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汴京风骚-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充是今天午时领受这项特殊密谕的。他办事认真,干练、、快速,在不到四个时辰内,就拿出了一个完备的方案。而且在这个方案中,把驻京禁军的一切权力,都委托于皇帝身边的近臣。在这个方案中,禁军部署的要点是:

  以内侍都知充任勾当皇城司公事,掌三千禁从拱卫皇宫,确保皇宫的安全。

  以内侍押班充任皇城司副使,亲率士卒二百人,侦察京都臣民的动静,确保皇帝耳聪目明,消息灵通。

  以侍卫马军都指挥司统领为指挥使,率领禁军铁骑二千,日夜巡察于京都街巷,驱赶流民离京、消匿骚乱,确保京都平静。

  以“捧日”禁军驻封丘门外,“天武”禁军驻南蒸门外,“龙卫”禁军驻新曹门外,“神卫”禁军驻金耀门外。以此十万精锐之师稳定京都大局……

  这确实是一个完备的方案!皇帝赵顼默默地听着,但他的心头却浮起一层难言的悲哀:用十万精锐之师对付自己身边的黎庶细民,光彩吗?用十万精锐之师对付饥饿的流民,是一个君王的德政吗?郑侠献上的那幅《流民图》又浮现他的心头,他愧作地闭上了眼睛。流民们苦楚的饥号声、悲哀的泣诉声、愤怒的呐喊声随而在他的耳边响起,淹没了枢密副使吴充的禀奏。

  与此同时,王安石在他的书房里,召集了他的妻子吴氏、儿子王雱、弟弟王安国、王安礼,宣布了他八天来思谋已熟的决定。他决定辞职南归,不再在朝廷熬心血了。

  一盏烛光跳动着。王雱正在声音怆楚地代替父亲念着父亲写就的辞职表状——《乞解机务札子》:

  ……伏念臣孤远疵贱,众之所弃,陛下收召拔擢,

  排天下异议而付之以事,八年于此矣……今乃以久擅

  宠利,群疑并兴,众怨总至,罪恶之衅,将无以免;而

  天又被之疾疚,使其意气昏惰,而体力衰竭,虽欲强

  勉以从事须臾,势所不能,然后敢于天威,乞解机务

  ……

  表状读完,王雱怆楚的声音消失,书房里没有议论,没有争执,没有反对,没有一丝声响,只有一层浓重的沉默,伴随着一盏烛光微微地颤抖。

  家人还能说什么呢?眼前只有这样一条路可走了。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尴尬的处境,才能了结这场荒唐的“赌博”,才能成全皇上的英明,才能避开京都出现的任何人无能为力的一场混乱,才能保全这个家啊!

  一朝宰相这样做,不是出于读职失误,不是出于因循误国,不是出于以权谋私,不是出于年老力衰,而是出于人力所不及的灾情,人智所不解的“天命”和一场荒唐的“赌博”。虽然窝火于心,心碎而不服其输。

  最后还是妻子吴氏率先打破了沉默。她抬起头来,凄楚而深情地望着丈夫,强作笑颜:

  “这样好,回江宁吧,那里的秦淮河、定林寺、悟真院还在等着我们。六年来焦心、累心、伤心、担心的一切,也都解脱了……”她泪水涌出,急忙遮掩,用手捂着发颤的嘴唇起身离开了。

  吴氏哽咽离去,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都鼻酸心楚地低下了头。王雱气盛,愤愤不平地开了口:

  “只是有一件事我心不甘!阿爸,《三经新义》书稿真的要上呈皇帝吗?那是你几十年心劳之所得,是衰败王朝中兴的‘理义’之本!因人废言,千古定例,朝廷镂版印刷已不可能,我们又无力镂版印刷以行天下,与其留稿朝廷任凭别人扯碎焚毁,莫如带往江宁以待来日。阿爸,此书的命运决不可寄托于别人啊……”

  王安石神情一震,睁开眼睛,目光骤然黯淡了。儿子的话语,比妻子的泪水更为沉重。儿子话语中的“别人”,不就是暗指皇上吗?“变法”不搞了,皇上还需要这部《三经新义》吗?新法暂停了,这部《三经新义》不就成了禁书吗?新的执政上台,还能容许这部离经叛道之作留在人间吗?儿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文章千古事”,谈何容易啊!唉,二十多年来凌云搏风的理想在骤然间毁灭了,六年来翻天覆地的变革在骤然间消失了,“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圣上,连臣一年来埋头经义局的一点所得,也要毁于这场荒唐“赌博”的妖风邪火吗?王安石一下子变得苍老了。

  王安礼心里阵阵发酸,急忙为大哥设谋解忧:

  “兄长可在这份《乞解机务札子》中,陈述《三经新义》书稿于世、于朝、于国、于民之要义,借皇上赐恩之力,保全书稿……。

  王安国厉声打断了王安礼的话语,询问王雱:

  “书稿现在何处?”

