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厉害的皇帝 刘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羽在彭城西没逮到刘邦,后来刘邦从沛县逃跑,又让他从眼皮底下溜了。好在把他的老爹、老婆给抓住了,项羽看吕雉也是个大美人,堪可宠幸,不时让她陪个酒作个乐,稍解心头之恨。
  听说刘邦逃到了荥阳、成皋一带,项羽带领大军一气追到了荥阳,把个荥阳围得像铁桶似的。刘邦一时面临的形势岌岌可危。原来背楚附汉的一帮诸侯看楚军强大,怕项羽消灭刘邦后收拾自己,又纷纷倒向楚军一边。
  刘邦眼看自己和项羽对抗的胜算不大,也失去了继续争下去的信心和耐心。好在他有一帮谋臣都是很有头脑的人,也都经过很多坎坷,就劝他:“大王,您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我们只是一时的困难,您千万不能灰心。古往今来,有很多成大事的人,不都是经过了无数艰难困苦,百折不回,最后才成功的。”
  “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现在我们这样势单力薄,天下诸侯又纷纷弃我而去,我们何时能反败为胜,何时能过上安稳日子?”刘邦想出来十几年,时时担心脑袋不知啥时候搬家,现在老父和老婆又被项羽捉了去,自己喜爱的人也不能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这令他怎不灰心、沮丧。
  萧何进言:“我们现在大小有关中、汉中这片地方,还有几十万人的军队,您想想我们出来时又有什么?您斩蛇起义时,那还不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了才走这一步的。您的人马从无到有,地盘从小到大,没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规模,这也够顺的。看看天下诸侯,目前也就您和项羽能够分庭抗礼,我想用不了几年,我们一定能够超过他的。”
  张良也说:“天下大势在谋不在有,只要我们谋划得当,就有可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您起兵的这些年,还不都是靠智慧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萧何又说:“我是相信命运的,吕公和诸多相士都说汉王您贵不可及,您每遇危急时刻不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眼前的这点困难,我想不久也会过去的。”
  “话虽这么说,这次我怎么感觉和以往都不一样,有一种山河变色,时日将尽的念头。”刘邦说。
  “这是大王还没从彭城之战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缘故,现在楚军又追上门来,这些天大王又日理万机,劳顿疲乏,是故有此错觉。实际上我们一看到您,所有的信心和勇气都来了。”儒生郦食其说。
  “大王什么时间变得这么患得患失的,萧相国说得对,想想我们刚起兵时,有什么?大不了再回到从前,脑袋掉了落个碗大的疤瘌,有什么可顾虑的!”樊哙听他们议论,有些耐不住性子地插话道。
  刘邦听他们这样一说,心情顿时好了许多,拍着案几说:“说得好,大不了回到从前。我这几年也有些养尊处优了,遇事有些想得太多。听你们这样一说,我又顾虑什么呢?很多东西过去并不是我们的,没有可以得到,得到也可能再失去,我们何妨拿它来一搏!”
  张良闻言暗暗叫好,他从心里佩服汉王的这种豁达大度。
  刘邦环顾在座的各位谋臣,出乎意料地说:“我愿意划出函谷关以东的所有土地,封赐给能帮我打败楚国的人,你们各位谁有兴趣?天下有谁能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大业?”。 最好的txt下载网

重赏求猛将(2)
在座的各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他们都是愿意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但要谁攻城略地冲锋陷阵,与项羽一决雌雄,目前都还不具备这个硬实力。但作为汉王最重要的谋臣,张良对天下大势毕竟研究得多一些,他对谁能和项羽叫板已看得比较透,只听他说:“现在敌我双方阵营中,有一定谋略又有一定实力和项羽拼上一阵的,只有三个人:一是九江王英布,一是大将韩信,一是魏相国彭越。当然这三个人和项羽单独较量都不是他的对手,但如果能把他们联合起来,为我所用,则打败楚军只是早晚的事。”
  听此议论,刘邦感到很有道理。但他稍微冷静一想,策动此三人一起抗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探寻似的说道:“韩信是我大将,虽然有些拥兵自重,但只要动之以情许之以利,目前尚不至背我,关键时候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萧何插言:“韩将军还是信得过的,这一点我可以作保证。”
