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往事随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维护皇权的理论、兼顾一点平民百姓的疾苦和痛痒而已。对推翻和改变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摆脱愚昧落后的局面和状态,毫无益处,不是良方!历代杰出、励精图治的人物,充其量只是些“忠君”的思想家,希冀在明君的卵翼下做些利民的改良;其实,于事无补,济世无门!

  戊戍变法失败了,但李鸿章等保守派,也自称是变革派,是并不反对光绪皇帝搞变革的;但要变革,先得让慈禧太后靠边,这可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私事了,大家都袖手旁观,听其自然,不置可否。一边是小皇帝,刚出道,涉世未深,虽身居皇位,但尚未掌实权;一边是慈禧太后,牝鸡司晨,垂帘听政,并无逊位已届成年的儿皇帝的打算。如果,戊戌变法成功,慈溪太后自然靠边,退隐后宫,颐养天年,并无大碍;只可惜慈禧并无让贤的考虑,部分重臣害怕失去在握的权势,也无意变革。小皇帝按清朝的祖制,成年后即可执掌朝政,摄政的太后和大臣理应还政于皇帝;但权力之争,从来都不是顺利、平稳过渡的,而是要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生死较量的。康熙即位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有权势、有心计的孝庄皇太后,是他得力的后台支柱。皇权的承接和过渡,天大的国家大事,就这般儿戏似地走了个过场,以失败告终。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奴隶社会进到封建社会,再经过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到现在,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停留在封建社会阶段。一个封建王朝推翻了前一个封建王朝,几乎是毫无例外、千篇一律地先进行烧杀抢掠,把本该已是属于自己的前朝宫殿毁之一炬,然后就是好大喜功、大兴土木,恢复旧制,一切如旧,只是“朱颜改”!这可能就是历史重负的弊端了!悠久、因循守旧的历史,使我们现在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历史短浅的国家,无法辉耀我们古代的文明和进步,这难道不应引起大家的思索和回味!

  依照辩证法的理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是螺旋式的向上;而我们历代王朝的回顾,好像不过是一组相切的圆:一个朝代的兴亡,就如同一个圆,起点回到了终点;另一个朝代的更迭,不过是又由上一朝代的终点出发,原地不动地从新划了一个圆。朝代不同,疆界版图会有变化,或大或小;不同姓氏的皇族,传承延续的时间,或长或短。每个王朝都有它兴衰的历史,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如果有什么差别,仅此而已。

  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系统了解和学习仅限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水平。但我想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已经足够了。这已经可以使我认祖归宗,了解我们民族的过去。过去的辉煌,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我们发愤图强、自强不息;过去的瑕疵,是掩饰不去的存在和现实,但一个发展中日益繁荣昌盛的国家,迎来的总是瑕不掩瑜的灿烂和喜悦!

  沉迷于过去的辉煌,无异于痴人做梦,一枕黄梁再现,完全是些虚无飘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但当我们今天脱贫致富,渐入小康水平,并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时,过去的辉煌,永远会是使人感到自豪和欣慰的美好回忆。不值得炫耀的过往历史,甚至是刻意编造的过往皇家轶事,不怕浪费了电影胶片,也得顾及一下自己的自尊心。

  
  2006年9月17日(星期日)

中国影视界一瞥
中国影视界一瞥

  电影可是一门了不起的伟大艺术,它结合了文学艺术、摄影技术、电声技术,形成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艺术。它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初,从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从黑白的发展到彩色;现在又引进了电脑技术,更是如虎添翼,发展之快,一日千里。

  我很喜欢看电影。60年代,还是个中学生时,有时逢到某某外国电影展,赶场子跑不同的影院,一天可看2、3部影片。当时的影片以苏联的为主,演员的表演艺术和摄影技术与水平都是上乘、第一流的,因为当时压根儿就没有好莱坞这一茬。说实话,当时苏联的电影艺术是一流的,像喜剧片“忠实的朋友”、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阿。托尔斯泰的“苦难历程三部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许多西方名著改编的电影,诸如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奥赛罗”等等,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再有就是印度的电影“流浪者”,等等。

