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宁州江山-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默对新设立的城局的两个头头陈典、戴让说:“具体数字你们要尽快搞清楚,自己家里来了多少人都一团糊涂浆,以后就麻烦了。”

    二人连忙领命。

    按照制度,只有人口超过两万的城镇才会设置城局,城局地位比县低,但比一般的乡高,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绛县的人口本来只有一万多一点,够不上设置城局的条件,不过近来人口暴涨,流动性又大,治安方面压力倍增,在李默的再三请求下才批准设立。

    城局使陈典是宁仁功的人,副使戴让则是李默从绛县本地提拔起来的。两个人同时也是县里的捕手。

    缪锦林撇撇嘴没说什么,他这个县丞,名义上是城局的直接上司,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干涉城局的事务,陈典有宁仁功做靠山,根本就不睬他,戴让只认李默,也不买他的账。

    不过缪锦林已经习惯了,在宁州当官就得习惯这些,这是为官之道,生存之道。

    但他可以回避这些,李默却不可以,僚属职责不清,是很致命的。于是便对三人说道:“城局之设是为了专力治理城市,毕竟城市与乡村不同,需要更细致、更专业,但这不意味着你们就可以脱开县里另搞一套,该请示汇报的要请示汇报,该回避的要回避。政务上你们要直接对缪赞府负责,治安上要多请示孙少府,遇到摆布不开的一定要上报,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们呢,要谦虚、谨慎。”

    二人唯唯称是。

    午后睡了一觉,黄昏时李默去察看了那块预备建设水泥厂的地块,心里暗道:若是能把这个建起来,绛县的城市化就提前完成了,我在绛县的任务也就功德圆满了。

    三家投标者中,他更倾向于汪家,但他不准备插手,一点都不沾,让他们博弈去。

    县里官吏为了迎接县令载誉归来,设宴为之接风洗尘。酒喝的有点多,李默早早睡了,二日一早醒来,没打招呼就出了门,他决定来一次微服私访。

    县令官不大,但也是官,周围也有一大帮吹喇叭抬轿子的,很容易迷失进去。所以适当的微服出巡是必要的,这会让人的脑袋更清楚,判断更敏锐,少走弯路,多积阴德。

    (本章完)

第91章 机器局() 
转了一圈回来,李默的好心情彻底没了,城还是那座城,似乎一点改变都没有,来淘金的人很多,但很显然他们都不看好这个地方,愿意定居的聊聊无几,他们只愿意租房居住,对置办产业毫无兴趣。

    早饭后,李默召集县中主要僚属登上了县衙前的城楼,向远处望去。

    他指着街上三三两两去开工的民工,问小七:“你有没有跟他们聊过,为何不愿意在城里定居?”

    小七撇撇嘴道:“这破地方,有什么好,破破烂烂,米价又高,土著排外超级猛。”

    李默仰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问缪锦林:“最近不怎么起风沙了吧,听说你一来绛县,就被风沙迷了眼,疼的很厉害。”

    缪锦林道:“什么风沙眯眼,是石粉,当年一开山,各路人马都跟疯了一样,搞的漫天都是石粉,我一个不防备就中招了。”

    众人笑了起来。

    陈典道:“我那时也刚来,一见这架势,着实吓了一跳,差点没卷铺盖滚回去。”

    孙大牙道:“都说那阵子雾罩绛县,石料场是罪魁祸首,其实是冤枉了人家,那阵子之所以空气不好是因为修路,几条路一下子剖开,风一吹,难免雾气狼烟,现在路修好了,天也重新变蓝了。”

    李默指着灰突突的天空说:“这也叫蓝天?”