  “彭越虽已归属汉军,但此人是自己拉起来的队伍,占山为王,我行我素,攻打彭城的时候,虽然他也多有配合,但调遣起来总感到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以致贻误了不少战机。阳夏之战,我军被项羽打得支离破碎,急需彭越给予支援,他看这时楚军势强,却借故不来,有背汉附楚之意。似此等看风使舵之人,谁势力强一些,他便会投靠谁。现在我们正处于劣势,他怎肯助我一臂之力?”刘邦想起往事,不无感慨地说。
  张良说:“彭越一直是一支独立的力量,在反对暴秦的斗争中,他是立了功的。但项羽进入关中后,大封诸侯,却无视彭越的存在,这让彭越很对他不满。齐国和楚国作战时,他又攻打过楚国,项羽对他早有剪除之心。因此,楚汉两家如果让他选一家的话,他倒向项羽的可能性不大。他之所以在归顺汉军之后表现不积极,我想和他在平定梁地后没有得到封王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汉王如果许他在攻破楚军之后,让他做魏王,把睢阳以北至毂城的大片土地都赏赐给他,他必定乐意助汉,协力攻楚。”
  “能如子房说的这样,我情愿封他做梁王。不过谁能充当使者,说动彭越即日起兵,与楚军对阵呢?”刘邦感觉没把握地说道。
  张良说:“谋士陆贾可当此任。”
  “那就让陆先生辛苦一趟吧。”刘邦当即拍板。
  众人正说话间,有前线来的使者进来报告说:“近期楚军调动频繁,人员大量增加,估计不日要对荥阳发动大的进攻,请大王早作防备。”
  刘邦一听,无心再讨论如何联合破楚,马上带领一帮随从来到城墙上观察楚军动静。守城将军随何向刘邦报告:“现在楚军大军压境,荥阳城内守军恐不能匹敌,另外,库存粮食也吃不了多少天了,情况万分危急。”
  刘邦回答说:“告诉将士们,项羽虽大军集结,然我外围也有兵力增援,我已调韩信大军挺进关中,有他这支队伍阻挡楚军,荥阳还不至于暂时守不住。但光守也不是办法,城中没有粮食,硬守也坚持不了几天。”
  这时他想起了刚才和张良等几个人的话题,望着就近的几个人说:“要是有谁能说服九江王英布从背后攻击项羽,则我军危机可除矣。可惜九江王不为我有,我要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
  可巧在场的随何和英布就是好朋友,他们曾都是被发往骊山服劳役的刑徒。今听大王的意思要人到英布那里当说客,马上回说:“禀大王,我和英布有旧谊,我曾听说项羽对九江王心怀不满,英布为此一直心里不快,这正是我们争取他的机会,请让我到九江王那里试一下,或许我能劝他背楚附汉。”

重赏求猛将(3)
刘邦听随何这样一说很高兴,忙问:“什么,你和英布是故友?那太好了。我给你二十人,外加一份厚礼,你马上到九江去,告诉英布如果他愿意归附汉军,我愿意在打败项羽之后把函谷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分给他,共享天下。当然事成之后,我也会重重地赏你。”
  “多谢大王。军情紧急,小人火速赶往九江去见英布。”随何激动地向刘邦表态。
  随何很快到了九江,通过打通王府太宰王剪的关节,让英布知道他来了。故友来访,本期望英布会马上接见他,没想住在驿馆里一等再等没有消息。
  英布清楚,随何这时来访,一定是带着任务来的,无非是劝他归附汉王。但现在楚汉相争谁胜谁负还难预料,我现在本来和项羽已有矛盾,如果贸然行事,楚军一旦得胜,必定下一个攻取的目标就是我。凭我现在的实力怎能和项王抗衡?这时如果马上见随何,说不愿归附汉王,则明显得罪刘邦,下一步万一他胜了,九江也难保不虞。因此,他不说见,也不说不见,想拖一会是一会。
  正在这时,项羽的使者燕翔也到了九江,他是带了项羽的书信来的,英布现在名义上还是项羽的部下,不得不见。
  英布拆开项王的亲笔信,见上面写着:“九江王英布兄鉴:今方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一带,楚大军五十万集结荥阳,正从三面围攻汉军,汉军凭关隘险要,后方接济充实,欲作负隅抵抗。当此之时,急欲兄从南面攻入长安,毁其粮道,使汉军腹背受敌,则汉军必然大乱,不日关中、汉中为我所有也。兄,弟之股肱。数年来我兄弟相携,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几成绝俦。反秦以来,楚帜高扬,天下诸侯,纷纷向之,逆汉不轨,企图大得,此上天所以赐我二人立万世之殊功也。事成之后,弟必以关中沃土属兄,届日望兄万勿辞让。”
  项羽本来对英布一直有看法,之所以写这封信,一是英布从没有明确反楚,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这是一颗重要的棋子。二是爱惜英布这个人才,在现有将领中还很少有人能与他匹敌。但英布觉得项羽这个人太残暴,太绝情,心胸狭窄,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在他手下,有时一件事做不好,可能就会招来杀身灭族之祸。这也是他越熟悉项羽,越逐渐疏远他的原因。
  英布看罢来信,似有所动,但没表现出来。他把信慢慢递给了站在一旁的王剪。王剪一看,吓了一跳,其意竟和随何此来的用意一般,双方都在争取九江王,这岂不难为了他?