  现在,电影片多如牛毛,世界各国的应有尽有,但电视的发展,却极大地中冲击了电影的市场。当然,电影院是不会也不能被电视机替代的,不过方便的家庭影院,确实大大地降低了电影片的票房价值。近年来,电影院我几乎都没有进去过。更有甚者,近年来的电影,尤其是国内的片子,似乎越来越没有什么看头了,有些片子耗资数以亿计,演了半天也不知道演的是什么,没有故事情节可言。就拿“英雄”来说,好端端的一部悲壮的历史剧,却搞成了一部莫名其妙的男女情爱的闹剧,没有剧情可言,甚至也没有人物角色,只有几个木偶似的表演者;口说几句生涩、支离破碎、前言不搭后语的台词,跑龙套似的在台上客串了一趟。我真有点替这些名角叫屈,演这等没有剧情、没有性格的角色,不是掉分么!照例说这班名演员应是不缺钱的了,为何却肯屈尊接受出演此等角色!?照例演员接受出演的角色,是在先看过剧本后,觉得适合自己,才欣然应邀的。可现在大片的制作简化多了:据说可以不要剧本,只需定个题目,即片名,有制片商出资,就可以开机拍片了。难怪,这班名角演得叫人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因为他们也是受朋友之邀,盛情难却、稀里糊涂莫名受命的;或者,金钱能使鬼推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谁肯挡自己的财路。不过,上台容易下台难:戏得边演边编,边编边改,边改边演,现场发挥,灵感勃发,这样才能尽显大家手笔、大师风采;同时,哥儿们一起切磋,夙兴夜寐,天天耳鬓斯磨,难免不擦出点真挚友情的火花来,到时临机一动,再给某某兄弟加点餐、补点戏,不就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拿的。当然一碗水得端平了才行,否则,大家闹起情绪来不好收场,反倒弄巧成拙。

  其实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简单的事情还真是很少有的。有的事情虽简单,手续却很复杂、繁琐,你说这样的事情算得上简单吗?!再回过头来说拍电影吧,先总得取个题材,定个片名,编写个剧本;然后,物色剧组演职人员、筹措资金;片子完工后,还得过一下政治思想审查的关口和手续。事情是千头万绪的,关键却只有一桩:筹措资金,而且是自筹!现在,像以前那样带指令性计划制作的片子是越来越少了,电影人拍片的范围和领域较以前宽广多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也拓宽了很多。首先,得会公关,否则何处去筹钱?看来整个一个没由头的事情,其实很简单:要说难,难于上青天;要说不难,易于反掌。你要是个名人,什么事不就都解决了:要钱,自会有官商愿意出资赞助的;要人,谁都会愿意来套套近乎,顺便给自己也添点光彩;审查就更不在话下了,名声不就是地位、身份的保证,官方的合作不就是默许。

  名气这东西还真是管用,尤其是在中国!当然,我们讲的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的所谓虚名,“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片子还是可以看看的。人有点名气后,怎么就认不得自己了?忘乎所以的大把花钞票,挥金如土,一掷千金,只为了拍几部没有情节、没有故事、没有角色的摄影特技片?说来也真邪门,像“英雄”这等没有品位的所谓大片,居然也能创中国票房的奇迹,帮助制片人收回投资,并还有回报。难怪“英雄”之后,又有了“黄金甲”,而且照样票房不菲,没有给制片人难看?!难道这也算是中国特色?要说是“英雄”问世,看看“名导”的新作,大家进影院争相购票一睹为快,这是顺理成章的;观后,大失所望,连呼上当,甚感不值。那么,“黄金甲”首演,再要看看它“滥”到什么地步,倒又反架了它的势,解了它票房的危机,使之平安过关!看来这样的“大片”今后还会往来不绝,“后继有人”的!而且,还有人要竞相攀比的,据说近来又出了一部叫人看不懂的名为“无极”的大片。不过,我已实在无闲心去自讨没趣了。

  再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崭新的时空概念,又给电影人创造了一条奇幻的时空隧道,思路更开阔了,题材范围也拓宽了许多。不过,有些影片把许多原本在古代就可以处理好的、与现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又要搅到现在来,搞得不伦不类的,叫人哭笑不得!要是科幻片,还情有可原;普通的故事片,胡搅一通,是否节外生枝,画蛇添足,毫无现实意义!

