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剩女的梦幻庄园 萨琳娜-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真迅速的摘好菜,分别装到竹筐里,想着还有一些市区的人也来赶集,就把昨天给孟叔叔准备好的草莓也一起放到车斗里。虽说东西放着不会坏,但是时间久了也会不新鲜。
  半小时后孟真回到摊位,等的顾客一阵风就把菜消灭了个七七八八。看着她又带了新鲜草莓,也都多少买了一点儿。孟真发现草莓还是很受欢迎,于是这车菜卖完后,又出来到庄园里多摘了一些草莓。
  她就这么一直忙活着,直到孟村长给她打电话,说前几天让他帮忙找的挖掘车来了,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孟真这才停下来,大概算了算。菜卖了三车,草莓也卖了四五篮子,一上午就收入了近千元,便开始收摊回去。路过市场的烟草专卖店的时候,她想起孟村长会吸烟,人家对她的拜托这么上心,总不好让人家白帮忙吧,就下车去买了一条烟。因为自已不吸,所以她也不了解什么烟好,以前看方经理都是吸中华的,便觉得这个烟应该不错,便打算买一条中华,老板看她要的多就给了优惠价,她花了580元买了一条。
  赶回家,把车安顿好,孟真拿了两包烟就奔自己承包的荒地。孟繁浩正陪着司机聊天,大概交代他今天的工作量。孟真交承包款的时候就请他帮忙找个挖掘车来挖塘,因为这块荒地承包出去了,对村委也算是一笔收入,所以他对孟真的托付比较上心,就联系了朋友让帮忙留意。碰巧昨天朋友说有认识的一个司机,今天有时间,他就把人请来了。
  孟真来到地边,看两个人正闲聊着,便递给村长和司机一人一包烟:“不好意思,今天刘家集逢五的大集,就多卖了一会儿,让你们久等了。来,村长、师傅抽支烟吧。”
  村长和司机接过烟来,眼睛都是一亮,好家伙,中华呀!
  孟村长心说,自己当着村长,平时都是吸将军,出门办事才抽红塔山,人家孟真一出手就是中华。这个烟他在刘家集的烟草专卖见过,一盒要60多块钱呢。要知道在农村,现在还有乡亲抽大鸡呢。这一盒烟,都能卖两条大鸡了。
  司机也是一喜,本来以为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油水,也就能挣个工钱,没想到还得了包中华,不错,这个姑娘会办事。
  “姑娘,说吧,你打算怎么挖!”
  某萨发现自己胆儿挺肥的,居然参加了六月份的PK。虽然知道自己的文写的比较生涩,但是既然参加了,就希望有个好的结果。如果路过的亲爱们,觉得某萨的文还能入您的贵眼,请支持我吧!某萨拜谢!!!

第十三章 泉眼
    “哎,听说了没,孟家那个真妮儿承包了那块荒地呢!”
  “不会是北坡的那个荒地吧?这块荒地白送都能不要呀,白白浪费种子不说,还白搭功夫,该不是孟繁浩没告诉人家这块的底细吧!”
  “应该不会吧,那个真妮儿怎么说也是他们老孟家的,就是坑咱姓王的,他也不能坑她呀。就算是欺生,那也得照顾孟庆宇的脸面呀。听说,去年盖学校的时候,孟庆宇掏了一大笔钱呢。”
  “就是呀!”
  “哎呀,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人家知道这是荒地,压根儿就没打算拿来种,我听孟二家的说啦,人家承包来是准备挖池塘的,这个荒地原来不就是个荷塘嘛。刚我路过村委会的时候,看到一个挖掘机停在那儿,估计是孟繁浩帮她找来挖塘用的。要不,咱去看看?”
  “走,看看去!兴许还能挖出个宝贝来呢!”
  “真要有宝贝,那也是人家真妮儿的,就冲她这胆气,不亏是孟庆宇的侄女儿!”
  现在不是农忙,因为倒春寒麦地还不能浇水,所以庄里的人都比较清闲,听说孟真在挖塘,而且挖的还是村里有名的怪地,就都跑去看热闹。一时间,荒地周围围了一圈人。人们看着挖掘机“轰隆隆”的工作着,都在好奇的谈论。
  挖到一米深的时候,挖掘机突然停住了。
  “怎么了,怎么不挖了?”
  “好像是挖到东西了,司机师傅正和真妮儿大声喊话呢!”
  “哎呦,不是真有宝贝吧,那她可发财了呀!”