  “现在已定稿成册,存于经义局,准备明日呈交皇上。”

  王安国霍地站起,神情果断,话语铿锵:

  “书稿不交,带往江宁!不当官了,何用禀奏!难道民间著书立说也要经皇上思准吗?”

  在同一个时刻里,郑侠呆坐在画室里的孤灯下,痛苦地品味着傍晚西天“火烧云”带来的威逼和煎熬。此时他什么也不愿想了。父母妻儿远在福建福清,万里迢迢,已来不及传送音讯了。就是去信相告,又能如何呢?徒增老父、老母的悲伤和妻儿的痛苦罢了,愧对父母妻儿啊!皇上高居大内,原本就不知世上还有一个叫郑侠的人,只是一幅画卷、一份奏表,适应了皇上的需要,使郑侠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响遍京都、领演了这场八天不歇的连场闹剧。闹剧该收场了。为了皇上新的需要,郑侠这个名字,也该在这个夜晚骤然地消失了。天公地道的报应。王安石现时如何?介甫于我,恩重如山;我于介甫,恩将仇报。自己的献图、呈表,只是想代“天命”作赌而谏奏停止新法,不曾有意置介甫于死地,皇上的“准赌设局”却把介甫押放在对立的“赌盘”,真是“天命”的安排啊!介甫,“天命”在你一边,你是赢家了,永远恨着因你的拔擢而混入京都的这个小人吧!

  郑侠颤抖着双手拿起桌案上的砒霜,打开纸包,把药倒进酒碗,一包,两包,三包,四包,五包。他端起酒碗,眼前发黑,酒药溢出。

  郑侠正要一气吞尽,窗外刷地一道闪光,霹雳炸雷滚来,撼天动地!

  郑侠手中的酒碗在惊骇中失落在青砖地上,“啪”的一声粉碎。他本能地转身向门外奔去,飞来的暴雨,瓢泼似地落在他的身上、脸上。

  郑侠望着雷电交加、暴雨呼啸的夜空,“扑通”一声跪在雨中,放开嗓门嚎吼:

  “天,百神中的大君,你圣明,你伟大,你无处不在,你无所不能,你决定着人世间的一切啊……”

  雷雨惊醒了观天台上熟睡的司天监提举和监丞,他们在读职失误中接受着暴雨的“惩罚”,相抱大笑着。他们根本不知气象是怎么变化的,暴雨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降落的。只能把这在睡梦中降落的雨霖,归诸于“天命”的安排。他们在暴雨中向“天命”唱着赞歌,一直唱到了皇帝召见他们到福宁殿御堂里……

  雷雨惊醒了京都的黎庶细民、文人墨士、僧道伎艺、群臣百官和露宿于街头的饥饿流民,他们在暴雨中狂欢高喊,载歌载舞……他们谈论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排遣着八天来各自心中积淤的郁闷,只有涌入京都的流民无话可言,他们只在心中盘算着:下雨了,该回家补种庄稼了……

  雷雨惊动了福宁殿御堂里密议的皇帝赵顼和枢密副使吴充,他俩奔出御堂,站在宽阔的丹墀上。吴充高声赞颂着皇上的英明,英明的皇上顺手撕碎了手中禁军部署的方案。一场“驱赶流民出京”、“消除不测事端”的暴行避免了……

  大雨瓢泼而下,雷电霹雳轰鸣,“哗哗”雨声波浪般响彻昏暗的宇宙。雨丝编织的珠王帘幕泛着银光,把整个大宋京都密密实实地网着。

  王安石和他的亲人王安国、王安礼、王雱站在花园的亭台上,贪婪地享受着雨霖的清凉。他们已是浑身透湿。雨水自头到脚缓缓流淌着,滋润着他们的躯体,滋润着他们的心胸,也滋润着他们酸甜苦辣涩五味俱全的灵魂。

  王安石和着雨声放声高吟着,诉说着他心中的喜悦、宽慰、渴望、悲哀、愤怨和万感交织的思绪:

  好一场救灾活民的雨霖!

  好一场滋润万物的雨霖!

  好一场恩遇现实的雨霖!

  好一场哺育未来的雨霖!

  好一场清爽人心、消解忧愁的雨霖啊!

