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然,功绩赫赫的赵胤远比其他竞争者甚至他的父亲埋藏得更深,更有城府,也更为果断。一场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变,梁王与太宗嫡长子身死,韩王依附,太宗皇帝不得已黯然退位居太上,建明帝顺利登基……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上皇早已不在世上,连韩王都已经过世,赵胤帝位日益稳固。
太祖一脉没落,太宗一脉传承大夏王朝已经成为了不可动摇的事实。当年事变之事再没有人敢提起,但逼父弑兄才登基的事实在建明帝的心里埋下了无法消弭的隐患。所以他提防着自己的儿子,严厉抑制太子,提倡孝道,讲究兄友弟恭,在他眼皮子底下,一干各有心思的皇子没有一个敢把争斗摆到台面上来。
如今的大夏,在他的统治下蒸蒸日上,生机勃发。
去年,建明帝刚过了花甲。不过他一直保养得很好。肩宽背直,眼明神厉,开得强弓,舞得大刀,无女不欢。除了肚子稍微有点发福外,从外表上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个年过六十的老人。
早年的领军生涯让他身上至今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杀伐之气,随着帝王威严的越重,近几年来,几乎已经没有人能直视他的眼睛。
当然,这其中可能不包括他一向宠爱的女儿。
随着昭华公主半真半假气愤的诉说,建明帝原本还带笑的表情渐渐阴沉了下来。
“天花”?这不是一件小事,若是真的自然要重视,如果是假的……八成是假的!这就值得推敲了……
见父皇的脸色都变了,昭华公主也有些暗惊。她知道父皇素来重视安鞅,视之如弟子,宠信有加,却没有想到已经看重到这个程度了。难道真如众人所猜测的那样,父皇一心要将安鞅培养成下一代相宰?
微翘着嘴做出生气的样子。
赵漱儿知道为什么父皇十八个女儿独对自己最是宠爱,所以她从来不怕在建明帝面前表示出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
建明帝有个同母的姐姐,那位昭阳长公主据说跟现在的昭华公主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在所有见过的人的传说中,昭阳长公主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上得战场握得长枪。
建明帝小时候多得这位姐姐照顾,连最开始上战场都是被姐姐保护的。
这位大长公主没等到大夏开国就逝去,一直是建明帝心中的遗憾跟痛楚。看见酷似姐姐的女儿,不自觉一腔弥补的心思全挪到她身上去了。
因而,从小昭华就知道,自己霸道一点英气一点甚至蛮横一点,她的父皇一点都不会介意,甚至会很欣喜。建明帝曾经发誓要让姐姐过上随心所欲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然而,昭阳长公主没能等到这一天,如今看见跟姐姐一模一样的女儿,莫名的就会心软下来,从不曾例外。
看着父皇派人去传召安鞅,昭华公主眼波流转,心中冷哼了一声。就冲安兰楚平日里狂妄的那个样子,落下把柄了就别指望她放过他!
跟在小黄门后面往御书房走去,听小黄门偷偷提醒自己说昭华公主去了后圣上才突然传召自己,并且脸色不太好,安鞅心中并没有半点惊惶。他早有所料,除了跟皇上告状,昭华还能拿他怎样?
安鞅心中冷笑。这等外表文静内心蛮横的女子,真正让人厌恶。她如此跟自己过不去,不过是因为自己曾拒绝过太后提出的亲事。她也不见得喜欢自己,就是不忿他拒绝了,让她觉得没面子罢了。
走进御书房跪下行礼请安,建明帝没像往常一样不待他跪下就叫免礼,而是打量着他,很久没有说话。御书房中气氛一时很是严肃,外面的侍卫太监们都连口气都不敢大喘。一腰悬长剑的白衣男子翩翩走来,还差着老远,就被一个小黄门迎上去拦住了。
遥遥望着御书房这边,云铭若有所思。
御书房内,只有父女君臣三人,安鞅跪在地上,昭华公主站在父亲身边,也乖乖的垂着头。建明皇帝坐在龙椅上,他不开口,谁也不敢说话。
看着安鞅年纪小小,举止温文,已然颇有气度的模样,建明帝心中有些复杂。
他确实挺喜欢这个少年,好学,用功,聪明,知进退,出身贫寒但不亢不卑,教导起来很有成就感。从出身到人才,完全符合他的希望。从十一岁的安鞅第一次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找到了最合适的人选。
三年精心的教导,这少年简直让他惊喜,偶尔甚至曾闪过一下这样的念头:如果这是他的儿子该有多好……但这想法闪过就很快被自己给苦笑着否决了,安鞅如果是他儿子,恐怕就不会是今日的样子了。他的皇子中不是没有比安鞅资质更好的,相反,比安鞅更聪明的多得是,不过,当皇子的太聪明了并不是件好事。
他知道安鞅有点自傲,脾气不小,但这也正是他更欣赏他的原因,年轻人没点子锐气怎么行?一个个都成了磕头虫,还怎么办事?
