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木辛哥同志,你如果再失败,他们的坦克装甲集团军就要冲进莫斯科了。”

    斯大林愤怒地盯着铁木辛哥,这七天的时间里,莫斯科战区损失非常惨重,总计多达200万的苏军已经被中国和德国的军队包围或者消灭。

    盟军的巴顿将军甚至向他提出了‘建议’,当然更偏向命令式,这让斯大林有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更加让他疯狂。

    一旦莫斯科丢了,苏联还剩下什么?盟军的气势还剩下多少?

    所以,部队源源不断地从列宁格勒开往莫斯科战区,装备和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过去,盟军的空军甚至是昼夜不停地在莫斯科上空和中德空军交战,但形势依然非常越来越恶化。

    “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援,斯大林同志,不是我们没有尽力,而是敌人太强大了。如果盟军不加以支援,结果将非常难以预测……”

    然而,接下来斯大林说的话,却让铁木辛哥有些目瞪口呆。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决战莫斯科(4)() 
第四百四十四章

    决战莫斯科(4)

    铁木辛哥低垂着头,战斗不利自然是有责任的,而且他还需要负总责,但他不得不提出自己的想法。

    “铁木辛哥同志,我看到你在报告上说,中国人的进攻势头减弱了?”斯大林突然问道。

    “是的,斯大林同志,这也是我这次要当面向你报告的事情。”铁木辛哥承认道,他猜已经有人向斯大林提出过建议了。

    “嗯,巴顿将军之前给我的建议是派出一支精锐部队,侧面进攻中国人的右翼,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拖住他们。”

    斯大林说道,这也是盟军唯一愿意派遣大批军队参加莫斯科鏖战的条件了。

    “巴顿将军承诺了多少兵力?”

    铁木辛哥大喜地问道,在苏联亡国灭种之际,对于真正忠诚于苏联,忠诚于权力的人来说,任何的外援都是必须抓住的。

    “40万人,8个坦克师。你们只需要再坚持几天。巴顿将军将集中兵力,和我们一起对付德国人。”

    斯大林心情好了一些,不管如何,盟军至少愿意加大对莫斯科战区的投入,强大的苏联虽然很可能一去不返,但并不是不可以尽量改善结局。

    铁木辛哥作为苏联元帅,智慧岂是寻常,只是想了想就明白了美国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出兵条件。

    中德合作,数百万大军围攻莫斯科战区,苏军能够拖到什么时候,不是看援兵有多少,能否拖到出现转机,反而要看盟军和中国…军队的‘表现’。

    他同时也明白,盟军的真正用意,但转念一想,中国人不是又要捡个便宜,心中却是暗道,“巴顿将军难道真的愿意陪同中国人再演一次戏,德国人这次又要尝到苦头了。”

    斯大林抽了几口烟,继续说道,“盟军保证将最大限度保证莫斯科—列宁格勒走廊,大量的盟军空军将保护这条走廊的安全。你的任务是防御。”

    斯大林身后的一名军官见状,取出一份作战文件,递给了铁木辛哥。

    拿着这份文件,铁木辛哥知道它是来自盟军了,一份完全没有征求过战地最高指挥官的作战计划书。

    “后撤十五公里……”

    看到计划书上这些简单却又对莫斯科影响非常重大的条款,铁木辛哥知道,这一次,斯大林同志和盟军是下定了决心了。

    兵力主动收缩15公里,也就是说防御难度将大大下降,而集中起来的重炮群和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再依托战壕和工事,中国人的进攻再犀利,也很可能会畏惧重大伤亡而摇摆不定。

    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按照铁木辛哥对那位中国远征军领军大将陈军的了解,此人有非常冷血的一面,如果远征军能够集中力量进攻,他认为这条收缩和加固过后的防线也不一定能够挡住中国人大家脚步,虽然他们要付出很大的伤亡。

    但是,一旦盟军进攻中国人的右翼,这个情况将大大地改善。

    “中国人将得到一个缓冲的机会,除非他们愿意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不惜一切和德国人合作灭亡我们。”

    铁木辛哥心中暗道,没有人知道中国人最终会如何选择,看起来付出巨大伤亡,快速获取战争胜利是最好的选择,但他心里却总是不断告诉自己,中国人一定会选择借机和盟军交战,而暂缓脚步去进攻堡垒一样的莫斯科。