  更有甚者,一部接一部的历史电视剧和电影,络绎不绝,把有些断代史演绎得很细、很深入了。这倒成了一个不小的、应该引起警觉的问题:一般人接触历史,也就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上简略的介绍;至于断代史的研究和具体细节,据我的孤陋寡闻,这在中国史学界,迄今为止可能也还是一个较生僻的冷门,专业研究人员屈指可数。如果,把历史当故事来渲染的影视剧,出离历史的真实太远,倒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可能不应仅是误人子弟的等闲小事了,大有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歪曲历史之嫌,不可掉以轻心!

  有一天,无意中张了一眼正在上演的电视历史剧“秦始皇”,演的是荆轲刺秦的片断:但“图穷匕首见”后,荆轲并无刺杀秦始皇的行动,而是欲图将秦始皇押为人质!这倒很有点新鲜!中国古代享有盛誉的义士、侠客荆轲竟也成了现代绑匪的祖师爷了!看了之后,不禁哑然失笑;不知编导者的深意何在?我辈实无暇顾及此事,只好一笑了之。

  当然,我不是电影工作者,也不是评论员;作为一名有自己偏好的观众,从不曾系统地好好观赏过国内近年来拍摄过的电影片和影视剧,只是就自己随兴所至接触到的部分影片,略表自己的失望和遗憾。

  我相信中国的影视业是有发展前途的!自有后来人!

  
  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小 病 有 感
小 病 有 感

  俗话说:人吃五谷,难免不生病。而且,生病也是人生的一种阅历,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一个人从未生过病,生命中就会短少了些什么人生的经历或是经验?这话猛一听,有些不顺耳,好像有点儿失之偏颇、过激,其实不然,是言之有理的,只不过,这种病中的感悟有些人并不屑享有。“饱汉哪知饿汉饥?”不也是一种感悟;同样,健康的人往往体会不到生病的痛苦,因而不能充分地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难怪有些身体欠佳的作者,写出了弥足珍贵的生命的赞歌:身体的病痛,使人更倍感人生的短促和生命的可贵。

  当然;这里提到的所谓“生病”,不是指人们通常的伤风、感冒之类的小病,吃几片常用药就可以奏效,解决问题的。不过,也绝不是什么生命攸关的“大病”!十男九痔,本来也算不上什么病,但一拖十年,迟迟不治,混合痔就越发严重些了,点子多了些,大夫说有五个点了,还外加一个血栓肿块。小小紧缩的肛门上,竟有如许多不该存在的赘物,这一刀是躲不过的了;虽然拖过了十年,以后可难说!?再说年岁不饶人,已是年近古稀的人了,总不能待到古稀之年后再来挨这一刀!思量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当机立断,于10月9日在南京市中医院办理了住院手术。10日验血、化验大小便;11日做B超和心电图;12日上午做痔疮割除手术。

  割痔疮是一个很小的手术。手术前也并无要求家属签字画押的意外担保书,由此可见,小小的肛门并无碍生命的存在。如果,过分渲染,难免有小病大养、无病呻吟之嫌;不过,67岁的人,第一次进病房、手术室,有些大惊小怪,也情有可原,姑望见谅。

  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前,做例行血压检查时,发现血压偏高,量了10来次,低压都在110以上,高压170以上,最高的竟达到了205。平常,我血压略有些偏高,一般在90/140上下,为何忽然之间会变得如此之高?大夫的说法很简单:太紧张了。放松些,不要紧张;说实话,我并无任何紧张的感觉,但血压却始终降不下来。经与主治大夫商议后,麻醉师才给我进行半麻手术,并注射了些降压的镇静剂。大约半小时,手术结束了。回病房后,大夫叮嘱:必须平躺6小时,切不可抬头,否则,痊愈后会带来头痛的后遗症。

