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在做出极大贡献后,获奖者是可以获得‘可转赠药剂’的。

    比如霍卫国,在接受了三针生物药剂的注射后,整个人身体机能变得很好,50岁的人,生理机能和三十多岁相仿,再加上平时练习一些军中武技,虽然谈不上高手,但也能强身健体。修习武技对身体和年龄的要求太大,他们这一代人基本上很难有什么成就了。

    随后,霍卫国在远东立下赫赫战功,张蜀生亲自与他面谈,让他在战后就会授予的陆军元帅一职和可转赠基因药剂之间选择,他选择了可转赠基因针,一共三个名额,两个给了两个孩子,一个给了夫人。

    倒不是张蜀生吝啬,这种生物药剂以帝国的科技实力还不能生产,即便兑换了设备,也需要二十年左右才能经济性的量产,虽然它远不能同张蜀生自己使用的相比。其兑换代价并不是很高,但该给谁不该给谁却是个大问题,所以不得已,只能在大规模量产前严格规定使用范围,作为激励和奖赏那些为帝国做出重大贡献之人的物品。

    霍卫国毕竟年纪较大,基因针也是越早打越好,不然,等个十几二十年再接受基因针注射,就显得晚了,而且,张蜀生显然也不会告诉他,十几二十年后,这种东西将会实现量产。

    夏华鱼是不久前注射的基因针,效果不错,整个人虽然不可能恢复青春,但向来保养不错,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能保持四十多岁的样子。

    “轰隆隆……”

    很快,蔡锷的专机就停在了身前不远处的停机坪上,霍卫国带着妻子快步上前,见到了精神奕奕的蔡锷,相比霍卫国,蔡锷还是显老很多,毕竟他已经65岁了,注射基因针的年龄也比霍卫国老,现在看起来五十多岁的样子,总体还不错。

    “欢迎蔡部长视察我们赴日占领军的准备工作。”霍卫国上前敬礼,说道。

    “视察什么,视察的事情别人都做完了,我就专程来看看你。”蔡锷笑着说道,打量了一下夏华鱼,笑道,“小夏的面色很好,看来这次疗养收获很大啊。”

    “是啊,都是委员长的关心和爱护。”

    霍卫国顿时肃然道。

    基因针在高层不是秘密,但对普通人却暂时是绝密,至少夏华鱼就不知道,只以为自己被一个医疗所接过去疗养了几周,丈夫还强制自己带着两个大小孩子请假去,期间打了疗养针什么的,她也不太懂。

    二十分钟后,海参崴驻军大院的小院,蔡锷和霍卫国并肩而行。

    “卫国啊,没想到你也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啊。”

    蔡锷笑着说道,言辞间倒时不意外。

    “老师你不也是放弃了帝国元帅的衔位,选择了可转赠的机会吗?我和老师是一样性情的人,家里孩子也都疼爱的紧,些许军功职衔,换掉又何妨。”

    霍卫国说的是实情,虽然张蜀生亲口告知,获得元帅军衔后,将能享受更高级的‘非转赠基因针’。而如果放弃战后这个获得元帅的机会,则只能在战后重新积累军功,要想被封为帝国元帅或者三军元帅,就非常难了。但霍卫国还是选择了获得可转赠机会。

    “是啊,机会异常难得,我们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元帅什么的我也不想了。”蔡锷笑着说道,其实这个策略是他们几个高层主动向委员长建议的,按照现在帝国的情况,战后可能出现几十个元帅,如果是普通的国家,还没什么问题,但是,未来的中华帝国将异常庞大,也将面临各种复杂问题,一旦出现太多人躺在战功上睡觉,或者其他情况,对帝国都是不利的。

    而秘密面谈的结果也很好,基本所有有资格获得元帅军衔的人都选择了可转赠的基因针注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是分多个阶段完成注射的,在战后维持帝国稳定,保持帝国向心力问题上,是很有好处的。说的难听的,有一些类似杯酒释兵权,消除了众多隐患。

    “老师,1917年11月在日本福冈第一次见到您的时候,你的样子和现在,改变并不大,倒是我,老了,呵呵。”霍卫国笑道。

    “是啊。我变化不大,你变成熟了,都是托了委员长的福。呵呵。”蔡锷说的,话题一转,“不过,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当年他们要在江边杀死的落魄青年,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却带着天朝上国的军队,杀回日本,成为了日本人眼中的太上皇啊,呵呵。”

