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可汗 [精校版+6章隐藏结局]-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樊书虎部身后又有一股唐兵上来了,那些人是弃马组成的刀盾步兵,那股人马以团为方阵身穿骑兵铠甲拿着铁盾向城池行军,箭矢根本无法对其造成威胁,弩炮和投石车精准度完全不够只能乱打,特别是突厥人本就不善于使用这些东西,从唐朝工匠那里学会制作之后使用也不多,于是只能放任步军从容向城墙下攻来。偶尔有一枚火球抛进唐军步军人群,浑身起火的士卒便大叫着在地上乱滚,团营之间的马兵急忙拿着湿被上去相救,而进攻队列一刻也不停止。

刀盾兵中间还护着一架架小车,估计是临时组装的和唐人常用的战车大相径庭,城上的突厥兵根本没弄明白是干嘛用的,那么小的车显然不是云梯或攻城车。车的四周全是身披重甲的刀盾步军,只有抛石车才能打到那些车,可惜抛石车射程比较远却打不准,呼啦啦一片火球从墙上陆续抛射下来,只有一枚瞎猫碰到死耗子正巧落到了唐军的战车上,但马上就被弹飞了。原来那车顶上蒙的是硬牛皮,对利器防御不好,对石块火球这样的东西却弹性十足,刚碰到就弹飞。

此时的黑沙城下真是热闹非凡,空中箭矢火球飞舞,马兵在奔走,鼓声敲击中铁人似的刀盾步军“匡匡”地像是在训练队列,号声鼓声吆喝声杀声响成一片,烟火在草原上寥寥升起。

黑沙城城头上,突厥左贤王暾欲谷忍不住问李适之:“那些步军中间的车是要做什么?”

李适之此前观察了很久,他也没怎么弄明白是干嘛用的,攻城的话实在太小了。李适之便避而不谈那玩意,说道:“这支人马是精锐,我在边关三城时也没见将士有这样好的甲胄。又看左右翼,突厥骑兵是他们的两倍,竟然占不到半分便宜,这样下去攻城的中路唐军没压力就可以从容攻城……以黑沙城这样的防御工事连唐朝的一个州衙都不如,要挡住唐军攻城显然不易,别管那车是干嘛用的,如果放任中路这样下去,他们就算用铁铲挖也能把墙给挖一个缺口!”

暾欲谷也点头,对小可汗托西道:“重在左右两翼骑兵,如再无进展,咱们光靠一堵墙守城根本不可能。”

托西忽然想起来暾欲谷的孙子有突厥勇士的名声,十分勇猛,便说道:“何不让亓特勒带兵冲一阵,唐军人少,只要能冲破阵一次就有希望。”

他们商量片刻遂下令左贤王暾欲谷的孙子亓特勒率一部精骑从城北出城增援左翼。亓特勒欣然领命率本部落的精兵百骑出城,他满怀一展雄风的激动回头看城墙上时,却并未发现公主阿史那卓,这种兵荒马乱的时候她应该不会跑到城头上去的,可亓特勒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一些失落。

亓特勒部赶到突厥左翼东侧城墙,见战场上两军正来回冲杀毫无进展,突厥兵时不时发动一次猛烈冲锋,但唐军骑兵纹丝不动直接将他们打退,追杀上来时,城上箭矢齐下、城下突厥人马又多唐军也鸣金撤退。亓特勒找到在场的突厥将领道:“一会儿我们暾欲谷部落的勇士从中间冲破唐军阵营,你们跟上撕开裂口乱其阵队唐人必退。”突厥将领又接到了小可汗的命令,遂依亓特勒之计重新组织一次进攻。

牛角号一响,亓特勒便骁勇地策马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勇士冲到最前面,众突厥骑兵乱叫着蜂拥而上,弯刀挥在空中闪闪发光。对面的唐军不退反进,迎面对冲上来。两边战马以冲锋的速度飞奔,电光火石之间就短兵相接。亓特勒迎面就有一个浑身铁铠的骑兵端着长长马槊刺过来,他对这样战术经验丰富,凭借娴熟的马术技艺轻松躲过攻击,两匹马靠近的一瞬间他便一刀劈了过去,“哐”地一声巨响,眼前只看见火花飞溅一闪,亓特勒只觉得虎口发麻,跟一刀砍在石头上没什么两样,也不知刀刃卷了没有,亓特勒心下一怔,起先那信心满满的心情已消散了大半:这尼娘甲胄能硬成这样?

