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如此,所以我们计划以陆路佯攻来州。遣水师搭载马步军在敌后登陆,一则可截断敌退路。阻辽阳之敌增援;二则可实现聚歼敌左帅府之敌完成预定作战目标。但现在对登陆隰州,还是锦州尚有争执。不能决断……”接着高宠将自己与赵廉两人的看法详加禀告。
“陛下,现在您来了,我们也再不用争执,请您定夺吧!”赵廉笑笑说道。
“若是朕决定……”赵柽抬眼看看等待他做出决定的众人道,“当前情况,朕以为应该打辽阳府最为恰当,诸位以为如何呢?”
“打辽阳府?!”众人下巴都快被惊下来了,皇帝不愧是皇帝,胆儿比这里人加起来都肥,这一下就可就将金军两府十多万大军全部给圈进去了。
“对,就打辽阳府。你们看,辽阳府地处辽东咽喉,水陆交通便利,我们在战事初期背靠边境后勤补给便利,但是进入金国腹地就要千里转运,随着战线的延长将愈发困难。而我们一旦占领辽阳府便可通过水路输送物资,保证各部的供给,极大的减轻后勤压力,减少征发民夫的数量。”赵柽说道,他看中的不仅是辽阳府的军事地位,还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确实如此,辽河经由辽阳府入海,水师可溯流而上直达信州,距会宁府仅有三百里。而我们不但方便转运囤积在平州、燕京的物资,也可直接从东南调粮进入辽东。”赵智对皇帝的提议十分赞同,此议一旦落实这可以让他大松口气。
“嗯,陛下英明啊,金军不会想不到我们动用水师助战,以为我们会优先选择在其左帅府辖地登陆,绝想不到我们会跳过他们直取辽阳府,可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夺了辽阳府便断了敌左帅府的退路,失去了援军,必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恐慌,届时兵无战心,我们便可长驱而入。”高宠沉吟片刻,不得不佩服皇帝设想的大胆,定位的准确,一下便抓住了敌人的死穴。
“陛下,但此时刚刚开春,雨季未到,河流水量不丰,战舰难以通航!”赵廉身为皇帝的大参谋,不得不给实话实说,给众人泼点冷水。
“能否通航还是问下亲历者!”赵柽没有怪赵廉唱反调,对站在后边的王衡招招手道,“王衡,你当年曾攻打过辽阳府,对那里的情况知之甚详,说话最具权威。”
“陛下,属下当年是冬季进入辽阳府,三月之时辽河已经开化可行舟船,登州水师曾经想通过水路入援,终因金军凿沉大船封堵了入海口而未成功,但由此可知起码‘扬级’战舰可以通航。后来我们和金国达成协议,在五月由辽河入海,所乘舰船皆是万斛大船,可见‘勇级’战舰没有问题。”王衡略一回想便答道,当年他独领虎将留守辽阳对此事件印象深刻。
“陛下,军情司探子曾深入辽阳府侦察,正因为我们的战舰曾经进入辽阳,因此其在辽阳设置了水军,并拉有拦江铁索,备有大船,一旦发现我水军企图进入就会凿沉大船封锁海口,因此属下以为首攻辽阳绝非上策。”赵廉还是不依不饶地泼冷水道。
“那这个就得请教马威了,你们水师有能力将这些障碍清除掉啊!”赵柽又问一旁的马威。
“陛下,没有问题!”马威上前施礼道,“我们可以用舰炮将拦江铁索炸断,至于沉船由水鬼潜入水中将沉船炸成碎片,清理出一条航道。而金国的水军在高丽之战已经被我水师彻底歼灭,这些年来未能恢复,他们只有一些千斛小船根本不敢入海,只能在内河之中溜达,不足为虑!”
“诸位还有何问题?”马威说完,赵柽看看众人问道,却无人再言,“既然如此,你们可以考虑朕的建议,至于如何打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朕这一路上快马加鞭风餐露宿的赶到这里,诸位大人们也该管顿热乎饭吃吧!”