  孟真走近挖掘机,刚司机师傅说里面好像挖到东西了,听到乡亲们的窃窃细语,她也有些好奇,就请师傅帮忙把东西挖上来。
  一会儿的功夫,在大家期待和羡慕的目光中,一块大大的石板被完整的挖了出来,等放到地面上,大家呼啦围上来,“这是什么呀,我怎么看着像个石桌呢!”
  “就是个石桌子,还当挖到啥宝贝了!”
  “唉!哪有那么多宝贝可以挖呀?!”
  孟真走上前,看了看,是一块大约长两米宽一米的石板,因为粘着泥土,所以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我看着这个怎么这么眼熟呀,”王三爷也凑过来,嘴里叼着烟圈儿:“对了,这个不就是孟庆宇家院子里原先摆的那个石桌吗,后来他家成了生产队的仓库,石桌也就不见了。他拿回院子后,还满庄里找过呢,怎么给扔到这里?”
  王三爷一说,老一辈儿的人都有印象,看了看纷纷点头,“没错,是他家的石桌,原来放到石榴树底下的,应该还有四个石墩子呢,估摸着也在地里吧!”
  孟真一听,既然这个本来就是院子里的,那她就都挖上来吧。就示意师傅再挖挖看,果然又挖出来四个石凳儿。
  看孟真想把石桌弄回家,孟繁浩便招呼几个看热闹的年轻人:“孟祥勇,孟祥风,孟祥德,你们几个过来,都搭把手儿,帮孟真给抬家去!”
  三个小伙子答应着,把四个石凳放到石板上,抬着向孟真家走去。还好路不远,孟真跟着后面几分钟就到了。三个人把石板放到院子里,这石板可真不轻呀,幸亏路近,就这几分钟的路都累得够呛。
  孟真看他们累得都出汗了,便赶回客厅去取了三包烟,也不管人家会不会抽,一人送了一盒,嘴里挨个说着,辛苦了,谢谢啊。
  很巧,三个人都是瘾君子,也识货,一看是中华,都高兴不已,最后还帮人帮到底的把石桌抬到石榴树下,给她调好位置才离开。
  孟真送走三个村民,转身来到村里的小饭店,定了几个菜。今天她要在荒地那里看着,也就没有时间做饭。
  等她回到地边,人群又是议论纷纷。怎么啦?难道又挖到什么了?
  孟真挤进去一看,池塘已经挖到一米半了,现在挖掘机又停下来。原来池塘里开始渗水,司机不知道又怎么了,便停下等孟真回来。
  孟真看了看,便要求司机接着挖,反正现在这个荒地是她的,庄里又没规定不能用来挖池塘,也没要求她只能挖到一米五,她计划是挖到两米深呢。
  “轰隆隆——”又挖了几下,池塘底部像开了锅一样,汩汩的冒出泉水来。
  “呀,快看,出泉水了!”
  “哎呀,你看那泉喷的!”
  “真邪门啊,这个荒地下面居然是个泉眼!”
  “什么,我来看看!”
  王三爷也挤到前面,看着池塘底部冒出的泉水:“这才对嘛,以前这里就是池塘。当时我们还怀疑这个池塘是怎么来的,毕竟它离着玉石河还远着呢,原来下面是泉眼啊!”