    换句话说,盟军主动配合,为中国人制造了一种‘进攻兵力不足,必须分兵抵挡盟军’的假象’。

    两人又交谈了一番,铁木辛哥这才被带去了参谋部,斯大林则见到了一天之内第二次登门的巴顿上将。

    “巴顿将军,我已经将整个计划向铁木辛哥同志进行了转达,他将坚决执行苏联最高军事委员会的决议。”

    斯大林笑着说道,虽然苏联此时败到无以复加,但他在这些残余的苏联力量中还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这点不只是他,就连盟军高层都感到很不可思议。

    “我很高兴听到这个结果。这个计划是我向艾森豪威尔将军提出的,得到了杜鲁门总统和丘吉尔首相的联合签署通过。”巴顿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快速地说道,“斯大林先生,战争到了这个时候,我认为战胜或者战败都是不好的结果。战胜的代价太大,战败的结果太残酷,我们最大的希望是争取停战谈判。”

    “可是,丘吉尔首相昨天还在伦敦发表宣言,盟军一定会攻下柏林。”斯大林用略为嘲讽的语气说道,他对丘吉尔没有什么好感。

    “正如苏联宣布过将把中国人赶出远东,美国政fu宣布过将重掌太平洋,民众希望看到的,总是一个个很大的饼。”巴顿将军也有一种自嘲地语气说道。“我是战区最高司令官,目前负责指挥150万盟军从荷兰方向展开进攻,200万盟军从北欧方向向欧洲腹地展开进攻,60万人协助你们防御莫斯科—列宁格勒走廊。这就是我们在六个月战役准备期和几年欧洲战争中运输到欧洲的兵力,我们动用了总计达到400万人的盟军。

    但是,战果依然不顺利,打到柏林遥遥无期,甚至要时刻担心苏联被整个吃掉。”

    “不错,我们很难看到胜利的希望,纳粹军团还有超过1000万的兵力,而中国人已经兵临城下。”斯大林必须承认,虽然他对外总是宣称伟大的苏维埃一定会胜利。

    巴顿将军磕碰了一下烟斗,换了烟,重新点燃,吐出一串烟圈后说道,“有一位充满智慧的将军向盟军高层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战略远见的计划,我已经看过了这份计划,并且准备签上自己的名字,我建议斯大林同志看一看。”

    “嗯?什么样的战略远见,能够让巴顿将军也赞美不已?”

    斯大林接过巴顿将军郑重递过来的文件,只是一看,脸色就变了,饶是他身为苏联最高统帅,也不禁为这个计划而感到触目惊心。

    “一切为了停战谈判……放弃莫斯科,交给中国人,换来中国人的退让……集中兵力解决德国人的东线……让中国人和德国人接壤……”

    这绝对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也非常具有战略远见性,但是,对于放弃莫斯科交给中国人这一条,斯大林脸色顿时铁青。

    “斯大林先生不必着急,计划还在这里,我们可以慢慢谈……”

    巴顿将军也不提目前的形势有多严峻,不提二战大势如何,只是随便笑了笑,仿佛不把斯大林的变脸看在眼中。

    ……

    1947年,4月15日,以八个坦克师为主导的50万盟军忽然挥师南下,从列宁格勒长途跋涉150公里赶到了莫斯科战区。

    增援部队并没有进驻莫斯科,反而在莫斯科战区的北方防线展开进攻姿态,与中国人的右翼进攻锋线对峙。

    盟军的忽然重兵加入,再辅以大量的坦克和空中兵力,远征军的右翼只有三个集团军,兵力骤然紧张起来。

    根据这一突发状况,陈军果断下令暂缓中路撕破莫斯科城区防线的进攻,转而调集兵力云集到右翼,与50万英美为主的盟军和60多万苏军,共计110余万人的盟军对峙。

    战斗第一天就打的很激烈,远征军右翼部队进攻受挫转入防御,在中路一个坦克集团军调转箭头支援下,终于抵挡住了盟军的骤然反攻。

    让部分远征军将领不明白的是,明明远征军在盟军异动时就得到了情报,但陈军却没有第一时间处置,既不加快速度突破苏联人的莫斯科战区北方防线,也不稳固防御,刚一交战就立即后撤,直到中路援军上来后才和盟军开始新的对峙。

