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项羽与刘邦-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梁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连殷通都暗自佩服了。而另一方面,在吴中底层老百姓的眼里,见项梁经常出入一般人怕得不敢近前的郡府衙门,都把他看成是异乎寻常的人物,而且还看到他与郡守从容不迫地交谈,感到他确有权威,仿佛真的成了郡守代理人一般。项梁经常出入郡府的效应,为他在吴中城里培植势力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总而言之,在这片土地上,诸侯王及其派出去的地方官吏还能为老百姓造点福,而到秦以后,这种事情就几乎近于绝迹了。就老百姓来说,那些地方官吏就跟土匪盗贼没什么两样,简直如虎狼一般,只想着尽量躲开他们的祸害,否则就难以维持生计,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
  “项梁大人!”
  这一称呼表明,项梁似乎已成为避开这帮虎狼之害的守护神了。守护神总是带着一个名叫项羽的、力大无比的大高个子做护卫。这对组合永远不变,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接受邀请去什么地方,无论是在县衙院子里整天无所事事地扎堆凑趣,还是顶着烈日到远在会稽郡的郡府衙门去办事,二人都形影不离。
  ———多好看!
  人们望着这形影不离的叔侄二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好感。
  吴中城里的大众跟天下众苍生一样,对秦在这片大地上首创的官僚制度一直很不适应。项梁则像魔术师一样缓解人们对这帮虎狼“官”的愤怒情绪。如果没有项梁,吴中这座富裕的小城也许早就被虎狼吞噬一空了。
  “不管怎么说,项梁项羽这叔侄二人毕竟还是楚的名门望族嘛。”
  言外之意是,秦的地方官也会有所顾忌吧!吴中城大众心里曾有这个看法,但他们都估计错了。新兴帝国那些盛气凌人的地方官吏,对一个小小乡村的名门望族根本就不存在惧怕的问题。可是,项梁碰上讲这些话的人时,总是置之一笑,说:
  

江南叛乱(5)
“啊,是这件事呀!秦的官员们跟西边那些带马粪味的羌人(少数民族)差不多,根本就不讲什么出身门第。尽管楚已灭亡,但对楚有根基的家族还是高看一眼的嘛。”
  这里所讲的意思是,对于楚的名门望族,就连秦都会礼让三分的,这件事早早传开的话,一旦将来举起“项氏”大旗时,就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不过,项梁经常到郡县官府以柔性诉求的方式使他们听从自己的意见,却并不是这种出身名门的作用。他的力量来源是,小心我背后有几十万下层老百姓哩!还有一点就是,项梁的举止风度十分迷人,仿佛身上散发出一股香草般的芳香。
  “不知什么缘故,与那位谈话就是心里舒服。”
  连身为会稽郡郡守的殷通都这样说,在这片辽阔的三角洲地带,他可是皇帝的代表,手里握有绝对的权力。殷通这个人,原本是宰相李斯的门徒,只不过蜻蜓点水般地和李斯学过一点“以法治国”的思想,其他就再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了。这位郡守跟一介平民的项梁很对脾气,似乎就是因为项梁举止优雅且礼节周到。行礼如仪,始终保持温文尔雅的表情,礼节上永不失对对方的尊敬———这就是所谓的礼仪,不过这一切如果能始终保持,谁见到都会心情舒畅的。再加上项梁见多识广,对这片具有吴越文化和楚文化双重积淀的三角洲地带的丰富物产和乡土人情均了如指掌,即便是细枝末节的话题,都对殷通治理民众颇有裨益。而且,项梁讲话还很风趣。
  再进一步说,项梁对秦的法律也很熟悉。因为他是依据法律提出底层民众的要求,所以殷通也无法拒绝。
  “干脆当个吏吧?”
