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正在被催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将来访者带到“未来”的位置,引导他想象改变后的好处,不断确认改变。
  第五,回到“现在”,再次确认。
  4.如何利用催眠医治失眠?
  在现代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之下,很多人感到时间不够用,熬夜几乎是家常便饭。加上压力引起的焦躁等负面情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受失眠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多么希望有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在短时间里获得最好的休息。
  心理学家经过探讨与研究,发现应用催眠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失眠的问题。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催眠在治疗失眠方面的实用技巧。
  失眠的大部分原因来自于情绪,而催眠很容易处理情绪。失眠的人在睡觉前的自我对话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而消极的模式:每当要睡觉前,失眠的人总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诸如“今晚上又没办法睡着了”、“今天晚上该怎么办呢”,这样的思维习惯相当于在不断地暗示自己“睡不着”。有时候,失眠的人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告诉自己:“不要这样想了,不会睡不着的……”但往往没有用,因为这样的思维习惯是没有办法阻断的,唯有将这种思维习惯加以引导,用新的思维模式代替旧的模式才能根治失眠。在治疗失眠时,我通常用以下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接受患者的思维模式,引导他带着自己的思维往前走。“今天晚上,你已经无法睡着了,但是你睡不着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 顺着患者的思维,进一步引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想什么事情可以让你在睡不着的这段时间里感到放松呢?”
  ★ 然后按照通常的暗示引导患者放松,直至进入睡眠状态。
  整个的治疗过程可以由专业的催眠师来引导,也可以进行自我催眠。
  下面是我处理过的一个案例: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6)
某医院院长,因为工作原因每天生活在焦虑的情绪中:担心病人的情况,害怕医院陷入医疗纠纷,忧虑医院的人员管理情况……这些忧虑的事情一直折磨着他。在找到我之前,他患失眠症已经九年,痛苦不已,记忆力减退,没有精神,医院的工作几乎没办法做下去。
  我对这位院长前后进行了三次催眠。第一次,我对他的认知进行了处理。将他导入催眠状态后:首先,我告诉他情绪来自于个人的看点,也就是暗示他了解自己的处境——他其实一直在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焦虑;接着,我引导他把注意集中在如何应对这些令他担忧的事情上而不是事情本身,给出“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议,他欣然认同了这一建议,渐渐开始放松;然后,我引导他思考这样的应对给他带来的好处,在反复引导后,他认为从此以后医院将建立更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次催眠后,由于认知的改变,焦虑的情绪已经消除,于是进行了第二次催眠。在第二次催眠中,我用上面所说的步骤,很快将他导入催眠状态中,醒来之后他告诉我:“我九年来第一次睡得这么舒服!”第三次催眠就是对他新的认知与良好睡眠感觉的巩固。经过这三次催眠治疗,那位院长把医院管理得井井有条,晚上倒头就能一觉睡到天亮。
  视野拓展:催眠补偿睡眠时间
  许多人觉得只有睡眠才能叫做休息,这是对“休息”的误解。对人体来说,休息分为大脑休息与身体休息。大脑其实一直在工作的,哪怕是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停止工作的也只是主意识部分,潜意识一直在工作。而身体在工作一定时间之后需要通过睡眠来休息,也就是说通过睡眠休息的主要是我们的身体。很多人在几个小时的睡眠后有头晕的感觉,我们通常会觉得没有睡好,但研究发现身体累了,只需要休息3~5个小时就已经足够,头晕是大脑没有休息好所致,此时需要的是运动——这就是晨跑之后人的精神特别好的原因。而那些没有睡好而感到疲惫的人,是因为身体用情绪在狭小的床上做了一晚上的造型,搞得自己疲惫不堪,当然第二天觉得累。
  因为对睡眠的认知误区,我们往往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前提:“我一定要睡够××小时,否则精神就不会好。”在这样一种认知之下,我们醒来后,自己假设的认知对身体的感觉进行评判,带给我们相应的情绪。催眠补偿睡眠时间的作用首先还是对我们认知的改变。针对这种情况的暗示方法有多种,下面举一例说明:
  ★ 在睡觉前,躺下来用前述技巧放松自己的身体。可以让自己的四肢先紧张十秒再放松。
  ★ 给自己一个暗示:“我会休息得特别好,我睡三个小时体力就会完全恢复,我睡三个小时比别人睡八个小时的效果都好……”可以用嘴念出声来,让自己的耳朵听到。
  ★ 调整自己的呼吸,让呼吸配合某个单调的节奏,如雨滴声、风声,或三步舞节奏。例如:(蹦擦擦)—吸气—(蹦擦擦)—吐气,反复体验身体的感觉,只要身体放松3~5个小时身体就休息好了。
  ★ 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不断重复上面的暗示,身体享受呼吸舒服的感觉,渐渐进入睡眠。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1)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觉得自己是在靠自身的能力(如掌握的知识、技能等)或者其他一些资源生活。仔细想一下却不难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是在体验内在的一种感觉,比如成功、聪明、灵活、幽默等。这些都是发自我们内部的感觉,也正是这些感觉,带给我们做事的动力。只不过,有些感觉让我们扬着头看世界,充满了快乐与喜悦;而有些感觉则让我们低着头缩成一团,体验痛苦与悲伤。从我们自身的感受来讲,这些体验可以分成“积极”的与“消极”的。大多数情况下“消极”的感受对人生没有积极意义,比如失败时,沮丧的感觉不会带来任何更好的改变。所以面对感觉,我们需要淡化甚至是消除那些对我们没有帮助的负面情绪。
  各种感觉大都来自无法直接掌控的潜意识。而在催眠状态下,我们可以直接同潜意识沟通,用积极的暗示引导自己的看点集中在事物积极的方面,利用催眠调解心态、缓解压力以及增强对外界的应激性——这也是催眠需要向大众普及的重要原因。
  1.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催眠?
