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曼说唐:武则天-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 打造公众形象
可是,仅仅提高门第是不够的,当年,王皇后的门第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无懈可击,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废的命运。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永远保住皇后的位置呢?武则天决定进一步提高自身声望,让大唐的臣民知道,她最有能力、最有资格做他们的女主人。怎样才能提高自身声望呢?武则天决定先提高自己的出镜率,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加强对她的认识。为此,她承担了两项大的礼仪活动。
  第一个就是躬行亲蚕之礼。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男耕女织。皇帝就是天下农夫的表率,因此在国家典礼中有亲耕之礼,就是皇帝亲自种田,显示对农业的重视。同样,皇后也有亲蚕之礼,就是亲自养蚕,表示对家庭纺织业的重视,做天下妇女的表率。这个礼仪是国家大典,非常隆重。在举行典礼之前要先行斋戒五天。真正行礼那天,皇后天不亮就要起床,在仪仗队的护卫之下出宫,到提前安排好的先蚕坛,所有的内外命妇均须随行。因为这个仪式太复杂、太累人了,所以没有多少皇后亲力亲为。唐高宗的王皇后好歹也当了六年皇后,却从来没有履行过这个职责。但是,驯狮子骢出身的武皇后可不想放过任何一次出镜的机会。要想出风头,就不怕吃苦头。从显庆元年(656年)开始,武则天共五次行亲蚕之礼,比唐朝任何一位皇后都更加尽职尽责。皇后出行自然要有内外命妇跟随。武则天每次都要率领内命妇如天子妃嫔、太子妃嫔,外命妇如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王妃、诰命夫人行礼,在她们面前混了个脸熟,彼此增进了感情。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提高了她在公众前的知名度和好感度。可惜那时候没有报纸,否则天天可以上头版头条了。
  武则天要出的第二个风头是衣锦还乡。楚霸王项羽说得好,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当年楚霸王因为非要衣锦还乡,还要把都城迁到故乡,所以吃了大亏,还落下了楚人沐猴而冠的笑柄。可是世易时移,武则天此时还乡却大有收效。就在显庆四年十月,在处置完长孙无忌案件之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前往东都洛阳散心,次年二月又从东都北上,巡游并州。并州是李唐龙兴之地,当年李渊就是从这里起兵,一路打到长安,当了皇帝。现在李治到来,当然要缅怀一下先烈。但是对于武则天来讲,并州的意义就不一样了。这里是她的祖籍,父亲死后,她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暗淡的岁月。现在时来运转,终于轮到她大显威风了。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武则天大摆酒宴,欢会亲邻。皇帝李治也给足了她的面子,特别下诏并州八十岁以上的妇女版授五品郡君,给老太太们一个荣誉头衔。并州当年好风光,两个人足足旅游了两个月才打道回府,武则天的亲民形象一下子大放异彩。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武则天的人望空前提高,一位美丽大方而又和蔼可亲的国母形象树立起来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 理顺家庭关系(1)
从国家的角度讲,皇后是天下之母,但是,这个位置来源于她在家庭中的角色。在家庭之中,她是李治的正妻、皇子的嫡母,此外,她还是李家的媳妇和武家的女儿。她要同时处理好多种复杂的关系。只有确立了在家族中的地位,有安定团结的大后方,才能顺心如意地当好国母。武则天聪明过人,她在努力打造自己公众形象的同时,也花了大量心思处理纷繁的家庭关系。从大的方面讲,当时有两对关系对她至关重要。哪两对呢?第一对是亲子和庶子的关系;第二对是婆家和娘家的关系。
  显庆年间,武则天已经有三个亲生儿子,老大李弘、老二李贤和老三李显(仪凤二年,即公元677年,改名李哲)。对他们,武则天不遗余力:
  第一,给他们加官晋爵,让他们都居高位、居重位。显庆年间,除了李弘被立为太子以外,李贤被封为雍州牧,李显被封为洛州牧。兄弟两个,一个洛州一个雍州,把大唐帝国的东西二都都占上了。