不过,傲气并不代表狂妄,有脾气不代表可以百无禁忌,哪怕他如此喜爱他,把他当自己的弟子看待,有些界限还是超出一点都不能容忍的……
安抚的拍了拍女儿晃自己胳膊的手,建明沉声问道:“安鞅,朕问你,天花之事可否属实?”
安鞅抬头,正好一眼看到建明帝的眼神,心极快的跳动了一下,刚想出口的话不自禁的吞了回去。
建明帝的表情虽然没有什么异样,但安鞅以弟子之实在他身边三年多,对他这样的眼神并不陌生。或许建明帝自己都没有发现,当他怀疑一个人并且起了杀心的时候,他看那人的眼神通常都是这样陌生得让人心寒的……
皇帝竟然对他起了杀心?安鞅的脑子极快的转动着。
傻比聪明好。
暴露出缺点比完美好。
不管上位者表现出的是怎样的宽宏大量,当下属的,得到信任永远比拥有才华重要。
除非攸关生死,否则,不要欺骗。
永远不要期待侥幸的存在……
想起姐姐那双同样深沉得不见底的眼睛,安鞅很快的有了决断,一头磕在地上,用少年清朗的声音,带着点桀骜,大声道:“臣万死。”
建明帝眼神很快的闪了一下,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更深沉的怀疑,沉声道:“说。”
事情很快的就清楚了。当然没有什么天花,而是少年不忿公主的强横,自己耍的小把戏罢了。问道怎么弄出来的假天花,少年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说是小时候放牛,曾经感染过牛痘,初期症状跟天花几乎一模一样,不过只要发烧个一晚,立刻就好了,也没有传染性。这次一生气,不知怎麽的就想起来了。
小小年纪的中书舍人回话的时候一眼也不看公主殿下,表情还自愤愤的。看其模样,气愤程度一点不比公主殿下低,十足一个倍受宠信的桀骜少年勉强忍耐着强权,又掩不住内心清傲的模样。把个高贵优雅的昭华公主气得真跺脚。
建明帝一边听,一边啼笑皆非,心里那点子怀疑早跑得无影无踪了。手指着宠爱的弟子跟女儿:“你们,你们呀……”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父皇——”昭华公主也知道今日不能怎么样了,扯着父亲的袖子娇赖不依道。
还跪在的地上的少年斜了公主一眼,一扭头,也是一副形势比人强,仗势欺人,要打就打要杀就杀,反正我死活不服气的忿忿的模样。
“胡闹!”建明帝猛的一拍桌子,大声怒道。
昭华公主唬了一跳,不自觉的噤声,垂下手。少年也惊了一下,乖乖的低下头。
“你们都多大了!整天为这种事闹气,还有脸在朕面前说!昭华,你女儿家的,行事如此蛮横,是强盗土匪吗?堂堂一个公主,强借人家的园子,像什么话!”
昭华公主跪了下来,贝齿咬了咬下唇,低声道:“女儿知错了。”
“还有你!”建明帝又拍了一下桌子,指着低着头的弟子怒斥道:“身为五品大员,当自己还是个孩童?!正事不干,尽琢磨这些歪门邪道,真当朕真不会打你板子?!”