  “真妮儿呀,你可得把这个池子保护好呀,这个荒地都荒了二三十年,都没有人看上它,以为是个废物,谁想到它竟然是个宝贝呀。”
  “哎,三爷爷,您放心,这个池塘我会好好照顾的。”
  在这里人们习惯称呼没出嫁的女孩儿“妮儿”,叫什么名字,就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后面加上“妮儿”,称之为“某妮儿”。有的一开始没有取名字,就像后院的二婶的女儿,直接叫她“大妮儿”。一开始她还不习惯,后来才发现,那是庄里人表示接纳她的意思,不把她当外人了。所以上了年纪的,和辈分比她大的开始叫她“真妮儿”。听着听着,她也觉得亲切起来。
  既然挖到了泉眼,也不好再深挖下去,司机把挖出来的土,按照孟真的要求都堆放在山坡上。孟真本来打算这些土拉到其他的地方,毕竟她也担心这些土有问题。现在都挖出泉眼了,那么土质应该是可以种树。就打算把这些土都铺在她承包的坡地上,那个坡地因为雨水冲刷的都露出石块了,把挖池塘的泥盖上,正好省下到其他地方搬土。
  挖掘机还在有条不紊的挖着,泉眼像是被压抑很久,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一会儿就把底部漫过来。以前就听说泉城的泉水非常有名,上学那会儿她还去公园看过。
  但是因为前些年地下水开采过度,泉水几乎要枯竭。连天下第一泉也面临危机,这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他们津津乐道的泉城马上就名不副实,才开始呼吁禁止私自开采地下水,护水保泉。
  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泉水困难的度过危机,但是以前那种“家家泉水”、搬开地砖就是一口泉的盛况不复存在,只能在文学作品和老人们的回忆里重现了。
  没想到自己承包的荒地里,还挖出了一口泉,太令人惊喜了,有了泉水池塘也不用另外引水,而且泉水是活的,里面养上鱼,味道肯定也不差。
  孟真越想越兴奋,她几乎又看到了那个荷花盛开、蛙叫蝉鸣的梦幻场景。
  而一旁的老人们也开始猜测,估计是当时仓库的保管员嫌石桌碍事,便偷偷的丢到了荷塘里,石板压住了泉眼,好好的一个池塘成了荒地、死地。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正午,围观的村民开始陆续回家吃饭。一路上相互谈论着,有大骂保管员缺德的,有羡慕孟真好运的。但是人们对于泉水的归属问题却没有争议,毕竟是人家地里挖出的,有眼红气不过的早干嘛去了,这块地都荒了近三十年,也不见有人承包。要不是孟家的丫头有魄力,在明明知道是荒地的情况下还是花正常的价格承包来,这口泉还不知要被埋多久呢。所以,这是该着人家真妮儿走运,挡都挡不住。
  孟真请司机师傅和村长一起去小饭店吃饭,老板也听到了庄里人的议论,不住的恭喜孟真一开挖就得了好彩头,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更红火。
  司机下午还要继续工作,所以不能喝酒,她就陪着孟村长喝了两杯啤酒。刘佳佳和冯晓燕接到孟真的短信,知道他们在小饭馆里吃饭,下课后没有回家直接过来了。路上就听说,孟姐承包的地里挖出一口泉,她们很是好奇,但是因为村长和司机都在,感觉有点拘谨,匆匆的吃饱就去上课了。反正下课后,她们可以直接去地里看看嘛。
  吃完午饭,孟村长还有工作就自己回村委会,孟真和司机则到荒地继续开挖。她预计把八分地全挖成池塘,上午只是挖了一部分而已,下午的工作量依然很大。池塘里有了泉水的滋润,土地松软很多,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到傍晚的时候,就已经完工。
  付了钱,司机师傅就开着挖掘机离开,孟真随意的坐在自己的池塘边,看着汩汩的泉水,从池塘底挖出的泥土也湿湿的堆在坡地上,远远的看着根本就不像是荒地,而是非常肥沃的泥土。孟真想,就是荒地又怎么了,到时候大不了从庄园里移出一些黄土地来铺上,肯定能让果树生长繁茂。
  她的麦地里,麦苗也茁壮成长着。以前她以为麦地也要和菜地一样经常浇水,问了二婶才知道,麦地不用浇得那么勤,现在是小麦的返青期,浇两次水就行。今年倒春寒比较严重,还不浇水,大概的4月份才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定期给麦田松土、锄草。
  看着眼前的一切,孟真心中充满对新生活的憧憬:种菜,养鱼,栽果树,收获小麦。没了工作有什么了不起,咱还是一样生活,而且会比以前生活的更幸福、更快乐。

第十四章 买树
    池塘挖好了,里面的泉水汩汩的流着,按照它喷涌的速度,再有两天就可以把池塘灌满。嗯,看来得抓紧时间买鱼苗,买果树,还有荷花种子。
  孟真回到家,刘佳佳在院子里清洗新鲜出土的石桌和石凳。看到她进门便招呼着,“孟姐,快来看,这个就是在你地里挖出的东西吧?”
  孟真答应着走过来,刘佳佳已经把上面的泥土清洗干净,石桌露出本来的面貌:大约两平方的面积被分成两部分:三分之二的面积被刻画成象棋盘,上面楚河汉界清晰可见;另外三分之一被打磨成一个小圆台,上面可以放茶具和餐点。四个石墩也是雕刻的很精致,每个周遭都刻着祥云,还有一个篆体的大字,分别是“平”、“安”、“如”、“意”。
  桌面打磨的很光滑,手放到上面,传来丝丝凉意。
  “很棒的石桌呀,在这里搭个架子,种上些葡萄或者紫藤,等到了夏天坐在下面乘凉,肯定爽呆了!”
