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遥远的救世主-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非辩证法或辩证逻辑莫属。否定、贬低形式逻辑不仅阻碍了逻辑科学的发展,而
且造成诡辩盛行的恶果。黑格尔曾十分轻蔑地评论过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设想。马克
思主义产生以后才冒出来的数理逻辑(第一个数理逻辑系统是费雷格于1879 年提出
的),在20 世纪50 年代初被视为帝国主义时代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伪科学。
1961 年代才开始突破苏联50 至60 年代逻辑教材的某些框框,清除了苏联教材
散布的种种常识性错误。
'编辑本段'
四.形式逻辑与其他逻辑间的关系
形式逻辑之外的逻辑
逻辑,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研究逻辑的目的是要在思维的层面上弄清楚得到结
论的原因。从这个研究任务上来看,凡是具有得出结论的作用的思维过程,都是逻辑
过程。据此,人的逻辑应分为三大类,即朴素逻辑、工具逻辑(包括称名逻辑、形式
逻辑、表象逻辑)和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与朴素逻辑
243
相较于朴素逻辑,形式逻辑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部分生活事件,也无法解释不符
合形式逻辑本身的逻辑的来源。具体例子是,这样的语言结构“连……(名词A)我都
不认为……(形容词Z),那么……(名词B)还会是……(形容词Z)吗?”形式逻
辑就是不能解释的。而朴素逻辑则可解释为:大前提“A 比B 更Z”,小前提“A 不是Z”,
结论“B 更不Z”。究其原因,在于形式逻辑不承认表述对比关系的句子可以当作三段
论的命题,因此使得其不能解释朴素逻辑中的“对比”过程。 此外,朴素逻辑中的“虚
设”、“浸染”、“替代”、“赋色”、“逆向解释”、“近解释”以及“类比”等逻辑过程在形式逻
辑看来都是无法理解的,但它们在生活中又是存在的。虚设,例如我们假设有外表全
然均匀的绳子,则这个绳子可用于提取质量无穷大的物体。在这里,若按照形式逻辑
的观点来看,由于前提假设是背离客观事实的,所以这个逻辑过程就是全然没有意义
的。但是正是各种各样虚设的情景在影响着人的行动。物理上的各种极限就是虚设,
比如绝对零度。它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并不因为其不可能达到就否认绝对零度的意
义。
浸染,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想法,尽管大家都知道是有问题的,但是
却总是不能避免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落入这种俗套。比方说,成绩好的学生一定什么都
好——尽管谁都知道这是有问题的,但是评价三好生的时候,有多少班级可以避免这
种俗套呢?若形式逻辑是绝对的,那么这种情况就是不可能出现的。 替代,例如“我
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好”或是反过来“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对我也会有用”。再有,
则是两种表述的否定形式——无非是建立在“我和别人不可替代”这个前提之上,无非
是替代的反向使用。其实,到底好不好、有用与否,要试了才知道,那么能不能说替
代这种朴素逻辑就没有用呢?不能。因为“替代”起到的是动机的作用,例如当我断定
“我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好”的时候,我就会用言行来促使别人也去使用那个东
西。而形式逻辑根本不可能承认替代的价值,因为这在形式逻辑看来是属于偷换概念、
东拉西扯的事情。
赋色,例如一个音乐家,一个会画家,一个雕塑家,看到同一个艺术事件,会被
其认知为不同的概念客体,分别是旋律、颜色、空间。这实际上是这三类艺术家在用
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来“涂抹”同一个事件后所得出的结论,他们给客观世界以自己
认定的“色彩”。用形式形式逻辑来分析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赋色过程,但是其显然觉察
