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仓鼠劫:秦相李斯的黑白人生-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前247年,是庄襄王异人当上国君的第三个年头。这位国君因长期在赵国当人质,多受冷遇,精神抑郁,身体上受到了很大摧残。他本来正当壮年,却已疾病缠身,眼看着已经来日无多了。
  极富政治经验的相国吕不韦冷静地面对着这一严重的现实,他把目光投向十三岁的太子政。世间已有传闻,太子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对此,吕不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他没有在这一问题上过多地耗费精力,而是着眼于国君的继立和政局的稳定。他把这件事看得重于一切、高于一切。他一刻也不离开秦廷,命令禁卫兵士坚守岗位,发现任何一点反常迹象都要及时禀报。因为在秦国的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国君去世、诸子争夺王位的内乱,吕不韦一想起这些往事,浑身的神经就紧张起来,他要倾尽全力制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使王位顺利地交到太子政手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吕门舍人(2)
庄襄王的丧事办理很简单,停柩奔丧的时间也没有拖长。丧事刚毕,便举行了太子政的登基典礼,幼主政成为秦国的新国君,他,就是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吕不韦则以三朝###和“仲父”的身份辅孤理政,充任相国。
  因新主尚幼,秦国的军政大权操纵在吕不韦手中。在秦国统治中心经历重大变化的几天中,李斯每天都在咸阳城里东奔西走,探听消息。他想方设法与秦廷的官吏们接近,注意了解权力交接的内幕。当他较详尽地得知了上述一切的时候,便不失时机地决定了自己的行动:投奔吕不韦门下,求得吕不韦的庇荫和器重。
  这时,李斯的最大愿望是在吕不韦门下当一名门客。他知道,吕不韦和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等“四君子”一样,善养门客,重视人才,已有门客三千人。他期望着有朝一日从这个门客群中脱颖而出,大展宏图。
  李斯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来到相国府的。经门人家僮通报之后,李斯在宽敞的厅堂里见到了权相吕不韦。
  吕不韦年约三十六七岁,身材适中,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商人的智慧和机警。他的脸色稍显疲惫,大概是这些天来朝中事使他过于劳神的缘故。
  但是,这位相国还是接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投奔者。
  他首先询问了李斯的姓名身份及来历。他们谈起了楚地的风土人情,楚国的政坛要闻以及天下大势、各国实力,李斯都非常谨慎而且十分认真地回答着。因为他发现,吕不韦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那双似乎可以洞穿一切的目光在审视着他、考察着他,像是在权衡着这位异国来者的价值。
  使李斯感到宽慰的是,他流利的答问内容充实且恰到好处,既展现出他的广闻博见,又显示了他的多方面的知识积累,特别是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看法极具见地。李斯不免由衷地感激他的老师荀卿对他的教诲,更庆幸这几年对儒家经典的深钻细研。同时他也感到,这位商人出身的吕相国确非等闲之辈,其世事之洞明、人情之通达及对利害判断之精、时机把握之准,决非一般人所能相比。难怪他把偌大个秦国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指点万里江山,笑对风云变幻!想到这里,李斯不由得对吕不韦产生深深的敬慕。
  二人谈了好一阵子,只听吕不韦对身边的门客说:“拿书简来!”
  不多时,门客抱来一大捆简册。吕不韦打开一册,递与李斯,道:“此文系我门客所作,你以为如何?”
  李斯看过,见上面是一篇娟秀的文字,李斯随口读道: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读到这里,李斯脱口赞叹:“妙!真乃天下妙文也!”
  吕不韦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情,旋即又平静地问:“你以为妙在何处?”
