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又厚又黑红楼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还错过了叶利钦,错过了“9?11”,错过了伊拉克,错过了克隆羊……
宝玉第二次梦入太虚幻境时,牢牢记住了册子上的话,知道了姐妹们的命运,最终参透人生,遁入空门。格莱布斯基重入人生后,看上去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他坐着轮椅来到人潮汹涌、霓虹闪烁的繁华街头时,过去的岁月似乎是一段遥远的记忆,他说:“最让我惊讶的是,大街上所有人都一边行走,一边拿着手机不停地说话。” (据《新京报》)
鹦鹉不说话
前些天,到一个不相干的城市,听说了一个不相干的故事:某中学校长,年轻有为,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已经内定,马上要到上级部门做副主任了。虽然那城市不大,副主任也并不是什么高官,不过对一个科级干部来说,能成为副局级,无论如何是一件大好事。
未来的副主任(以下简称“未副”)听说了这个消息,在朋友的忽悠声中,高兴了,据说还喜极而泣,泣过之后,拉朋友们出去喝酒,喝了不少,又请大家到当地最高级的桑拿浴去洗洗。
话说那家桑拿浴,大厅里有一只鹦鹉,专门对前来的客人打招呼,一般的情况下,有客人进来,它会说“你好”,客人走的时候,它会说“再见”。可是,那天,未副到场时,鹦鹉什么都不说,未副一怒之下,把笼子拿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但未副百般挑逗,鹦鹉依然是徐庶进曹营,大有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之态。
鹦鹉据说是通人性的,林黛玉死后,她养的鹦鹉居然还说“快掀帘子,姑娘回来了”,闻者欷。林黛玉活着时,鹦鹉还能背诵她的诗呢:“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高雅得很。
而未副面对的那只鹦鹉,虽然没有林黛玉那只高雅,但据说另有妙处,那就是绝对不向醉酒的人说话。
故事的发展是这样的:桑拿浴场的老板(女,汉族)回来了,听说有人把她心爱的鹦鹉拿走了,大怒,便去索取,而未副借着酒劲就是不给,语言来往之间,双方不免说了些容易让人生气的话。老板便操起电话,直接打给了市长。
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是这样的:老板的先生是香港人,热心祖国建设,在该市投资,顺便给自己的女人开了间桑拿浴,为的是他自己身在香港时女人不至寂寞。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未副的前途变了,不再是“未来的副主任”,成了“未能当上副主任”。据说,大结局后,未副伤心不已,后悔不止——他当时可能忘了古龙小说里白玉京说的话:“江湖中最难惹的有三种人:乞丐、和尚、女人。”
骂死人不偿命
骂人的本事,天下之大,没谁比得上诸葛亮了,周瑜就是被他三气之后死掉的。如果说周瑜还是因为自己气量狭小,被气后旧伤复发而死,诸葛亮还不该承担太多责任的话,那老王朗的死就没话说了。两军阵前,王朗和诸葛亮对贫,几个回合下来,倒撞马下,立毙。
第五篇 大荒山奇闻录(4)
诸葛亮有一点好,骂的都是对手,周瑜、王朗死掉,对他的事业来说都是好事。战争年代,能灭掉敌人就是好样的,手段多样化一些只能算是本事大,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当代,骂死人的事虽然不多见,但也不是绝对没有。2006年11月8日9时30分许,青岛市民毕某、陈某母女二人在本市延安路与广饶路路口与同乘购物班车的韩某因下车问题互相指责。继而,陈某、毕某推打并辱骂韩某,韩某亦与二人争执,至延安路一家药房门前,韩某因心脏病发作倒地,后被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据《青岛财经日报》)
这对母女这么大的火气,没人知道为什么,或许是买的股票跌了吧,或许是当了房奴不受用了吧,或许是家里的男人不顾家郁闷了吧……什么可能都有。现在很多人火气都大,原因众多,谁让每天遇到的听到的坏消息如雨后春笋——我知道这是褒义词,但不知道相对应的贬义词是什么——呢。总之,老太太被一个不老的太太及其女儿骂死了。结果是,骂死人的母女被判缓刑,赔款万——这些钱,在青岛,两年前该能买套房子,现在也够套房子的首付了。