  第二,舐犊情深,切切实实当好慈母。显庆四年冬天,唐高宗和武则天巡幸东都洛阳,把八岁的长子李弘留在长安监国。李弘虽然聪明伶俐,毕竟还是个孩子,昼夜啼哭思念父母。唐高宗和武则天知道后马上停下来,把儿子接到身边,一家人一同前往东都。老三李显小的时候更是得宠,因为生他的时候难产,武则天乞求佛祖保佑,刚刚满月就交给高僧玄奘当徒弟,法号“佛光王”。这是一个多气派的法号啊!比《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威风多了。可以看出,母亲当时对儿子有着何等殷切的希望。李显小的时候多病多灾,武则天还在洛阳的龙门给他开凿石窟建造佛像,为他祈福消灾。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和天下所有的母亲并没有两样,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温情。
  第三,对他们进行严格管教。除了《礼记》、《尚书》等儒家经典之外,武则天还发挥自己长于文史的特点,组织文人自编教材,教育儿子。诸如《青宫纪要》、《少阳政范》、《孝子传》、《孝女传》等一系列道德教材纷纷出炉,希望把儿子们都教育成为德才兼备的楷模。显然,对于亲生儿子,武则天是极尽温柔,又严加管教,同时,还给儿子们的将来都做好了长远打算。
  那么,对庶子呢?武则天则是以防范为主,同时在关键时刻不忘作秀,维持嫡母风范。永徽六年后,唐高宗的其他儿子都被贬往地方担任刺史。其中,曾经当过太子的李忠和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尤其被严加防范。面对严厉的嫡母,李忠的神经首先承受不住了,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常常男扮女装以防刺客,又经常噩梦连连,胡言乱语。显庆四年的长孙无忌谋反案结案后,马上就有一个在李忠旁边担任“服务员”的女人阿刘,告发了他的种种不正当行为。当然,考虑到武则天搞情报工作的能力,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可能是武则天安插在李忠身边的“特务”。无论如何,李忠罪在不赦,按照法律规定应该判处死刑。但是,这个时候武则天出场了。她在唐高宗面前涕泪交流,再三恳求唐高宗饶李忠一命。唐高宗也是个明白人,马上准许了皇后的请求,把李忠废为庶人,同时在诏书中表彰了皇后的仁慈。这样看来,武则天当时还是很在乎人们对她的评价,愿意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仁慈的嫡母,而不是一个恶毒的后妈。这是她处理嫡子和庶子之间关系的所作所为。 。。

三 理顺家庭关系(2)
那么,她是怎样处理婆家和娘家的关系呢?武则天在这方面的作为就更加可圈可点,堪称表率了。在婆家这面,武则天很注意和太宗的妃嫔以及公主们搞好关系。当时活着的太宗妃子,像越国太妃燕氏、纪国太妃韦氏,和武后的关系都很好,其中纪国太妃韦氏的女儿临川公主因为喜欢书法,崇尚佛学,更是成了武则天的“闺密”。高阳公主因谋反被处死,公主的封号也被剥夺了,此时,武则天重新给了她一个封号,叫“合浦公主”,以此来改善和大小姑子之间的关系。有了婆婆级别的太宗妃嫔和大小姑子的赞誉,武则天在李家的地位就显得相当牢靠了。对娘家这边,武则天则显得颇为严格。武则天当皇后的第二年,就亲自编写了《外戚戒》,显示自己裁抑娘家势力,彰显美德。以后,又对她的娘家兄弟施行了切切实实的打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来,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兄弟都被加官晋爵。两个同父异母哥哥中,武元庆由右卫郎将迁为司宗少卿,武元爽由安州司户参军事迁为内府少监,两个堂兄弟武惟良由始州长史迁为司卫少卿,武怀运由瀛洲长史迁为淄州刺史,不是从小官到大官,就是从地方到中央,各个超迁。提拔皇后娘家的亲戚也是当时惯例,新外戚的前景应该说还是比较光明的。可是,意外发生了。一天,已经是一品夫人的杨夫人设家宴招待子侄,抚今追昔,不免有一番感慨。她问武元庆等人:“颇忆畴昔之事乎?今日之荣贵复何如?”你们当年看走眼了吧,你们今天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还不是拜我们母女所赐!你们现在是什么想法呀?杨夫人等着他们的奉承呢。面对杨夫人这样直白露骨的问话,武元庆兄弟本该承认错误,顺便表示感激涕零,歌颂一下皇后的恩德。没想到他们又臭又硬,全不领情。哥儿几个之中武惟良是老大。武惟良说:
  惟良等幸以功臣子弟,早登宦籍,揣分量才,不求贵达。岂意以皇后之故,曲荷朝恩,夙夜忧惧,不为荣也!(《资治通鉴》卷二○一)
  说我们为什么能当官,是因为我们是功臣子弟,不是靠皇后。我们也不希望当什么大官,所以皇后提拔我们,我们心里惴惴不安,并不以此为荣。居然一点也不领情。这话说得多让人生气啊,简直是不识抬举!