安鞅也乖乖的磕下头:“臣知罪。”
见两个小家伙都被训得胆战心惊乖乖巧巧了,建明帝努力板着脸,“怒气未消”的喝道:“你扣两个月的用度。你罚两个月俸禄。都给朕下去!”一人五十大板,建明帝这碗水端得甚平。这要传了出去,对安大人在圣驾面前的受宠程度恐怕又要上一个台阶了。
跪在地上的昭华公主抬头急道:“那女儿的诗宴……”
正磕头告退的安鞅闻言僵了一下,建明帝一瞪眼:“还诗宴,你……”
昭华公主抬手拉着父亲的袖子轻轻晃了两下,一脸委屈的哀求道:“女儿帖子都已经发出去了……”
看女儿可怜巴巴的模样,建明帝叹了口气,转头对安鞅慈爱的道:“兰楚,你就把园子借她一日,不用费心管她,由着她自个儿玩去。”
“臣遵旨。”
“谢父皇。”昭华公主立刻眉开眼笑了起来。
建明帝瞪了女儿一眼,不那么有力度的训斥道:“下不为例。自个儿准备酒席带上仆从去,别惊扰主人家。”
“女儿知道了~~~”昭华公主站了起来,拉着父亲的袖子娇道。
御书房外,出来的两个人同时松了口气,同时转头,视线正正撞上。
僵持了一下,昭华公主先露出优雅的微笑,柔声道:“本宫抱歉,贪桃林风光,却不知道安大人会如此为难。”
安鞅亦温文的行礼:“区区小事,是安鞅小气了,多谢公主殿下不怪罪。”
又僵持了一下,昭华公主先转身上轿离去,安鞅目送着她走远。站立着的和靠在轿子里的两人同时露出冷笑,这事没完!
安鞅跟昭华两个闹事的家伙都告退了,建明帝摇摇头,继续埋头于奏折当中。不一会儿,一老太监走进来,轻声对建明帝说了些什么,建明帝点点头,对安鞅的怀疑这才彻底放了下来。
又批了两本奏折,建明突然想起什么,抬头叫了一个太监进来,吩咐道:“让太医院找安鞅,去仔细问问那个牛痘是怎么回事,跟天花有没有什么关系。”
#########
安鞅走进东苑书房,青瓷走出来对他微笑,轻声道:“小姐在里面。”
书房内侧门拉开,屋檐下的木廊上铺着一大片色泽说不来的皮垫子,身着白色长袍的长生正背对着书房盘腿坐在上面打坐。安鞅脱了鞋走进去,轻轻走到长生身边,像小时候一样躺下来,头靠在长生腿上,静静闭上眼睛。
一个时辰后,长生慢慢睁开眼睛,一眼就看到少年沉静的脸。
生死门前走了一趟,这少年可有些长大了?她从未在意过他的努力,只当是个男子,如爱绣花弹琴般突发奇想跑到官场上玩耍,不必放在心上。却忽略了他不过是个孩子,而政治那是多少诡诈阴险的东西。她甚至不曾用心教导过他,能到今天这程度,这孩子费了多少心思……要想成才,挫折是一种财富,只有不怕失败,能一次次站起来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是生存。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为人当有凌云志,或许此方男儿的心气并不比她大民的女儿逊色呢……
屋檐下,面对而坐的两个人,白袍的女子慢慢说,绿袍的少年用心听,偶尔发问。两人中间的棋台,除了黑白棋子,还有一些各种形状的立起来的棋子,经过女子一枚枚的按下、移动,竟渐渐摆出了无比玄奥的气势。
指点江山。
门口一个身着黑色长衣的男子静静的站着,紫砂欢叫一声:“先生,你回……”却被男子一指点了哑穴,小姑娘气得鼓起一张圆圆的脸,南离却眼神都没有移动一下。
庭前两株桃花开得正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妖艳绚烂的美态,无言语可诉。
作者有话要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南园》
诗会(上)
秋水山庄桃花源,说是三里桃林,深入其中才知道三里是谦虚了。当年秋水山庄用良田换山林,人皆笑是败家,如今亲入其中,就连王爷公主这样眼高于顶的人物都不得不扼腕赞叹,如此美景,用什么换都是值得的。