  平躺在病床上,右手上注射着吊着的消炎药水,前2、3小时,下半身(屁股以下)是毫无知觉的。明明二条腿是平放着的,我却总感觉是蜷曲着的,好像是在太空中失重的人那样,有些异样的感觉。想抬起头来看个究竟,又不敢违背医嘱自招罪受,终于在混沌中熬过了漫长的2个多小时。下身逐渐恢复知觉,也明白腿是平放着的了,真叫人有些莫名其妙,不解个中奥妙。人还得平躺3个多小时,很不是滋味,浑身不适。

  手术后6小时,不能抬头的禁忌取消了,人可以适当地活动一下上半身,并将可躺式床的床身摇高一点,斜靠着变换卧床的姿势,缓解全身不适的感觉。不一会,当班的护士小姐来了,叮嘱各位当天做过手术的病人,尽快争取小便。这个原本不成其为问题的事情,却变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下午从4点钟到7点,上卫生间不下8次,每次都要站大约20分钟,可就是挤不出一滴尿来。病友介绍说:小便时,打开自来水龙头,流水的声音会引起小便的条件反射。各种方法都试了,毫无效果,这可是始料未及的?哪还有此等荒唐事!再加上同房的病友,小便都解出来了,不由得思想有些紧张了。晚上几乎是通夜不眠,小便近10次,先是为着解决尿不出的麻烦;后来则是为着解决滴尿、尿不畅的苦恼。头二次依然尿不出,站久了也有些体力不支。第三次,干脆坐着尿,这样时间可以长些,也还奏效,终于挤出了几滴尿来了,心中总算松了口气。以后,又多次尝试,努力解决滴尿、尿不畅的问题。

  第二天上午,大夫检查过病房后,就给伤口换药。顿时被堵得严严实实的肛门,好像松弛了许多,只是肿胀的感觉依旧。以后吊水时,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尿胀、尿频的现象:吊4瓶药水约3个小时的期间,小便三次,而且每次小腹部都感觉很胀。下午尿胀、尿频有所好转。夜里仅小便一次。

  第三天上午,吊完4瓶消炎药水,临近中午时,值班护士小姐来通知:下午应该开始大便了。这可又是一道关口了!痔疮手术小,但恢复较慢,也正是在于此:伤口还未愈合,肛门就得开始工作,一是进、出平衡的问题,再就是括约肌功能的保持。开始时,大便总会带点血,而且,不敢太使劲硬挣。不过,大便的问题似乎比小便好解决些,实在困难时,用二支开塞露即可。大便后,每次用药水坐浴5…10分钟后,换药。第一次大便,因为头二天有点禁食,吃得很少,血比大便多,搞不清到底大便了没有。另外,中午开始要求进食,恢复正常的饮食,不过宜多吃些长纤维的蔬菜和滑肠的水果(香蕉)。

  第四天开始停止吊水。每天的主要课题就是上、下午的二次大便和换药。除此以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卧床休息。因为肛门伤口面较大,肿胀得厉害,再加上外敷的药棉、纱布,肠道、肛门基本上是封闭着的,还没有通气。第一天,连咳嗽都不能;第二天换药后,感觉放松些,但咳嗽、打喷嚏,仍然会引起伤口疼痛不适,因为气路不通。而且,不知是否因为半麻的缘故,手术后神经系统有些混乱,因此出现尿不出,大小便感觉错乱等诸多现象。

  第六天上午换药时,大夫帮助拆除了伤口外围的3根线。

  第七天上午换药时,大夫告知掉了一个痔核,并拆了二根线。伤口依然肿得很厉害。

  第八天开始,每天增加二次肛门部位的微波消炎治疗。

  第九天换药时,被告知又掉了一个痔核,还剩一个线头。卧床时间长,活动太少,周身不适,彻夜不眠。

  第十天,开始下床,适当地活动全身。

  第十一天换药时,大夫帮助去掉了最后一个线头。伤口仍然肿胀。夜不寐,周身不适。

  第十二天下午,外出活动一下。

  第十三天上午,做了一个头部的CT检查,无异常。

  第十四天,下午换药后回家。彻夜不眠。

  第十五天,上午去医院换药,结账,办理出院手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