“属下该死,请陛下稍候,属下立刻命人安排!”高宠猛地惊醒,自己真是疏忽了,陛下到此茶都没有上一杯便和众将讨论了半天战事,他连连告罪道。
“好好,我们大家多年都为与陛下一同用膳了,高帅就多准备些酒菜,我们也好给陛下接风洗尘!”众人见此也都起了哄要与陛下一起用膳。
“这……”高宠有些为难的看向皇帝,征询他的意见。
“还等什么呀,赶紧的拼桌子啊!”赵柽笑笑一挥手道,这又让他想起当年大家一起创业时的情景,而现在又何尝不是再创伟业……
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心算无心
赵柽明白自己现在的身份和职责已经不允许他前临战阵了,要做的只是战略上的指导和时机的把握,具体到战术则由那些大帅、将军们去操心了。当他的视线转向金国两位镇守左、右帅府的两位青年才俊时,却发现他们的表现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夸张’,反而有些幼稚,在排兵布阵中缺乏章法。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对乏力,甚至是手足无措,毫无战略眼光可言。
不过赵柽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节,问题的根子还是出现在自己身上。女真人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像现在的‘传帮带’,尤其是军事将领的培养模式更像是师傅带徒弟。他们在家族中挑选有潜力和天资的子弟自幼带在身边跟随有经验的父兄身边征战,在血红的洗礼中完成初级教育,而能够在沙场上活下来的人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当年的盈哥如此,阿骨打也是如此,从而使族中的人才不断涌现,名将辈出,宗翰、翰离不,乃至兀术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但是到了两次南侵之后,金国的老将们在一次次内乱中被消耗掉,当兀术掌权后意识到人才‘断代’后继无人的时候,挑选了完颜亮、完颜雍、仆散忠义等这些优秀子弟加以培养。
但是此时宋军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迫使兀术做出重大让步与宋达成和议,两国的大规模战争随之终止,金国的进攻战略转为全面防御。大规模的战争也随之远去,边境上的小规模冲突和对游牧民族的镇压成了其军队的主要任务。随着完颜亶的病情加重。皇权被进一步的削弱,权臣当道成为金国政治的主体。实行厉行文治,选拔能吏,讲求财用,器重文人的风气。
而历史的原貌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靖康之变后,金军多次南下,攻河南、陕西、山东,进逼长江防线,战争连年不断。这使兀术可以凭借昔日的培养模式锻炼下一代,也使完颜亮等人脱颖而出。但赵柽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女真人过去那一套培养人才的传统方式失灵了,失去了战争的年轻一带得不到锻炼,无法积累作战经验,可他们却在兀术的安排下很快走上了高位,成为金军的中坚力量。
这些骤然飞上了高枝的菜鸟们发现战争似乎已经离他们很远,权力却近在咫尺,而兀术等老一辈也没有给他们做出好榜样。他们很快找到了各自方向进入了角色,卷入了政治争斗中,将政坛作为了战场,而手中的军队则成了他们争权夺势的筹码。可惜的是他们手中的军队也不再是立国初年的百战精兵。而是在和平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少了前辈们的彪悍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女真满万不可敌已经成为传说。
缺乏战争经验和眼光的金国新一代精英们。没有能看穿大宋在战争爆发前一系列的动作是故意给他们布下的圈套,反而错把这些当做机会。以致大胆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大宋的‘报复’,但依然没有做好战争全部爆发的军事准备。而当宋军大举进攻。誓师北伐时,他们难以适应,甚至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采用的策略难免幼稚,又显得笨手笨脚。