  人在一生中会听到很多的话,但是听得最多的是自己说出来的话,包括自己内心的对话和说给别人的话,而我们每天和自己的对话都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因为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依赖认知与感觉,所以人一定会成为自己话语中重复的内容。
  有这样一个例子:荷兰有一种不含酒精的啤酒,但除了在罐底有所标注外,外表与普通啤酒没有区别。一群本地朋友决定与一个刚来荷兰的小伙子开个玩笑,他们告诉小伙子:“这种啤酒非常容易喝醉哟!”小伙子本来酒量就一般,于是每次在朋友敬酒时都要说:“啊,我不会喝酒,很容易就要醉!”三杯下肚,脸上果然红了起来。朋友看到后更加开心,纷纷劝酒,而他则不断推辞:“我不能再喝了,我喝醉了!”几圈下来,他竟然站立不稳了。于是,朋友把瓶底给他看,他的醉意立即消失无踪。这就是典型的情绪带给自我的催眠。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语言模式始终传达出的是负面信息,那我们就会有不快乐的感觉,从而采取无效的行为,养成不良的习惯,走完平庸的人生。所以,要想拥有充满活力的人生,就要构建积极的语言对话模式,不断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与引导。下面将介绍几种方法,帮助我们构建积极的语言暗示模式。
  (1)给自己明确的语言
  1)在程度上用明确的语言
  当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心中对其可能性与机会的判定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当感觉事情的可能性与机会不太大,我们的行动必然无力并且有不安全的感觉;当对事情的感觉太过绝对,我们就不会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与机会。让自己面对事情的时候心中保持一个明确的认识程度,有力且灵活,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行动力。
  比如,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希望我能够自如地用外语与他人交流。”这样的话在说出来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没有多少力量?这是因为当我们使用“希望”、“我想”之类的词时,潜意识不确定到底要不要执行这件事。而换一种说法“我一定要自如地用外语与他人交流”,听到这样的语言,潜意识就会对话:“那我下一步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来完成这件事情呢?”这样的对话就会使我们开始行动,从而得到正面的效果。
  对话例句            解析与改变
  我希望我能快乐。           解析:缺乏力度。有多希望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2)
改变:我一定会快乐的。
  我不可能摆脱忧伤。        解析:太过绝对。为什么不可能呢?
  改变:我怎样才能摆脱忧伤?
  当官的都是坏蛋。           解析:以偏概全。没有一个好的吗?
  改变:确实存在着部分贪官。
  2)在规模上用明确的语言
  规模,指的是事情内容的具体化程度。我们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习惯用一些形容词、副词,使具体的内容变得模糊,形成空泛的概念。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潜意识的概念是模糊的,极易受到影响,使行为趋于简单、轻松的状态,我们很多的计划因此而放弃。
  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我今天一定要背完GRE单词。”“背完”就是一个模糊的字眼,潜意识搞不清究竟是“背完全书”呢,还是“背完某个单元”?于是当背完一小部分,潜意识就指挥行动趋于轻松的状态:“已经背完一部分了,还是休息吧!”当我们把语言换成“我今天一定要背完一百个单词”,规定了所做事情的规模,潜意识就能够非常明确地指挥行为完成这个单一的目标。
  对话例句         解析与改变
  我有许多事情要忙。     解析:内容模糊。许多是多少?什么事情?
  改变:我有三件事情,分别是……
  我会有一所大房子。     解析:体积模糊。多大的房子?
  改变:我会有一所五百平米的房子。
  我一定要减肥。       解析:数量模糊。减多少斤?