桃花本不是什么名贵的花,贵人嫌它不够雍容华贵,才子厌弃它不清高脱俗,由来地位一直不是很高。虽有桃林仙葩之称,但所谓天上人家的美景,却不是得常见的。不过,看众人的表情,这桃林仙葩的名称,今日可是有着落了。
秋水山庄的桃林比起旁处其实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只在于多、深跟纯。
多得铺天盖地。风一阵过来,那千片万片花瓣飘飞的梦幻般的美景,能让最矜持的小姐看得瞠目结舌目不转睛,迷了心神去;深得林深不知处。非是寻常桃林总是排得整整齐齐,依山依景,总有规律可循。秋水山庄的桃花林没有一点规律,转着转着就迷糊了,总觉得前面永远也走不完,花永远也看不尽;纯得除了桃花还是桃花,没有任何凑趣的其他景色,也没有半点人工建筑,别想在里面找到一个亭子石椅什么的歇脚,根本没那东西。
此时春光正好,正是桃花开得最艳的时候,一如林中,满眼落英缤纷,美得如同幻境。众人眼望此景同时一滞,回过神来,不约而同的纷纷出言“怨恨”安鞅小气,有此美景,竟小气若斯,藏匿不说。安鞅只是温和的回以浅笑。
公主小姐们的小脚娇贵,走不得几步就停下来歇息了。溪前流水声声,桃花树下铺上大大的毯子,就连高贵的公主也心甘情愿的拉好裙摆席地而坐。
漆黑的长发高高盘成云髻,黛眉画得淡淡,一双秋水目,额上贴着云母花钿,淡黄底色御绣花鸟鸣凤图的华贵裙摆拖了一地,美得高傲而优雅,倾国倾城。摊开玉雕一样的手接住一片缓缓飘下的粉红花瓣,昭华公主感叹道:“真是人间仙境。”
“太漂亮了!我也要一个!我一定也要修个跟这一模一样的林子!”丹阳公主与她装扮相似,却多些娇艳少几分高贵。两眼直放光的模样,倒也可爱。
昭华公主抬起胳膊侧倚靠着几案上,纤指懒懒的一点她额头,笑道:“还怨我么?非得我,你上哪看这样的美景去?”
丹阳公主迷醉的看着眼前梦幻般的美景,恨恨的道:“臭安小子!有个这么漂亮林子,莫怪他当宝贝似的,谁借都不让。小气鬼!”
“才知道他小气?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主人家,说不定小气是有苦衷呢。”昭华公主眼波流转,似有深意。
正接过侍女端上的茶小喝了一口的木参辰闻言手顿了一下。碧水青叶,茶香清淡,入口微苦却回味流长,一口下去,神清气爽,尽洗尘俗,好茶。借园子虽然小气,但这茶水却大方得紧呢。
崔兰若轻笑道:“修个新园子多慢,公主殿下不如问问,或许主人家肯卖呢。”说着,美目斜了斜不远处一行人。
丹阳公主眼也望了过去,泄气的小嘴嘟了起来:“不要问了,借都百般不情愿,还卖?想都别想。除非把安小子家抄了,让他穷得上街讨饭去,或有可能。”说得有趣,丹阳公主自己忍不住弯腰笑了起来。
凝目痴痴看着溪水流花的明熙小姐仿佛对身边的快乐充耳不闻,突然轻声吟道:“落花有意恋流水,流水无情到天涯。这世上有情的为何总是遇见那无情的呢……”
众小姐原快乐的表情顿时都有些黯淡了下来。
跑到溪边玩水的碧瑶小姐回过头来叫道:“你们怎么不来?这水清凉得很呢~~~~”
众人看着她玩得连鬓上的簪花歪了都不知道,只顾得笑得欢喜的模样,不约而同的举起团扇半遮脸,娇笑了起来。
花落如梦,这世上比花儿更美丽的,或许只有这无忧无虑的少女的笑颜吧。
男子不如女孩儿娇气,倒是愿意往林深处多走几步,不过男子也不如女子爱做梦,这桃红色漫天花飞的世界,美虽美已,也不过是一景罢了。只有晋王爷,微皱了眉,有些疑惑的道:“这林子好像有些古怪……”
桃林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要找就这京中还有不少处,但漂亮成这样的,还真是没见过。不过这明明就是普普通通的桃花林,就是长得漂亮了点,又能有什么古怪?花没异处,一定是出在这布局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