  王剪已得了随何的好处,英布一日不见随何,他就没法向随何交代。这日从王府出来,他就把楚军使者也到了九江的消息告诉了随何。随何着急道:“英王避不见我,无非是担心三条:一是担心楚军强大,汉军弱小,不可依附。二是怕受到楚军的报复。三是自己曾是项羽的部下,如果转头归汉,怕受到天下人的耻笑。这是英王还没有看清天下大势,没有看清项羽的为人,以致举棋不定。请太仆务必给我出个主意,让我见上九江王一面,我要当面向他陈述利弊!”
  王剪觉得随何说得有一定道理,于是就对他说你只须“如此如此”。
  翌日早晨,九江王外出打猎,刚跨出府门,随何奔过去拦住英布的坐骑就喊:“故人随何拜见九江王。”
  英布一见,佯装惊喜,马上请到府内叙话。寒暄之后,随何立即切入正题,他对英布分析道:“目今之势,楚军似乎强大一点,但从长远来看,则汉王必胜,项羽必败。一是楚军长途跋涉,军士疲劳,给养不足,如此声势,怎可能维持长久?而汉王凭关拒守,可进可退,以逸待劳,士气振奋,后面又有充足的供应作保障,怎能不胜?二是楚军多行不义,大肆杀戮,天下百姓恒厌之。彭城之战后,虽有不少诸侯背汉附楚,但这些人多是目光短浅之辈,像您这样有些头脑的首领多拭目以待,那些谁强就倒向谁的墙头草,怎能靠得住?汉王仁厚,百姓多所拥戴,所到之处,争相兵从,是故队伍虽数败而力不稍削,以此之师怎能不胜残暴之旅?三是汉王大度,为人信义,言必行,行必果。这次我来时,他对我讲,如果您愿意和他一起打败楚军,他将把楚军现在占领的三分之一土地都封给您,。这话他会说到做到的。不错,项羽也可能这样向您许愿,但凭您对他的了解,您觉得他万一得了天下,会履行诺言吗?四是也是您一直忌讳说的,项羽伐齐要您出兵,您称病不去,只给了他四千人,致使他未获全胜。后汉王东伐彭城,您坐视不救,致使彭城失守。此两件事,使项羽对您记恨在心,常常对他的部下提起,这几乎天下人都知道,您也很清楚。如果他得了天下,他能厚待您?您已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之所以目前还没有动手,只不过他还没腾出空来罢了。此之四条,大王思之,我言信否?”
  英布听随何的这段话,背上不住地出汗。沉默了良久,忽然说:“我决定归附汉王!”
