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丕显用IPONHE拍下了塞尔乌苏的布防细节,上传到特区信心中心的服务器,并根据这些细节,重新部署前头坦克部队的攻击次序。

这些信息中,最重要的是塞尔乌苏的电话站,他是整个蒙古电话网络的节点,塞尔乌苏电话站一旦被破坏,库伦与东、南、西三个方向将彻底中断。这将帮助北路军有足够的时间横扫蒙古。

至于无线电,有第1师师属通信营,基本能够实现战区干扰。只要敌方的无线电一暴露,通信营能够在三十秒内完成定向,指引炮兵摧毁电台。

塞尔乌苏原来只是一些蒙古包的聚集地,二十年代之后,苏军在蒙古驻军,一些重要据点都开始建设城镇化,塞尔乌苏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点。不仅外围建起了城墙式的土剁,里面还有能容乃五万人口的小城镇。

不过此处军事化之后,城镇基本已经失去活力,仅有一些驻军。

大雪封城之下,塞尔乌苏基本没有什么警戒。

曾山指挥第一师坦克团和两个摩步团快速突进塞尔乌苏的时候,蒙古人民军还以为是苏联的机械化部队演习,对着坦克挥舞双手致敬。

直到指挥部被坦克轰击,当地驻军才知道这些强大的坦克部队竟然都是敌人。

此时觉醒已经为时已晚,两个机步团和一个摩步团从外围团团困住了塞尔乌苏,一个坦克团和两个摩步团则中间开花,把敌人的指挥机关、军营和警戒部队分割包围。

第1师冲进去之后,就是突击,打垮敌人的反抗和聚集,后续的俘虏和缴获交给跟在后面的一方面军第1、3军。第二、六军团则负责重新布防。

其实,塞尔乌苏的反抗非常轻微,尤其是指挥部被坦克轰垮之后,已经没有其他部队选择大规模反抗,零零星星的反抗在部队进攻的当天下午彻底停止。

两万驻军,除三千人被歼灭,其余都选择了投降。缴获敌方马匹3万多匹,装甲卡车五辆,各种子弹和苏式给养好几吨。

塞尔乌苏,临时联合指挥部。

老毛指着库伦说道:“收复蒙古,其实就是打库伦。别看蒙古这么大,但是他大部分土地都不适合居住和放牧。再加上整个蒙古人口不过百万,其中还有月五十万有汉人血统。打下人口有几十万的库伦,理论上就算是打下了整个蒙古。关键是苏联,苏联会怎么选择?”

老毛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收复蒙古的关键,就是看苏联的反应。

协调蒙古战略的特区指挥官是第二集团司令段勇。

第一师和特区的空降第2师都是段勇带出来的兵,和曾山、陈丕显在军校中就公事过,协调比较容易。

段勇说道:“蒙古地处高原,西北多山地,东南是戈壁和草原,他的北部有肯特山脉,多森林,河流,他自东向西延伸,把蒙古和在赤塔的苏军远东集团军隔离开来,苏军机械化部队要进入蒙古,必须经过恰克图南下。所以,我们的战略必须是对库伦和恰克图同时下手。封锁了恰克图,苏军大规模南下就会被堵住。我军则有时间向东西两头去占领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和东方省。”

老毛点头说道:“段司令负责此次战略,你来下令指挥。”

段勇敬了军礼,说道:“目前我军占领了赛尔乌苏,同时也把蒙古军队分割在三个区域,除了库伦敌军有大量部队,其他方向的军队数量极其有限,所以,我认为以第4军为主力向西打通乌里雅苏台直到科布多,以第3军为主力向东南夺取赛因山达,以2、6军团为主力向东夺取温度尔汗,夺取之后,积极防御,不可在向前。以防苏军从赤塔经乔巴山市南下,截断我军退路。以第一师、第1军为主力进攻库伦,我军第一集团军将同时攻下恰克图。并以此为第一阶段战略。”

曾山补充道:“库伦不同塞尔乌苏,毕竟是个大城,驻军有五万多,要实施包围战略,光第一师和第一军三万多人恐怕有难度。”