与亓特勒擦身而过的骑士已不能回头,直接向第二个冲来的突厥勇士捅了过去,突厥人身上的硬皮甲可挡不住带着战马冲击力的马槊刺杀,长兵顿时从那突厥兵的胸口对穿,冰刃自后背露出来,血光飞溅。那马槊太长一时拔不出来,唐军骑士立刻放弃了马槊,拔出横刀冲进突厥人群拼杀。周围的两军将士很快就胶着镶嵌在一起怒吼着哐当乱砍乱刺。什么直接洞穿唐军阵营的预计完全没实现,交战瞬间就见分晓,还是那样人马堆一起拼杀。

亓特勒身边的部落精兵勇猛善战,战况还算好,打得双方都有伤亡不分胜负,其他地方就不容乐观了,突厥兵拼死冲杀之下死伤惨重,有个将领用突厥语大喊道:“咱们撤了吧,撤回去城上有弩炮箭矢帮忙!”

第九十七章 防火

只见唐军阵营左右翼骑兵犹如铁甲丛林毫无破绽,就算亓特勒率领部落精兵打头阵冲杀也无法取得任何进展,突厥人无计可施。若非突厥马队依托城池工事,几番冲杀下来早已在原处站不住阵脚。此时此刻擅长在原野上奔腾的突厥骑兵的胜败竟然全靠工事,对他们来说不能不觉得是一种荒诞的讽刺。

小可汗托西指挥集团一开始把击退唐军攻城的希望寄托于侧翼破敌,防守兼备的策略,但计划显然要落空了。托西及暾欲谷等大臣此时的脸色都非常不好,心里恐怕是泼凉泼凉的,因为眼前的情况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唐军过来的重甲步军护着的车子,装的是什么?”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但无人能回答他的问题。所有人的神情更加恐慌。

人们总是在恐惧未知,越是对不知道的东西越会有敬畏之心。

李适之道:“若薛氏的爪牙欲以挖墙的办法攻城,倒也不必着急,那不是一时之工……不过看这架势不像要挖墙,也许他们欲攻城门。黑沙城的城门防御如何,可有防火构造?”

暾欲谷道:“城门是汉人汪芒设计修缮筑造的,有三道防火功用。第一道涂泥二寸,防止敌军箭矢挂油葫芦‘小瓢’往门上浇油。”

李适之点点头,心道那投奔突厥人的汪芒在国内也是有些见识的人,防御法子其实就是办照汉人守城那一套。唐朝内战不像草原上经常性是骑兵对拼决一胜败,难以避免攻坚守城之战,所以在城池攻防上的策略比游牧民|族先进多了。

这个时代根本没法铸造出真正的铁门,城门的质材其实很简单:铁皮包厚木板。进攻城门除了使用大型的攻城器械用蛮力冲撞,最容易使用的就是火攻烧毁城门。而防守方面自然也会较多地考虑防火,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战前在门上涂泥,但厚度不能超过二寸,否则干了之后就容易脱落。涂泥的好处正如方才暾欲谷所言,当敌军用远程武器运载油浇到门上时可以吸附火油,使其不易着燃。

但涂泥只是比较简单的办法,也容易失效,比如被箭矢撞脱落。暾欲谷又说了另外两个措施,其中一个便是包铁皮并将城门表面打造得凹凸不平,使箭矢的着力的角度不好,就不容易插在上面,“油葫芦”之类的东西便不容易直接泼到上面了。暾欲谷道:“城门板上挖孔,孔中嵌尖锥突起,戈长二寸、见一寸、相去七寸,厚涂以备火。”

设计虽然是汉人汪芒所为,但暾欲谷说起来十分熟悉的样子,这个老头子头脑活络十分开明,对新的军事技术显然善于学习,“最后一个法子,在城门上筑有暗室一间,内有士卒以水泼之,暗室又通城内,可运水救火。”

李适之听完不禁松了一口气:“我本担心唐军火攻破城门,幸好左贤王早有城防准备。你看推进过来的重甲刀盾手,箭矢无法破阵,弩炮投石车也难以阻止其靠近城池,若是用火攻,他们可以直接泼油到门上。不过如今看来,黑沙城暂时无忧也,可事先就多派人手到城门后,准备运水,一旦他们纵|火就从暗室中泼水救之。”

“李公子果然神机妙算,一切尽在你的预料之中。”暾欲谷不住点头道,觉得李适之说得非常有道理。

李适之淡淡地说道:“唐军骑兵奔袭而来,根本没有大型攻城器械,除了用火攻就只有挖墙角了。猜中他们的计策并不是算高明。”

