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武帝刘裕:我是这样当上皇帝的-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无忌把如何跟随刘牢之攻城,如何为了便于攻城而撤围一角,攻入城池之后如何巷战、如何俘虏,又是如何攻入郡府等绘声绘色地叙说了一遍。尤其是描述贼兵抱头鼠窜的场景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我的帐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毕竟,这是出师以来的第一场胜利。值得我们为之欢乐,也值得为此欢庆。
我听着何无忌的描述,暗中庆幸:幸亏那天带兵去救我的是刘敬宣而不是何无忌。否则还不知道他会怎样添油加醋地描述我跟几千贼兵相斗的场景。那我真的要无地自容了。
一个人倘若做出点儿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当然是希望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假如有人把这件事无限地夸大,当事人反而会觉得有欺世盗名之嫌。
何无忌不像他的表兄刘敬宣那样沉稳,也不及刘敬宣勇猛,但是他却擅长智谋。作为舅舅的刘牢之屡屡告诫他不要凡事在头脑中一有念头就要急于完成,需要多考量利弊得失,所谓“事缓则圆”是也。但何无忌却天生是个急性子,耐不住“事缓”。刘牢之怕他生事,只是让他在帐中当参谋,却并不把军务委任给他。
对于一个智力平庸者,只能委以常事。只要循规蹈矩地把事情做好即可,并不期许他能做得如何超凡与卓越。但对于一个智力不凡者,其品德与性格则尤显重要,因为他们倘若做出不利的事情来,往往会令事态一发而不可收。因此,任用智者,尤需慎重。
第14节,
任用能者,亦是如此。
何无忌正讲在兴头上,刘敬宣进帐来把他打断了。他见何无忌也在,问:“调防已准备好了。将军有何特别吩咐?”
何无忌说:“没有。哦,对了。将军怕刘参军无法骑马,特意关照说安排一副担架。”
我说:“不必,不必。又未受重伤,如何骑不得马?”
何无忌说:“参军体力耗损过大,如何骑得马?如若不然,我与参军同骑一乘马?”
“光我的体重就已压得马承不住了,何况还两人同骑。”
何无忌笑道:“确实如此。参军初来的时候,就把军帐中的榻压塌过一次。”
这句话引得众人大笑。
那是我头一次来刘牢之军中的事。因为是初见刘牢之,所以我特意穿了全幅铠甲。旅途劳顿再加上花了不少时间议事,回到帐中时累得往榻上一坐,竟把那个榻坐塌了。头一回到刘牢之军中,什么事情还没有做先就把榻毁了。σ米σ花σ书σ库σ ;http://__
第二天议事时,刘牢之还打趣:“德舆啊,你是不想来我军中,还是对我不满意?怎的一来就将我的榻给拆了?”
刘敬宣笑完,说:“此事参军不必管了,我来安排即是。”
从驻地到吴郡城距离并不远,所以调防之事进行得颇为顺利。暂且不提。
只是当刘敬宣准备把所有的队伍全部带进城时,我阻止了他。我建议分兵一千人,在城西五里处扎一个营盘,与吴郡城形成掎角之势。
一行人到了郡府之后,正在那里处理军务的刘牢之见我身体已大部康复,很是高兴。他拉着我的手,把我介绍给几个请到府里议事的乡绅。那些乡绅早就听说了昨天凌晨在城外发生的事情,围着我左看右看,不免加以阿谀奉承之词。我只好敷衍一番。
对于把一千兵力部署在城西的安排,刘牢之非常赞同,马上又命令一个将领再率一千兵驻扎在城南五里处,以与城池相呼应。
在城外部署兵力,其实是自古守以来守城的惯例。城外驻军,一则便于探听敌兵的动向,二则若有大敌围城,城内外可以相互配合,以便寻找机会突围。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防止陷入孤立无援的守城战。
议事完毕后,刘牢之打发走了乡绅,也让其他的参佐将领都散了。
刘牢之单把我留下。他带我进入内室,命亲兵摆上酒,我们边饮边谈。
第15节, 5
5
对饮了一杯之后,刘牢之说:“昨日见你神色不佳,深为担忧。哪知道今天却几乎完全恢复了元气!”
