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霸业-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中的字画完全是两种笔风,两种不一样的字迹,所以叶晨才一眼认出“若是管先生肯出山,不知您也是否出山祝我一臂之力。”

    看着叶晨如此细密,王烈也不得不赞叹眼前这位年轻人“将军真是夸赞了,这大书法家还真是给王某戴上高帽子了,大书法家应该是当今蔡公蔡中郎才是,此人可是当之无愧啊!这些也只是王某胡乱涂鸦,半吊子而已,不入法眼,不入法眼。”

    叶晨听到对方居然夸奖自己的岳父,心中不由想到王烈这家伙是不是知道蔡邕就是自己的老丈人才会如此夸奖。但看王烈的样子,叶晨打消了这个念头,应该不像知道的样子。

    “王先生,你所说的蔡公此时正在我幽州上谷,他和卢公(卢植)二人可是我书院的正副院长。”叶晨心中不得不感激自己的老丈人和卢植二人,要不是他们二人,他的书院也不会渐渐出名,自从二人加入书院之后,叶晨不但在上谷多开办了一个学院,更是在渔阳、广阳等几个县都开办一个书院,已方便大多的人才,可以说这些全都是这二人带来的,在二人没来之前,就荀悦一人支撑着,三五年多下来,就别说开分店,人才也没几人。可要是在把管宁请出来,那些文人墨士还不统统往幽州跑来,叶晨可是要将幽州变得像颍川一样,人才众人。

    “什么,你是说蔡公和卢公二位先生都在幽州。”王烈开口说道。他虽然在董卓入洛阳之后归隐辽东,也了解叶晨办了几家书院,但因为只在辽东行走的他很少知道叶晨书院的情况,加上他大部分都是跟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们闲聊过,那些百姓又哪里知道蔡邕等人的事情。所以他也只了解叶晨的书院有一位史学家荀悦坐镇上谷书院,没想到叶晨还会请动蔡邕和卢植二人,此二人在中原可是大名鼎鼎,对于王烈来说怎么不惊讶。

    “嗯,叶某还不至于在这方面胡说吧。”接着叶晨在把蔡邕和自己关系说了一遍,又把卢植为何在于上谷也解释了下,一边在听的王烈不由走了神。

    王烈听了叶晨的话之后,心中开始有些向往叶晨所办的书院,要是这二人在的话,自己每天还可以请教许多学问,探讨些文学和书法上之类。毫无疑问,一个是当代的大书法家,大文学家。一个是当代的大儒家,士之楷模,国之桢干。有这样的人物在幽州,那些文人们怎么不想去求教。文人就是喜欢互相聚讨教,当然读死书的人那就不知道了,大部分的文人还都是喜欢聚讨论,请教,求学,包括王烈在内。

    “若是如此,这上谷之行,就算是将军不说,王某也想定当一去,当然也需要王某准备几天才行。”王烈一下子就打定主意,准备随叶晨前去幽州,别看他岁数已有五十高龄,对他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只是,不知管…………。”叶晨主要的还是管宁问题,管宁说起来也是个大儒,只是这家伙比王烈还要难,现在的叶晨也不指望他会在政治上会有没有帮助自己,能请动他出山,到自己书院任职,那自己就再好不过了。

    王烈笑了笑,看着叶晨道“将军这点放心,我现在有办法让幼安随我先去上谷,你可知道,卢公可是幼安敬佩之人,幼安也早有想见一见此人,此事就交给我好了,等下将军就看我眼色行事。”说着王烈怎么说,叶晨怎么办。而在另一边的茅房处,走出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此人有八尺之高,样貌俊朗,额下留着少许胡子,精神饱满。此时正往叶晨房间走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5章 袁谭袁显思() 
次日,冀州中山国郡,卢奴太守府,郭嘉此时正拿着刘晔等人汇过来的情报查看而起。“呵呵……,袁绍速度还真是快啊!为了尽快解决青州战役,居然不惜一切大价,把青州黄巾军往兖州赶去。有趣,还真有趣,现在就看刘岱那老家伙吃的下吃不下这块肥肉,要是吃下,他的实力就强大不止一两倍,吃不下,那就等着灭亡。”

