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曼说唐:武则天-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令、尚书令、县令,这都是职事官。散官则表明他享受什么样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唐高宗所封的这个“朝散大夫”就是唐朝散官的一个品级。散官分为九品,朝散大夫属于从五品。这个从五品可不一般,怎么个不一般呢?
  唐朝官员的等级从大的方面分为三个层次,三品以上叫做“亲贵”,属于高级官员;五品到三品叫做“通贵”,是中高级官员;五品以下是一般官员。整个官僚队伍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头人越少。其中,五品可是一个坎儿。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做到五品以上,就能享受很多别人享受不到的特权了。五品以上的散官有很多特权:第一是荫子,就是父亲当到了五品以上的官,儿子就可以接着当官。这个可太重要了,有句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个好处是免除全家赋役;你要是当六品以下的官,只能免除本人的赋役,你的家属还得吭哧吭哧给官府干活去。如果你的官做到五品以上,那么全家都不用给国家做贡献了,这个也很重要。所以五品以上的官享有极高的特权,很多人都梦寐以求想进入这个序列,可是大多数官员终其一生也无缘进入。唐代的官员,三品以上穿紫,五品以上穿红,七品以上穿绿,九品以上穿青。五品以上,就是高官,所以人们常说某某“大红大紫”了,就从这里引申出来的。长孙无忌的庶子刚一踏进仕途就做到从五品,这是皇帝莫大的恩宠,常人根本无法企及。所以这次授官,对于长孙无忌来说当然是殊荣,皇帝笼络长孙无忌的意思已是相当明显。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 收买长孙国舅(2)
授官之后,李治觉得自己腰杆子硬了,开始转入正题,说:“舅舅,你看你的儿子都这么优秀,这么有出息,我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高兴啊,可惜,王皇后没有儿子。不过啊,武昭仪她倒是生了一个儿子。”把来意挑明了。然后就笑眯眯地充满期待地望着长孙无忌,等着他表态。谁知长孙无忌没有接茬儿,他说是啊,武昭仪生了个儿子,真是可喜可贺,来,皇帝、昭仪,咱们吃好喝好。就把这个话题给岔过去了。
  唐高宗那个窝火啊,但还是心存不甘,过了一会儿,又说,来人啊,礼物呈上。拿出四车金银宝器、十车绫罗绸缎赏赐给长孙无忌,表彰他对国家的贡献。大家知道,唐朝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帝制社会中最强盛的时代,但是,永徽时期还属于初唐,刚刚经过隋末的动荡,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举一个例子,唐朝初年还是挺穷的,李治当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割羊肉吃,刀子沾上了羊油,舍不得浪费,把羊油抹到饼上,一块儿吃下去。可见,当时国家还不富裕,所以这十车的绫罗绸缎和四车的金银珠宝那可是一个大数目啊。这样大量的赏赐无疑也是不寻常的。赏赐之后,皇帝再次开口,说:“我虽富有四海,可惜皇后无子。武昭仪倒是刚刚生了一个儿子。”又回到主题上来了。可是长孙无忌还是说,吃好喝好,又回避了。这样反复几次,长孙无忌始终顾左右而言他。有时候,不表态也是一种表态,长孙无忌这样做,无非就是表明自己不支持武则天做皇后。有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上及昭仪皆不悦而罢”。此后,武则天又让她的母亲杨夫人充当特使,继续游说长孙无忌,结果还是碰了一鼻子灰。