  改变:我一定要减掉十五斤。
  3)在时间限制上用明确的语言
  事情发生的时间、性质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当下的一些痛苦体验或者个人目标,放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段里,意义完全不同。人只活在现在,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我们的经验;此外,过去发生的事情不等于未来还会发生,而现在发生的事情或做出的决定,直接影响未来。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暗示的技巧,把不同的事情与决定明确地放在相应的时间段里,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比如“我的目标是拥有一辆宝马X型汽车”,什么时候拥有呢?三年、三十年还是三百年?“三年”可以给我们带来挑战的激情,“三十年”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想象,“三百年”恐怕只能给我们带来废话的感觉。所以,有了明确的时间限度,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不会给自己找借口拖延。换一种说法:“我的目标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拥有一辆宝马车。”用这样一个明确的时间段来限制,目标才变得有意义。
  对话例句                           解析与改变
  那真是一件痛苦的事。        解析:过去的事情不影响现在、未来。
  改变:那件令我痛苦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我不会跳舞。                 解析:现实的情况不影响未来。
  改变:到现在为止我还不会跳舞。
  我一定要拥有一百万美元。         解析:未来的目标要有时间限制。
  改变:我在三十岁时一定要拥有一百万美元。
  (2)给自己积极的语言暗示
  前面的章节里讲过,情绪平时在大脑中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而语言就好像是一把钥匙,可以非常容易地打开相应的情绪网络——积极的语言打开的是积极的情绪网络,我们因此享受快乐与高昂的状态;消极的语言打开的是消极的情绪网络,我们因此感受到郁闷与消沉。人在积极的状态之下,所采取的行为才更加主动、快乐和有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3)
1)每天从积极的暗示开始
  经过一夜的休息,早晨醒来时身体会处于一个非常放松舒适的状态,此时很容易与潜意识进行沟通。如果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都对自己说:“好烦啊,又要去上班。”我们就会无意识地去观察每一件事情中“烦”的部分,以证明这一天很烦。如果我们每天早晨起床时,对镜子里的自己微笑,告诉自己:“多么美好的一天啊,我越来越棒,会很快乐地度过这美好的一天!”我们就会无意识地去观察每一件事情中“好”的部分,心情也就会感到明媚。让自己时时处于浅催眠状态,养成给自己积极鼓励的习惯,就能享受每一天的快乐。
  2)在最“倒霉”的时候想想事情的好处
  这是一个简单的技巧,只需要重复地让自己听到:“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你就能感觉到事情似乎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糟糕。下面是我处理过的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朋友的宝马车在路上被撞了,等待交通警察的过程中他打电话向我抱怨,我安慰了他之后说:“这件事确实很遗憾,不过你现在也没别的事情可以做,不妨跟我做个游戏,重复大声问自己‘这件事带给我什么好处’直到我喊停为止。”朋友于是在电话那边开始念这句话,念了十多遍后忍不住再次抱怨:“哎,这哪有好处嘛!”我说:“我还没喊停,你得继续噢!”他只好再继续念。几十遍后,他突然停了下来说:“好像有点好处——我没被撞死呀!”我听了,告诉他:“对呀,这是多么大的好处啊!所以你也别等交警了,把你的车与对方的车一起拿去修了吧。”朋友开始并不乐意,但最后还是与对方一起将车送修。而那位撞他车的人,因为这件事跳槽到了他的公司,成了他们公司的得力人才,帮助公司的产值翻了十倍,这样看来撞车真的让他赚翻了呢!
  在困境中给自己积极的对话,往往能使自己快速跳出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自己从消极思维走向积极思维
  当一些事情触动我们大脑中的神经网络时,情绪的体验一定是最真实的。有时候,当我们的思维进入负面状态时,智商会急剧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此时,我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暗示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引起阻抗。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先肯定已经存在的负面思维,然后用引导的语言增加思维的看点,从负面情绪中分出新的分支,感受新的体验,才能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我曾经处理过这样一个案例:
  某天,一个学生对我讲述了她的烦心事——她与寝室的一个同学平时关系不太好,有一次她从宿舍阳台下过,那位同学正好泼水下来,当场把她淋成了“落汤鸡”,而那位同学只淡淡地说了一声“对不起”。虽然两人当时没有吵架,但这位学生总觉得那位同学是故意的,心里一直不舒服。
  这位学生问我:“老师啊,寝室同学都劝我说她不是故意的,我也这样告诉自己,可是一看到她还是忍不住生气,想冲上去吵一架。我都忍了一个礼拜了!”我对她说:“这位同学随手泼水的行为确实不对,你生气也是正常的反应,你还记不记得发生这件事的那天是晴天还是阴天?”学生一愣,想了想说:“是阴天,好像要下雨的样子。”我说:“老师那天也很生气呢,淋了雨,想找老天爷吵一架!”学生忍不住笑了:“老师,不会吧,淋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哦!”于是我告诉她:“那你知不知道,其实是老天爷那天忙,拜托那位同学泼水给你呢!”学生笑了,走的时候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4)
这个例子里,学生处于气愤中,直接的劝说不能改变她的认知——“同学不该故意泼水”,而通过引导的语言为她增加新的看点——“这件事可能是巧合”,她的情绪自然就改变了。我们自己处于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时,不妨承认“我就是有这种感觉”,然后从中发现新的内容,自我暗示引导自己走出负面情绪。
  视野拓展:得觉“快乐冲洗法”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小孩子可以破涕为笑,而成年人则一旦陷入悲伤、痛苦的情绪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释然。在心理调适或治疗中,处理情绪往往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