  殷通曾劝过项梁。
  所谓吏,乃是一级基层小官,由当地产生。项梁面带感谢之意,诚惶诚恐地婉言谢绝道:太遗憾了,像小民这样的人顶多只能帮城里干点杂事,实在是没有当吏之类的能耐。
  “只要能对大人有用,就足以令人高兴了。”
  听项梁这么一说,殷通也就不会不高兴了。原本殷通就不是出于人情才关爱项梁的,而是觉得可以把他当成工具来随时加以利用。本来,身在咸阳的始皇帝对天下各地官吏的要求就很多,对他们的考勤尤为严厉,可以说犹如在他们脖子上架了一把刀,时刻监视着。对朝廷的命令,官员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殷通既然将如此严酷的独裁者当成了主子,那么,找一个项梁这样的人来当工具,借以妥善解决和老百姓之间的利害冲突,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对殷通来说,项梁十分合适,因为他并不要求任何回报,既不会向官府寻求特权,又毫无通过巴结谋个一官半职的企图。
  “也就是说,这个人把替别人帮忙当成了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殷通总算理解了,而项梁也老早就准备好了上面那些表白自己的话。
  即便在吴中城内,项梁也常助人为乐。当初,每逢有丧葬仪式都是由他主动跑去帮忙料理后事,但最近却出现了变化,人们都说没有项梁帮忙的葬礼显得冷落多了。
  不管多么贫穷的家庭的葬礼,项梁都是有求必应。只要项梁到场,参加葬礼的人就多,主人会一辈子感恩戴德。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曾这样写道。在以家族序列为根本原则的儒家学说里,葬礼是一项重大仪式,但在当时,儒家学说还没有普及。不过,儒家学说产生以前,这片大地上就有可称之为固有习俗的家族原则,倘有丧葬仪式,便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聚拢过来,人人都在帮忙,实在是关心备至。
  项梁对这些丧事全部一手包办。即便是一位无足轻重的市井老爷子亡故了,项梁也要聚上一帮人举行隆重的葬礼,整个场面甚至会让人以为死去的是一位王侯将相。而这位老爷子留下来的孩子们就会对如此隆重的仪式深受震动,都会对项梁感恩不尽。自然,项梁是从不接受谢礼的。
  碰上为有影响的人物举行的大规模丧葬仪式时,项梁便宛如全军统帅一般坐镇后堂,指挥手下一班人马。令人感到滑稽的是,整天过着这种日子的项梁,不知不觉之中竟有了许多属下人等,举行丧葬仪式时就将他们全部带过去,各尽所能分派工作。每次丧葬仪式,项梁都会发现新的人才。
  “这个人能带一百多人呢!”
  一旦暗中发现,项梁就特别予以关注,教给他各种知识。人的才能天生就参差不齐。有的人起初看上去仿佛具有耀眼的才华,没过多久,又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那家伙只有哗众取宠的本事,根本就无法统领更多的人。”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项梁就会根据其本事,作出适当的安排。
  说起来是后话了,当项梁后来举兵造反时,将以往在葬礼和劳役现场培养教育出来的那帮人,都按其所能给了个职位,但也有漏选的。其中有一个某某人就来抱怨说:为什么不重用我呢?当时项梁就郑重其事地说:
  “你还记得许久以前某人葬礼的事吗?”
  又说,那时给你安排了这么一件差事,你却没能办好,所以这次不再任用你。这位某某人大概不是能力不强,而很可能是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举兵造反是带有赌博性质的,此时每个指挥官能力的大小并不那么重要。尤为关键的是要团结,凡有可能危害团结的人都必须事前排除掉。只从这一件事,就可以了解项梁是何等人物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江南叛乱(6)
始皇帝驾崩,末子胡亥即位。
  胡亥即位第二年的七月,江南阴雨连绵。在这连绵不绝的淫雨之中,陈胜吴广和其他应征服兵役的人一起起来造反了,地点在扬子江以北一个叫宿县的地方,碰巧的是,这里离项梁项羽老家的下相很近。在秦官差带领下,他们正被引领着往北方赶路,跟那种在军营驱使的奴隶差不多。他们所到达的宿县附近本是一片低洼的湿地,大小河流经常泛滥,形成了常年积水的沼泽。一到连续降雨的日子,大大小小的沼泽就连成一片,仿佛成了一望无边的湖泊,令过往行人根本无法通过。
  “根据秦的法律,在规定日期内不能到达的要处以死刑。逃跑也是死罪。反正是死,干脆起来造反吧!”