说起来,骂死人的事其实不少,比如王熙凤凤姐也是被骂死的。凤姐打理贾母的丧事,手里没钱,怎么都弄不好,心力交瘁之际,一个小丫头说:“二奶奶在这里呢,怪不得大太太说,里头人多照应不过来,二奶奶是躲着受用去了。”凤姐一口气撞上来,就此躺倒,没几天就咽气了。
凤姐死了,对贾府里的谁都没好处。青岛那对母女呢,现在想必也后悔了吧,当初要不那么激动,也不用破费万的钱,更不用一辈子背负搞死人命的阴影了。
该骂的人其实很多,何必与和自己一样可怜的人较劲呢?别说自己不可怜,不可怜的人出门估计用不着乘坐什么购物班车吧。
人间地狱
萨特在话剧《地狱》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恐怖的场景。所谓的地狱,并没有什么油锅、绞刑架,只是在你我之间,我们可以交流,但似乎永远无法达成共识,而且每个人都是他人心灵磨难的道具。所以《地狱》中的人物在舞台上痛苦地高喊:“这就是地狱。”
每个人都可能在无意中对他人造成伤害,这情景想想都可怕。比如贾宝玉,他闲极无聊,溜到王夫人屋子里跟金钏调情,他和丫鬟们调情是家常便饭,但这次的后果是金钏跳井自杀。贾宝玉没做错什么,起码他自己会这么认为;王夫人发现宝玉跟金钏调情,将金钏撵了出去,这是为了维护儿子,看上去也没做错什么,她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那么是金钏错了吗?显然,谁也不忍心这么说——王夫人和贾宝玉就是金钏的地狱。
这还是无心伤害,那么有意的呢?西班牙马德里311列车爆炸案宣判了。西班牙反恐法庭裁定21人有罪,法官指控主要疑犯摩洛哥人贾迈勒?祖盖姆在一列通勤列车上放置炸弹,另外一名摩洛哥人运输爆炸物,法庭还指控一名西班牙人提供爆炸物品。法庭判决三人谋杀罪成立,法庭宣判这三人分别入狱40000年。(据法新社消息)
CCTV的说法是,马德里311列车爆炸案共死亡191人,主犯的刑期是按照死一人30年、伤一人18年得出的。
这样,我们可以计算《红楼梦》里的地狱们该入狱多少年了。
王夫人,要为金钏和晴雯的死负责,60年;晴雯,曾经用一丈青伤害小丫头坠儿,18年;王熙凤逼死尤二姐,30年,铁槛寺弄权,害死张金哥和守备之子,60年,两罪并罚,90年,伤者不计;薛蟠,打死冯渊和酒馆伙计,60年;贾母,见林黛玉病重而不救,客观上造成其死亡,30年,念其年老,可保外就医……
这个统计极不完全,但也会从中发现,手上沾血的人着实不少,不过没有一个公正的法官来定他们的罪罢了,好在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那座美轮美奂的大观园,难道就不像一座地狱吗?
生而知之者
孔老二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这个意思很明白,是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至于知道些什么,他老人家没说,就不知道了,学了也不知道。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第五篇 大荒山奇闻录(5)
《红楼梦》里有一个故事,按照王熙凤的说法就是“掰谎记”,贾母见女先生要说书,说的是《凤求鸾》,没等女先生开说,就知道了内容,她解释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都没有。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
不得不承认,这老太太的确有两下子,不过按她的说法,他们家是从来不听这类书的,她从何而知?莫非她就是传说中的“生而知之者”?要说真有这种人,我是不信的,我猜她之所以知道,还是从经验而来。
但有些事情不由得你不信,确实有这种人,不用看就知道,就能下断言。比如《色?戒》这部电影,因为被删节了,我就没去电影院看。有人说它是替汉奸说话的电影,我不信;有人说它没替汉奸说话,我也不信。因为我没看啊,你说什么我信什么?我40岁了,又不是4岁。
还真有人没看也知道哦,比如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11个大学生,在一封公开信里,就信誓旦旦地说《色?戒》是“汉奸Se情剧毒片,把抗战中牺牲的女英雄作践成表子、交际花,而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们却被立起了牌坊”。