“托道坚将军神威,身体康复得比想象的要快。”道坚是刘牢之的字。
“此前听人提及你时,谈的都是治军、兵法。却不料,你竟是虎将一员。一人敌数千人,千古未之有也!真希望当时我也在场,能够亲眼目睹你刘德舆之威!”刘牢之把盏感慨。
“哪里哪里。”我忙说,“刘裕只是匹夫之勇而已。道坚将军当年淝水之战,以五千兵杀敌一万五,吓得苻坚老儿扔下百万大军逃之夭夭。这才是大丈夫之气!以将军之勇猛,方为霸王项羽所谓万人敌。”
这位刘牢之,就是淝水之战中晋军的先锋。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淝水之战发生于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十一月。
荡平长江以北的秦王苻坚,占据着中国三分之二的国土。他踌躇满志地决意与南方的晋国一较高下。对于苻坚而言,这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战:一旦取胜,他将完全统一中国,其功绩将直逼秦始皇嬴政、汉高帝刘邦;其国土将远超中华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
那时的大晋国内忧外患(现在的大晋国依然如此),举国之兵也不到十万人。而苻坚所率步兵为六十万、铁骑为二十七万、征召入伍的罪犯十数万,共计九十八万大军。
以近百万之众出师征战,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兵力。
苻坚大军自长安出发,一直到达合肥。只要趟过淝水就能以铁骑长驱晋国首都建康①城下。
面对晋国的弱小兵力,苻坚不可一世。他当众指着淝河之水意气风发地说:“我军兵多将广,将士们将马鞭投到水中,便足以隔断河水。”
面对旷古未有之敌军临国,晋国君臣惶惶不可自顾。泰然自若的只有司徒谢安一人。他在朝安抚君臣,在国安慰民心,在军调拨若定。整天无所事事,带着家人、亲友登高远足、观景下棋。大敌临近之时,他派到淝水边迎战的,却只有兄弟谢石与侄子谢玄率领的北府军共计七万人。
以七万对战百万。此谋一出,举国皆惊。人们认为:谢安的确乃安邦治国之臣,然而却全然不懂兵事。大敌当前,他还终日游山玩水,不明危机。如今又派几个不经事之小将迎敌,兵将也不多。不用等着看最终战局,我等晋国臣民就准备被敌人俘虏吧。
尽管国内有着种种质疑,但是北府军的七万人还是依令驻扎到了秦军的对岸。
第16节,
晋军打头阵的,正是刘牢之率领的先锋队。刘牢之身先士卒,挥军直上。最终以五千人打败了秦兵数万人,并斩杀一万五千敌兵。这一战之惊心动魄,可想而知。
第二天,秦、晋两军沿淝水列阵,准备进行决战。
谢玄派使者请秦军先撤离淝河,留出适合决战的战场。能在空旷的战场上进行决战,对于拥有强大骑兵的苻坚而言,显然是求之不得的。于是他命令大军后退,准备趁晋军半渡之时发动突袭。
然而秦军一退就收不住阵脚,晋军趁机渡河掩杀。秦军很快被击溃了,除了大部分士兵惨遭屠戮外,连元帅符融也在乱军中被杀。
这一战只杀得秦军三军夺气、心惊胆寒。战败的苻坚只率着区区百余名亲兵仓皇而逃。#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其实在头一天,苻坚就察觉到有些事情恐怕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当他看到几万先锋军竟然败于五千晋军之手时,就曾恼怒地质问主帅苻融等人说:“此前爱卿可曾说晋兵羸弱,不堪一击?飞马传书数次催促朕到前线观战。如今朕来了,看到的却是晋国之猛虎,羸弱之旅何在?”
刘牢之,便是先锋营那五千只猛虎的首领。
刘牢之听到我拿淝水的旧事来夸奖他,不禁大笑:“哈哈!旧事暂且不提也罢,如今的德舆才是万人敌!”