  李斯道:“此文出语精妙,行文流畅,令人信服地阐明:制定法令制度应明察当今形势,不可拘泥效法古人。我以为这个道理讲得极是。因为古人制定法令制度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但时代不能与法令同时存在,即使法令今天保存下来,也因形势已变,不合于当今,不能效法。治今还须察今,重今实应轻古。”
  吕不韦微微地点了点头,像是很满意李斯的回答。接着又问:“听说你曾从师于荀卿,荀卿乃当今大儒,将孔孟之言奉为经典。而儒家却是主张‘法先王’,照搬先王的法令治理国家。你这样说,岂不是违忤师教了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吕门舍人(3)
李斯道:“相国此言差矣。吾师荀卿虽为大儒,但对儒家学说并非承袭不悖。对儒家的天命、天神之论便多持异议,认为迷信天神,信奉天命乃浊世之政。对法先王的主张也有所抨击,指出:治理国家应法后王,特别是应效法强乎汤武、大乎舜禹的秦国。我受荀师教导有年,其谆谆教诲已深记于心。此文与荀师所教略同,在下岂有异议?”
  吕不韦似乎听得很认真,那目光似乎也含有赞赏之意,但他的表情却仍是那样严肃、冷漠、不为所动,使你猜不透他究竟心里在想什么。这种朦胧不清的表示使李斯方才答问时的喜悦顷刻间化为乌有。他禁不住惴惴不安地想:这吕相国既有商人之狡黠,又有权相之城府,真是莫测高深!
  李斯正揣摸着,只听吕不韦吩咐家僮道:“将这位年轻人带到厨下用膳吧!”说罢,转身离开大厅,催御者准备车子。他要到宫中去,那里,还有很多要事等着他去处理。
  李斯本希望吕不韦能有一个确切的答复,但他竟这样不置可否地走了,李斯一时如堕五里雾中,不知吕不韦的葫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
  李斯吃过饭后被安置在家僮们住的一间窄小的厢房里,屋内陈设十分简陋,一走进这间屋子,李斯就像掉进了冰窟里,从头冷到脚。吕不韦家中共有家僮近万人,他们都是在相国府内干杂活的,受到的则是下人的待遇,和那些门客们相比有天壤之别。门客们食有鱼,行有车,衣着也都儒雅大方,整齐洁净。他们无事便聚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研讨百家学说,或著书立说,优哉游哉。李斯对他们既羡慕又嫉妒,同时又愤愤地想:吕相国素以重贤好客著称,他对我怎么如此冰冷,难道他以为我是来这里混饭吃的吗?
  这天,李斯终于忍不住了,他贸然去见吕不韦,不顾相国府内历来重视的礼节和等级界限,怒气冲冲地问:“相国可是重贤才、善贤士的吗?”
  吕不韦先是一愣,很快又平静下来,微微地点了点头。
  李斯又问:“久闻相国广招天下宾客,欲以并天下。曾云: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又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如今我远道而来,投奔相国,相国怎可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如此怎可使天下人归之如流水?又何谈成一统、并天下?”
  李斯因在气头上,说话的语气也颇生硬。他想,既然一心想在秦国干出一番事业来,争取有些作为,就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吕相国若是真正识贤重才,决不会因为有所冲撞而将贤才拒之门外;若是不能以贤士为重,轻易将贤士治罪,就算自认倒霉,投错了门,怎样处置就听天由命吧!
  李斯正等待着吕不韦大发雷霆,却见吕不韦仍如先前那样平静。他漫不经心地理着胡须,缓缓地说道:“你自称贤士,有何才能?”
  李斯充满自信地说:“我熟读诗书,通晓治道,兼知天文地理,能著华美文章……”
  没等李斯说完,吕不韦哈哈大笑起来,道:“真乃狂妄至极,不自量力!你难道强于我的三千门客吗?难道有超世绝伦的经国之才吗?来人,快将这无礼狂徒轰下去!”
  话音刚落,早有两个身高体壮的侍者上前,一人扯住李斯的一只胳臂,不容分说便往下拖。
  李斯仍不退缩,边挣扎边呼喊:“吕相国,你就这样招贤致士吗?请不要让贤士寒心、良才怯步,贻笑天下!”