    “老师可不要嘲笑学生了,太上皇万万不敢,我就是去当委员长的刀,杀杀日本人的锐气,当然,一解心头恨,这口男儿气也出的爽快。”霍卫国急忙否认。

    “嗯,中日之间不同其他国家。两国夙愿已久,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被这个曾经的小学生,曾经的极度弱者,一衣带水的邻居,反过来欺负的太厉害了。国人患得患失间,对日本人的仇恨也就更深。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被一个本来绝不应该打败自己的人凌辱,报仇雪恨的想法是本能。这次,你就要代表整个民族和日本人好好算一账。”

    蔡锷很早就了解中日之间的复杂情绪,挚友蒋百里更是写过相关论中日关系的着作,他就参与了其中一些观点的提出,在他看来,帝国相当数量的军官,最大的梦想除了跨马英美,饮马欧洲外,就是横扫日本了。就连委员长都异常重视赴日占领事宜。

    “相关计划总参都下发了,军部也特别叮嘱过了,我此次赴日已准备完全,远东战区的男儿厉兵秣马,等的就是今天。”霍卫国毅然道。

    “一定要好好表现。你要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帝国家大业大,也有一些对你的不好声音,但委员长还是信任你的,大本营这次让我给你透个底,解决好日本的事情后,你就去趟南方吧,也许是大洋洲战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不好。”

    蔡锷委婉地说道,算是对霍卫国赴日之前的最后一次提醒。

    “是,学生明白了,委员长运筹帷幄,些许小人声音不足为虑,倒是学生甘愿做出表率。”霍卫国笑笑,心里却是雪亮,帝国日渐庞大,人才辈出,要是让一个人表现完了,其他人就没汤喝了,而且,在帝国源源不断地产生获取战功机会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平衡。

    ……

    1047年8月8日,凌晨一点,海参崴港口。

    巨大的海参崴港口已经是远东最重要的军民两用港之一,一大早,无数的运输舰已经停满了港口,第一批的官兵已经登舰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霍卫国亲自来到港口送行,港口广播中传出了他的讲话。

    “同志们,此去日本,乃是为了彻底统治扶桑。这个撮尔小国,无数次侵犯我中华威严,犯下累累罪行,现在他们怕了,无条件投降了,但这还不够,还远远达不到我们想要的。

    此去日本,准确的说你们不是占领军,而是卫戍军,卫戍我们自己的领土。

    你们的枪口要敢于向任何一个反抗的日本人开枪,你们的刺刀要敢于刺向任何一个日本敌人,你们要做的是解散他们的政fu,保卫我们的新政权,你们要做的是彻底将他们驯服,像驯兽一样,把他们从夹着尾巴的疯狗变成温顺的家犬……

    现在,请允许我代表帝国大本营,代表委员长宣布,登陆日本行动,正式开始,各部各舰按照原计划,出发!”

    随后,多个军港的舰船同时出发,在空中机群和航母编队的陪同下,度过海峡,从渤海,黄海,日本海,对马海峡,鞑靼海峡多个方向向日本进发。

    整个登陆计划将动用五十万军队登陆日本,快速步步推进,解决日本的武装,解散日本的政fu,废除日本的天皇制度,同时保证基层政fu的搭建。

    天亮时分,霍卫国准时登上飞机,在机群的护送下,直接飞往日本长野县,在他的前面,两个空降师已经出发。

    严格来讲,第一批登陆日本的部队正是他们,凌晨三点许,两个空降师的先头部队就无异常地乘坐运输舰直接降落在了长野机场。

    长野机场,当高松天皇和金谷范三等人看到降落的中国战机时,心情颇为复杂,但依然检查了一下相应的礼仪,随即走向机场跑道,准备迎接随机抵达的中国高级军官,日本战区副司令官陈诚上将,他是奉远东战区司令官兼日本战区司令官霍卫国大将的命令,先行随军抵达日本。

    “按照中国…不,按照帝国大本营的命令,凑国歌,升国旗吧。”