虽然不少突厥大臣看不惯他那种自负装|笔的神态,不过他是在帮突厥人又足智多谋,也就没有人说什么难听的话。

南门城下,唐军重甲步军以团为队列像铁甲战车一样势不可挡地推进,他们进入箭矢射程之后,果然弓箭根本无法射穿铁盾铁甲,不出所料地向城门径直挺进。“呜呜……”的号角呜咽回响,中间伴奏着各营的鼓声军士的呐喊声,沉重的铁鞋踏着鼓声汹涌而来,大地仿佛都在颤抖,其实人数真不算多可气势却叫人胆寒,幸好有李适之的妙算才让突厥人多少有些安心,至少不必马上面对城破的危险。

唐军最前面的一团兵来到了城门下,将士们顶着铁盾冒死贴近城门,突厥弓箭手见箭矢对他们的威胁不大,便转攻中间的牛皮车。那车顶上绷的牛皮能弹开钝器,对弓箭的防御却不大,火箭射穿了牛皮,军士们忙着救火没一会那架牛皮车不慎被掀翻了,从里面倒出一堆木块……突厥人见了十分纳闷:火攻城门不运油运木头有什么用?难道想堆一大堆柴禾在下面慢慢烧?

城下的步军翻了车子,就丢下不管了,拿着弓弩对着城上射,上下又是一番弓箭对|射,唐军仰攻处于劣势好在身披铠甲。他们本来就是骑兵,身上的铠甲其实大部分部位对长矛钝兵器等近战武器防御并不算很好,不过对箭矢却又奇效,一般很难射穿伤及皮肉,就算受伤了也难以致命。

突厥守军无法阻挡装备精良的唐军靠近城池,陆续各团的将士也到达了,都把牛皮车掀翻在城门口,无一例外都是些木头。黑沙城的防御并不好,五加河离成几百步远,也没引水构筑护城河,就造成了现在局面:一旦城外的骑兵无非阻止敌军靠近,就很难阻止他们来到城墙下了。

就在这时,最后一辆牛皮车被掀翻到了木块中,这回不同,倒出来的是两个封闭的大木桶。可能是油!城上的突厥将领马上喊道:“准备扑火!一烧起来就不断往下倒水!”

只见城门上的暗室口有一个机关水缸,里面盛装着满满一缸水,至少有三石之多,两个突厥兵抓着绳子随时待命。而他们身后的狭窄通道中也排满了人准备传递水上去的,城门后也忙活一片,人们排着队伍一直到通道口,场面就像发生了旱灾一群人在排队打水一样。

城门下的唐军步军初时还列队射箭,这会儿撒腿就跑,乱哄哄的场面像打了败仗一样,连锣鼓都丢下不管了。没一会儿鸣金大作,骑兵也掉头就走。

百步外并排站着三个手持弓箭的人,旁边一员武将说道:“可得给我射准了,不然贻误战机保你们吃不完兜着走!”站在中间的一个胡须花白的老兵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淡然道:“当初飞虎团将帅下来选兵,嫌我岁数大,露了一手这不进来吃皇粮了?要我说根本用不着旁边这俩后生,有我一个足够矣。”

“别先把牛吹了,一会叫人笑话,马上就能见分晓。”将领故意激了一句。

老头也不答话,操|起弓箭在地上的火堆上点了火,非常流畅地抬起来“砰”地一声,一枚火箭便抛射到空中。这时另外两个神臂手才急忙点火瞄了起来。还没等他们放箭,忽然“轰”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一不留神把他们俩手里的弓箭都吓飞了。

大地一阵剧烈的颤|抖,远处黑烟与碎片腾空而起,瞬息之间整个黑沙城都快要笼罩在浓烟之中。军中战马嘶鸣,有的受惊乱跑起来有的扬起前蹄,有个武将生生被惊马从马背上给摔了下去,破口大骂了一声一屁股坐起来瞪眼看着面前的情形。

爆炸了!当然是两桶火药的威力。明光军将士从未亲眼见识过这玩意,此时军中将士无不惊讶诧异,一时间都怔在原地。

火药在这个时代早已出世,不过是炼丹家用来伏火的。第一次应用于军事可能是薛崇训攻击石堡城那一战,当然之前也许也有用过但没有记载于书册,故而无从知晓,薛崇训因此可以算作第一人;第二次应用于军事,是宦官杨思勖领兵打南诏,彼战也是薛崇训双手支持的战争,在杨思勖出征前授攻城之策,故南诏之战攻取城寨不费吹灰之力。杨思勖虽然是个宦官,但其军事才干早就得到了长期带兵的杜暹看重,杜暹也就比较关心杨思勖的各次战争方略,对其攻城的方法也打听琢磨过,所以这次攻黑沙城便故技重施又将火药派上了用场。

当初杜暹在薛崇训面前拍着胸脯说用一万精骑攻占黑沙城,当然不是信口开河,他早已过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在立军令状之前做出详细的谋划,认为明光军精锐可以在正面野战上占有优势,再配以攻城利器,取黑沙城何难?