  通过收买长孙无忌来获取外廷支持的努力失败了。武则天得到了两点深刻的教训:第一,卑辞*、拉拢贿赂等在后宫行之有效的方法,未必适用外廷像长孙无忌这样的*重臣。人家是见过大世面的,不是这种小恩小惠能够收买的。第二,王皇后远远不像武则天想象的那样只是一只纸老虎,已经失去还手能力,她在朝廷中还保持着很高的威望和人气,所以还得加大打击力度。当然,此行也让武则天有了一个重要收获,是什么呢?她收获了李治的支持。看到*重臣如此不合作,李治产生了深深的挫折感。真是太伤自尊了,自己贵为皇帝,却受制于人,低三下四地给大臣送礼,还办不成事。这太窝囊了,高宗心里十分不爽,君臣之间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裂痕,所以他愈发坚决地站到了武则天一边。谁都有逆反心里,越是做不成的越要做。也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事情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立武则天为后这一单纯事件的对立,升级为唐高宗和*大臣争夺权力的斗争。因为斗争性质的变化,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单纯的恩爱夫妻的关系上,又多了一层战友的关系。两个人有了共同的对头,要精诚团结,同仇敌忾。
  

三 后宫巫蛊案
在外廷的活动既然还没有柳暗花明,武则天英明地决定还是先回到她所熟悉的后宫,彻底解决王皇后的问题。上一次她还只是打感情牌,这次她要炮制一个真正的刑事案件。
  永徽六年六月,武则天再次发难,指使左右报告皇帝,说王皇后和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共行厌胜。所谓“厌胜”,是古代的一种巫术,大致就是用纸剪一个小人,或用木头刻一个小人,诸如此类,这就是自己恨之入骨的那个人,描绘出他的形象来,然后在上面写上他的姓名、生辰八字,再在上面钉钉子、扎针,诅咒此人饱受痛苦或不得好死。《红楼梦》中赵姨娘和马道婆,就共同实施过这种巫术。她们憎恨的人不是贾宝玉和凤姐吗,所以就偷偷地画上这两个人的形象,钉上钉子,由马道婆在那儿念咒,后来宝玉和凤姐两个人是见鸡杀鸡,见狗杀狗,闹得贾府上下一塌糊涂,最后还大病一场。当然,这种巫术有的时候也派作相反的用处,刻画出自己所爱的人物,对它施以咒语,通过这种方式让梦中情人眷顾自己。古代人迷信,相信这样做确实可以通过冥冥之中的感应和信念加害于人,因此厌胜本身是一种罪行,而且是一种重罪,被列为十恶之一,属于“不道”,就是违背正道。法律上比照谋杀罪量刑,只比谋杀罪减轻二等,但是如果实施对象是尊长或皇帝,就不再减刑。
  这一控告无疑是想要置王皇后于死地。如果按律治罪,对于王皇后就意味着灭顶之灾。但是由于厌胜所用材料简便,一块布一张纸都行,并且一直是宫廷斗争中打击对手最常使用的武器,皇帝也知道,这事有时候不靠谱,所以对于这类事情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态度和决心。比方说汉武帝的时候,他不是有一个皇后叫陈阿娇吗,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个阿娇,她后来也被指控实施厌胜,汉武帝就把她废掉了,但没有处死。所以具体怎么执行,还要看皇帝的意思。由于事情发生在武则天和王皇后斗争的白热化阶段,武则天诬告的迹象过于明显,李治权衡利弊,没有敢按照刑事案件处理,只是禁止魏国夫人柳氏入宫,又贬王皇后的舅父中书令柳姡熘荽淌罚熘菥褪墙裉斓乃拇ㄋ炷A鴬'很倒霉,因为王皇后的牵连无辜降罪,在被贬的途中又被冠以“漏泄禁中语”的罪名,接着被贬到偏远的荣州担任刺史。荣州,就是今天的四川荣县。路漫漫,水迢迢,王皇后和家族的联络就被中断了。
  如果说,拉拢长孙无忌这一招是彻底失败的话,到了厌胜事件,武则天也只取得了局部胜利。她想要置王皇后于死地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只是,王皇后和外朝的联系被彻底斩断了,她现在的处境犹如一只被囚禁的小鸟。在这种情况下,外廷的大臣们会报以何种态度,他们还会义无反顾地支持她吗?