  杨夫人听了他们的话,勃然大怒,马上进宫跟武则天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说什么呢?她让武则天收拾收拾他们,把他们贬到地方去。但是,还要安一个好听的名目,叫做“谦让无私,裁抑外戚”。所以说,杨夫人也是有政治手腕的。武则天依计而行。武元庆兄弟的前程顷刻之间如肥皂泡一般破灭,几个人都被发配到老少边穷地区,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很快就死去了。武则天这样做可谓一石二鸟啊。一方面,报了小时候的被虐之仇;另一方面,也树立了自己公正无私的形象。当时一般皇后上台都会提拔自己的本家,此前王皇后在位,也让舅父当上了中书令,武则天反其道行之,这让高宗觉得自己没看错人。长孙无忌的教训已经够他受的了,现在新皇后对娘家人不感兴趣,唐高宗真是由衷地欣慰和感激。
  经过这样一番努力,武则天在李唐王室家族中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什么形象呢?按照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能干媳妇的形象。不错,她是比较厉害,但是她对李治有忠有助,对孩子有慈有威,对李唐王室的本家优礼有加,对娘家则从不姑息。这样能干的媳妇,放到历史的任何时空都是模范。她的丈夫怎么会不宠爱她,家族地位怎么能不稳固呢?
  显庆年间,武则天就是这样维持着一个模范媳妇和称职国母的形象,李治对她也相当满意。在生活上,她是李治的伴侣兼姐姐,在政治上,她是李治的参谋和战友。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打击着共同的敌人,也享受着共同的甜蜜生活。武则天这时候还安于做一个好皇后,唐高宗也一心要当一个有职有权的好皇帝,彼此之间恩恩爱爱,没有任何的猜忌和防范。就是在这种气氛中,显庆六年(661年)初,他们特派道士郭行真赴泰山祭祀,为帝后二人祈福,并立起了一块双石并立的碑,这块石碑看似鸳鸯并栖,俗名“鸳鸯碑”,见证着皇帝与皇后童话一般的爱情。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泰山鸳鸯碑。但是,再长的蜜月也有尽头。这种内外有别而又琴瑟和谐的帝后关系,因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转变。
   。 想看书来

四 一朝理政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生病了,染上了风疾,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合称。这个病我们并不陌生,当年,唐太宗就是因为风疾,才搬到翠微宫养病,最后死于翠微宫。而唐高宗的母亲长孙皇后,也是被这种疾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是李唐王室的一种家族遗传病。得了风疾的李治经常头痛难忍,目不能视,无法正常处理朝政。怎么办呢?太子还小,而自从清除了*重臣之后,李治对于大臣也丧失了信任。在此情况下,高宗把国事交给行政能力出众而又主动裁抑娘家、表现得大公无私的武皇后处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显庆五年)冬,十月,上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资治通鉴》卷二○○)
  也就是说,武则天聪明能干,又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就因为这次偶然的人生际遇,她被推上了政治舞台。通过在唐高宗患病期间协理朝政,她获得了宝贵的参政机会,加上一位随时在她身边指点迷津的老师,她的羽翼日渐丰满,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就这样一天天逐步积累起来,成为日后君临天下的资本。
  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吊诡。试想,如果唐高宗不生病,如果唐高宗一病不起,如果唐高宗信任大臣,甚至,如果武则天不识字,历史会不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历史从不允许假设。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为她打开了紧闭的宫门;四年以后,唐高宗将她扶上皇后的宝座;现在,显庆五年,也就是她二度进宫九年以后,唐高宗又送给了她进入政治前台的入场券。武则天是一个聪明果敢的女子。她不负信托,表现良好。但是,一旦主宰了杀伐决断的权柄,她还能重新回到原来从属的位置吗?随着武则天对外朝影响力的增强,她和唐高宗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微妙的变化呢?