    孙大牙笑道:“比较那会儿,如今这天已经很蓝了。”

    众人笑了一回。

    县衙位于城中心,周围尚且破败不堪,其他的地方就更不必说了。

    但李默今天出来,显然是有目的的,从县衙门前城楼下来,他继续向外走,众人不明所以,也只好跟随,一行人穿街过巷,视察民情。

    城建虽然破败,空气也很糟糕,但因为石料场生意红火,绛县总算有了一丝生气。百姓虽然一个个灰头土脸,但吃穿用度方面比以前宽裕了许多,对这群没事遛大街的官吏既不十分畏惧也没有多少敌视。

    一些少不更事的和老混蛋还愿意过来交谈两句。

    走走停停,李默就领着一群人登上了北城城楼,眺望北山,目测了一下距离和方位,道:“孙大牙说的对,这么远的距离,赖不到人家石料场,即使将来有了水泥厂,城里也不会受污染。造成城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是筑路,我今早出去走了一趟,黑马靴变成了白色,粉尘有多大!”李默语气渐趋严厉,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低眉顺眼,不敢直视。

    李默缓了一口气,对着县里一干官吏说:“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你们,工期紧,都忙着赶工,忽略了这些问题。”就问陈典、戴让:“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陈典道:“先要给整座城洗洗澡,然后在所有裸露在外的土地上植树种草,把绛县由灰城变成绿城。”

    李默补充道:“还要在城外设卡,一些运送砂石的车辆不要让他们进城。”

    缪锦林也补充道:“对那些胆敢破坏绿植的人要给予严惩。”

    李默道:“说的好,绛县绿植本来就不多,需要加倍爱护。”

    众人听这样说,又七嘴八舌地补充了一些主意,李默对陈典道:“你回头拟一份详细的整治方案报给我。”这才对众官吏说道:“路桥、码头,你们搞的都不错,我决定对有功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众人忙问是什么奖励,李默却卖了个关子,说:“十天之后便知分晓。”

    回到县衙,李默把孙大牙和小七都找来,说道:“绛县穷是因为人少,人少是因为没有工商业,可现在明明是有了挣钱的地方,为什么人还是少,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在城里定居?”

    小七说了几点:城区破,地方治安不好,百姓排外,所以人来了只为挣钱,捞一把就走,没有留下来的意思,要想挽留民心,先得从自己做起,种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把城区搞的漂亮一点,适宜居住,商贸搞起来,进城的人能挣到钱,这样人们自然就愿意来定居了。

    李默道:“有人说你把这么多人搞进城里,拿什么养活他们。这话说的不对,不是我们怎么养活他们,是他们怎么养活自己。现今石料场办的红火,白花花的银元不停地流进绛县,将来石料场生意不行了怎么办,这是杞人忧天,果然绛县有几万人口,还怕找不到事情做吗?何况我们的水泥厂马上也要上马,这是比石料场更有潜力的赚钱生意。”

    孙大牙道:“咱们最大的优势是靠近宁州,人工又便宜,我敢打赌,若是绛县城里集聚了几万人,工商业会迎来蓬勃发展。都说咱们绛县地理闭塞,但这闭塞也有他的好处,有些东西,还真不宜布置在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大的地方,闭塞点才安全嘛。”

    小七道:“就是,最近来城里考察的外地商人明显增多,但下决心投资的却不多。”

    李默道:“商人逐利,哪地方能赚钱去哪,一个地方能赚钱,官场风气正派,商人自然就来了。不过整肃吏治并非一朝一夕,而且绛县还有个大麻烦就是地方土著排外厉害,若按常规手段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不知是猴年马月呢。我决定摒弃旧城,营造新城。”

    小七和孙大牙都大吃了一惊,孙大牙道:“移城,这可是大工程,牵涉面太大了,你这,风险太大,划不来的。”

    李默道:“绛县只有两重,除了内城,外面基本上都是空地,我们的新城不要远,就在外城建,辟出一个新区,高起点规划,等起了规模,直接把旧城废掉,这样不就可以了吗?”

    这一说,倒让孙大牙想起了一件事,孙大牙道:“有些人看中了城西的月牙湖,想在那边上起宅院,但怕孤悬在外不安全,所以迟迟没有动作。”

    李默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整个县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就是月牙湖那一块,我实在想不通当初为什么把内城建在现在这个地方。”

    小七道:“这地方地势高,筑城利于防守,过去宁州老是打仗,保命才是最要紧的。”

    这当然是一个道理,内城这个地方的确比其他地方要稍稍高一点。孙大牙道:“其实只有一个原因,绛县初建时,是以常家大院为基础的,常家大院在这个地方,所以内城就建在了这里,没什么复杂的。”

    李默笑道:“常家早已衰败,所以这座内城也该到了废弃的时候。”