不到这一点。
逆向解释,即用时间次序上后发生事件来解释先发生的事件。我们说,汪精卫是
个阴谋家,在于他前期追随并保卫孙中山,后期当了汉奸。之所以能说他是阴谋家,
就要求逆向解释——用其后来汉奸的事实来解释其先前的“良好表现”。用形式逻辑一
贯性的观点来看,汪精卫由“好人”变成了“坏人”就是全然不可解释的。
近解释,例如我们走进房间,看到一个人坐在一张桌子面前,桌子上放着一瓶水。
我们会自动把这瓶水的主人假定为那个人,理由就是两者靠近。这是物理上的接近引
起的近解释。还有关系上的接近引起的近解释,即如果初中生的算术不好,初中的老
师可能会假设,该生小学老师的教法有问题。理由就是“该生是那个(小学)老师教
出来的”,两者有关系。最后则是相似性引起的近解释。包括物理相似与概念相似。
物理相似,例如了解了金属钠的特性,对于金属钾的特性就可以做猜测,理由是两者
同属一个主族。概念相似,比方说“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三者有
什么区别?对于没有专门学过的人,解释这些词语的时候就是用他最了解该类词语中
244
的一个,加上被解释对象的形容词的含义,来给出定义。形式逻辑自然不能承认近解
释,因为这属于瞎猜乱说的范畴。但上述现象的存在证明了形式逻辑的相对性。
类比,即打比方是生活中常用的逻辑,同时也是朴素哲学一般的立论方法。它自
然是有漏洞的——番茄和苹果不是同一个东西,怎么能“比”呢?按照形式逻辑的观点
来看,这是全然不可接受的。但是这却是常见的逻辑现象。
朴素逻辑应该还有其他的逻辑过程。自然,朴素逻辑也有其局限性,即它能解释
任何事情,因此无法排谬。也就是说,在朴素逻辑里,就没有“错误的逻辑”这种概念。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朴素逻辑是自发的、不系统的逻辑过程。自发,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着
朴素逻辑,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不系统,即朴素逻辑的具体过程可以单独存在。我可
以用逆向解释来分析这个问题,再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另一个问题,而全然不用考虑
两个问题是否有关,以及这种“差别对待”是否合理。朴素逻辑支撑着我们大部分的日
常生活,同时,显然这种逻辑会不断地制造错误。此时,工具逻辑就登场了。
形式逻辑与工具逻辑
工具逻辑是自觉的系统的逻辑。它很清楚其任务是对思维进行梳理、改正、引导,
其目的是明确的。再有则是工具逻辑的原则是不能单独地存在的,有一条原则,其他
的原则是其必然推出。之所以说它是工具,在于它的机械与刻板,且处于各种形式的
对立情况下的双方都可以使用它来为自己自圆其说——它本身不具备价值,只能体现
其使用者的价值取向。
对于工具逻辑能否全面解决朴素逻辑所带来的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原因在
于工具逻辑全然否定或是不考虑朴素逻辑,也就是说,它对朴素逻辑否定过度了。这
种过度否定导致工具逻辑不能彻底清理朴素逻辑中的错误,不能甄别朴素逻辑中的正
确成分。其次,工具逻辑本身是由三个矛盾的子范畴构成,即称名逻辑、形式逻辑与
表象逻辑。这就导致工具逻辑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梳理朴素逻辑。若依照系统化
的程度来说,朴素逻辑是基础的,工具逻辑是相对高级的。朴素逻辑与工具逻辑构成
矛盾。他们之间斗争的一面不必多说,联系的一面则是称名、推理、表象加工三者在
朴素逻辑中都可找到对应的行为。在朴素逻辑里,称名就是叫出“XX”的名字,说说它
的内容,推理就是“猜”,表象加工就是幻想。这些具体的内容在朴素逻辑里是很一般
的事情,但是在下一阶段的逻辑里,却都自成体系了。
在此先对称名逻辑进行一些介绍。
按照认知的串行形式与并行形式的观点来看,称名逻辑是转换逻辑。它实现串行
思维(如语言加工)与并行思维(如表象加工)间的转换——将串行思维的结论展开,
将并行思维的结论点化。它担负着对客体进行直接识别的功能,将处于潜意识的朦胧
认识或是观念之外的实在物概念化至意识层面的功能,并为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提供
严格的素材(确切的起点),同时又要对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的结论进行再加工,再
次开始称名。
称名逻辑要求所得出的名称或是属性与相应的前提以及称名的对象范畴相一致
