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在汉末-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传令与城阳郡莒县的于禁,东武的太史慈,以及朱虚的张辽等人,数员大将接了方宁的将令,数日间,便举十数万兵马进驻于徐州之地。

    那边相,待得曹操入了泰山道,正准备取,任,费二城,以入徐州之时,却在那里,突然之间,受得张辽与高顺二人,引着二万并州狼骑的连夜袭营。

    这一场新仇加旧恨的大战,可谓是杀得曹军溃不成军,也只差砍下曹阿蛮的大好头颅这一步了。

    这一战,折损的人马,倒并不是很多,只三五千人左右,只是这一场大战,对于此刻的曹操大军来说,无疑更是如雪上加霜一般,让他们的士气更见于低糜。

    因为,他们已经快没粮了。今岁,兖州闹蝗灾,可谓是个大荒之年,他们这些当兵的,在兖州,一直是饱一顿而饿一顿的,也只有在这出战的时候,才有全食,一日能吃上两顿。

    本来,曹操已经跟他们说好了,等入了徐州城,便任他们抢,任他们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所以,曹军的士气才会这般大盛。

    只是如今,这还没入得徐州城呢,便自大败了一场。

    待得曹操第二日重新把个被张辽给冲溃散了的大军给整合起来后,想再来取城,却现,此时,那任,费二城内,早已经云集了数万的将士,却是自后边的于禁先领着几万精锐大军,一路轻装急赶,先一步守住了这泰山道,以挡住曹操的脚步。

    城外,大帐内,此时的曹操,却正在怒火冲天:“今我大仇未报,却不想这方宁小儿,不费半箭之功,坐得徐州千里之地,这口恶气,却叫我怎生咽得下去。”

    在这种时候,任是谁,也不敢去接口曹操的话,他这算是为父报仇,所谓百善乃孝为先,这为父报仇的事情,任是谁也不好说些什么。

    一旁的曹洪亦是接口道:“孟德何须多言,明日且与我一万大军,我愿为先峰,定要打破这小城。”

    “此战,必耗时良久,今我大军在外,奈何,军中以无粮草,至时军中必大乱,为那贼将所破。”想起昨夜那如疯魔般的男子,曹仁却是满脸的沉重,这张辽,却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许,是因为他跟那个吕布太久了吧,在他身上,曹仁却是看到了当年那骑着赤兔马,提着一杆方天画戟,纵横天下而无敌手的吕奉先矣。

    “曹仁将军言之有理。”见得有曹仁,曹洪二位曹操的亲近大将先说话,一旁的郭嘉方才开口道:“不若先东略陈地,使大军打食于豫州汝南、颍川一带。正好,可邀上刘备,与他同攻豫州,也算还他个人情,想那豫州黄巾余党刘辟,龚都,黄劭等人,平日劫掠州郡,必多有金帛、粮食,此等贼徒,一战而可定也,至时破其军而取其粮,以养我三军,朝廷喜,百姓悦,赚了粮草,尚还能炼了兵,得了豫州民心,此等稳赚不赔之事不去做,却又何需在这与那方怀德穷蘑菇。”

    “此一举数得之计,却是大妙……”几乎是不用怎么考虑的,曹操便拍板了郭嘉的计策。

    毕竟,想要弄到粮食,或许,也就这一个途径是最为简单,也是来钱粮最快的了。

    这事说来却也是可怜了我们那刘辟,龚都等人,等得曹操一边着人报信与平原刘备,一边起兵攻入豫州之地,有曹仁,曹洪,许褚,李典,乐进,乐灵,这数员大将大将为先峰,身后又有十数万的百战精锐在,更有郭嘉,程昱,这一类一等一的谋士,那刘辟,龚都等人又是如何能顶得住曹操这攻势,只得一路败退,是一败在败,若不是占着地利,熟悉地理的原故,怕不是得让曹操就这么生吞喽。

    只是此时的曹操,自攻入鲁国后,得了军粮,大军士气更是为之大盛,一路所向披靡而来,那刘辟,龚都等人,却早已被曹操一路给打退到沛国来。

    此时,在沛国主城沛县内,刘辟,龚都,却早已在急得团团转。

    “这该死的黄劭,何曼,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坐着不动,准备隔岸观火,看我们与那曹阿蛮斗个你死我活,自己却想做那得利渔翁,做他m的春秋大梦,我呸,什么东西,真以为自己是块料……”上处,一头裹黄巾的汉子,此刻,却就这般大刀金刀的坐于主位上,一脸愤怒的样子在喝骂个不休。