  

四 宸妃风波
武则天一刻都没闲着,她决定再试一次。这次,她吸取教训,不再直接追求后位,而是退而求其次,要求皇帝加封她为宸妃。根据唐代后宫制度,妃的级别为视一品,高于二品的昭仪,仅次于皇后。唐朝的妃子有四个名号,分别是贵妃、淑妃、贤妃、德妃。这个时候,四妃都有人占着位子,高宗过去特别喜欢的萧淑妃就是其中之一。武昭仪要想进入这个行列,暂时还没有空缺。按照惯例,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武则天她应该等,假如等啊等,哪一个妃子忽然暴病身亡,她就可以去补那个缺了。但是,武则天岂能等得?她从来都不缺少创造力,更不缺乏勇气。她使出浑身解数,要求皇帝在这四妃之外加封她为“宸妃”。宸妃这个名号可是武则天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方面,妃子的位置不像皇后那么扎眼,容易被人们接受;另一方面,宸妃的名号又不同寻常,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为什么这样说呢?宸,即北辰,是北极星,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说北辰在天空照耀,其他的星星都得罗列在周围拱卫着它,所以北辰常常用来比附帝王。以宸为封号,就犹如给长子取名李弘一样,明显反映了武则天的勃勃野心。加封为妃子,显然不会是她的终极目标。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已经是退一步了,在她的心目当中,外廷的大臣们理应也退一步。咱们彼此都给个面子嘛!那么,大臣会满足她吗?此议一出,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马上上表强烈反对。他们说:“妃嫔有数,今立别号,不可。”意思是皇帝的妃嫔有固定的数额,这是祖宗定下来的制度,你现在出妖蛾子,想要再立一个别的封号,那是万万不行的。宰相是集体议政,因此来济和韩瑗的意见也就基本代表了宰相集团的整体意见,昭仪已经是他们所能接受的武则天身份的顶点,再往上走,难于上青天。
  加封宸妃的努力又失败了,武则天难免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恐怕从这个时候起,她真正意识到了外廷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性,后宫斗争的每一步都和外廷紧密相连,没有外廷的支持,她永远也无法实现正位中宫的梦想。从此以后,她要把眼光投出宫外,投向外廷。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只能从这里寻找。现在,敌人已经挥拳出手,那么,朋友究竟在哪里呢?
  庭院深深深几许,如今,深深的宫廷已经无法容纳武则天的野心。武则天犀利的眼光越出了宫墙,外面是一个她还没有真正打过交道的世界。离强合弱,远交近攻,这些她在深宫中用惯的手段还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吗?从深宫走出来的武昭仪,又会向哪个方向挥动手里的长鞭?
  请看下集:殿廷对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谁在支持武昭仪(1)
就在武则天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官员主动请缨为她摇旗呐喊。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名叫李义府,瀛州饶阳人。他在中书令来济的手下担任中书舍人,是个五品官。有个成语叫“笑里藏刀”,讲的就是李义府。李义府生得一表人才,和人相处彬彬有礼。但是,你如果被他的笑容所打动,想要和他推心置腹地交朋友就大错特错了。李义府最擅长的莫过于不露痕迹地算计人,可以说是“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这样的事儿他干得多了,人们就送他一个词“笑里藏刀”。又因为他外表柔和,但是害起人来心黑手狠,又送他一个外号叫“李猫”。猫是一种柔顺的小动物,平时很乖巧,但是扑耗子时却毫不留情,非常凶狠,这李义府的性情行为就和猫似的。李义府人品不好,但是才华出众。《全唐诗》里留下他八首诗,诗风清丽,典型的初唐风范。并且李义府是李治的老部下,李治做太子时,他担任太子舍人,和太子司议郎来济都以文墨知名,当时号称“来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济已是中书令,李义府还只是区区一个中书舍人,才气不在来济之下,职位却差着这么多,因此内心郁郁难平。
  那么,李义府与武则天是什么关系呢?他为什么要支持武则天?其实,李义府和武则天没有任何关系。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讨好皇帝,保住官位。武则天只是他手里的一张牌。无风不起浪,事情的起因是李义府的工作调动问题。