  刘佳佳满是向往的想着,她开始有点明白孟姐为什么在这里安家。在周家庄里,虽然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娱乐,但是这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处处散发着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息,很适合人居住。
  她决定了,就是家里给找了关系,她也要留下来:在这里教学,她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晓燕呢?”
  “哦,她做晚饭呢,说是刚在电视上学了一手,要给我们做海鲜疙瘩汤。”
  “海鲜?我怎么没记得我买海鲜呀?”
  孟真说着走进厨房,冯晓燕满头大汗的围着灶台忙活。
  “晓燕,做好了吗,哪来的蛤蜊呀?”水槽里泡着剥好的蛤肉,汤锅里的水已经开了。孟真便挽起袖子,把蛤肉捞出来放到一边的盘子里。
  “哦,是学生家长送的。我们说不要,结果人家说是自家鱼池捞的不值钱,塞到我们手里就领着孩子走了。”
  冯晓燕还是第一次遭遇送礼,有点发蒙,抱着一袋子蛤蜊不知道怎么处理。结果同办公室的老师笑着让她收下,说是这里的惯例,邻里之间还经常送东西呢,更别说两个新老师经常放弃星期六的假期,帮学生们补课,家长们早就想好好谢谢她们。
  “噢,是这样呀,对了,已经泡了多久?”
  孟真洗好手,开始揉搓蛤肉,因为都是河里的东西,里面有很多泥沙,清洗的不彻底吃着会牙碜。
  “泡了有一个小时了吧,水也换了好几次。孟姐,我的面疙瘩怎么和不好呀。你看,感觉和电视里的不一样呢?”
  孟真接过面盆,拿筷子挑了下,“面放少了,行了,去看电视吧,我来做!”
  她穿上围裙,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鸡蛋,在盆沿儿上磕开口,把鸡清倒入面盆里,蛋黄单独留到一个小碗里。又从面袋子里盛出半碗面粉,倒在里面,一边晃动面盆,一边拿筷子搅拌。
  冯晓燕让开灶台,没有去客厅,而是颇有兴致的看着孟姐做饭。
  孟真关掉炉火,把锅里的热水倒掉,用丝瓜瓤把锅子清洗干净。重新开火,热好锅,打开抽油烟机,倒上花生油,等油热了,把切好的葱丝和姜丝放到里面,“嗞喇”一声,热气伴着葱和姜的清香散发开来。
  孟真撒了少许盐,翻炒几下,然后加上一汤盆的清水,盖上锅盖。
  “原来还需要过油呀,我以为直接加水就行呢!”
  “其实那样也可以,但是我比较喜欢炝锅的,这样味道更香。如果想吃清淡点,可以直接加水煮。”
  说话间,水开了,孟真把锅盖儿放到一边,把洗好的蛤肉抓进锅里,炉火很旺,汤水一会就又开了,她左手端好面盆,右手拿筷子迅速的把和好的面扯成寸许大小的面长条儿,一个一个丢到锅里,面块儿在沸水里打着滚儿,汤锅里一会儿就飘满蛤肉和熟好的面块。汤盆里的面也见了底儿,孟真拿汤勺在锅里舀了一勺热水倒进面盆里晃了晃,粘在盆里的面都被沸水烫成小疙瘩,连水带面再倒回锅里。
  洗了几颗小白菜,用手折成三段,都放进锅里,孟真把单独留出来的蛋黄打成汤汁,均匀的泼在汤锅里,顿时鲜黄的蛋花飘散开来。
  “好了,去摆碗筷吧,开饭!”
  “哎,好唻!”冯晓燕把碗筷放好,打开厨房的窗户,喊刘佳佳进来吃饭。
  吃完晚饭,刘佳佳在卧室里批改作业,冯晓燕则是抱着抱枕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最近超迷一部韩剧,每晚都准时收看。
  孟真在上网,她想了好几种果树,但是不知道适不适合在这里种植。百度了一下,她最后确定苹果和梨两种果树。大概在网上查了查价格,结果便宜的几块钱,贵的几十块钱一棵。品种繁多,看得她眼花缭乱,不知道该选择哪种。
  想到以前结伴郊游的时候,曾经泡过一个论坛,叫“泉水人家”,论坛里有园林种植版块,就登陆账号在里面发了个帖子:
  说自己想种苹果,但是不知道种什么品种好,也不知道泉城哪里有卖果树的。没想到网友很是热情,没过五分钟,就有网友回帖。
  “回楼主,苹果可以种富士或者金帅,都是本市最受欢迎的品种。要买的话,可以上淘宝,那里品种非常全,价格也低,但是要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