  随何说:“如果您决定这样做,就杀掉楚使,不使他回去报信,秘密地起兵攻打楚军。”
  英布说:“可以。”马上命令身边武士到驿馆把楚使拉到野外处决了。
  与此同时,陆贾到了彭越那里,呈上文书,告诉他:“汉王封您为梁王,让您在楚后方攻打楚国,取得胜利后,就把魏国和梁地都赏赐给您。”
  彭越听了很高兴,当即说:“多谢汉王,我一定鼎力协助汉王平定天下。”
  至此,当时的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都归顺了汉王。韩信听到封赐,马上赶到荥阳以南参战,阻止了楚军西进。彭越在楚后方活动,攻打楚国的首都彭城,使项羽大军顾了这头丢了那头,疲于奔命。项羽听到英布反楚,心中大怒,马上亲率大军###,虽然英布战败了,却牵扯了楚军主力部队七个多月的精力,使汉军有了喘息的机会,为最后取得胜利赢得了时间。
  

暗施反间计(1)
早些年,汉王进入关中后,他手下的将领魏无知向他推荐了一个人才,河南人陈平。魏无知向刘邦介绍说:“这个人很机敏,为人做事善于用计,兴许您打仗治军能用得着。”
  刘邦一听很高兴,说:“那好啊,目前汉军还不强大,正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你叫他来吧。”
  陈平先被任命为都尉,果然把各方面的事务都处理得很好。但有一点不好,就是凡是谁让他帮个忙或向他求个情,他是不见好处不办事,久而久之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和陈平一起到关中投奔刘邦的有几个人。他们见陈平得到了重用,都很嫉妒。陈平在老家的一些破事很快被抖落了出来。他们说:“此人贪财好色,在家里好干些小偷小摸的事,还一直和他的嫂子通奸,把他哥哥给气死了,在家蹲不下去了,才跑到这里来投奔汉王,没想还得到了重用。”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他把魏无知喊到跟前一顿训斥:“听说陈平是偷金盗嫂之徒,你怎么能把这样的人推荐给我?”
  “我推荐的是能够定奇计谋攻略的智囊,至于他是不是偷金盗嫂,我觉得这不是大王您关心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您用他的长处,难道还非要他是个完人吗?”魏无知回答道。
  刘邦一听笑了,点点头说:“言之有理。既然是个人才,又不为一般人所容,就叫他到我身边做个护军中尉吧。”
  楚汉大军在荥阳交锋一段时间后,刘邦越来越感到有些支持不住了。项羽手下有几员干将,谋士范增,大将钟离昧、龙且、周殷等。谋士范增长期跟随项羽,老谋深算,项羽的很多决策都是出自他的建议,很少失算。提起这老头来,着实叫刘邦胆怯,鸿门宴上要是依了他的意见就没了刘邦的命。另外几员武将,都战功赫赫,单兵较量,汉军几乎没有人能和他们匹敌。因为有了这几个人,项羽自起义以来,很少打过败仗。现在这几个人齐集荥阳,刘邦着实感到麻烦大了。
  陈平来到刘邦身边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楚汉两军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他对刘邦说:“大王,楚军现在很强大,硬拼恐怕我们干不过它,可否用反间计破之?”
  刘邦看进入幕府的陈平一直不多说话,正怀疑他是否真的有智谋,这时听他说出用计破楚,很感兴趣,就说:“说说看,如何使用反间计?”
  陈平说:“再强大的部队关键还在于将领强干,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反之亦然。项羽这支队伍之所以一直以来势不可挡,所向披靡,除了他个人英勇无敌外,还得益于有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这些干将。但项羽其人,疑心很重,又刚愎自用,如果舍得用数万斤黄金到楚军内部活动,离间他们君臣,让他们之间互相猜疑,必然会削弱楚军的战斗力,那时我们再去攻打楚军,一定能打败他们。”
  “此计可行。我先给你四万斤黄金,由你使用,只要能办成事,我不管你怎么用,不够还可以再要。”刘邦当即批准了陈平的计划。
  “四万斤足矣。自来汉营,平未有寸功,今大王如此信任我,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陈平看着刘邦说。
  陈平从财物库领了黄金,又从曹参那里挑了几十个符合条件的士兵听候使用。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他作了一番盘算,制定了实施步骤。
  不几天,陈平派出的间谍就撒满了楚营。他先拿出三万斤黄金交给这些使者,让他们选择十几个中间头领,每人贿以黄金两千斤,选择相识的士兵每人贿以黄金两斤,让他们散布谣言说:“钟离昧在楚军中功劳最大,早该封王。但霸王不但不分封他为王,给的奖赏反而不如龙且、周殷等将领多。因此,钟将军有心投奔汉王,并力攻楚,以求封王。”txt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