“不敢不敢。将军威名远扬,在您帐下听命,末将颇有进益。诚望向道坚将军多加学习、效仿。”
“何出此言。想我大晋国人数虽也不少,但是将才奇缺。士族们崇尚清谈,论起兵法来是头头是道,然而一上战场却是丢盔弃甲。否则,大好江北之地,不会沦为胡虏所有。一个拙将赵括,一场战争长平,便能倾覆强大的赵国。眼下大晋国却有不止一个赵括,而是成千上万。”
“将军此论可谓精辟。”
“德舆啊,今日你称呼我为刘将军,我称呼你为刘参军。将来亦望能称呼你一声刘将军,你我共赴战场杀敌。”刘牢之满饮一杯,如是说。
“不敢当。承望道坚将军多栽培。”
第17节,
“以德舆之才,凭军功位列将军乃是迟早之事。目前且全力讨伐孙恩,暂在我军中委屈些时日。”我正要说话,刘牢之摆手阻止了我,接着说,“此前德舆曾向我提议由无忌任先锋之时,我并未立即应承。我之所以当时说担心无忌不擅骑射只是借口而已。其实,我心里还有更好的人选。”
“哦?”
“此人就是足下。”
“啊?”
“没错。对于将领而言,指挥若定的确胜于身先士卒,但作为先锋,还是应当以勇猛善战为重。如若智与勇兼而有之当然最佳。此时看来,能兼具智勇且不孚众望的,非德舆莫属。你如若能治一军,将来必不亚于我等。”
“将军谬赞了。”
“非也,非也。德舆到我帐下之前,曾多次听闻京口将士对你之赞誉,那时只不过以为是你上司、属下的客套之词,并不当做一回事。来来,再喝一杯。”∨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我只好又喝了一杯。
刘牢之接着说:“然而就你随军以来的这些天,多次筹划均在你帷幄妙算之内,确实是一位智将。我府中擅长筹划之谋士亦不少,然而你却并非寻常智将,竟也是一员猛将,大出我之所料。德舆有此大才,我亦为之欣喜不已。你定当成为一名良将。”
说完刘牢之放下酒盏,拿起酒壶要为我斟酒。我忙站起来,接过刘牢之手中的酒壶,替他斟上。
尽管今天受到刘牢之诸多赞誉,但我心里清楚,要成为良将并非一日之工。有勇有谋者,在北府军中何止数百?自古以来,良将所具备的条件有五:智、信、仁、勇、严。智与勇只是这“五才”中的两个。除此之外,还有“理、备、果、戒、约”等称为“五谨”的条件。
除上述五才、五谨之外,还有诸多为将者必备的因素。依据每个将领的才能,将才又分为仁将、义将、智将、礼将、信将、猛将、大将,等等。单止作为智将或猛将,是远远达不到良将的地步的。
我斟完酒坐回座中之后,刘牢之凝神注视着我说:“因此,将来必定令你再治一军,以分担我之劳。”
“诚蒙将军提携,假若有机会带军,我刘裕必效死力,为将军分忧。”
“好!德舆,你我干了这一杯!”
第18节,第二章 寄奴出世
第二章寄奴出世
1
经过两天休整,不仅军队恢复了战斗力,我自己也完全恢复了战斗力。虽然身上还有几处外伤还在愈合之中,不过也无大碍。闲不住的我一大早就到郡府里去点卯,依然协助刘牢之处理日常事务。
晚上例行地带兵在城里巡防时,路过一处军营。营中一间当做议事堂的大屋里不时传出呼喝声。我推开屋门探头一看,只见屋里坐了二三十个人,人群正中立着一位,正大声地向众人讲话:
“只听得唰的一声,一支长枪从右侧猛地刺出,刘参军大喝一声呀,以手中的长刀轻轻一招,那只长枪便如离弦之箭一般飞了出去。枪头插入一个贼兵的头颅,枪尾还贯穿了另一个贼兵的胸膛。此所谓一枪杀二贼是也。此时的刘参军如同雷神降世一般,左一刀、右一刀,贼兵逢着即死,遇着即亡。”…米…花…书…库… ;__
讲话的人一面讲一面比划。等他转过身来,我才看清那人是何无忌。原来他在这里拿我的事情编派故事。
何无忌说:“各位看官且知那刘参军此刻怎想?”