  在陈胜的煽动下,此前如羊群一般服服帖帖的伙伴们一下子变成了一群狼。他们杀死秦派来监管的官差,向四面八方发出檄文。
  “扶苏皇子和项燕将军起事啦!”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撼了四面八方。已成故人的扶苏生前与项燕毫无瓜葛,但在这种时候却成了最响亮的名字,轰轰烈烈地传向远方。陈胜和吴广发现,一旦行动起来,连附近的秦军都惊恐万分地加入了反叛军,因此觉得已没有虚张声势的必要,决定将扶苏、项燕的名字拿掉,坚持使用陈胜吴广的真实姓名。在宿县这片沼泽地里爆发了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消息传至各地,当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四面八方一群群服劳役的民夫相继起来响应,很快就形成了惊天动地之势。
  没有人对秦的政治抱有好感。法律制度和官僚制度是始皇帝创立的用于平民百姓身上的实验性政治,在旧秦国狭小范围内获得了成功,但在自古以来就保持农业社会传统的那些地区,则与过去的习惯有很大差距。对于天下老百姓来说,这世界就变得好似大地上布遍了荆棘,简直无法生存下去,而且总有服不完的劳役,连维持生计的时间都没有。人们背井离乡被迫去服劳役,成百、成千乃至上万的人挤在一起,整天生活在工棚里。这些人对国家怨声载道,只求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既然在服劳役,就要过有组织的生活,于是就有了组织。整个组织奋起造反的话,就会原封不动地转化为民间军队。
  当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吴中城时,已变成了这样的说法:
  “长江(指扬子江)以北,遍地都是流民和反叛士兵!”
  还有传来的消息说:
  “秦军也一批接一批地向反叛军倒戈了!”
  一切都跟事实沾点边。
  说起秦军,他们也未必全数效忠于皇帝。虽然秦固有的军队还不至于轻易改换旗号,但各地的守备军却是从当地征募来的士兵,有过去的齐人、赵人、燕人,还有楚人等等。让他们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对“皇帝”这个耳生的新词有什么崇敬之心和神秘之感。至此可以看出,始皇帝诸多失误之一,可能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并不符合传统的新词来做自己的称号。
  “秦就是西戎———西部野蛮人———的同类。”
  人们心里都抱有这个看法。尽管始皇帝顶着新词“皇帝”的称号走遍天下,却令人疑窦丛生。尽管令人疑惑不解,但在辞世之前,始皇帝仍能以其强悍的统率能力亲自掌管强大的嫡系秦军,令天下俯首帖耳。
  始皇帝的失误,恐怕还在于他把所有百姓都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大张旗鼓地驱使他们去服劳役。他全然没有意识到,普天之下都是劳役现场,正为流民军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至于继承始皇帝宝座的年轻的胡亥,对这一切就更不可能理解,他发动劳役的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父亲在世的那个年代。父亲没修完的巨大陵墓必须突击完成,父亲生前未完工的阿房宫也必须抓紧建成。
  普天之下,到处都是民夫。
  项梁稳坐在吴中城内。这座后来被称为苏州的小城,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河道密布,流水潺潺;青砖瓦舍,美不胜收。然而他的幕僚们却正在四处奔走,加紧组建一支队伍,以应付紧急情况。
  “又有什么大葬礼了吗?”
  肯定会有人慌忙反问一句的。幕僚们对每一个人都耐心细致地加以解释。
  “现在要做的不是葬礼,而是要干一件更痛快的大事,大得简直没法说。”
  不能说出是要打倒秦。秦帝国的一整套管制体系还严密地控制着江南地区。作为吴中的协调人,项梁只能说是自卫。各路流民军在扬子江北部如炸开锅一般闹腾得正欢,倘若他们前来袭击这座富裕的吴中城,又会怎么样呢?