    二日李默坐堂时以内城太小,无地可用为由,宣布将成立不久的城局搬迁出内城,在月牙湖南岸修建衙署。

    城局成立以来,一直租房办公,十分不方便,建设官署是早晚的事,但舆论一直认为会在内城建设,毕竟这是一个实权在握的机构,是不可能远离最高的。如今李默做出这样的决定,一些聪明人忽然就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联系到李默曾抱怨内城地狭人满,地价太高,众人据此推测,李默可能要有大动作。

    李默当堂要陈典、戴让表态,责令二人在三个月内建成城局官署,二人领命立即行动,在月牙湖南岸的无主之地上放线打桩,营建新公署。

    工程是谋划已久的,图纸是经过审批的,资金也是充足的,加上绛县城里多的是各种工程队,所以城局官署工程进展飞快。

    城局公署初露雏形后,一条笔直的街道从内城引出,直奔西门而去,往日空旷的外城西区忽然热闹起来,继城局之后,绛县邮传局、税卡等机构也在月牙湖畔建设新公署。嗅觉敏锐的商人嗅到了商机,十几间客栈、旅馆沿着新街两侧冒了出来。

    城西商业稍稍振作,这个时候,李默又亮出大手笔,他在城局公署北侧购地五亩,建设公馆二十套,低价租给县中官吏,一举解决了县府官吏住房难的问题。

    随着公署大院的筹建,月牙湖周边的环境治理也提上了日程,县衙规定月牙湖周边三十丈之内不得建筑房屋,杂草被有秩序地清理,野坟也被搬迁,栽花种树,修渠铺路,把昔日的荒芜之地弄的跟个大花园似的。

    一些有实力的外来商人看到了曙光,开始在城西营建私宅,他们发现在这里建造宅邸其实很划算,地价低,配套设施好,街道宽阔笔直,两侧有覆盖着石板的排水沟,有专人清洁,商铺、菜场、酒楼等生活设施也相距不远,药店、学堂也很方便。

    县府对地控制的很严,并不是你有钱就可以随便乱盖,必须在规定的地点建设自己的宅邸,当然这也不是一定的,细节方面还是可以商量的。

    西区的治安也是一流的,没办法,毕竟是城局的地盘,谁敢乱来?

    因为外来人口居多,所以这里也不存在排外的勾当,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总不能自己排斥自己吧。

    李默故意在西大街南面留了一块空地,论规模足以新建一座县衙,他也放出风声说准备把县衙迁至外城,这一来内城的居民也不安起来,若是县衙迁走,内城就一点优势也没有了,谁愿意窝在这拥挤、破败的老城区?

    一些家境殷实的大户也开始向外迁徙。

    (本章完)

第92章 这个问题问的好() 
但保守派依然强大,他们负隅顽抗,造谣生事,企图破坏李默的营建新城计划,为了给他们最后一击,李默终于祭出大招——全面修缮外城,重点增高增厚西侧城墙,并在西门外开建羊马墙。

    绛县并非边城,城墙的修缮、维护都由县里负责,当然增高增厚需要得到团练处的批准。但绛县这里却有一个例外,因为穷,绛县的城墙从来就没有达标过,所谓的加高加厚不过是在补历史的旧账,这种事向上面报备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重新批准。

    至于修羊马墙,原来的规划里就有,但一直也没见修起来,所以也不必另外批准。

    但这种事外人并不知晓,眼见李默如此大张旗鼓的干起来,坊间就有传言说,新县令是揣着密令来的,是铁了心的要把县城外迁,先在西城营建新城,等时机成熟再在外面修筑第三重城墙,彻底废掉旧城。

    至于为什么要废掉旧城,众说纷纭,主流的看法是绛县地方这些土著没眼力价,新县令到任后一个个装聋作哑,都不去拜访。新县令想干点什么事,他们一个个非但不帮忙,还跟着扯后腿,新县令不是原来的县令,那是宁家人,你得罪了他,那还有好果子吃吗,人家不打你,不骂你,就用一招,釜底抽薪,彻底断了你的财路。