作为金国顶梁柱的兀术当然明白宋金之战早晚会爆发,因此也积极准备,投入大笔资金修筑界壕,整修城池,训练军队。但有人上就得有人下,为了给年轻人腾位置那些有经验的老将们只能被边缘化,导致他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自然是出工不出力,更别说发扬‘传帮带’的精神,传授行军打仗经验了。这直接导致军队训练水平下降,军心涣散。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操心的事情太多,兀术精力有限,无暇事事关注。结果等他发现钱和精力投入不少,效果却不好,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时已经是难以尾大不掉,难以扭转。而几个接班人却对政治兴趣极大,开始拉帮结伙欲抢班夺权了,他当机立断将他们赶出京城,分散各地以免酿成大祸。
当宋金双方发生严重冲突时,兀术已经病入膏肓,上朝都要抬着更不要说披挂上阵了。远在战场之外的他无法了解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只能根据前方的汇报做出应对之策。而面对各方夸大或缩小,甚至相互矛盾的消息,兀术又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果是顾此失彼,连连失策,陷于被动之中。
赵柽却一直把这些前世记忆中的精英们当做自己的劲敌,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全面完善军官培养选拔的机制同时,一边以练代战保持着军队的战斗力不下降,一边派出军队征战四方以提高实战能力和积累作战经验,实践新的战法。另外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制,不断提高武器的性能和杀伤力,为将来的战争做着准备,要把只狼当老虎打。
以现在看来,赵柽的战略预想都已经达到,将一场‘偶发’事件生生给鼓捣成了两国全面战争,西北兵团已经完成了迂回截击,形成了对敌右帅府围歼之势。南方兵团此时也完成了战役兵力和物资准备工作,展开部署,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发起进攻。从当前形势分析,大宋方面已经占据了天时和人和,有了一半的胜算……
…………
撒离喝从军四十载,那是沙场老将了,他赶到来州后排兵布将准备反击宋军的侵略。但他并没有下令进入全面战备,援军也在来州停留休整,因为撒离喝明白日日防贼也不是个事儿,枕戈待旦说说行,天天马不下鞍,人不解甲用不了多少日子就会人疲马乏,战力大减。而多年征战的经验告诉他,战争往往会等到主帅到来或者圣旨下达后才会爆发。
如今大宋皇帝宣布亲征,前方诸军就得等待他来,否则就是蔑视皇威,而现在据报大宋皇帝的行驾还在燕京那停歇呢,到达前线还有些时日,因此他判定这段时间还不会打起来。但是在三月二十一日凌晨,宋军突然发起了进攻,他们突袭了沿边的哨卡,然后大军沿大路迅速开进直逼界壕,而潜伏于此的特战分队同时出手夺取了架设在界壕上的桥梁,建立了桥头堡。
随后赶到的大军以猛烈的炮火压制壕墙上的敌军,摧毁了城防设施,工兵借助炮火的掩护炸开壕墙,宋军大队立刻从缺口涌入,登上壕墙。而金军的大队人马还布置在二线,界壕兵力不足难以抵挡宋军的突击,只能弃城而逃,不过一日金军苦心经营多年的界壕防线即被突破,宋军直逼来州城。
撒离喝接到宋军突袭界壕的消息后,立刻引兵前往增援,不想行至半路遇到前方而来的溃兵,才知界壕已经失守,大队人马正沿大路杀奔来州。撒离喝大惊,知道界壕一失,整个防线即已崩溃,他急忙收拢残兵退回来州。可刚进城,又有隰州信使赶到,称宋水师出现在海滨县沿海,欲在此登陆。
撒离喝不愧是沙场老将,并没有惊慌失措,当前形势与自己此前分析的相差无几,虽然失了界壕,但是也搞清楚了宋军的企图,他们是想前攻后堵将左帅府辖地截为两段,分割包围后各个歼灭。他当机立断,命令放弃来州城,率领全军及百姓立刻连夜向隰州转移。当宋军前锋离来州还有二十里时便看到北方火红一片,映红了夜空。次日清晨宋军到达来州时,城池已经被烧成了一片白地。
退到隰州后,撒离喝立刻命令烧毁六州河上的浮桥,,并在各个渡口布置兵力,收缴河上的舟船在入海口凿沉,封堵航道。同时加固海岸防线,以重兵守护防止宋军自海岸登陆。然后征发青壮编组成军,协助大军守护城池,几日间将隰州城打造成了铜墙铁壁,重新构筑了一道防线。可这时从大宋传来的消息称赵二的行驾刚刚进入平州,这让他迷惑不解,大骂这个不安规矩出牌的对手。