公开信发表的时间是2007年10月25日,而《色?戒》上映的时间却是11月,看看,这11个学生是不是“生而知之者”?显然是的。所以,当看到他们在公开信里说“我们是一群爱国、上进、理性、善良的中国当代大学生,我们勤读书、善思考、勇于实践……”我就不得不信了,一帮生而知之的人,多么优秀都是可能的。
脑袋能装多少水
一般说来,人体里75%都是水,那么一个人的脑袋里水的比例大概也偏差不了太多。但这是对一般人一般时候来说,经常有这种情况,忽然间,某个人的脑子里全是水,也就是说,除了水没别的东西了。在这种情况下,该人说出来的话就听信不得了。比如说王熙凤,聪明一世,但在她策划张华告贾琏,而张华怕出事缩手缩脚的时候,说:“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不过是借他一闹,大家没脸。若告大了,我这里自然能平息。”
这就是脑子100%变水的经典时刻,“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皇权社会里,无论谁家被告谋反,总是要被查一查的,“没事”是不可能的,贾家王家虽然势大,也大不过皇上去。王熙凤这么说,显然把自己当成了皇帝的大姨子——就真是皇帝的大姨子,被告谋反估计也跑不了。
当然,谁都有这种时候,我以前曾经天真地认为科学家除外,现在看来也难说得很,不同的是,当有着科学家称号的人也这么干的时候,我就没办法再把他当科学家了——直接当成骗子就是了。
还真就有这么一位“科学家”,叫徐荣祥,最近在博客里声称自己有希望在两项技术上突破:一是延缓生命衰老,能让人活300岁;二是攻克癌症。他自己说,这两项技术都需要5年时间来完成,而他拿不定主意先做哪个,所以在博客里说出来,让大家帮忙出主意——别说, 还真就有人去出这个主意。
实在不想附上这个人的简历了,就从他那篇博客内容来看,他的简历基本上也靠不住。
徐荣祥这个“科学家”是一定要打上引号的,这个人据说还成立了个集团,名字叫“美宝环球集团”,之所以把这个集团的名字写出来,是想提醒一下读我专栏的人,虽然我对该集团一无所知,但大家注意,碰到有这个集团标志的药啦保健品啦一类的东西,一定绕着走,自己的命自己小心,不是闹着玩的。
舒服死了
有一七旬老翁,娶了个二八少女,带入洞房,翌日,老翁毙,医生在死亡鉴定上写了四个大字:“舒服死了。”
笑话里的老翁该是死而无憾吧。比如,对一个喜欢战争的将军来说,马革裹尸算是正当的死法;对一个武士来说,死在擂台上显然比死在床上爽——当然,让对手死在擂台上更好了。那么对一个酒鬼来说,死在酒上绝对该“英雄无悔”。
我就是一个酒鬼,虽然也想平平安安地死掉,但如果不能够,那么死在酒桌上也是个不坏的选择。所以我很羡慕河南信阳地区新县计生委原主任郭世忠的死法,他就是酒后“舒服死了”。不但舒服死了,事后“县委就发文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日,新县县政府发出追记郭世忠个人三等功的决定文件;2008年2月29日,信阳市人口计生委向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发出向郭世忠学习的文件。(据《东方今报》)
《新京报》2008年3月14日报道:“考虑不够周全,决定不够慎重。”昨日,河南新县披露了对计生委原主任郭世忠死后表彰一事的调查结果。副县长李君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媒体报道之前,有关领导并不知郭世忠猝死地点是在歌舞厅。
()免费电子书下载
我并不在意一个官员的死活,也不在意他到底是死在酒桌上还是歌舞厅里,我想着的是信阳地区的对官员的(中午)禁酒令,也曾经质疑过此事。现在,显然,这样的禁酒令是聋子的耳朵了。
王熙凤曾经要将周瑞的干儿子何三“开除”,后来在老嬷嬷的劝说下改打四十棍子,原因是他喝酒后做错了事。著名的焦大同志也喝过酒,但并没有因为喝酒受到处罚,他嘴里被塞马粪还是因为胡说八道。可见贾府对奴才(官员理论上是老百姓的仆人,同理)是没有颁布什么禁酒令的,但如果因为喝酒耽误工作或者“造谣”生事,则不可以。
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无论是奴才还是主子,禁酒令是无济于事的。当地官员透露,郭世忠性喜饮酒,酒桌上又比较豪爽,“我从来没见他喝醉过”。一个没醉过的人喝死了,禁酒令就一点责任没有吗?比如这位郭世忠,如果两斤白酒足够他死的话,那么,中午喝一斤,晚上再喝一斤,估计问题就不大了。中午不准喝了,只准晚上集中喝,不死人才怪。
老郭安息,愿你的家人健康生活,别做公务员,也远离酒精。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