  “不,会来袭击的。而且有准确的消息说,最近就要来了。”
  流民军正为士兵的粮食补给一筹莫展。他们当然会南渡扬子江,袭击并大肆抢劫江南这块遍地是粮的地方;或者采取更聪明的办法,将这里作为大本营实施割据,以形成与秦朝廷分庭抗礼之势。总而言之,他们是不会忘记江南这块宝地而跑到别处去的。
  “来了就会强奸妇女,杀死壮丁,抢走财宝,使全城变成一片火海。”
  这些话也并非空穴来风。谁都能理解。理所当然的借口就是必须起来自卫,现在正在组织自卫部队,这些就是项梁幕僚们四处奔走相告的说辞。自卫就需要有头领。
   txt小说上传分享

江南叛乱(7)
“要说桓楚君,也是可以的。”
  幕僚们先讲了一个人,桓楚本是城中地痞流氓的头目,作为一个场面上的人物,跟项梁不相上下,只是最近发生一起动手伤人事件,已不知所踪。
  “不,还是项梁公合适。”
  即使故意不从幕僚口里讲出这个名字,也总会有人提议的。且不说项梁早已成为主持葬礼的名人,仅凭他是亡楚名将项燕将军之子,就足以令人信赖了。如果举起项氏大旗,楚的旧臣们也会很快投奔过来,在人数方面肯定要比桓楚更具有吸引力。开始,人们就寄予了厚望,认为项梁在兵法秘诀方面至少应该有项燕将军的某些传承。
  反叛转眼之间就发动起来了。
  说实话,在这段时间里,身为会稽郡守的殷通心情也极不平静。
  “流民的骚动还只限在长江以北。”
  起初他还这样作着自我安慰,但对江北的骚动什么时候会越过长江波及到南方这片鱼米之乡,实在是毫无把握。波及不波及还在其次,一旦江南本地有英雄崛起,局势立时就会大变。可以肯定的是,不论谁起来作乱,首先要干的都是同一件事:肯定是第一个攻击自己所在的郡府衙门。防守府衙的秦军因兵力过少而军心浮动,到时候难保秦军本身不会趁势兴风作浪。向京城咸阳乞求援军,路程又太遥远,再加上途中有陈吴一伙叛军活动猖獗,甚至连使者都派不出去。纵然使者能到达咸阳,那位二世皇帝(胡亥)和拥立他的宦官赵高,也根本没心思向远隔千山万水的地方派出援军,原因很简单,既然已有消息说陈吴叛军已向咸阳进发,皇帝和赵高他们肯定正为防护咸阳这一头等大事而手忙脚乱。
  如此一来,殷通就只有坐等本地叛军打上门来。
  “干脆,还是我自己先叛秦吧?”
  这个想法从殷通脑海里掠过是很自然的。凭靠江南大举募兵,高举###暴秦的正义旗帜,如有可能,便斩平四方使其归顺,再攻下咸阳,最终由自己打造出一个新帝国。这不是痴心妄想。能否实现另当别论,要想让自己活得心满意足,已再无他路,想到这里,殷通终于下了决心。
  紧急情况下,决断宜早不宜迟。总而言之,要先募兵。募兵之后,殷通的旗帜就会在江南大地上飘扬,大大小小的流民团伙就会慕名而来,声势就会愈来愈大。越快越好。
  殷通决定叫上项梁。
  “只要调动那个温厚老实、只知读书的小个子,吴中募兵问题就不难解决。”
  他急忙派人到项梁那里。正巧项梁在家,从灶间出来,故作糊涂地朝来人应酬道:
  “又有什么民夫的事……”
  出了家门,项梁照例带着项羽,此外再无别人跟随,可能是考虑到时机敏感,带一大帮人走在路上,会让人不放心。
  殷通早已等在那里。一见项梁,他当即笑逐颜开,屏退左右人等,搂着项梁的肩头,将其招呼进了里间,只把项羽一人留在院子里等候。项羽使劲吸了一口气,啪地一声将一口痰吐到了地上。
  “这是机密。”
  殷通压低了声音,缓缓地将他那张大脸盘凑到项梁鼻尖跟前,带着口臭说道:长江对面都起来造反啦!项梁对形势当然早已掌握,但还是故意做出很吃惊的样子。殷通进一步压低声音说:非人反,此乃天———接下去就不说了,过了一会儿才又说道:
  “———此乃天欲灭秦。谚曰: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天意已在灭秦。我想即刻发兵!”
  连项梁都着实吃了一惊。项梁事前也没有料到,郡守本应属于秦官僚体系中的中坚分子,连这一级地方官员都想背叛皇帝,甚至要抢先下手拉起队伍称霸一方了。
  “天下真是变得不可收拾啦!”
  这样想,并不是指秦那些朝廷命官的伦理观念已经彻底崩溃。确实,就殷通而言,若说违背伦理,直至昨天为止,在江南三角洲地带,他还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仿佛他就是秦帝国本身;然而今天却摇身一变成为反秦人士,正准备起兵灭秦。项梁脑海里又掠过一个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