    太史慈站立在郭嘉身边,听着郭嘉的口语,不由开口说道“奉孝,现在刘岱可是有公孙瓒在,按理来说,那些黄巾军应该成不了什么气候吧,对他来说收编那些黄巾军不难。”刘岱实力比起以往来说的确强大很多,有着公孙瓒的三千白马从义,加上公孙瓒的原般人马,还有于禁这位带兵打仗有着一手的大将,可以说刘岱实力高了可不止一个档次,如果真的让他收编这帮被袁绍从青州赶出来的丧家之犬,一点也不算太难,但也不简单,看就要看刘岱要用什么的手段。

    “也行吧,要是他背后没曹操阻扰的话,或许刘岱没什么困难,可现在曹操大军退出汝南,也就是说,汝南那边,他会跟刘备停战,既然停战,他就有精力放在兖州来,如果我没错的话,曹操这个时候是拿下兖州最好的时机。”叶家的情报网很广,对于曹操大军退出汝南的情报,郭嘉早就在前天得知此事,所以他更肯定的是曹操和刘备二人达成了什么共鸣之事。

    郭嘉烧了信件,接着说道“现在我们是该行动了,尽快速度进攻安平,击垮郭图和高干部队,在攻打巨鹿等地。对了,张(张飞)将军和高将军那里有什么状况,攻打下常山还需要多少时间。”张飞、张颌、高览三将攻打常山已有十多天,至于战况郭嘉还真是不清楚,这段时间他都忙着处理中山国政事,当初,准备让叶晨派些人过来,可谁知道,叶晨一句你在冀州先招人看看,或者让自己等人管理,最后,郭嘉只好自己亲自上马,管理中山国一切事务。

    把其余军事上事情交给太史慈处理,要是没重要事情,就不用麻烦郭嘉出手,有太史慈就够了。从情节上来看,常山应该没什么事情,不然,要是常山有重要事情发生,郭嘉肯定会知道一切。

    一说到常山郡,太史慈不由笑道“要是我没估计错误的话,不用三天,常山肯定会被我军拿下。”太史慈把这段时间从常山发来的情报说了下,张飞带着张颌、高览二将在攻打常山郡时,三人攻势汹涌,一万兵力攻下那些县城是轻而易举,接着又在三天内连续拿下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五县,速度之快,难以想象。其实主要战斗也没打过几场,袁军一见叶家大军攻打而来,还是原袁军高览等大将,那些县令们身边兵马本就不多,还都是那些好长没打过仗的士兵,面对叶家军的兵临城下,早吓得直接开城投降,根本无需在有必要打。

    叶家军接下来又是以每天一城的速度直接攻打下上艾、真定两城,直到攻打到元氏县城的时候,常山的太守居然夹着尾巴逃跑了,那常山太守蒋义渠得知攻打而来的是张飞、张颌、高览三人之时,在叶家军还在几十里外的时候,蒋义渠直接放弃了元氏县,带着三千兵马直接往赵郡跑去。太守不战而跑,一下子,常山那些地方官吏哪还敢有反抗之举,叶家军事所到一处,县城就被拿下,如今收复常山郡只是时间问题。

    “廖化听令,迅派人通知张将军(张飞)等人,攻下常山之后,大军就留守在常山,没有我的命令,不可有所妄动。还有飞鸽传书回广阳,让公与必需派几个在政事上有所能力的派几个来,我可不想管理常山和中山两郡的琐事,最好把那些从书院毕业的人才也都派些人过来,我想,各县的县令等官员也应该换几个了。派人去查,只要有贪污、欺压百姓等县令,全部打入大牢。”看来郭嘉开始准备在冀州大改革,惩罚当地的不良地方官员。

    “是。”廖化接令之后,迅速退了出去。

    “子义,你速速准备下,两天之后,大军进军安平国郡,务必在八月拿下此郡,当然,活捉郭图和高干会更好。”郭嘉打定主意道。

    没有众人在的时候,郭嘉和太史慈也没什么见外,二人还是用字来相称“奉孝,两天后,我军攻打安平国郡,但我们是不是先派些兵马去资源子扬那边,要是袁绍大军返回渤海,那就现在子扬兵马能阻挡住对方吗?”