    高松天皇看到一旁的中国官员望向自己,便改口说道,这些人都是负责相关谈判和投降,占领事宜的中方官员,日本人一直小心伺候着。

    凑国歌,升国旗的要求也是无条件投降和战后归属等若干问题的细则之一。

    于是,日本天皇高松和军部,政界一干人等,站在机场跑道上,看着缓缓行驶到跟前的庞大中*用运输机,不远处则是旗台,一个升旗小队已经做好准备,日本军乐队开始演奏中国国歌。

    “起来……”

    于是,一个奇怪的场面出现了,还身着日军军服的军乐队开始演奏中国国歌,而日本军旗队则迈着生硬的中式军操步,跟着不太熟悉的中国国歌的节奏,开始升旗。

    所有的日本人都流下了眼泪,包括高松天皇自己。

    飞机停下,先是下来了几十名中国士兵,战列两旁,提枪警卫后,一群军官从飞机里下来。

    “敬礼。”

    陈诚走了下来,和所有的中*人一起,面向中国国旗敬礼,肃立,唱国歌。

    良久,升旗完毕,陈诚才望向不远处的高松天皇。

    “日本高松率部欢迎日本战区副司令官陈诚上将。”

    高松上前,高声说道,随即向陈诚弯腰鞠躬。

    “高松先生客气了。”

    陈诚上前握着高松的手,拍拍他的肩膀,如同老友一般,客气地说道。“相关事宜都准备好了吧?我们的空降部队即将陆续抵达,中央大军也即将乘船抵达海岸各港口了。”陈诚笑着说道,丝毫不管不顾刚才还哭得稀里哗啦的日本人。

    “陈将军放心,都准备好了。日本军民衷心欢迎帝国的军队抵达。”

    高松的中文不错,听写读都很好。

    “那就好,我们去看看正式的仪式吧,天亮后霍司令员抵达后,完成仪式,日本就正式成为我国的又一个地区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陈诚笑道,是真的很高兴,而高松则笑的比较难看,最终却是心病尽去,也跟着大笑起来。

    

    抱歉,兄弟们,本章写的感觉不是很满意,不过明天回家了,就恢复正常了,质量也会上去了。

    这几天忙疯了,老婆剖腹产伤口痛,小孩刚出生也闹腾,我和岳母一天睡不到三小时,昨天出院又搬进新家,累死了,感觉有点神经衰弱。明天回去上班,谢谢兄弟们一直的支持。

    ……

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陆日本 下() 
1947年8月8日早上八点,霍卫国乘坐的专机抵达长野机场。&*。《》。最快更新**

    “立正,敬礼!”

    站立在机场通道两旁的空降师官兵们,手握钢枪,一手提枪,一手敬礼,霍卫国身着一件颇有气势的军大衣走下飞机,先是向先期抵达的空降师官兵回礼,随后与众多高级将领一起走下舷梯。

    早已等待多时的日本高松天皇和金谷范三等军政要员们,齐齐上前,鞠躬行礼。

    “咔嚓~咔嚓~”

    一旁的中国记者急忙按动快门拍照,留下这一历史性时刻,照片上,一名威风凛凛的大将与众多军官走在一起,而一群身着西装和军服混杂的日本人则弯腰鞠躬,低眉顺目地在那里。

    “鄙人高松,欢迎帝国陆军大将霍卫国将军抵达日本。”

    高松上前一步,再次行礼道。

    “嗯。”

    霍卫国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扫视了一眼面前的日本众多军政要员,也不多说。陈诚走上前向他敬礼,霍卫国还礼,说道,“陈副司令员,准备工作如何了?”

    “霍司令员,自由广场一切准备妥当,受降仪式可以开始了。”

    陈诚认真地说道。

    “那走吧,受降仪式要准时进行。”

    随即,霍卫国根本不理日本军政官员们,只是由手下军官交涉了一番,便一起动身乘车前往长野县天皇行宫附近的自由广场。

    二十分钟后,在空降师官兵的严密警卫下,车队抵达了自由广场。其实也没有什么危险,长野县附近被忠诚于天皇和日本军部的师团层层警卫,而中**队除了这先期抵达的两个空降师外,主力部队已经在离长野很近的海边登陆,最多两个小时,先头部队就能抵达长野。

    这个时候,日本即便是想反悔也没用了,何况他们根本不敢。

    自由广场是应中方要求建立的,就在天皇临时行宫的前面,寓意着日本从此走向自由和新的局面。

    日方没有准备礼仪队,也没有奏国歌君之代,广场的守卫也交给了空降师的官兵们。

    广场不大,但仪式却很齐全。

    首先是仪仗队,随后就是升国旗奏国歌,礼仪完毕后,受降仪式才正式开始。

    “受降仪式,开始!”