  我听见了干旱大地吸吮奶汁的声音。

  我听见了草木舒叶抽枝的声音。

  我听见了禾苗复生滋长的声音。

  我听见了江河舟揖扬帆奋进的声音。

  我听见了山村农舍黎庶欢笑的声音。

  我听见了集市商贾买卖的声音。

  我听见了大宋仁人志士永不畏缩、永不灰心、永不自暴自弃的呼号声、奋进声。

  我听见了这美妙的、拨动着我的心弦的雨声……

  王雱伯父亲经受不住这苦乐交织的兴奋和长时间的雨淋,轻声劝慰:

  “阿爸,该回屋了……”

  王安石高声吩咐儿子:

  “《乞解机务札子》和《三经新义》书稿,立即呈送皇上!”

  王雱不解地望着雨中的父亲。

  王安国询问兄长:

  “你又是鬼迷心窍了吗?”

  王安石伸出双臂抱着两个弟弟朗声呼喊:

  “天道尚变,天道尚变啊!”

  王安国苦笑摇头。

  王安礼反诘兄长:

  “‘天道尚变’,可‘人道’呢?”

  一道闪电撕裂夜空,炸雷轰隆。电光照亮了王安石黑瘦惟泞的面容,他兴高采烈地仰天杨笑着。

  雨下得更猛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午朝卷  11
汴京·大相国寺·宣德楼

  雨霖滋润着雄心、壮心、野心、苦心·辉煌

  的“浴佛节”·皇帝赵顼恢复了新法·吕惠

  卿飞跃而上·王安石出知江宁府·郑侠怀

  抱新的画卷在拥挤的人群中奋力地前进着·

  瓢泼大雨一气下了两天两夜,至四月六日傍晚才戛然收场。

  一阵清风吹拂,薄雾飘散,残云逸离,天宇还给人间一个湛蓝的夜空。晶亮的繁星从夜色中跳出,眺望着雨后的汴京城。

  十大禅寺的钟声有节奏地响着,汇集在宽阔御街的上空,似乎在宣告着四月八日的“浴佛节”即将隆重举行。御街万盏华灯之下,人群熙攘,笑语如潮。

  饥饿的流民已开始陆续离开京都,返回各自的家园。

  大相国寺成了“浴佛节”活动的中心。皇上十天前下达“隆重举办浴佛节”的谕旨,就是在大相国寺的大雄宝殿召集诸寺方丈,由参知政事冯京宣示的。皇上的这一特殊关怀,在雨霖突然降落的四月四日深夜,似乎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恩宠,以致参知政事冯京四更时分冒着瓢泼大雨亲临大相国寺,会晤方丈,殷切叮咛。并答应以朝廷之力,组织京都所有的歌舞伎乐、瓦艺百戏参与“浴佛节”的庆典。现时,大相国寺灯火辉煌,亮若白昼。大雄宝殿、三门阁楼、资圣门内一派忙碌。僧人们正在张施宝盖,悬挂彩花,擦拭五百尊罗汉安坐的铜佛盘、金佛盘、木佛盘、石佛盘。制作着浴佛香水。在侧殿两厢的长廊里,僧人们正在用金片、银片、琉璃、玛瑙、珊瑚等物,装饰着四辆巨大的四轮“像车”。准备庆典中的“行像巡游”。山门内宽阔的庭院,整齐地排列着近百张黑漆酒桌,僧人们正在摆放上千件杯盘器皿,以备庆典之日“开讲设斋,大会道俗”。东三门侧院的斋房里,几十座炉灶在腾火沸汤、烹煮煎炸;几十张白案在和面淘米、切擀捏削,膳僧们正在赶制寺院里特有的“指天馂馅”、“香水黑糕”,以备庆典之日款待来临的官民僧俗,并将撒给街头巷尾朝拜“行像巡游”的凡尘俗众。

  庆寿宫的太皇太后和崇庆富的皇太后,是这场“赌博”中最大的赢家,此时都倚椅歇息于各自宫院的亭台上,听着十大禅寺传来的悦耳钟声,呷着清香的团龙茶,安恰地享受着雨后夜风的清爽和夜色的宁静。

  在喜上心头的沉默中,皇太后仍然把她的全部心思倾注在当皇帝的儿子身上:“天意”已经作出裁决,该打发王安石离开京都了。“隆重举办浴佛节”一事,除了感谢佛门“敬天祈雨”的功绩外,也许含有送别王安石离开京都之意。这样也好,皇上厚待臣下,以辉煌的礼仪为一个贬臣饯行,王安石当体面而无怨地离开。王安石离开宰执之位,王安石的新法还能推行于城乡吗?她感到今夜心旷神怡。