    太史慈考虑了下,把刘晔那边的情况说了出来,要是袁绍大军撤回冀州,他第一个目标肯定是分派兵力支援渤海,在派另一批队伍回清海国郡,在转魏国郡回赵国郡,因为渤海和赵国是袁绍主要大郡,渤海是他的发源地,赵国是现在的刺史部,二者丢一不可,都是袁绍重要之地。所以太史慈会想到袁绍肯定会大军到渤海,到时候,刘晔等人少不了一场大战。

    “此事你不用担心,也无需你去多想,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公与等人得知袁绍大军开始回冀州的话,肯定会有所准备,你可别忘了,主公以前出谋划策的第一人可是公与,要不是政事上缺人,也不会把他分派到广阳去。”沮授的才能在政事和军事上的确都有着强大的才能,他跟郭嘉一样是最早跟随叶晨,这么多年来,他都是处在默默无闻的位置,但在幽州也好,叶家军也好,他的大名可算是如雷贯耳,谁人不知啊!政治和谋略也是公认的强。

    “好了,我们先拿下安平国郡再讨论其他事情,你先去通知张燕,两天后,大军进军安平国。”郭嘉对着太史慈下命令道。

    “说的也是,是我想太多了,那我先出去准备准备。”太史慈说完之后,走出了府邸,准备两日后,攻打安平国郡。

    太史慈说的还真没错,三天后,张飞大军攻打下常山国郡,因为郭嘉的命令,三人不敢有所妄动。张飞直接带大军安插房子县之中,等着郭嘉的一道命令,只要命令一下,张飞等人就会向赵郡或者巨鹿二郡发动总攻。

    “听说奉孝他们开始在攻打安平郡了,我等是不是也应该攻打赵郡或者巨鹿郡才是。”坐在营中的张飞,不停发着牢骚,自从郭嘉命令到达之后,他前进的脚步也就停止于此。

    “将军不可乱来,军师命令没有下达,我军兵力也只有一万左右,难以攻下赵郡,再说,我们要是把兵马分散到各郡的话,将会被赵、巨鹿两郡的袁军一一击破。”张郃忙劝张飞道,要是张飞真的私自行动的话,自己等人处罚是小,这打下的常山郡弄不好也会被袁军所夺回。

    张飞站了起来,来回走动了几下,对着张颌说道“俊乂,不是我不想听奉孝的话,从赵郡传来消息,那蒋义渠跑到赵郡之后,正整军代发,准备攻打我们,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发制人,一鼓作气,拿下赵郡,到时候,就算袁绍带大军返回,我们也无需害怕不是。”

    张郃跟张飞相处了一段时间,虽然说张飞平时说话都是大喊大叫,张颌知道这样底气十足的才是张飞应有的样子,声音是大,但没有恶意,反而张郃跟张飞相处这段时间,二人都了解对方,说起话来也没什么好拘束。二人短短的日子中从敌人到战友,接着更是好友相称。

    张郃对于张飞这位实力强悍的猛将还是不错的评价,对方在带兵打仗方面或许没自己知道的多,可平时也是虚心求学,只要自己等人提出对军中有意的事情,张飞照样也会听取,有时还会拿笔墨一一记下,这也是张飞跟叶晨和郭嘉时间长而改变的一切,张飞除了那脾气之外,其余慢慢也有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现在的张飞别看他嘴中喊打喊杀,可做起事情来,还是粗中有细。

    “这点,我看无需担忧,在那赵郡兵马也就二万多,蒋义渠就算兵马全部派出攻打常山,我们也有实力坚守住,胜负还不知呢?要是蒋义渠真敢攻打而来,我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那样的话,赵郡也将落入我等手中。袁绍此时重要的关心他的渤海才是,到时候袁军回赵郡的话,我想军师兵马也应该已经把对方阻挡在清河郡。”张郃分析道。

    郭嘉不让张飞等人有所乱动,主要就是防范赵郡的两万多兵马,还有驻守巨鹿的审配,加上常山郡又是刚刚得手,各县百姓等都还要安抚下,所以让张飞大军静观其变。而他主要攻打安平国郡是为了在清河国郡阻挡住袁绍的援军。

    就在张郃和张飞议论之时,高览走了进来,看着商议的二人“刚得到消息,赵郡由蒋义渠、袁谭、辛评、逢纪等以两万大军向常山进军,此时大军已在五十里外的邱望山。”高览一斤来就把从赵郡得到的消息禀报给张飞二人。