    这汉子,说来,却不就是刘辟,当年,自广宗城外,自张角死后,刘辟,龚都他们,亦是学那张燕等人,不想参与到张梁,张宝二兄弟之间的夺权运动,便自领着一路人马,跑出了广宗城。

    他们却也是各找平日里相好的,呼朋唤友,各走各路。当初管亥做为黄巾军帐下第一勇将,便自拉了一帮子相熟的人,去了青州。

    而刘辟这边亦是如此,龚都,黄劭,何曼,何仪,等人亦是随着刘辟同来了豫州,至于其它如廖化,周仓这一类黄巾军的大将,亦也是留在了豫州。

    如今到了这种关乎到黄巾军是否还能在豫州继续存活下去的时候,刘辟做为在这豫州之地最大的一位黄巾余党,自然是需要负责招集起诸人来。以共抗曹操。

    只是显然,这效果并不是很好,直到如今,亦是没得有一个人来助拳的。

    “头领,那曹操又打上来了。”正在这时,忽至门外跌跌撞撞入一人,一路小跑着飞奔而至,却是满脸的惊慌失措的样子。

    “哼……曹操攻来又有何惧,我自有大军百万与之周旋,如汝这般大惊小怪,莫不是曹军奸细,来乱我军心耶?”见得这传令兵如此慌慌张张的,座上刘辟自是大怒出声。

    若说黄巾军什么最重要,其结果,毫无疑问的,当然是士气重要。

    要知道黄巾军人数每每总是敌军的五六倍,甚至是七八上十倍之多,七八人打人家一人,装备不好又怎么样,训练不足又怎么样,可是他们人多啊,这人多,自然就盖过了其它任何的一个缺点。

    若是他们士气高涨之时,打起顺风仗来,这天下间,又有何等样的精锐大军能挡得住他们的这种人海大战。

    ~~~~我是分割线~~~~

    好吧,这一张我自己看了一下,现很多错字,修改了一下,呵呵,不好意思,下回传章节的时候,我一定先仔细的看一遍,主要是因为这一张是我星期六边写边上传的,所以错字很多。下回一定注意!!!



………【174 下狠手的捞】………

    打豫州,能得什么?能得兵员,得钱粮,得人口,得地盘,得名望,得民心……等等等等,这些个有的没的,曹操能想到,刘备自然也能想到。

    自斗过吕布后,回了平原郡大半年时间,刘备却就一直整日就这般窝在了平原郡。只是昨日,却突然接到了曹操使人传得来的报信。

    他已经答应报刘备年初之恩,径自起兵攻入豫州,以为刘备扫清豫州之阻碍了。

    “嘭”的一声,却是正在与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等人喝酒的刘备,听得这一消息,大怒出声,把个手上的酒杯,狠狠的掷于地上。“曹操老贼,安敢欺我太甚耶!!”

    显然,刘备同样也意识到,此刻的豫州,就如同一块还未曾开的处*女宝地一般,谁先入得这一块地盘,谁就能得到兵员,钱粮,人口,地盘,名望,民心,权利,等等一切刘备都想要的东西。

    只是,这曹操,却先刘备一步的去走了这一步棋,平白让曹操得了许多好处,你说这能不让刘备生气愤怒吗?此刻的刘备,早已经视这豫州为他刘备的私人地盘儿了。

    “二弟,你去整顿兵马,以最快的度驰往豫州之地。”此时的刘备,几乎是在瞬间,便恢复了原本的从容大度之像。变得不急不燥,一片云淡风清的味道。

    此时的刘备,却径自又拿过一个空的酒樽过来,细细的为自己满上一整杯的清酒。仰过头来,却把个整杯的清酒,就这般一饮而尽。却又转过头来对一直静坐于一旁的张飞,赵云道:“三弟,子龙,还有宪和,你三人去整理行装,与我先入豫州之地。且作打算。”

    “好咧,大哥。”一旁的张飞,听得能先一步入豫州,而不用等大军慢吞吞的去,早已是乐的嘿然大笑不已。

    “玄德,何不等二将军的整顿了兵马,一并儿去豫州,这样亦要安全些。”却是一旁的简雍轻声谏言道。

    此时刘备手下的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三人,而唯一的一位铁杆的智谋之士,却只有与刘备从幽州一起出来的简雍简宪和了。