——在形式上,反对在同一个前提下,违反概念与范畴一一对应的情况,违反概念间
单一形式的从属关系的情况;在内容上,反对称名过度或是称名不足而导致的概念范
畴与对象范畴显著地不一致。具体来说,比如实在的香蕉被叫做“香蕉”与“菠萝”,概
念的“番茄”对应实在的番茄与哈密瓜,概念的“粉笔”既对应粉笔本身还对应实在的物
质,以及黑色的马叫做“马”白马则不是“马”等诡辩的情况都是称名逻辑所反对的。
245
称名逻辑的操作过程是对属于一定范畴的事物进行命名与描述。命名,是把范畴
本身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元素进行命名(元素命名)。描述,是把范畴本身当作描述
的疆界来描述范畴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属性描述)。在元素命名的过程中,涉及命名
精度的问题。比如一棵榉树,一般的人看见了,说“有一棵树”就可以了。但是搞植物
的人,就可以说出是属于什么种属的哪种榉树。元素命名要使其元素的名称与精度的
要求相一致。属性描述,则涉及描述的前提范畴的问题(注意,是描述的前提范畴,
不是描述的对象范畴)。由于一个范畴的属性是举之不尽的,因此就需要对描述行为
本身加以限制。例如要求谈谈你自己,可能会不好说,因为可以说的东西太多了,而
且一旦说起来,如条件允许是可以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刻的。所以就要限定“说”本身,
比方说,要求你在“XX 方面”谈一谈你自己。
在用称名逻辑给出了事物的属性或名称之后,它能够做的仅仅是在属性与名称之
间进行转换。这种转换,就是称名逻辑的归纳与演绎——由名称向属性转换,就是演
绎;由属性向名称转换,则是归纳。
总之,在称名逻辑将一个事物描述为一个点(元素命名)或是许多条线(属性描
述)之后,若要对“点”或“某一条线”进行继续加工,就要用到形式逻辑,若要对若干
条线组成的面这个整体进行加工,则需要表象逻辑。这就是称名逻辑之所以是另外两
种逻辑的起点的原因了。之所以说“严格”,乃是由于表象逻辑与形式逻辑并不会像称
名逻辑那样自觉考虑自己的起点的性质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两类逻辑对于其起点是
跟着感觉走,觉得什么是对的,就以什么作为起点。例如费尔巴哈,他认为人是纯粹
自然的生物,又认为人有超自然的价值与习性——他对于“人”的称名是混乱的。于是,
在他的人本机械唯物论里,就既承认物质第一性,又承认是人的意识创造了历史与社
会,还提出了纯粹只有“爱”这个属性的神。他就是称名的工作没有做好,然后用形式
逻辑一杆子捅到底,就形成其机械唯物论。形式逻辑最怕的就是矛盾,但是形式逻辑
所催生的哲学之一——机械唯物论却是充满了不能自圆其说的东西的。
这里再简单说一下表象逻辑与形式逻辑。表象逻辑是并行逻辑,其要求人同时把
握并操作多个属性。运用这种逻辑的人,会说其脑袋里有一幅图,或是他在脑袋里搬
运、翻转、修改某个“物品”。艺术创作、图纸任务、空间任务以及顿悟式的学习过程
都是离不开表象逻辑的。形式逻辑是串行逻辑,其本质是直线式的推导,其任务在根
本上是对某个属性进行深度加工。其逻辑的每一项只能由单一的内容,至少是没有矛
盾的内容构成。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看看形式逻辑与称名逻辑和表象逻辑相比有什么差异了。与
称名逻辑相比,形式逻辑的直接动力是逻辑的规则与要求,称名逻辑的直接动力则依
赖于“发现”。在语言功能上,称名逻辑提供语言的齿轮,形式逻辑使之运转起来。形
式逻辑的优点是运动性,即形式逻辑是一个不断推导的过程,但称名逻辑却只能进行
一次转换。形式逻辑的缺点是,由于其只能加工单一的属性,这就使得用它来把握复
杂事物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事物属性的丢失,导致原本完整的事物变得支离破
碎,原本有联系的事物变得孤立起来,甚至在意识层面上自相矛盾。形式逻辑使得称
名逻辑有价值,但是却不会自觉按照称名逻辑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逻辑起点。由于起
点的不严谨,这就可能产生出完全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的谬论。
与表象逻辑相比,形式逻辑的前进是步步为营,表象逻辑主要依赖顿悟(不知怎
么地一下子就想到了,就觉得应该那样)。形式逻辑是语言的、听觉的逻辑。表象逻
辑则是图画的、视觉的逻辑。在语言上,表象逻辑不容易表达(需要用称名逻辑将表