    相对于中*队的进攻不利,德*队可谓是势如破竹。

    德军一个集团军战果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攻入了莫斯科城区25公里的地方,虽然最终被打退,但却让德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希特勒接到如此捷报后,甚至认为莫斯科将在一周内能够拿下。

    在大本营军事会议上,希特勒对众多德军高级将领说中国人提供了伟大的帮助,中德是战略友谊,正是因为中*队在莫斯科东面的进攻极大地牵制了莫斯科战区的苏军兵力,为德军取得突破性胜利赢得了条件。

    在会议上,希特勒坚决否定了几位将领关于放缓进攻,让中国人承担更大更重进攻任务的建议。他认为,在苏军兵力受到极大牵制,莫斯科战区形势空前大好的情况下,应该集中兵力拿下莫斯科。

    希特勒的想法并不错,此时的德国,甚至整个欧洲都需要一场空前的胜利来鼓舞。

    而当盟军出兵袭击中国人的右翼,发现严重对峙,并且爆发很激烈的阵地攻防战时,希特勒并不以为意。

    “他们这是可耻地想先行击破中*队,使用较为精锐的盟军拖住中国的兄弟部队,不论他们出于什么想法,我的将军们,你们曾经总是向我抱怨苏联人在莫斯科的兵力太多了,他们的城市太有利了,但是现在,不论如何,中国人为我们拖住了苏联人,你们将由充足的兵力进攻莫斯科,我将调集新的部队给你们。

    不论美国人,苏联人,英国人有什么想法,中国人或许也有想法,我只要一场辉煌的胜利,一场必须由德意志领导下的纳粹欧洲取得的辉煌胜利。”

    *

第四百四十五章 二战终战的序幕() 
。整个4月下旬,欧战尤其是莫斯科战区的战斗风起云涌。

    五十万盟军从距离莫斯科130公里左右的列宁格勒忽然杀出来,抵达莫斯科战区,加入了对中国人的战斗,进攻力虽然很强,但兵力有限的中国远征军顺势采取了守势,虽然在多个方向上依然牵制了大量的苏联兵力,但斯大林却依然得到了众多可以用来抵抗德军的兵力。

    虽然中国远征军进攻受挫,停止了前进,但希特勒却没有任何顾忌,反而加强了攻势,新的增援被派到了莫斯科战场,苏德双方一直在德军深入莫斯科城区9公里多的地方反复拉椐战。

    每一天的伤亡都是巨大的数字,德国人占优的是兵力,步兵战斗力,苏联人占优的是来自美国人的空中支援,以及美国人提供补给后可以肆无忌惮开火的大量重口径火炮。

    被逼到走投无路的苏联人,将大炮直接放进城市,火炮分散,却能集中炮轰德军,又减了火炮暴lu的几率,双方以一种空前的架势在进行着巷战。

    德军虽然拥有大量的毒气弹,但希特勒得到确切情报,苏联人的毒气弹和美国人提供的毒气弹同样大量运抵列宁格勒。虽然当年德国人依靠毒气弹拿下了列宁格勒,但在苏军得到盟军的重量级支援,以及空中支援后,于1946年初就夺回了这座城市,再次布置成了一个城市堡垒,

    废墟,废墟上的战斗。

    就在德国人集中兵力,甚至从攻打列宁格勒的防线方向抽调兵力的同时,同盟国的兵力部署却在发生着频繁的变动。

    947年5月3日,一份特急情报送到了希特勒的桌头。

    情报上,盟军的异动证明盟军正在调整战略,似乎有先缓欧洲腹地方向的战事,从而集中兵力支援莫斯科战区的迹象。

    而作为最真实的证据,德国人的侦察机开始拍到大量的照片,大量地军队,物资,坦克集群开始在向莫斯科方向集结。

    盟军内部的纳粹间谍传回来的情报也证明,盟军要对莫斯科战区动手,种种迹象表明,以美国人为首的盟军集团已经不满足于长期的割据战了,正如希特勒非常愤怒于迟迟无法拿下莫斯科,在中国远征军适当拖住苏军后就果断发起了滔天的进攻。