    对于简宪和的意见,平日里的刘备,绝对是多有看重的。只是如今,这却是非常时期,刘备心里早就有了打算。以刘备枭雄心性,又如何会轻易改变。

    当下刘备轻笑道:“宪和自无须担心,备已以万全之策于心中,更何况,自有三弟与子龙在我左右,即使猛如当年的吕奉先亦不是我三弟与子龙的对手,这天下间,此时又有何人能阻得了我去路。”

    “玄德心中自有定论,雍自无异议。”以简雍对刘备的了解,他自然是知道,刘备的性格,虽然一直对于他这位谋士一直是恭敬有加,言听计从,可是若真到了这种时候,一旦刘备自己做下了决定,便任是谁亦不可能改变得了他的主意的。

    却就这般定了下来,关羽先留在了平原整顿兵马,此次,刘备算是准备挪一个窝,换个点儿的去展,自然是需要在这平原郡内好好的清点一番,自是让关羽这位比较细心一点的大将留下来。

    而刘备,自己却带着张飞,赵云,简雍三人,并数十亲卫,就这般一路打马往豫州之地跑去。

    刘备那边,自平原郡要跑到豫州地界来,就算他们没有了大军的拖累,能够就这般轻车熟路的一路纵马奔驰,没个十天半个月,亦是到不了这豫州的,刘备这我们且先不去说他。

    只说曹操这边,自弃了徐州,攻入豫州以来,从鲁国,一路至这沛县城下,一路上有着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这一堆的大将,其势可谓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无往而不利,更是喜获钱粮人口无数。

    这些可都是曹操急需要的,如何能不让曹操高兴,当下大手一挥,着人抢了再说。

    反正这豫州他是准备先给刘备的,只是说给刘备个豫州,我可又没说要给你个送个家底丰厚的豫州啊,这把个豫州之地抢得十室九空,百里而无人烟,但是只要那地皮在,那也是个豫州给你了也不是。这却也不能当我曹操失言喽。

    而更让曹操高兴的事情是,等昨日大军赶到这沛国县城外之时,正自曹操在盘点这一战的收获的时候,却忽有帐外小将来报,有一大将,引数千人马来投。

    呵,不想这刚入豫州,就有大将来投耶,当下曹操急起身把个人引了进来,一番细看来,只见当先一将身长八尺,虎背熊腰,倒提一柄三尖两刃刀,骑于马上,威风凛凛间,却是好一员上将之才,当下不由大喜,问及姓名出处,那人只说本是江夏平春人,姓李名通字文达,本一游侠儿也,只因豫州黄巾猖獗,遂与同郡人陈恭,起兵于朗陵,只是奈何李通虽勇武过人,然却是兵微将寡,而那黄巾贼众却是动不动就万人数万数十万的大阵仗,李通又如何能顶得住,如今闻得曹操自领了兵马平豫州平黄巾贼,便说动了同伙陈恭,一同来投了曹操,也算是为家乡人做谋些安全,多杀些黄巾贼尽自己的力量做些能做的好事吧。

    这沛县,总的来说,也是那沛国郡的治所所在,城高墙厚不说,占着人多地利之便,刘辟,龚都等人守着这沛县,虽然说不能把曹操给怎么样了,但占着这方城池,倒也不用太惧怕于曹操怎么样的。

    攻城战这种事情,其实都这样,一方努力的想爬上城墙,一方却要努力的把这些想往上爬的人给打下去,一来二去的,城内的刘辟等人倒也不怕这人员的消耗,他现在手下啥都不多,可就是人口兵员多。最不怕的也就是这种消耗战了。

    只是曹操,显然不会就因为沛县这一个小县而挡住了自己前进的路,当下就寻得帐下诸文武大将,曹操自己领军坐守在这沛县外,让帐下大将分兵而去夺豫州其它之地,也好多掠些资源回他兖州展去。

    自曹操得了李通这员大将后,为求表现,李通自然是需要急急的请战的。

    他早年便是个游侠儿,常在这汝南,沛国一带走动,自然是对这一带地理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

    如今,有这么一个相当于是本地人的李通带路,绕过沛国,也只能算是小儿科而已。

    而城头处的刘辟,龚都等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看曹操就这么自自己眼皮底下慢慢悠悠的走过去,而自己却只能窝在城头处动也不敢动一下。