    现场指挥的陈诚,站在话筒前,高声宣布道,随即,国歌声再次奏响。

    。首发

    “陛下,开始了。”

    金谷范三看到旁边的高松天皇没有反应,以为他是悲伤过度,连忙出声提醒道,高松回过神来,眼角带泪,这才捧着象征日本天皇皇权的神刀,国旗,无条件投降书。与捧着日本军旗和大将军刀的金谷范三,捧着投降国书的新任首相吉田茂一起,走向站在那里的中方代表团。

    中方代表团的成员,除了日本受降仪式全权大使,兼战区司令官霍卫国,副司令官陈诚以外,还有政务院副总理刘绍齐,不过,为了刻意淡化政治,强化军事威慑,刘绍齐只是例行出席。

    天皇三人代表着日本天皇,军界,政界,走到了中方代表团的面前。

    “尊敬的大中华帝国委员长张蜀生阁下,尊敬的大中华帝国受降代表团,鄙人高松宫宣仁,日本第125代天皇,兹正式向帝国中…央政府无条件投降。

    我们将奉行承诺,在完成交接后,解散政府和军队,结束天皇统治……”

    简短的一段话,高松说出来的时候却仿佛字字千斤,颇为艰难,最后更是无声地落泪,是啊,125代日本天皇统治,最终却完结在了自己手中,末代天皇的滋味不好受,即便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让大和亡族绝种,但依然感到悲痛万分。

    说完,以他为首,三人走上前,鞠躬弯腰,递上了代表无条件的各种物品,包括无条件投降书,佩刀,旗帜等。

    “我代表帝国最高权力委员会,代表张蜀生委员长,接受你们的无条件投降。”

    霍卫国也没有多说,与陈诚和刘绍齐二人一起,接过了日本人递上来的投降物品。

    现场的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无数记者一边激动地不断擦泪,一边紧张有序地工作,生怕漏掉了日本人无条件投降的细节。

    在霍卫国三人接过投降物品的瞬间,负责礼仪的军官顿时大喝道,“鸣枪!”

    广场两旁负责警卫的空降师官兵,齐齐举起手中的华夏全自动步枪,以单发的方式,朝天开枪,整整三十发,一直打完。

    简单却重要的投降仪式结束,高松等人虽然还要暂时配合帝国收拾日本的残局,但也已经等于退出了日本的舞台。

    而与此同时,主力部队也开始大规模登陆,长野城外,最先头的135师已经做好进城的准备了。

    师长张雅韵少将坐在装甲指挥车里,看着手表走到位置,便下令道,“进城!”

    135是半机械化师,装甲车和坦克在最前面,军卡在后面,开始进城。

    长野的道路太差了,坦克履带压上去就是一条深深的印,石头铺的路根本不耐压。长野没有城墙和城门,通过一片低矮的棚户区后,车队就进入了城区。

    “欢迎,欢迎……”

    让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道路两旁居然出现了大量的日本人在挥舞着鲜花,喊叫着不太熟悉的汉语,欢迎帝国…军队入城。

    这点倒是让张雅韵少将感到非常意外。

    “你说这小鬼子亡国了也这么高兴?有些奇怪啊。”

    张雅韵对旁边的1团团长余向前说道。

    余向前苦笑道,“自古以来,平民最容易成为墙头草,日本人虽然天天喊着玉碎,喊着要以小博大赌国运,其实平民也过得很苦。再加上我们的同志在暗地里做工作,现在的日本应该有不少贫下中农也倾向于改朝换代的。”

    “鬼子真是没有立场啊。”张雅韵感慨道。

    “倒也不完全怪他们,当年鬼子侵华,我们的一些县城,也有人夹道欢迎鬼子。不过现在好很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