  吕不韦仍然表情平静地看着这一幕,理着胡须,若有所思。
  二
  李斯没有离开相国府。他仍被安置在家僮住的屋子里,一切都没有变化,李斯满心不快,先前对吕不韦的好感荡然无存。晚上,他翻来覆去难以成眠。他想,难怪说商人重利轻义,这吕相国招致宾客也像做买卖那样称斤掂两,毫无君子之坦诚,看起来此人难以共事,不堪依附。他已经全然没有了睡意,索性披上衣服,走出门去。
  月色正好。空中青碧如海,月光洒满了庭院,到处都是明晃晃的一片晶莹。庭院中有一潭池水,水面明亮如镜,映照出月亮的清影。忽然,有一条鱼跃出水面打了个溅儿,一轮明月被冲散了,成了一个大圈。但又很快恢复了原样,水面上的圈则逐渐扩大以至于消逝。
  

吕门舍人(4)
当李斯的目光停留在这池面上时,又不由地搅动了纷杂的思绪。他在心中这样发问:难道我的志向、我的抱负就这样像水面上的涟漪一样迅速消逝了吗?难道我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吗?当今天下,各国都在争相网罗人才,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更以善养门客、知人善任而名闻天下。食客的多寡往往标志着主人权势的大小、声望的高低,吕相国也是以礼贤下士著称于世,可他为什么对贤士如此冷淡,难道他嫌我出身贫寒或者因我出言不检点触犯了他?
  想到这一层,李斯又很快地否定了。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在养士之风盛行的当代,主人为了增强实力,对投奔他的宾客大都不分贵贱,不拘一格。孟尝君的门客中便有身份低微的鸡鸣狗盗之徒,但就是这样的人却在孟尝君出使秦国遭到危难时帮了他的大忙。那时秦昭王因受他人挑唆,将孟尝君囚禁,准备杀掉。孟尝君暗中派人求救于秦昭王宠姬,宠姬提出索要孟尝君的白狐皮衣,孟尝君很为难,因为这件皮衣已献给了秦昭王。门客中有个偷鸡摸狗的能手,主动提出愿意效劳。他在夜里装扮成狗潜入内宫府库,偷出了白狐皮衣,献给宠姬。宠姬很高兴,就向秦昭王说情,孟尝君因此脱险。孟尝君从监牢逃出后,于夜半时分到达秦国边境函谷关,但关门紧闭着,按规定必须等到清晨鸡叫后才能开关放行。此时,秦昭王后悔放走了孟尝君,已派人追来,情况十分危急。门客中又有个善学鸡叫的人,放开嗓子学叫了几声。顿时,附近人家的鸡也叫了起来,守卫兵士以为天将破晓就打开了关门,孟尝君得以顺利逃脱。
  善养门客者因求才心切,也不大顾忌门客们的日常小节,赵国的平原君在收养门客的过程中就遇到一个无礼至极的跛子。那天,这跛子来投奔平原君,被平原君的一个美人在楼上看见,指手划脚地大笑起来,跛子感到受了莫大污辱,便面见平原君,提出要那个耻笑他的美人的脑袋。平原君认为他太过分,并未当回事,但此事过后一年多,平原君家的门客却离去大半。平原君惊问其故,门客说,因为你不愿杀掉耻笑跛子的美人,大家以为你爱怜美色而薄待士人。平原君顿悟,立即砍下那美人的头亲自登门送给那位跛子。离去的门客听说此事,又纷纷回到平原君家中。
  回想起这些已在士人中传为美谈的往事,李斯颇多感慨,心中升起了一线希望。他期盼着吕相国效仿前贤,给他个肯定的答复。
  李斯正漫无边际地驰骋着他的思绪,忽听不远处传来读书声。这声音时断时续,清晰可闻,李斯被吸引住,他循声走近一个亮着灯光的屋舍,伫立窗前,屏息静听。
  “何人?”屋内传来一声询问,随之走出一位装束儒雅的青年人,他看到李斯,不由地一愣,目光中充满了疑问。
  李斯歉意地答道:“在下李斯,因长夜难眠,闲步户外,听到书声朗朗,故贸然前来,请恕打扰。”
  青年人见李斯举止斯文,并无恶意,便打消了疑惑,将他延入屋内。
  青年人好客而又健谈,他先是询问了李斯的来历,然后自我介绍道:“在下淳于越,吕相国门客,来此已一年多了。”
  李斯问:“相国待你如何?”
  淳于越道:“相国待人有礼,三千门客多受厚遇,其中已有多人被相国举荐为官。如此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实属难得!”