246
象转化为语言),但是形式逻辑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形式逻辑的优点是可以对事物的
局部进行深度加工,缺点是无法在一个逻辑过程中既把握局部又把握整体。因此,在
形式逻辑进行归纳活动的时候,往往会犯以偏概全或是用一般来推特殊的毛病。
形式逻辑的推导过程,是一个不断变换范畴的过程。他可能变到了与其起点,与
之原有整体相矛盾的那边还不自知——因为它否认矛盾,所以自身矛盾了却还不知
道。不过,由于起点的不严格与对整体的把握的缺失,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必然的。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形式逻辑同样可以催生哲学。除了机械唯物论,还有客观唯心主
义以及神学都是形式逻辑的产物。自然,形式逻辑也生产着西方自然科学。此种形式
逻辑的自然科学方法,被叫做逻辑实证主义。形式逻辑完全失灵了的形态则是繁琐哲
学。有意思的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相互间都是矛盾的,自身也是充满矛盾的。可这
位母亲却千方百计地否认矛盾——这正应验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若要掩盖矛盾,那
么被“掩盖”了的矛盾将以更加光怪陆离的形式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
不难看出,如果我们的只承认形式逻辑,那么朴素逻辑、称名逻辑、表象逻辑都
将非法。但是形式逻辑本身又完成不了另外这些逻辑的任务,也就是说,形式逻辑并
不是最一般的逻辑。再加上形式逻辑也不能统合其他逻辑,也就是说,形式逻辑不是
最抽象的逻辑。因此,最抽象而又最一般的逻辑就登场了,即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的三条原则,即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另外,辩证逻辑有
五个维度,即原因维度(内因外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次维度(主
次矛盾、主次方面)、一般-特殊、相对-绝对、整体-局部。三条原则与五个维度
集中体现为“矛盾”的观点及分析方法。在方法上,辩证逻辑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
联系的、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明确讨论问题的前提范
畴。主张确定的范畴下,有确定的真理。
辩证逻辑不是把矛盾封装起来,其本身就是建立在矛盾之上的——这是辩证逻辑
与次协调逻辑的本质区别。辩证逻辑不是要维护一个将要崩溃的粉饰出来的没有矛盾
的逻辑系统,而是把矛盾本身当做内容来研究。形式逻辑所做的正确的事情,在辩证
逻辑看来,那或者是在论述量变,或者是在论述一个处于缓和状态下的矛盾,或者是
在论述一般性。这种论述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是若形式逻辑要将其方法贯穿到一切领
域里,由于它不兼容且无法调节处于辩证逻辑下位的其他逻辑间的矛盾,因此夸大形
式逻辑不是正确的做法。
辩证逻辑除了有特有的分析方法外,还是其他逻辑的元逻辑——它调节操纵着朴
素逻辑与工具逻辑。实际上,辩证逻辑与包括工具逻辑与朴素逻辑在内的非辩证逻辑
构成矛盾关系。朴素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到“联系”、“对立”等观点。在工具逻辑里,
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观点、范畴的观点、局部的观点。这些观点终于在辩证逻辑里统
一了起来,并可以各司其职。
辩证逻辑并不要取消其下位逻辑。就逻辑本身来说,其本来就是在下位逻辑存在
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正应验了辩证逻辑本身的一个观点,即矛盾自身推动自身发
展。因为其下位逻辑存在矛盾,所以它才能也是必然出现。所以如果取消了下位逻辑,
就等于取消了下位逻辑间的矛盾,那么辩证逻辑也就会失去其逻辑上的来源。但是如
果说辩证逻辑的产生对下位逻辑没有影响,这显然又是一种错误。如果说辩证逻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