确实如此,在大雪低温下面,进攻并不容易,要对库伦实施包围,三万人确实少了一点。

作为蒙古战略的特区商务系统主管,唐剑行的任务就是解决蒙古内部的各种复杂问题,并实施蒙古未来开发计划。

所以他对蒙古的资料研读过很多次,蒙古错综复杂的局势里面还是有很多脉络可以找到。

唐剑行说道:“曾师长,库伦的情况跟塞尔乌苏确实不同,但是打库伦的难度更小。乔巴山现在跟着大胡子正在内部清X蒙古的温和派,德米德元帅和根登总理目前刚刚被逮捕,库伦城里面同情他们的民众和军队不在少数,只要用好这个局势。我以为只要一个特种部队抓捕Q巴山及其革命党,整个库伦就会回到我们的怀抱。五万军队中大部分将会选择向我们靠拢。”

老毛等对这个计划大加称赞,认为这个策略值得一试。

段勇和曾山仔细商量之后,决定派遣一支特种部队与塞尔乌苏投降的已经加入中国军队的蒙古人一起混进库伦。实施抓捕行动,并安排第2师的两架直升机配合此次任务。

塞尔乌苏到库伦不过两百多公里,第一师和第一军在第二天晚就到了库伦城外。

库伦革命党总部,Q巴山正在加紧部署对温和派的收网行动,事实上,前一天失去赛尔乌苏的联系之后,今天上午也失去了恰克图的联系,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并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以为是大雪把线路弄断了,只是安排了人去维修。他不能被这样的小事,打扰了他的收网大计。

Q巴山紧紧的跟随斯大林的步伐和思想,在蒙古实施ST,一个个总理因为没有跟紧苏联而被拿掉。他很清楚,蒙古要成为国家必须牢牢紧跟苏联,才有一线希望,他的老伙计就因为过于注重民(族)问题,而在医院里莫名其妙的挂了,从那个时候起,虽然他同样害怕苏联,但是他比以前更加紧密地紧跟着苏联的步伐,一步也不敢逾越。

他现在深刻地明白拥有法律的名义,和拥有正确的名义有多么重要。

尽管他也不希望把对手至于死地,但是不这么做,他将陷入软弱的名义,他就会被对手打上同情温和派的标签,不晓得会在哪一天,他也会在医院莫名其妙的挂了。悲剧就在这里,同情心是那么奢侈。

他在灯下,仔细地研究着名单,生怕有一个人漏网,拿定主意的,他会在上面画个圈。觉得此人是可以说服的,愿意抓出更多人的,他就会在边上画个勾。

忽然,眼前一黑,玻璃窗碎裂,一个人影撞进了他的办公室。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他觉得眼前一黑,被套住了头套,后脑勺一疼,人已经晕了过去。

已经制服Q巴山的特种部队队员,随即在房间的结构承重柱上按上了足够的炸药。把Q巴山用绳子绑住,向天空打了下手电。两人随即被直升机拉上了天空,在风雪中往城外飞去。

而被关押在监狱的德米德元帅和根登总理也被劫持出来,送往了后方。天刚亮人民革命党总部在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坍塌。

清晨起来的库伦百姓,目睹了这个巨大的焰火。在库伦城内到处都是传单,都是关于Q巴山已经被捕,德米德元帅和根登总理被救的消息,要求库伦的驻军马上放下武器投降,否则将被宣布叛军。

人们混乱了,连驻军都混乱了。难道是苏军对Q巴山采取了行动?没道理了;Q巴山不是一直跟随苏联的吗?

不过,随着坦克的进入城内,大部分军队相信了。不是苏军的坦克,还有谁有这样先进的坦克?

所以,驻守库伦的军队被坦克部队分割了,并主动放下了武器。直到第一军和后续部队的到来,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汉人中国的部队打进了库伦。

这个时候拿起武器反抗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再说人民革命党的大楼在爆炸中坍塌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也潜意思地认为,德米德元帅和根登总理和中国部队达成了协议,中国军队来支持他们了。这种正治上的问题,军人搞不清情况的都不愿意轻易表态。

整个五万驻军只有极少部分有苏军参谋人员的部队,重新拿起了武器反抗。当然,很快被消灭干劲,这些小问题影响不了大局。随着从赛尔乌苏更多的后续部队到来,库伦的武器彻底被解除。