  李斯道:“先生所言,想来俱是事实。但我之所遇,却远不这样美好!”接着,李斯把他受到的冷遇说了一遍。
  淳于越不以为然地一笑,说:“这无妨。相国招致宾客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着眼于秦国的统一大业,因此他对前来投奔者大都很挑剔。天生我才必有用,请勿急勿躁!”
  听淳于越这样一说,李斯觉得心情舒畅多了。他决计等待下去,只是希望这等待不要太久。
  李斯的目光落到摆着简册的桌案上,随之问道:“这么晚了,还在读书著文?”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吕门舍人(4)
当李斯的目光停留在这池面上时,又不由地搅动了纷杂的思绪。他在心中这样发问:难道我的志向、我的抱负就这样像水面上的涟漪一样迅速消逝了吗?难道我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吗?当今天下,各国都在争相网罗人才,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更以善养门客、知人善任而名闻天下。食客的多寡往往标志着主人权势的大小、声望的高低,吕相国也是以礼贤下士著称于世,可他为什么对贤士如此冷淡,难道他嫌我出身贫寒或者因我出言不检点触犯了他?
  想到这一层,李斯又很快地否定了。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在养士之风盛行的当代,主人为了增强实力,对投奔他的宾客大都不分贵贱,不拘一格。孟尝君的门客中便有身份低微的鸡鸣狗盗之徒,但就是这样的人却在孟尝君出使秦国遭到危难时帮了他的大忙。那时秦昭王因受他人挑唆,将孟尝君囚禁,准备杀掉。孟尝君暗中派人求救于秦昭王宠姬,宠姬提出索要孟尝君的白狐皮衣,孟尝君很为难,因为这件皮衣已献给了秦昭王。门客中有个偷鸡摸狗的能手,主动提出愿意效劳。他在夜里装扮成狗潜入内宫府库,偷出了白狐皮衣,献给宠姬。宠姬很高兴,就向秦昭王说情,孟尝君因此脱险。孟尝君从监牢逃出后,于夜半时分到达秦国边境函谷关,但关门紧闭着,按规定必须等到清晨鸡叫后才能开关放行。此时,秦昭王后悔放走了孟尝君,已派人追来,情况十分危急。门客中又有个善学鸡叫的人,放开嗓子学叫了几声。顿时,附近人家的鸡也叫了起来,守卫兵士以为天将破晓就打开了关门,孟尝君得以顺利逃脱。
  善养门客者因求才心切,也不大顾忌门客们的日常小节,赵国的平原君在收养门客的过程中就遇到一个无礼至极的跛子。那天,这跛子来投奔平原君,被平原君的一个美人在楼上看见,指手划脚地大笑起来,跛子感到受了莫大污辱,便面见平原君,提出要那个耻笑他的美人的脑袋。平原君认为他太过分,并未当回事,但此事过后一年多,平原君家的门客却离去大半。平原君惊问其故,门客说,因为你不愿杀掉耻笑跛子的美人,大家以为你爱怜美色而薄待士人。平原君顿悟,立即砍下那美人的头亲自登门送给那位跛子。离去的门客听说此事,又纷纷回到平原君家中。
  回想起这些已在士人中传为美谈的往事,李斯颇多感慨,心中升起了一线希望。他期盼着吕相国效仿前贤,给他个肯定的答复。
  李斯正漫无边际地驰骋着他的思绪,忽听不远处传来读书声。这声音时断时续,清晰可闻,李斯被吸引住,他循声走近一个亮着灯光的屋舍,伫立窗前,屏息静听。
  “何人?”屋内传来一声询问,随之走出一位装束儒雅的青年人,他看到李斯,不由地一愣,目光中充满了疑问。
  李斯歉意地答道:“在下李斯,因长夜难眠,闲步户外,听到书声朗朗,故贸然前来,请恕打扰。”
  青年人见李斯举止斯文,并无恶意,便打消了疑惑,将他延入屋内。
  青年人好客而又健谈,他先是询问了李斯的来历,然后自我介绍道:“在下淳于越,吕相国门客,来此已一年多了。”
  李斯问:“相国待你如何?”
  淳于越道:“相国待人有礼,三千门客多受厚遇,其中已有多人被相国举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