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皇帝没什么不好,你看动画片里面,动物界的王者是站在生存链最高处的,他们不仅仅是享受权力,更多的是带领族群,带领丛林百兽发展的更好。”

    “嗯,我都有所考虑,好了,先不说这个事情了,我们一起看电视。”

    张蜀生总算是心中下了决定,当一件事情,几乎所有人都支持,并且比自己还渴望它成为事实的时候,

    看完一集动画片,张蜀生起身走进书房,打开了那个只有他能够打开的超级保险柜,从里面取出了一份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命令。

    抬头,行文,只剩下最后的签字人那里空着。

    抬头写着:最高权力委员会关于推进帝制的若干决定。

    张蜀生拿起文件,翻开,第一页是简短的几十个字总纲,后面是洋洋洒洒数十页的正文,这还是基本草案。

    看着这些象征着国家向帝制转变的一条条条款,张蜀生感慨莫名。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沙场埋了万骨,而我却踩在尸山骨海上,踏上巅峰。坐享亿万万钱财,坐有无上权威,坐拥亿万人民爱戴,唉!

    我张蜀生不过是一介草民,能够因为时势成为英雄,而反过来,又推动了历史,谁成就了谁,历史还是我?

    都说千古一帝,中华文明爆发崛起在即,各方危机四起,就让我于这千载机遇和危难之际登顶。

    但愿,不论是我,抑或无数年之后我张氏后人,不负中华。”

    良久,张蜀生果断拿起那只崭新的签字笔,在这份命令上唰唰唰地写下了三个正楷汉字:张蜀生!

    十分钟后,帝国政务院总理周国来和宣传部部长韦三才两人来到委员长府,亲自接受了张蜀生刚刚签署的命令。

    “委员长,我们期盼这个时刻很久了!”

    半个小时后,最高权力委员会宣布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由帝国政务院总理周国来亲自主持,除全体成员出席外,在京所有部级/军级以上军政官员,经济界,科学界,文化界,工人界,军队代表全部出席,虽然只有2个小时不到的准备时间,但却无一缺席,因为这是第一次由最高权力委员会出面召开的紧急会议。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中华帝国 中() 
“……旨在建立一个为了整个地球文明的长远利益而奋斗,旨在建立一个为了太阳系乃至整个迷失星域的利益而奋斗,旨在让地球文明的脚步能够迈得更远……

    经过慎重决定,最高权力委员会根据张蜀生委员长签署的1954年01号委员长令,自即日起正式启动大中华帝国的帝制筹备工作……”

    在帝国紧急扩大会议上,最高权力委员会副委员长孙长庆当众宣读了张蜀生委员长签署的命令,宣布立即启动帝制筹备工作。

    话音刚落,雷霆一般的掌声轰鸣而起,几乎快把巨大会议室的房顶都震倒,每个人都在和身边的人握手,甚至是拥抱。

    “万岁!”

    “大帝万岁!”

    “大帝万岁!”

    许多人相拥而泣,多少年了,至少从10年前开始,人们就希望张蜀生委员长能够出任帝国皇帝,完成从帝国最高领导人到帝国实际拥有者的法律转变。

    相对于一个国家的传承,许多人越来越倾向于为一个帝国的传承而奋斗。

    “全体起立!”

    孙长庆见状,大声宣布道。

    在场是数百人这才停止喧哗,急忙站起来,看着孙长庆的动作,准备跟着他做。

    孙长庆放下手中的文件,转过身,面向张蜀生,微微俯首躬身行礼,恭谨无比地喊道:“大帝万岁。”

    “大帝万岁!”