众人摇头,保持沉默。
“啪”的一声,何无忌猛地一拍掌唬了众人一哆嗦:“刘参军一面杀贼,一面心中想起西楚霸王当年的巨鹿之战。”
听到这里我愣了:他怎么知道我那时候想的是霸王?
“霸王当年以数千人杀敌数十万,刘参军英勇神武,比那霸王有过之而无不及。”何无忌抬起手,以食指举天说,“既然霸王能败百倍之众,刘参军自然能败千倍之众。于是乎,长刀过处,血肉横飞。
这一刀,从上至下将一贼兵劈为两片;这一刀,从左至右将一贼兵劈为四段什么?一刀如何将人劈为四段?方才你没听见吗?刚才竖着的那一刀劈成两片,横着再一刀自然是四段啰
什么?刘参军哪有闲工夫横一刀、竖一刀地劈人耍?所以才说他是雷神降世么。贼兵们见势不妙,刚想要逃时,却见咦,刘参军,您也在这里?”
何无忌一眼瞟到站在门口的我,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屋内所有的目光全都投向了我。
我呵呵笑了一声说:“我也来听听故事。”
“这人是刘参军?”尽管我到刘牢之军中有些日子了,可还有不少人并不认识我。
“是啊。就是他在城外以一人之力杀数千贼兵。”
第19节,
“啊!果然是一副勇猛之相。”
勇猛之相?在我看来,一般称之为勇猛之相的,多半长得又凶恶又难看。难道我长得有这么丑?
我没有理会众人的小声议论,对何无忌说:“你讲的故事确实精彩,只是未听清讲的是谁?”
何无忌挠挠头,嘻嘻笑着说:“这些人不知道参军您那天在城外是怎样打败数千贼兵的。我向他们描述一番事情之原委。”
“啊?原来是说我?”我故作惊讶地说,“怎么过程变得如此精彩?我以为你在讲古代传说。”
何无忌知道我在打趣他,笑道:“哈哈。参军何出此言。他们喜爱听这个而已。”
一个下级军官站起来冲我大声说:“刘参军能否讲讲那日的事?您当时究竟是如何退敌的?”
众人开始围着我起哄。
我摆摆手说:“无甚可说。我可并未退敌,只是敌人没有杀死我而已。”
“无论退敌与否,身陷数千敌兵之中还能全身而返的,古往今来,舍参军其谁啊。”
众人听了这话又开始起哄。
我知道再解释下去定然没完没了,只好推辞说我正在带兵巡城,以后有机会再讲。
众人虽然听出我是推辞之意,但毕竟我正带兵巡城也是实情,就不再勉强。
我刚从屋里出来走到街上,就迎面撞到一位违反宵禁令的行人。本想把他抓起来进行处置,可他分辩说自己只是个逃难的,在吴郡因为无处栖身才在街上走。我听他的口音像是瓜洲人,算是我半个同乡。仔细盘问确认不是细作之后,我让一个京口籍的士兵领他去城中的一个收容流浪者的道观里歇息。
目送那人走后,我心里不禁涌出一丝酸楚:那人身着的褴褛衣衫我小时候也曾穿过。那时候京口虽然是北府兵驻军之地,但是寻常人家生活依然贫苦。京口的居民绝大部分是从北方迁来的。有钱有势的尚可在城中置一片产业,普通人则往往连栖身之处都没有。
第20节,
小时候,刘氏族长告诉我们这些孩子,我们的先祖是汉高帝刘邦的兄弟,曾经富贵无比,被高帝封为楚元王。
那时候我最爱听的,就是刘邦、项羽争霸的故事。尽管彼时年纪尚小,但并不因为自己是刘氏族人而偏向于先祖刘邦,对霸王项羽也满怀崇敬。对于身量比其他孩子高大些的我而言,内心深处比常人多了许多霸王一般的豪情。
霸王项羽的先祖项燕是楚国的大将,而汉王刘邦的先祖却连名姓都不知道。刘邦本人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刘邦既不能一人敌,也不能万人敌,他尚能以三尺剑行走天下,我刘寄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