黑烟腾起之时,杜暹会心一笑,已胸有成竹。

而此时的黑沙城弥漫在硝烟之中,那些排着队准备“灭火”的人,近的已随城门灰飞烟灭尸骨无存,稍远的也变成了残肢断臂,简直是受令排着队在那里送死。

幸亏托西等大臣离城南前线稍远才保得性命,所有人都被黑烟熏得不成样子,黑漆漆的脸上只看见眼睛眨着还像个活物……可惜了因此看不到李适之此时的表情,初时神机妙算的自负恐怕荡然无存了。大部分人根本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

第九十八章 患难

二年帝观山中有龙气,寻之得宝剑赤霞,遂征诸藩伐突厥。初战不利,吐谷浑军方败乌罗护又破国,帝借佩剑予右武卫大将军杜暹令其攻南廷,暹持剑立于城南歌大风,忽起神风城门轰塌,诸军趁势掩杀,大破之。

……

传说薛崇训得到了汉高祖刘邦佩戴的宝剑,威力无比,在战事不利的时候借剑给杜暹让他去找回场子,杜暹在黑沙城门外放声唱歌大风,就把黑沙城门给吹到天上去了,然后,没有然后了,凡人怎么可能战胜仙法?

民间就好传这种玄虚的东西,听起来才带劲,不过正儿八经的史官也爱这样胡扯,经常有某人出生时天上忽然电闪雷鸣之类的异象。这样的异象记载十分常见,不足为怪。不过是后世者收集民间传说和史料加工而成,谁也不能在千百年后亲眼见到以前的事。

当然此时的唐军将士都明白城门是怎么炸飞的,鬼才信是杜暹唱歌给唱飞的。只是比较凑巧杜暹腰间挂的横刀确实是薛崇训相赠,除开特殊的意义那把刀确实值不了几个钱,更别说是什么宝刀宝剑。

大地震动的巨响之后,黑沙城方向就如忽落一片乌云啥也看不见了。杜暹身边的部将目瞪口呆地说:“城门破了么?”另一个将领一本正经道:“应该破了吧……”

杜暹拔出佩刀平指前方大声道:“传令各部,擂鼓出击全线进攻!”

很快原野上便鼓声阵阵,呐喊四起,左右翼及中路各部一起冲杀过去,什么战术也不需要了。前锋樊书虎部骑兵乱作一团可冲得也最快,估摸着城门的方位一窝蜂就涌了上去。再也不见突厥人的弩炮和箭矢,或许都给吓懵了?

硝烟的气味十分刺鼻,很多将士忍不住抬手捂住口鼻,眯着眼睛胡乱骑马奔了上去。待樊书虎靠近城门的地方时,哪还见得有门?墙都垮了一大截,眼前只有一片废墟,地上全是死尸和断腿断臂,也有些距离比较远的没死被摔伤了痛苦地在浓烟中挣扎。

“杀!”樊书虎一马当前跃入城墙废墟,身后的乱兵挥舞着长短兵器也跟了上去,见着活人就砍,直接冲向城中间去了。随后冲过来的是先前负责攻城的步军,这部人马的主将比樊书虎多些头脑,下令各团从内部进攻东西两面的城头,彻底夺取黑沙城工事,目的是为左右翼骑兵击溃突厥马队作出策应。突厥骑兵主力是布置在城外的,此时城门虽破他们的马队还在。

沙场如棋盘,并非一子一粒的厮杀,气势更加重要。要是突厥现在的人马和唐军对战其实尚可一拼,但城门忽然爆炸心理震慑可想而知,突厥军早已战心全无士气低落根本无力对抗,无论是城中的军队还是城头工事的守军全都一触即溃,纷纷逃奔。

各城墙快速易手,突厥兵大败。左右翼骑兵还没接到撤退的命令就开始后退了,战局一发不可收拾。托西身边的大臣武将急忙簇拥着小可汗等人跑路,此时大伙连劝谏之类的废话都省了,不赶紧跑要么被乱兵砍死要么沦为阶下囚,就怕跑得太慢。幸好场面混乱,特别出城之后唐军主力都在追击突厥骑兵大队,无法定位到贵族,才使得托西等人和败兵一起逃了出来。所有人逃跑的方向自然就是反方向东北面,一路上耳边是唐军的喊杀声一边是惨叫声叫人心声惧意,惨不忍睹。

托西李适之等一路人很快就见得迎面有一队突厥人马过来,顿时觉得奇怪,现在这种时候谁还往回跑?待得走近些了,暾欲谷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孙子亓特勒,忙喝道:“你往哪去?”

亓特勒问道:“阿史那卓公主没和大家一起出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