    照着孙长庆的动作,每个人都微微躬身俯首。却不跪拜,而行这种比较文明的大礼。声音整齐,动作整齐,场面极其隆重。

    张蜀生也站起身,微微摆手,说道:“诸君,自即日起。你们将是帝国的光荣臣民。虽然我们实行了帝制,但大的政策不会变,不是以皇室礼仪为最高准则。而是以文明的利益为最高准则,谁违背这个准则,谁就触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包括皇室成员在内。

    我们不需要古老而繁琐的皇室礼仪,只需要每个人都为了帝国的崛起而奋斗。

    我们不需要古老帝国对天下万民的视若草芥,而是应该爱天下万民如子。

    提前宣布一个消息,为了表彰一些对帝国崛起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们将在帝国成立后正式推出贵族制度。”

    这又是一个重磅炸弹,如果说帝制的最大获利者是张蜀生,那么贵族制度则将是对那些功臣的最大奖励。

    不过,和传统意义上的臣子即贵族不同,张蜀生心目中的贵族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现代,覆盖面更广,但不泛滥。

    这种贵族制度不仅仅是面向那些为帝国作出巨大贡献的臣子,更面向那些各行业最优秀的人才,科学家。医生,教师,甚至是士兵等等。

    比如一名士兵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不再是积分或者一等帝国勋章,而是爵位。

    高层定了基调,随即,午夜12点。帝国政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

    “叮铃铃!!”

    方小阳是南洋日报常驻汉京的驻京记者,连续几天的采访让他的身体也垮了,病怏怏的,吃了点药就躺下了。

    这时候,被调成闹钟音的手机来电了,催命鬼一样,方小阳不禁抱怨道,但出于职业素养,他还是拿起了手机。

    “喂……”

    “小阳,快,快,快起床!帝国政务院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据称有重大事件要对外公布。”

    手机中,主编的声音都快变了,作为新闻人,对新闻有一种天生的嗅觉。

    帝国很少连夜发布紧急新闻,政务院更是几乎没有这样做过,而且,现在天下太平,就连北美也在按部就班地改造中,至于军事方面,帝国最远的观测站马上就会修到太阳系以外的地方,目前一点军事动作都没有。

    这时候有紧急新闻发布会,除非是外星大规模入侵,不过从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声音来听,完全不像,而是有大好事,对方的声音都激动地有些变形。

    “政务院的紧急新闻发布会?!我马上去。”

    方小阳原本病怏怏的身体,忽然间弹了起来,翻身就下了床,原本虚弱的感觉,仿佛瞬间充满了力量,作为新闻人,他有自己的猜测。

    政府肯定是要宣布对近期全球舆论的回应了,回应的结果不外乎是2个,一个是不实行帝制,另外一个是顺应民意实行帝制。

    方小阳抢起桌上的相机,手机,顺手从抽屉里拿了一片几乎舍不得吃的营养药,这枚药物本来是作为野外采访应急的,它能极大地修复一个人的生理机能。

    为了准备这枚野外紧急药,他花掉了半年的工资。

    服下药,感觉一股暖流从肚里升腾起来,方小阳大喜,不愧是花了六个月工资才买到的一粒高科技药物。

    几乎是冲下楼,钻进那辆中华b型商务车,方小阳以交通规则允许的最大速度向着政务院所在地而去。

    仅仅是三十分钟后,方小阳就赶到了汉京山,经过5分钟的安全检查,这才进入了政务院新闻发布会的现场。

    “咦,小阳也来了。”

    此时已经有两三个记者到场了,方小阳不禁暗恨自己的住址还是离汉京山远了一些。

    “赵姐,知道是什么新闻吗?”

    方小阳和三人打了招呼,坐下,对身边的赵姐问道。

    “不知道,那些工作人员也不知道,一问百不知。不过,我想会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好消息。”

    来自远东日报的记者赵姐,摊摊手示意自己也不知道。

    方小阳内心充满期待,拿起手机给主编发了个短信:“我已到发布大厅,预计会有重大消息,建议社里做好相关准备。”

    “万事俱备,只等新闻!”

    很快,主编那边也回复道,看来也是猜到了接下来要发生的大事。

    很快,原本空旷的发布会大厅就被从城市各个地方赶来的记者们挤满了,每个人都气喘吁吁,但神情却非常振奋,看来,身为驻京记者,新闻嗅觉还是很强的。

    方小阳打开报社给自己特配的小型笔记本,录音笔,开始准备记录。

    很快,政务院的人出现,让人意外无比的是,来人不是新闻发布官,也不是某个司长,甚至是部长,居然是帝国政务院总理周国来亲自站在了新闻台上。

    “首先,我对打扰各位休息感到十分抱歉,不过,我想接下来由我亲自宣布的这个消息,将弥补大家的损失。”