  太皇太后的思虑更深更细:灾荒年月,如此糜费地举办“浴佛”盛会,官家不只是为了敬佛感恩吧?也许为了排解心中难释的忧烦?看来,王安石的去留一事,在官家心中,还是没有最终决断。王安石诚然见识高远、才智超群,但刚愎自用、好为人师,而且狂狷不羁,疏于臣道,七年岁月,“辅君治国”之义,似乎已变为“强君行政”之风。官家现时的理政方略,几乎都是围绕着王安石转动,朝臣有“上与介甫犹一人”之说,只怕是由此而产生的。一个帝王的心机谋划,随着一个臣子的头脑转动,是国家之福,还是社稷之祸呢?唉,靠拐杖走路的人,一时离开拐杖,心就怯了。睁着眼睛默默地看着吧。不能过多地絮叨。但愿自矜自持的孙儿能在自强自省中丢弃拐杖走路。

  十天来冷眼旁观的枢密使陈升之、枢密副使吴充、参知政事冯京,是这场“赌博”输赢之外的旁观者。他们从四月四日深夜雨霖降落的时候起,就奉诏为隆重举办“浴佛节”忙碌着,陈升之负责宣德楼皇帝观光台的修建和装饰,吴充负责“行像巡游”路线的确定和警戒,冯京负责十大禅寺“浴佛”庆典的组织和实施。他们都有丰富的官场经验,对这场纷争进一步的走向,思绪冷静。他们都预感到在四月八日的“浴佛节”庆典上,会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他们看得清楚:王安石已是掉进粪坑里的菩萨,臭了,不灵了。六年来王安石所作所为的一切,都将成为群臣讥议弹劾的话题;六年来被人们吹捧为“翻天覆地”的业绩,将会被同样的人们斥责为“祸国殃民”的罪恶。人言可畏!“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王安石的离开京都已成定局。就是皇上有心留其暂居资政之位,王安石也是不会在群臣阳笑阴非的奚落中坐冷板凳的。上山容易下山难啊!

  他们看得明白:现时断送王安石宰相生命和理想的,并不是被王安石视为“流俗余孽”的那些同僚,而是王安石身边的心腹和门生。权力的欲念和魔力,已使吕惠卿、曾布、吕嘉问等人改变了以往与王安石的依从关系。皇上重用曾布对吕嘉问“市易违法案”的查究,反映了这个变法集团的裂隙;吕嘉问在反击中构成的“曾布沮害市易案”,标志着这个变法集团的瓦解;吕惠卿奉诏参与“吕嘉问市易违法案”复查中的左右逢源,加速了这个变法集团的毁灭。监安上门郑侠手持《流民图》的凶狠一击,简直是要王安石老命的背后一刀!现在,吕嘉问孽债难还,曾布厄运临头,只有吕惠卿巧妙地利用这个时机,一手按着王安石的肩膀,一手攀着皇上的衣袖,正向权力的高峰爬。“浴佛节”皇上说不定会为吕惠卿演出一曲“跳加官”。

  他们都是现任宰执大臣,都在斜着眼睛注视着宰相的职位,也都有着升任宰相的条件和可能,所以此刻他们对吕惠卿的畏惧更甚于对王安石的不满。那个“福建子”为人奸巧,城府极深,而且有着极佳的辩才。如果说王安石的执拗、偏狭、狂狷和不善与人,是性格坦直,坦直得令人可怕,那么,吕惠卿的深沉、狡黠、冰冷和不动声色,则是心术隐秘的诡诈,诡诈得令人恐怖。如若让这个人跃居首辅之位,朝政将会出现更不堪设想的专断,新法将会变得更为激进,东西二府的日子将会变得更加难熬。他们敏锐地感觉到:当务之急,是阻止吕惠卿接替王安石而执掌朝政。在竭尽心智地思虑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借着向皇上禀奏“浴佛节”的筹备情况,向福宁殿走去……

  监安上门郑侠,是这次“赌博”中的暴发户。他的名望在十天之内,传遍京都,数度暴涨,成了头号话题人物。在百官、商贾、僧道、细民、贩夫走卒、厮波扒手中哄响,并随着揣摸不定的“天意”,在人们的口舌间产生了繁多的称谓:小丑、义士、奇人、疯子、奸佞、忠吏、混蛋、骗子、投机者、背叛者……赞美者口角生花,咒骂者咬牙切齿。随着两天两夜雨霖的滋润,人们众口一词地把一顶“预言家”神秘高雅的衔头戴在郑侠的脑袋上,其声威,除皇帝之外,别无二人。真是“时势造英雄”!

  “预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