣服、改衣服,先收下来,我每天放学回来做。估计暂时没有人敢拿布料让我做衣服。虽然活不比街上裁缝差,但我年纪小,没名气。我只能靠什么活都做,再比别人收费低来拉生意。 
  那时,农村不怎么注重学业。镇上中学升学率特低。谁家父母都不指着孩子考上大学捧上铁饭碗,妈也是这种观念。只是力所能及地让我多念点书而已。外公早年不给她念书,现在提起时她老人家还生气。舅舅贪玩,不爱念书,外公偏逼着他念,她想念不给念。外公早已不在,我没看过。我常在妈妈提起时补一句:“老不死的,封建。”妈就笑着轻轻地打我一下。
  今天第一天入学,暂时没有编位,任意坐。我故意挑了一个离小幺很远的位置,侧面靠后。现在我认识她,她还不认识我。 
  我一颗年轻的心,在看到她的第一眼,扑通扑通地跳。我想我当时一定面红耳赤。记忆中那灰暗的名字,在见到本尊的那一刻,瞬间闪亮。是不是将鼠标轻轻点击,便可联线了呢?这个激活了我les血脉,然后又离我而去,再无任何音讯的初恋。在这个记忆之城,她是不属于我的。我害怕跟她再有任何的瓜葛,我害怕任何的不可控和未知。
  坐在靠窗口的边排,偶尔看一眼坐中间前一排的她。好在她是以优异成绩考上来的,以后断然不会和我一个学渣有什么交流。
  一个月后摸底考完重新编位。根据近墨者黑这一理论,根据学校多年的排位潜规则。成绩好的坐一起,坐中间。自费的和自考的肯定编不到一个位子上。且当年,我们也不是同桌。就让我坐在一旁,偷偷地关注她就好。想必内外兼修的她,成为同学的焦点,老师的宠儿,不过分分钟的事。我即便是光明正大的偷看,也不会有人发现。
  我现在的同桌也是自费生。从坐在旁边开始到现在,没有跟我讲一句话。想来因为是自费的,内心有点小自卑。可我认识她是临乡的,家有点远,住校生。本身腼腆、内向。三年都见她认真听课,但成绩不见提高。曾经我是渣底,她也不过是渣上。同一批十个自费生,我确保渣底。然后依次可以数出另外的九个,六个男生,三个女生。没有一个好好珍惜机会,认真读书。
  自费生老师基本不闻不问,作业可以不交,逃课可以随意。一开始,自费生也想:不好好学习,对不起父母,对不起高交费。可惜,因为底子渣,除了史地政、语文。像数学、英语之类对基础要求比较严的,
  根本听不懂。老师一在上面开讲,越想认真听,越是云里雾里的要瞌睡。同学之间,问自费的也不懂,问考上来的不好意思。不耻下问这个词语是知道的,但那时年轻的我们根本理解不了。问老师,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这么简单的也不会做。久而久之,破罐子破摔。听得懂的就听,听不懂的抱着金庸、琼瑶看。反正学得再好,想考上大学,也是千难万难。
  最好笑是一女生看琼瑶,上课没憋住,感动得哭出了声。老师摇摇头而已。对我们自费生来说可是难得的乐子。后来,渣同学见她就学她抽鼻子、装哭。
  记得我自己,有回看电视剧《鹿鼎记》,顺治上五台山出家。妈随口问我,五台山在哪儿?我无言以对,更害怕妈会接着问更多山在哪里。我还记得当时,自己恼羞成怒地回答:“山又不会跑,该在哪在哪。看电视,别讲话。”后来有一回,大堂姐带着她大学生儿子来看大奶奶(我妈)。大侄儿陪大奶奶看电视,妈又随口问问题,小家伙问哪答哪,还附送大奶奶没问到的细节。我当时心里那个崇拜,简直鳌拜了。于是每天捧着个史地看。只是年纪大了,边看边忘,总记不住。
  上午四节课,语文、地理、数学、物理。虽然学渣,语文我曾一度学得很好。果然,一听之下,大部分心中都还记得。地理听老师讲比自己看书容易记。数学勉强能懂,物理可以不听。高二分班,我肯定是学文的。妈也不会问到什么关于物理、化学之类的问题。
  物理就是勿理。我先默一遍今天才学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坐在院子里乘凉…”虽然不要求背全文,但我喜欢这篇。我不仅要背《荷塘月色》,且以后逢鲁迅必背,文言文必背,诗词…物理、化学课便这样用。
  我还要努力学好洋文。要和后世许多白骨精一样,看原版英文小说、电影,说话不夹杂几个洋文词,都不能清楚表达心中的想法。到k歌城,专唱英文歌,这是多么牛叉而拉风的事。英语一定要拿下、占有。我要背单词、背课文,只要我爱的全特么推倒、背会。然后还要回到家中,跟妈妈说说上下五千年,八一八咱的大好河山。背上个几个G的储量,力争做一个史上最牛的文科度姐。
  回到家,妈已做好饭。先跟妈妈来一个亲密的拥抱“亲爱的妈妈,辛苦了。”我要每天都跟妈妈亲密接触,奔放到要令妈妈有强烈被关注、被需要的感觉。我后世才知道,“有被”的感觉,特幸福、满足。
  “洗洗手吃饭。”妈妈端来一盆水。先将食指和姆指在水里捏一捏,拈一根肉丝放在嘴里嚼着,接着再洗。
  “今天上课怎么样,听得懂不?”
  “还好。下午有堂英语课,估计会难一点。”我跟妈妈敬个礼,“报告首长,小兵左云一定会努力的。”
  吃完饭我将碗洗了。只要在家,我尽可能地包揽家务。妈的身体不易劳累。
  “妈,等会我将今天学的地理、历史谈给您听。”我边洗碗边说:“看看我今天有没有完全记住。”
  将今天所学复叙了一遍,我发现这是一个好的记忆方法,印象更深了。
  接下来的日子,便这样重复着。每天回来将史地重复一遍 便能牢牢记在脑中。语文是我最爱,背起来更快。政治和英语难背一点。要多看上几遍,才能记住。
  数学弄不懂的题,我也将过程和结果记住。再大量做题,巩固每一个知识点。虽然我不打算离开小镇考大学。但在大堂姐的帮助下,我和妈后来离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