    “呵呵…。,来的还真快,俊乂,你也看到,这可是对方自找死路,既然他这么急着找死,我们就送他们一程。”张飞大声笑道。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二人刚讨论着接下来给如何是何,这不,在赵郡的那帮家伙也按耐不住了,看张飞等人只有一万兵马,准备在张飞等人没有站稳常山之际,打回常山。

    “没想到袁绍的长子也来讨这趟浑水,既然来了,就留下他们,只是现在我军能挪用的兵马已不多,带来一万多兵马,在各县分派些人手之后,可用兵马只有八千左右,看来我们出奇制胜才行。”张郃想了想,拿出子房县几十里的地图查看了下,这可是他这几天在子房县巡查一番才画出的地图,看看有哪些地方可埋伏。

    “够了,八千就八千,就算袁军两万兵马,我等也无需害怕。”张飞豪气冲天的样子,对袁绍兵马根本没有放在眼中。

    “话是这样说,但我等尽量保存住兵马,使我军伤亡减到最低才是。”张郃开口说道。多亏他们这段时间还是不忘在常山征兵,不然,就这一万多兵马,在各县安排点人手早就所剩无几,别说八千,就是三四千叶都困难。

    三人之中,看上去张飞主帅,但指挥作战的还是张郃一手策划,张郃的确有这本事,他带军本领就算在叶家军中也是屈指可数,在袁军中展现不出光彩,在叶家军他的才能全部被发挥出来,跟着张飞这段时间,张飞在张郃身边也学习到了很多事。“我看,等下张将军带五千兵马埋伏在这三岔口的南面,也是袁军进攻子房县的必经之路,等袁军到来之时,张将军在冲杀而出,但张将军只能败,不能胜。”张郃给张飞定下的只能败,而不能胜。

    “什么,让我败,俊乂你不是开完笑吧,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张飞马上说道。要是张郃不把话说清楚,他还真的不想去做这种打败仗的将军。

    张郃笑了笑“张将军只要带大军往这个方向跑。”张郃指了指地图“而高将军带一千人马躲藏在此处,乱石岗这个地点,要是张将军被袁军追杀,高将军不必引大军而出,照样埋伏此处不动,等到袁军的粮草部队经过之时,再以大军冲杀而出,焚烧袁军粮车。至于我吗?带两千兵马蹲守这片竹林间之间,等待张将军引袁军来此。”说着,张郃一掌拍打在地图上的一片茂密的竹林之处,看来,叶家军要在此处消灭两万袁军。

    “俊乂,你这办法是好,只是那辛评、逢纪二人,此二人虽说谋略不及田丰、许攸等人,但要是看出此计…………。。”高览话还没说完,张郃已经知道他的意思。

    “高将军考虑的我当然知道,辛评、逢纪他们二人比起郭图而来,是半斤八两,甚至还不及郭图此人,二人本就不合,平时互相好斗,加上袁谭是无谋无才之人,要是有能力也不会如此急着攻打常山。”袁谭或许没什么才能,他此次攻打常山也是辛评、辛评在他嘴边说了些话,主要还是想拿下常山可以在袁绍面前邀功求赏,让袁绍更器重他而已。

    张飞想了想张郃的计划,觉得还是可行,也不二话“那我们还等什么,现在就开始行动吧,不然袁军先到了,那我们就白忙乎。”张郃、高览点了点头,收拾下,三人各自走了出去,准备兵马,半个时辰之后,子房县不断有兵马从城中而出。

    …………………………………………………………………………………

    离子房县三十里处的道路上,两万多袁军部队,陆陆续续往常山子房县出发。“哼!真没想到,高览和张郃二人既然敢背叛我父,想我父对二人也算是恩重如山,二人居然如此不识抬举,杀我兵马,还占常山之郡。”在袁军部队当中,只见一位年轻的少年,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此人面貌俊朗,面似袁绍。从他口语中说出的话,此人应该就是袁绍的长子袁谭。

    “大公子息怒,息怒,大公子完全不必为此二人而气坏了身子,张郃高览要不是主公当初大义用于二人,那高览还只是个小小的小卒也,张郃本就是韩馥心腹,要不是当初颜将军重用此人推荐给主公的话,张郃哪有如今地位,谁知道他还不满足于此,背叛于主公,这不仁不义之人,根本不值得大公子生气。”在袁谭一边,三十五六的男子,一身铠甲,不高不矮,样貌平平的男子开口说道。此人正是辛评辛仲治。

    在袁谭的另一边则是逢纪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