    周国来为人非常亲民,是帝国公务人员的表率,作风简朴,就连每天的饭菜都由他强制下令以普通标准准备。

    在帝国人民心中,他的威望一直很高。

    轻咳一声,周国来开始严肃起来,郑重地取出一份文件,开始说道:“各位,我有幸在这里向你们,向全球的帝国人民宣布一个重大决定。

    就在刚才,帝国最高权力委员会张蜀生委员长已经正式签署命令,决定如下:中华帝国将正式改组为大中华帝国,疆域范围包括泛迷失星域,帝国将实施帝制,我们将以张蜀生大帝为中心,组建一个全新的真正帝国,谢谢大家,我讲完了!”

    “万岁!”

    “大帝万岁!”

    记者们也是人,虽然来的时候已经猜到了有重大消息要公布,没想到亲耳听到周国来宣布的时候,依然振奋莫名,纷纷站起来,猛烈地挥舞着手臂,有的相拥而泣,有的欢跳起来。

    记者们虽然八卦,但他们也是帝国公民,他们也爱国,他们也希望帝国成为真正的帝国,他们也拥戴张蜀生委员长成为大帝。

    方小阳强忍着站起来狂欢的冲动,以最快的速度敲下了这段短新闻,然后将录音文件也一并从网上传给了主编。

    “速回报社,加班专题靠你了。”

    主编的回复也同样短暂。

    方小阳完成了工作,也跟着加入了狂欢的队伍。

    不时,发布会结束,每一个记者都火急火燎地赶回报社。

    然而,就在刚才,周国来话音刚落的时候,互联网上就闹翻了天。

    及时通信qq群里面,新生媒体微博上,太多太多的地方,都是一个声音:政务院宣布最高权力委员会的命令,中华帝国将改组为大中华帝国,疆域覆盖整个迷失星域,张蜀生委员长将称帝,帝国将实行帝制。

    “砰……砰……”

    “啪啪啪啪……”

    当这种最先由网络报道,到大型网站,再到中华帝国官方网站都进行报道后,人民终于忍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了,鞭炮店门前排起了长队,城市上空开始不断地升腾起烟花,酒吧开始爆满,虽然5月的天还有些冷,但人们已经走上了街头,随便拉一个人就开始畅聊帝制。

    人们欢呼,饮酒,放烟花爆竹,连夜打开电视,电脑,收听收看查询关于帝制的一切东西。

    随后几天,整个地球都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而帝国政务院随后宣布的几条消息,更是将这种欢乐推到了更*。

    第一条,帝国政务院宣布,推行帝制,册封大帝,帝国将在泰山告天封禅,正式册封大帝,同时还将举行盛大的帝国元年阅兵式。

    ……

    【推荐一本不错的都市文,看的很带劲:超级战兵。大家可以去看看,强烈推荐】

    新年抵近,希望兄弟们出行安全,阖家团圆,辛苦了一年,好好休息,看看小说,玩玩游戏,乐呵乐呵。

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中华帝国 下() 
陕西,黄陵县。

    黄陵县位于陕西中部偏北,这里交通虽然不方便,地利条件也比较一般,但因为它是关于黄帝故乡的众说纷纭之中最有据可考的一个,所以大名鼎鼎于天下。

    世人都知道黄帝起于姬水,却不知道究竟在哪里。

    1942年,黄陵县的改名申请得到中央批准,从此‘以一名天下闻’。

    黄陵县大肆庆祝,修整黄帝陵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黄帝陵好修,黄帝后人却找不到了,哪怕是牵强附会也做不到有理有据。

    黄陵县政府当时的心情,别提多么复杂,他们是何其羡慕人家曲阜,孔庙什么的千古犹存不说,孔家人也是代代相传,无论朝代更迭,天灾*都没有断了人家的香火。曲阜才是真正的以一地天下闻。

    不过,根据当地的一些老辈人口述,黄陵县应该还有第一代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只是可能不姓公孙,姓孙或者姬了。

    查下来的结果,当地还真有许多孙姓大族和姬姓大族,还都有些来头,但要说到牵扯到黄帝身上,又过分了。

    就这样,黄帝直系后裔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1952年5月15日,黄陵县。

    一辆中华牌出租车疾驰而过,风驰电掣一样地赶着路。

    “师傅,请尽量开快一点。”