在赵柽决定提前誓师时就考虑到这会引起金国的警觉,如同众将所虑的失去突然性,给突破敌军首道防线造成困难,但他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程和选择首攻目标来重新赢得主动权。而他一反常规的将水路作为佯攻,骗过了撒离喝这个老将,逼其放弃来州。但其果断放弃来州退守隰州还是让赵柽十分佩服,如果他只耽搁半日,哪怕稍一犹豫就会被宋军追上、围杀,退兵就会演变成溃退,难以安然回到隰州。
而就在撒离喝严阵以待防止宋军从海路进攻的时候,赵柽在营州港正为水师和登陆部队壮行,此时豹翼军和虎将已经登船,他们将在登州水师的护送下借助刚刚到来的季风驶进辽东湾,开辟另一个战场……
第四百六十七章 策反
在水军踏上攻打辽阳府的征程的一刻,也标志着宋金两国全面战争的开始,在两国边境线上宋军出动了十一个军,五个直属炮兵旅、三个水师及配属的四个陆战旅,此外还有近卫军、沙漠军和猎骑军作为预备队,其后还有临边各路州军担任警戒、押运和巩固占领区的任务,总兵力达到四十万人,可谓是倾巢而出。
现在宋军分成了西北集团和南方集团两个主攻兵团,分属两个都部署司。而两国集团都再次分兵,西北集团一路在边界地区展开围歼仆散忠义,另一路奔袭长春州,威胁其京师;南方兵团在战斗刚刚展开就又分兵,一路从正面进攻,另一路由海路迂回到辽阳府,断其后路。
如今宋军已经分兵四路展开进攻,可皇帝又想再次分兵,要海州水师搭载陆战队配合曷懒甸的女真五国部攻占辽东半岛,彻底切断女真人的海上通路。如此一来宋军分成了五路在数千里的宋金边界上展开,形成一个以平州为圆点的扇面。他的想法立刻遭到了随扈大臣们的反对……
其实在战争谋划之初,大家主张采用分路合击的传统战术,就有人提出不妥,尤其是以李纲、张所、马扩等经历过三朝的老臣们。他们这些人虽是文臣,但在此前大宋执行的是以文治武的政策,所以也都曾主持过军事,算不上行家里手,可也有过涉猎,尤其是李纲在靖康年间以宰相的身份统领全军指挥过汴京保卫战。
他们这些人在靖康之变后也对宋军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做过反思和探讨,以为大宋对辽、西夏和金的战争中屡次失败。虽有各种原因,但军事上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分兵之故。导致各部互不统属,多头领导下无法相互协调、支援。被敌军各个击破,而一路失败便使全线崩溃,终至失败。
尤其是李纲在第一次汴京保卫战后,受耿南仲等人的排挤领兵增援太原所经历的种种难堪和困难,让他终生难忘。几路大军共计二十多万,结果因为协调不利,各自为战,结果被宗翰以不足五万兵力击溃,还搭上了老将种师道的性命。自此大宋无可战之兵,以致金军二次南下时根本无力阻挡,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而众人在分析皇帝在兵力明显少于对方却能屡战屡胜时,他们以为正是因为皇帝对军队控制力强,能够做的令行禁止,且因为其总是能集中自己有限的兵力于一路给敌致命一击,打乱敌人的部署,扭转战局。即便采取分兵的策略也往往是以少数兵力牵制敌军,仍然集中兵力于另一路在局部上保持优势。这就是他能百战百胜的诀窍。
因此李纲当众将提出采用分进合击,齐头并进,会兵于会宁府的战略时,李纲等人以为这违反了皇帝一贯用兵原则。而应坚持集中兵力采用一路进攻突入金国境内,直取女真人的京师会宁府,然后再扫荡全境。李纲现在虽然只是参议政事。并没有实权,但是其在皇帝继位后担任宰相。协助皇帝整顿吏治、改革官制、恢复生产、稳定朝政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深受皇帝和群臣的尊重。他的意见当然不能轻视。
赵柽知道李纲等人的意见后,为此专门召见他们一班人进行了解释。他以为,首先大宋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力强盛,军力也随之提高,已不是当年那支屈居一隅的武装可比,各镇抚司已经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再有如果一路出击,虽然能高歌猛进,但敌人也是有腿的,打不过就会跑,结果就是打成了击溃战,无法消灭金军的有生力量,这将给后期清剿和统治带来很大麻烦,也许需要数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稳定局面。
另外,现如今采用多路出击的战术,一是可使敌人搞不清哪一路是主攻,哪一路是佯攻,迫使敌人不得不分散兵力处处设防,从而有效的牵制敌人各方力量;二是宋军各部看似分散,实际是相互呼应,并保留了强大的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