  请看下集:帝后争锋。
  

一 李义府失势(1)
唐高宗和武则天矛盾公开化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李义府被贬官。前面说过,李义府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立武氏为皇后的大臣,打响了废王立武的第一枪,所以武则天对他一直青眼相加。在唐高宗和武则天联手处理*重臣的过程中,他也是得力干将。帝后二人因此都视他为自己人。可是李义府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耻。
  显庆元年,他有一次视察监狱,看上了一个姓淳于的女犯人。淳于氏长得很漂亮,所以李义府也不管她所犯何罪,是不是谋杀亲夫,竟然指使大理寺丞把她给放出来,收到家里做了小妾。没想到这件事情没做好,事先没有跟大理寺的长官大理卿打招呼。大理卿一看监狱里丢了一个犯人,马上上报了。朝廷立即着手调查,李义府怕事情败露,竟然逼那个帮他放人的大理寺丞自杀。大理寺丞一自杀,可就是人命案了,还是一名官员,朝廷更要调查。
  唐高宗知道事情是李义府干的,本来想要原谅他,不予追究。但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岂能人人都这么没有良知呢。有一位御史叫王义方,他坐不住了。他回家禀报母亲,说现在朝廷里出了这么一件事,而我是一个监察官员,如果不管呢,良心不安;如果管了,又怕皇上怪罪,连累母亲。他的母亲深明大义,对他说:自古忠孝不两全,你既然当了这个官,就要舍孝全忠,报效国家。另外,你这样做,还可以成就一生的大名。如果你因此获罪,我死而无恨!王义方受了母亲一番鼓舞,马上上书朝廷,要求严惩李义府,还死者一个公道。可是唐高宗当时正在对朝廷的干部资源做重新优化组合呢,怎么能自毁长城?他没有惩办李义府,反倒责怪王义方毁辱大臣,马上贬他为莱州司户。
  这样一来,大臣们一下子就知道了李义府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再也不敢轻易和他叫板了。可是偏偏有一个大臣不信邪,又和李义府闹矛盾了。谁呢?杜正伦。这也是唐高宗提拔上来的一位宰相,他觉得自己资格比较老,很看不起李义府的那副轻狂样子。李义府恃宠而骄,纵容儿子、女婿卖官鬻爵,搞得家里门庭若市,影响很坏。这天,杜正伦就和李义府在朝堂上吵起来了。因为两个人都是唐高宗提拔的,所以唐高宗以大臣之间不能和睦为名,各打五十大板,双双贬往地方反省去了。即便这样,李义府还是技高一筹。转过年来,他又在武则天的保护下回到了朝廷,官复原职,当了宰相。而杜正伦就倒霉了,死在了被贬的地方。李义府回到朝廷后,恶习不改,马上又耀武扬威,把一个出身于赵郡李氏的五品官李崇德逼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李义府原本门第很低,当了官之后,他就和赵郡李氏攀亲戚,说自己也是出身名门。当时他是宰相,出身赵郡李氏的李崇德也是个谄媚之徒,想要沾他点光,两人一拍即合,这多好,都是一家人,以后有个照应。李崇德就把李义府写到他家家谱上了。这种连宗本来就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没什么亲情可言。所以,李义府一被贬官,短视的李崇德也就不客气地把李义府又从家谱中除名了。李义府那个气呀!官复原职之后,立刻给李崇德安了一个罪名抓起来。李崇德关进监狱之后便自行了断,撞墙死了。李义府又把这么一个五品官逼死了,这可是他害的第二条人命。可皇帝还是没有治罪。当时的风气不是崇尚贵族吗,李义府自己冒充不成,就想要给儿子找个贵族媳妇,没想到所谓的“五姓七望”全不给他面子,瞧不起他,都婉言拒绝了。李义府又生了一肚子气。正好当时唐高宗和武则天修了《姓氏录》,也要压制旧贵族,抬高当朝权贵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