    也许是近乡情怯,一身军装的孙伯仁一次次地催促司机开快一点。路边不断闪过的县城新貌虽然让他很震动,但却比不上心里另外一件事情让他震动。

    昨晚,95岁的老太爷居然亲自给他打来电话,也不说什么事情,只是十万火急地催他回家,作为孙家的这一代的长子,45岁的孙伯仁不得不放弃了年少时当个医生的梦想。而是当了兵。

    从抗战一路走来,直到成为帝国太空军中尉,孙伯仁算是事业有成。更加难得的是,作为45岁的年轻太空军中层军官,可以说前途无量。

    老太爷的紧急电话。让他感到很焦急,虽然老人家注射了老人型号的基因药物,寿命提高,身体变好,但毕竟是95岁高龄的人了,药物效果估计不是那么好,这么紧急的催自己回家,不会是交代后事吧……

    所以他请了紧急事假,连夜赶回家,天刚亮不久他就回到黄陵县了。

    “师傅。请停在前面院子门口就行了。”

    孙伯仁已经看到自己家的大院子了,还被门口一大群人吓了一跳,家族里的同辈居然都到了,而且还在那等着自己。

    “伯仁,就你最晚。哈哈!”

    “公务在身,不比你们速度快,呵呵。”

    众人和孙伯仁打了招呼,便让他赶快去向老大爷请安。

    孙家是大族,宗祠和老祖宗牌位什么的一样不落,规矩也特别严格。孙伯仁年轻的时候甚至听说过宗族里私刑处分过族人。

    孙家究竟有多大他不清楚,但他知道,每年过年,别人家是一桌两桌搞定,他们孙家是几十桌,正月里面更加夸张,从初一到十五都开门接客,来的十有*都是孙姓人。

    这还不止,除了过年大摆外,清明才是更大的盛会,每次清明宴没有千人都说不过去,哪怕是这些年经济发展,年轻人忙着自己的事情,但清明祭祖这一件事情从没简而化之过。

    不久前,孙伯仁也请假回来参加了清明。对于家族来说,经过时代变迁,清明祭祖是和每年祭奠老祖宗融合到了一起。

    孙家并不算大富,但子孙兴旺,家财倒是不缺,而且每年两次的大摆筵席并不都是孙家这主房出钱,而是大家一起凑。

    “爷爷!”

    孙伯仁转过两进小院,来到了老太爷的房间,这里很清静,一个人都没有。

    和往常请安一样,孙伯仁直接跪在了门口。

    “进来吧。”

    屋中传来了老太爷的声音。

    孙伯仁推门而入,发现屋子里很亮堂,几个窗户大打开,老爷子坐在最上首,两旁的八仙椅都坐着人,孙家八大系的老爷子居然都在。

    好大的阵仗,自己没犯错吧?

    孙伯仁心里一个咯噔,小心地走进去,低头站着。

    老爷子叫孙常善,虽然95岁了,但精神却极好,这里面有基因药物的原因,也是老爷子身体好,年轻时候也从军,甲午战争前还随吴长庆老爷子入过朝鲜。

    在孙伯仁的记忆中,爷爷很威严,不只是他怕,整个孙家每年两次大宴时,其他人也畏惧他,不论在外面混的多么好,权高位重,都要毕恭毕敬地排着队给老爷子拜礼。

    “伯仁,帝制施行在即,你有什么看法?”

    老爷子威严地问道。

    孙伯仁闻言,心中一怔,思索再三,才小心说道,“孙儿认为,这是天下大势所趋……”

    “那你是支持的了?”

    “是的,爷爷。”

    孙伯仁坚定地点点头,如果说他畏惧老爷子是真,那么,他支持委员长登基称帝也是真的。

    “唉,滔滔万年历史长河中,这泱泱江山向来是能者居之,张蜀生委员长爱民如子,又对华夏民族有绝世奇功,他不当皇帝都说不过去。支持好,支持好。

    有些东西,也应该让你们知道了。”

    孙常善老爷子微微摆手,随即,孙伯仁就看到自己老父亲和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