    当然也不能算全断,地是现成的,谁到谁得,内城外城就隔着一道城墙,你家也没挡着你不让你去,你自己不去那谁也没办法。

    绛县已经没有大户了,无法抱团对抗李默的“胡作非为”,但有人就能。

    宁买安听闻李默在绛县大兴土木,要废掉旧城另搞一套,顿时兴奋的两眼放光,立即找到自己的“好叔叔”宁士静,告状说:“李默胡作妄为,搞的天怒人怨,你们管不管。”

    宁士静是宁桧的书房书记,宁桧老了,许多事都依赖他去做,在总社他就是宁桧的化身,所以即便是宁买安这样的嚣张公子,也有求于他。

    “你的水泥厂不打算建了,这个时候在背后捅刀子。”

    “你不说我差点忘了,这个李默真不是个东西,收了汪竹明的好处,假公济私,硬是把地皮给了他们家,唉,这叫什么,这叫吃里扒外。”

    水泥厂的招标结果虽然还没有出来,但宁买安已经无心恋战,他现在很烦躁,只想咬李默两口,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宁士静哼了一声,道:“定了也好,省的你天天跑来聒噪。话说那么多好生意你不做,非去参和什么水泥厂,那是你能干的事吗。”

    这一说宁买安倒是叹了口气,说:“宁家江山,宁家江山,可我觉得这江山已经不是咱们宁家的了,参赞处、左寺坊、金银局、粮油局一个个都成了外人的,如今把手都伸进总社来了,你们也不管管。”

    宁士静正在批阅一份函文,听了就停下笔,笑道;“宁家江山是宁家的,宁家子弟甘享尊荣便是,未必事事都要宁家子弟亲手来做。”

    话刚说到这,就听有人说:“士静,话不能这样说,宁家江山当然要有宁家人来掌舵,甘享尊荣,现在还不是时候。”

    二人一听这话,连忙站了起来,宁买安更是一路小跑迎了出去。来者是总社总管宁桧,因为忽然想到了一件要紧的事,所以来找宁士静。

    宁买安扶着祖父走进来,扯了一把椅子过来,笑着附和道:“老祖宗你这话说的太对了,宁家江山,当然应该由咱们宁家做主,什么时候轮到外姓人来胡作妄为了。”

    宁桧腿脚不大灵便,坐立很麻烦,所以他有一张特制的椅子,可以不必弯腰就能坐下,宁买安不知道这个,眼见祖父不肯落座,心里有些惊怪。

    宁士静把那把特制的椅子搬过来,扶着宁桧坐下,又奉上一碗热茶。

    茶泡的很浓,水温刚刚好,宁桧喝了一口,润润嗓子,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宁家做主,不是说就不要外人了,海虽大,尚不嫌弃涓流之细嘛。再说这个李默也不全是外人,至少是半个宁家人,他在绛县的事我也听说了,做得好。”

    “啊,老祖宗,您没睡醒吧。”

    宁桧对李默的这个评价,宁买安完全不能接受。

    “你这小子眼皮子怎么就那么浅呢。”宁桧责道,“绛县是有名的穷县,人口不足两万,年年要救济,李默能有办法养活百姓,增加税赋,这是好事,是功劳,他是否了你的水泥厂,否的好,不否就是害你,你会搞那个吗,胡闹。”

    一见祖父生气,宁买安立即软下来,陪着笑脸道:“不是,我不是也想做点事吗。”

    “你的布匹生意不是做的好好的吗,不挣钱?还是折本了?”

    “挣钱,挣钱,你孙儿我亲自出马,哪有折本的道理,就是来钱太慢,慢的我都没耐心了。”

    听了孙儿的抱怨,宁桧没有吭声,喝了口茶后,缓缓说道:“叫你学生意不是指望你挣多少钱,是要你增长阅历,长本事。”

    宁买安一听这话,顿时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唉声叹气道:“我就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总社这边不还有……”

    宁桧喝了声:“住口!”正想教训孙儿两句,忽然想起了什么,就对宁士静说:“汪家在镇东的金银铺子是怎么回事,怎么到现在还不关?”宁士静一怔,宁买安顿时意识到了什么,忙道:“太不像话了,上面三令五申要整顿金银局,他们家的那个金银局储备金不足,人尽皆知,几次叫他们关闭,就是不听,还有王法吗,老祖宗您别生气,这件事我去摆平,我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