  李义府本来是中书舍人,因为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想要把他发配到偏远的壁州担任司马,等于调到今天的四川省工作了。壁州司马也是五品官,本来是平级调动,谈不上贬。但是唐前期的人重视京官,轻视地方官。京官整天猫在朝廷里混,容易和皇帝混个脸熟,有前途,机会多;地方官呢,山高皇帝远,升迁的机会少。李义府他自负才高,也有野心,所以他很不愿意去地方当官。这次工作调动对他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按照当时的行政程序,李义府的任命诏书由中书省起草后,要转送门下省审核。李义府担任中书舍人,由于职务之便,提前知道了这个任命。他可不想眼看着这个任命生效,但是怎么办呢?又不能把委任状截留了。俗话不是说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嘛,他想不出办法来,就去求教于好朋友中书舍人王德俭了。
  王德俭的脖子上长了一个很大的瘤,人又狡诈多智,所以别人就把这两个特征结合起来,叫他“智囊”。“智囊”把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听了之后,就给李义府出主意说:
  上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宰臣异议耳。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资治通鉴》卷一九九)
  他是说,皇帝现在想立武昭仪做皇后,为什么不把这个提案拿出来呢,是因为担心宰相不同意。现在你出面支持武昭仪当皇后,皇帝肯定龙颜大悦,他一高兴,你不就转祸为福了吗?李义府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但是第二天任命书就要送到门下省,而当时皇帝已经退朝了,怎样能在任命生效之前见到皇帝呢?正好当天是王德俭值夜班,两个朋友一商量,决定由李义府代替王德俭值班,深夜叩阁上书,恳请废王皇后,立武昭仪。
  正为立后之事烦恼的李治和武则天大喜过望,终于找到支持者了!立即召见李义府,让他把想法都说出来。李义府说:陛下,现在天下的老百姓都拥戴武昭仪当皇后,您就顺了天下百姓的心吧!唐高宗真是既高兴又纳闷,说天下百姓都这么想,我怎么不知道啊?但是,明摆着,老百姓如何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治终于知道,官员并不是铁板一块了。以前他一直觉得所有的官员都倾向于长孙无忌,都反对他,李义府的发现打开了他的眼界。他不由得非常欣喜,勉励李义府再接再厉,同时赐予他一斗珍珠。李义府乘机说:陛下,我非常想为您效劳,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可是恐怕没机会了,我就要到壁州当司马,壁州离长安千里迢迢啊,就算我为皇帝的事情喊破了喉咙,又有谁能听得见呢!皇帝说,那还不容易,马上让你留任原职。第二天,武昭仪也亲自派人慰问李义府。接着,李义府被提升为中书侍郎。皇帝和武则天的这番举动等于向全体大臣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皇帝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支持武昭仪就意味着升官发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一批官僚就集结在武则天的周围。这伙人包括卫尉卿许敬宗、中书舍人王德俭、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等等。武则天第一次在外廷有了自己的势力。随着李义府的人生之路出现重大转机,武则天的皇后之旅也开始现出曙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 谁在支持武昭仪(2)
在这些人中,许敬宗年龄最大,官阶最高,很快就成为领军人物。许敬宗是何许人呢?他是给李义府出主意的“智囊”王德俭的舅舅,和长孙无忌是一代人。说起来他的经历非常坎坷。隋末大乱之际,他的父亲许善心在江都政变中被叛军首领宇文化及所杀,许敬宗为了活命,在杀父仇人面前“蹈舞求生”,手舞足蹈,苦苦哀求人家饶他一命。本来,人性就有软弱的一面,许敬宗这样做,我们也不是不能理解。可是,当时偏偏出了一个人物,经历和他相似,但气节可比他高多了。这个人就是大书法家虞世南。虞世南的哥哥虞世基也面临着被处死的危险,虞世南一介书生,无法靠武力挽救哥哥的性命,只能跪倒在地,要求刽子手杀了他,放掉哥哥。同样是跪地求饶,这虞世南可就光彩多了,因此当时人就编了一句话,“虞世南匍匐请代,许敬宗蹈舞求生”,贬损许敬宗。许敬宗虽然道德不怎么样,但是确实才华横溢,很快被李世民延揽到人才库里,成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和后来著名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共事。太宗即位,许敬宗也当上了中书舍人。金光大道已经展现在面前,可是许敬宗一不留神,又滑下去了。出了什么事呢?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的许敬宗竟然因为大书法家欧阳询长得丑,在葬礼上哈哈大笑。这一笑也就笑掉了他头上的乌纱帽,被贬到地方去了。后来好不容易在高宗初年又混到了礼部尚书,没想到又因为把小女儿嫁给少数民族首领冯盎,就是后来的大太监高力士的曾祖,被人弹劾,说他贪财卖女,又被贬到了地方。因为这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