库伦的人看到德米德元帅和根登总理随着军队重新进了库伦,大家原先的猜测变得更加有了依据。库伦的人民相信,他们已经决定把蒙古带回中国的怀抱。对于遭受了摧残的库伦人民内心之中还是愿意回到以前的时光,起码不会莫秒奇妙的被扣上一个足以丢掉性命的帽子。

在库伦解放的一周后,在蒙古的中G中央发布了震惊世界的通电。

“蒙古自古是中国神色领土,我中G领导下的中国军队与12月25日收复了蒙古全境。现通电如下。

1、即日起,蒙古取消独L和自Z,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省。

2、即日起,中G与苏共和共产国际断绝一切关系。成为中国独L的一支正治力量。

3、我们希望更多的爱G人士来库伦,来声援和支持我们,保卫我们的果实。”

这一则公告几乎让全世界掉了一地眼镜。这是什么情况?

在大胡子暴跳如雷的拍桌子的时候,在关东军植田谦吉大将脑袋停机的时候,中华特别行政区驻N京办事处发布了公告:

1、我们支持中国军队收复蒙古的主权。并表示祝贺。

2、作为华人政府,我们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干涉蒙古,任何干涉行为,我们都将示为对特区政府的挑衅。

3、应中国军队的邀请,我们特区军队将帮助协防蒙古,同时我们告诫周边势力保持克制。

一连串的公告,让世界短暂进入了静默。大家都在分析,蒙古事件中,特区到底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没有多久,德国首先发出了热情洋溢的支持信,完全支持特区的立场,并愿意和蒙古建立军事和贸易往来。

其次,英美看到了特区出现在苏联后院的战略前景。也义正言辞的赞美中国军队的勇敢和特区的公正立场,以及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卓越贡献。

连法国政府都发来了酸溜溜的贺电,表示法国政府支持特区的做法,在这个事情上面,法国人民是站在特区和蒙古一边的。

非洲刚果和阿比西尼亚等国,更是坚定地站在特区的一边,赞美蒙古人民重回中国怀抱,可以过上Z由的生活。

甚至,连日本政府都发了通电,表示蒙古回归中国,日本将保持中立。摆明了就是想看特区和苏联两虎相争。

全世界都在等大胡子的战争宣言。

----

此章之后,请假几天。

141、蒙古、蒙古(二)

莫斯科,克林姆林宫1号大楼,斯大林办公室。

斯大林已经从暴怒中恢复了冷静,斯大林同志脾气暴躁没错,但并不意味其没有克制能力,实际上,斯大林同志的坚毅和克制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出色。这也是他能够屡次在危机中挣脱的重要原因。

发生在蒙古的事变,以及中国党公开的声明,完全超出了斯大林的想象,他不能相信一个前几天还是称自己是苏联学生的中国党,张开血盆大口狠狠咬了苏联老大哥一口。这一口,对于苏联皮厚肉粗的巨无霸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斯大林来说,那就是此裸露的羞辱。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吃大亏的时刻。他和苏联必须做出反应。否则庞大的帝国将面临能力方面的质疑。

打,还是不打?

斯大林叼着烟斗,来回踱步。

斯大林仔细地看着墙上巨大的苏联地图。蒙古,原来在苏联的设想中是苏联和日本的天然屏障和预警场地。整个苏联的东方军事布局也都是针对满洲里的日本关东军,外贝加尔湖军区、远东军区、滨海集群、太平洋舰队、阿穆尔河区舰队,五大军事集团目前的全部兵力不过15万,其中离蒙古最近的是位于赤塔的外贝加尔湖军区,兵力也不过6-7万,有一个机械化第11军,重型航空兵第5军,其中包含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和外贝加尔筑垒。

这支武装力量可以通过恰克图和Q巴山市两个方向进入蒙古。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从Q巴山市方向进入蒙古,就要穿过丛林高山,尤其现在是大雪封山,军队通过的难度极大。而另一个通道恰克图,目前也被控制住了。

也就是说,苏联要干预目前的局势,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恰克图组织一场大的战役,打垮敌人才能进入蒙古腹地,收复蒙古的控制权。