    战争到了这个阶段,双方都显得非常精疲力尽了,迫切地需要战争走向一稀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彻底战败对方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不论是德国纳粹还是美英,都认为战争已经到了可以借用一场优势胜利来进行停战谈判的时候了。

    国,汉京山,南苑的水杉林中,蒋百里正和张蜀生一起在散步。

    “委员长,盟军的动作%%军不出重兵支援莫斯科的正面战场,反而在侧翼和中国远征军对峙,不其他人没想到,就连蒋百里都完全没有想到。

    而且,在这之前,中国一方更是没有得到丝毫的情报。当然,这里面有列宁格勒的盟军离莫斯科非常近的原因,机动部队一晚上就能部署到位。

    在计划…中,这部分看起来数量并不太多的盟军,总参是把它们作为可能支援莫斯科的计划外兵力来考虑的。

    因为计划…中,远征军对莫斯科的进攻是先快后慢,先急后缓,张蜀生和总参都认准了希特勒即便看穿了远征军的阴谋,也一定会上钩,

    攻陷莫斯科的you惑太大了,希特勒一定会忍不住上钩。

    可以,莫斯科一旦沦陷,苏联战场等同于结束,即便还没有发生停战谈判,德国纳粹也能集中起兵力和中国远征军一起,将同盟队彻底赶出欧亚,然后拿下英国,彻底孤立美国也不是不可能。

    “是人就不是完美的,何况是料事如神。盟军里面也有许多智者,从我们一贯的做法中看出了端倪。这五十万和我们唱戏的盟军,甚至可能转眼就换成了苏军,真正的盟军精锐,还是可能投入和苏联人的战斗中去的。

    他们和我们演戏,为的就是拯救莫斯科,甚至图谋整个德军的东线部队。”从目前帝国掌握的各方面情报来看,德国人虽然在大手笔调动部队,但盟军的动作其实更大,种种迹象表明,盟军在莫斯科战区将有一个空前的大动作。

    “整整15个坦克师,空中机群的明显减少,各地的秘密换防,还有所谓的驰援莫斯科,这些都只是个幌子。盟军的真正目标,很可能是大包围莫斯科战区的德军,至少要对德军造成重创。”张蜀生语气凝重地道。

    “是有这个可能,就看明天早上,确切的消息传来,同盟国的军队是出现在莫斯科还是出现在德国人身后了。据希特勒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德军已经加强了身后以及对列宁格勒方向的防御,看来也是有防备同盟军在背后动手的意思。”

    蒋百里也同意这个看法。

    百万盟军,大张旗鼓地宣布朝莫斯科增援,而装甲部队却没有第一时间冲进莫斯科战区,反而在后面拖拖拉拉的。

    任何人都能想到,一旦盟军半路忽然掉过头,可就是绕到德国人身后去了。

    “如果盟军真的对德国人的后方下手,一定是一场让德国人难以抵挡的闪电战,集中所有能够调动的空军力量和装甲力量,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德军的后方防线。

    蒋百里很肯定地道“当然,如果盟军真地是驰援莫斯科,那么很可能是从郊区一带直接插进去,以精锐的装甲兵力量,扭转局势。英美苏三方集中起来的装甲力量还是可以做到的。这样,他们至少能够收复整个莫斯科的沦陷城区,可以一改被压着打的颓势。”“是,美国人也意识到了大机械化作战的优势,就看今晚了。”张蜀生也心情比较复杂,主要是考虑到了很多战略层面的东西,一旦今晚过去,假设成为事实,那二战布局就要再次加快了。

    汉禀时间和莫斯科时间大约差4个多时,也就是,汉京时间早上8点,苏联莫斯科时间刚好是半夜3点左右。

    张蜀生一觉睡得很舒服,睡前虽然交代过如果莫斯科战场有任何大动静都要通知他,但依然无恙到了天明。

    早饭,练武,上班,直到张蜀生都已经煮开了茶,正在喝早茶的时候,茅云先才敲门走了进来。

    “委员长,陈军司令员的电话!”

    张蜀生走回桌边拿起那部军绿色电话,却是陈军从莫斯科战区打回来的卫星电话。

    不时,放下电话,张蜀生走到地图前,略微对比了几下,就明白了整个形势。

    “委员长,昨夜盟军在向莫斯科行军的途中,忽然改变行军路线,向德军防守较薄弱的后方防线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