    这一副场景,可想而知,刘辟此刻的心内是多么的窝火。

    ~~~~我是分割线~~~~

    因为我这章节是现写现传的,所以文中有很多错字,报谦了大家,我尽量传上来后看一遍,改一下,呵呵,顺遍求一下金砖,收藏喽……

    解释一下jimhcy的问题,至于你说的那个情节,现在写书也确实差不多都那样,可是我认为,我写的是三国,就是三国。

    让主角三年而一统中原,然后就起兵四处征战,打遍全球,统一整个宇宙,最后还受到仙人指引,修炼成仙,可以与三清道祖喝喝酒,聊聊天,最后他还可以长生不老,见到几千年后的自己……

    这却不在是三国,而是一部编年修仙史了,呵呵,我写的是三国,他仅仅只能局限于三国。从中平元年的184年春开始到得咸熙265年终,蜀,魏,吴三国差不多结束之后,那个时候也就是三国结束的时候。



………【175 陷阵之士】………

    不说曹操与刘备二方为争豫州的钱粮资源,是各自绞尽脑汁,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定要在豫州之地多争上些好处。

    只说方宁这边,自得了徐州之地后,方宁大大方方的,又隆隆重重地为陶谦老儿安排了个葬礼。

    逝者已矣,而活人却仍然需要为生活而努力奋斗。方宁,糜竺,曹豹他们自然不能因为陶谦这么个死人,便耽误了大事,待得过了陶谦忌日的头七之后,在一众大小将佐的顶力支持下,方宁才算是正式接管徐州之地。

    大封原徐州原来的诸位大小将佐,这种事情,自然是不需说的。

    立陈宫为徐州长史,这自是不消说的,又立糜竺为主薄,陈登为别驾,而陈圭这位如今已经也是五十有八的原下邳太守,自陶谦死后,便自闭家门而谢客不出。

    任方宁如何相请,亦是足不出户。后来待得方宁逼急了,却自已年老体迈为由,拒绝了方宁,也退出了下不邳太守一职。

    这陈圭老儿既然以老迈而不能胜任于下邳太守一职,方宁自也不会求着他去当,虽然这陈圭老儿是真的很有才能。

    而至于原徐州的大将曹豹,这位掌着几乎整个徐州全部兵权的徐州士家大将,方宁,在自己的地般内,自然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

    定曹豹为武猛将军,正四品,位列算是等同于青州的方悦,只是这兵权嘛,方宁却并不能像方悦那般信任的全部交给曹豹。方宁自然是要收回的。

    这一个徐州城,虽然因为一直在陶谦的治理之下,兵马并不是很多,可是,那也是一个州的兵马,少说亦有三十来万。

    如此一来,这一个徐州之地的三十来万人马,再加上原本方宁青州原本就有的七十几万,这一下子,却是足足凑出了百万的大军。

    百万大军哪,虽然这其中只有张辽他的并州狼骑那不到三万的骑兵,可是这消耗,也不是这区区两个州能顶得住的。

    栽汰沉长大军,却是势在必行之举。

    好在曹豹也算明智,见得徐州,糜,陈二家都已经投靠子方宁,自己曹家一支,虽有兵权在手,可是却也不敢乱动,只得乖乖的把兵权交了出来,让与了方宁。

    炼兵,整个青,徐二州之内,能称得上号的,除了于禁于文则这位五子良将之外,新来的张辽,高顺,亦是其中的一把好手。

    说来,这栽汰大军之事,这其中却也是有些让方宁亦是感到开心的事情的。

    只说这日,方宁自打了太史慈复又回去坐镇于济南国,毕竟,济南国那个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北边有袁绍,曹操,还搭上个刘备,换藏霸,曹性那种人,方宁还真有点放心不下的。

    又让于禁自回了城阳郡去,毕竟,在城阳郡那地方,可是还窝着方宁收来当初随管亥一起造反的青州黄巾部呢,如今,在城阳为于禁所训练,那几十万的大军,若没个大将镇守,方宁又如何能放心得下,于禁,是必是要再回城阳郡去的。

    又待打走了韩浩,回守乐安郡后,待得于禁,太史慈,韩浩三人皆是走了之后,在这徐州城,方宁手头上能用的,就只有张辽,高顺,蒋奇,韩猛,典韦五员大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