从目前反馈的情报看,进入蒙古的中国党军队有着精良的武器的,坦克、战车、卡车,机械化程度很高,显然,他们获得了特区的军事援助。

但是,斯大林并不认为,伟大的红军会打不赢小兄弟?他打死不相信。他唯一顾虑的是,那个特区会不会干涉苏联的军事行动?以及特区介入之后,苏联在远东的战争会拖成多大规模。以及德国会不会趁机从西面发起攻击。日本会不会趁火打劫,抢占滨海地区(海参崴和库页岛)

斯大林相信,一旦苏联被拖入旷日持久的战争,德国和日本都会扑上来咬苏联。因此,摆在他面前个的可选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速战速决。

在恰克图组织一次强大的战役,要么打赢敌人进入蒙古,当然,这种情况再好不过。要么迅速退出胶着,那就选择外交解决之路。绝对不使战役拖成战争规模。

斯大林想清楚其中的关节,敲掉烟斗中的剩余烟渣,给参谋总长下达了组织恰克图战役的决定。

特区,戴燕市军事基地全球战争指挥中心。

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在讨论蒙古局势。

第二集团军司令段勇正在给委员会报告蒙古的进展情况。

“第2师占领恰克图以来,第10、11师已经陆续部署到位,不过,装甲第12师的装备太多太重,给后勤中心的运力照成巨大困难。这样下去,估计全部到位需要三个月时间。显然苏联人不会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

这个时候,特区的工业布局满足不了战略需要的弊端,严重的暴露出来。比如,以军事工业为例。属于特区产业的军工分布在三个区域,即戴燕的军工基地、北部湾的军工基地、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加丹加省军工基地。

其中,加丹加省军工基地和北部湾军工基地,只能生产轻型装甲武器和枪炮。而且加丹加省的军事工业还不能生产战斗机。只要,特区戴燕军工基地能够生产全系列军工。

虽然,特区的三个集团军全部实现了满装满员,但是他们的移动能力,受到了严重限制。毕竟,特区的实力还没有像美国一般海陆空纵横无阻。

阻碍特区军事力量快速部署的重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不仅要能够维持军队运作,还要能获得必要军事补充的基地。

蒙古方向,特区要对前线进行补给,目前的方案只能是通过空运,海运和陆上运输都受制于苏联和日本。而从宁夏方向通过戈壁向蒙古补给,目前也是不现实的。

可以说,在很长时间内蒙古的军事补给都得依靠空中运输,这样的消耗是惊人的。

徐莉莉说道:“目前来看,空中运输还是要起到主要作用。运输机的生产还要加快,运输机得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我们还应该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

周大江说道:“从战略上看,我认为,最快捷的方式莫过于直接占领海参崴,并直接控制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样,从海参崴到恰克图到库伦的大动脉就能接通。关键是,这个战略必然导致与苏联和日本进行战略决战。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这么干?”

段勇说道:“要实现这样的战略,起码需要向该地区投入十个集团军,总兵力不得少于七八十万。否则,根本实现不了有效控制和围歼,必将会给敌方有足够时间撤退或者进入游击破坏,这样的话,整个区域将陷入灾难。”

目前特区在本土有四个主力集团军、澳洲两个集团军、非洲三个集团军,一线军团总兵力60-70万。显然,如段勇所说,把整个特区的一线兵团都投入这个区域,这是不实际的。

这样看来,周大江所说的最快捷之路也走不通。

中央委员会的大佬们也是望图兴叹啊,肉太油了,还是吞不下啊。饭还是要一口口吃。显然,目前的蒙古重点是实施好战略防御,打有限度的战役,而不能急于逼迫苏联和日本背水一战。

宁海涛遗憾地从地图上移开目光,下定决心说道:“命令第二集团军做好恰克图的长期防御准备,以击溃敌人为限,不要过度挑衅苏联的神经。

命令唐剑行为特命大使,与南京政府、东北军和西北军协商,以其达成接受协议,接受我特区政府雇佣和管理,把西北军和东北军改编为中国远征军,时间就定个五年吧,五年内,我们给钱给补给,听我们管理和调度。

另外,在蒙古建设一定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已经刻不容缓,要抓紧制定方案实施。最迟应该在37年年度实现轻型军火、各类弹药实施本地补给。

从四川经陕西、N夏、北上蒙古赛尔乌苏直到库伦,接通北部湾到西伯利亚的大通道,这铁铁路干线应该不惜代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