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轰……轰……

    导弹转眼就命中了目标区域,工厂瞬间着弹,猛烈地爆炸甚至升腾起巨大的火球,将天空照亮,盟军和德军的飞机在空中瞬间现行出来,可见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难道炸弹引爆了工厂?”

    查尔斯中将,双方的飞行员,地面的德国人都是一样的惊惧起来,那个规模的爆炸,瞬间将整个工厂方圆两公里的建筑统统摧毁,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照亮了千米的高空,可见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这些原本在科隆上空的中国战机,在摧毁了鲁尔的核工业设施后,又掉头飞向科隆,根据雷达显示,盟军的飞机也是刚刚飞抵那里,和德国人的防御战机交战在一起,也是乘火打劫的时候了。

    几乎是同样的局面,科隆的多个工厂也被顺利摧毁,德国人和盟军两方完全没有意识到高空中还有一条大鱼。

    仅仅是十分钟后,一名纳粹大本营中将冲进了希特勒的办公室,紧张而担忧地报告道,“元首,我们,我们的设施被美国人摧毁了……”

    抱歉:小鱼天天都在加速、自责、加速、自责中度过……!。

第四百四十一章 决战莫斯科 (1)() 
第四百四十一章

    决战莫斯科

    (1)

    盟军空袭德国核计划相关设施和研究院所的第三天,张蜀生的办公室。

    张蜀生翻看了一下这两天的情报,发现大多是关于盟军空袭德国核计划相关设施和研究单位的。

    同盟国处心积虑想要夜袭德国人的工厂、设施和研究中心,却反而遇到了德国人的精良夜战空军,双方损失惨重。

    近300架盟军战机最后能够乘夜色讨回伦敦的不过70多架,其他的除了大部分被德军的夜战飞机和防空炮火击落外,还有的是和主力机群脱离后,单机缺乏在夜色中长途导航飞行的能力,最终迫降在了欧洲多个地方,成为了德军的俘虏。

    张蜀生派遣的战机小分队,成功地完成了彻底摧毁的任务,这样一来,既彻底摧毁了德军的核设施,严重滞后了核计划,又使得盟军和纳粹双方的仇隙更大,

    不大不小地阴了盟军和德国人一把,也摧毁了德国人的核计划,还把这个冤大头栽在了盟军头上。

    盟军嫉恨希特勒的核攻击伦敦的计划,希特勒则是更加痛恨盟军在关键时刻摧毁了自己的核计划,如果不是这样一次意外,德国很可能在1947年底最迟1948年进行核试验,如果时间抓的紧一些,他甚至有把握将核武器作为结束二战的最大手段。

    现在一切都成空了。

    “……天刚刚亮,得到噩耗的希特勒震怒之下,立即下令向伦敦发射了多达300多枚的v1和v2导弹,而在这之前,德国人向英国发射的导弹总共也只有1000枚,这种准头非常差,精度极低的导弹,在轰炸伦敦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希特勒一次下令动用300多枚导弹,足以看出他的怒火。

    ……一大早,伦敦市民刚刚走出家门,准备前往政fu接济点领取面包,却发现从天上掉下来成群结队的导弹,这些导弹虽然威力不是非常大,但却是德国人除了飞机外,能够直接袭击英国本土的最有效武器……

    ……当天,伦敦各大医院爆满,一些野战医院也住满了伤员,德国人这次的运气非常好,大概造成了上千人的死伤……”

    看着情报上记录的这些欧洲要事,张蜀生不禁点点头,就应该这样嘛,打的越惨烈越好,仇恨值越高越好,白人种族的内讧,极度的彼此仇视,对于以后中华民族分化统治他们有极大的帮助。正如后世的东德和西德之间,明明是一个国家,却因为背后的靠山不同,生冤死仇几十年,张蜀生要做的不过是把这种白人内部的内讧和仇恨放大,欧洲是如此,整个白人种族,非黄种人种族,都是要这样,分化对待,各自竞争,转移日后被统治的矛盾。

    从情报上看,希特勒不但下令发射导弹轰炸伦敦,还再次召开了大本营高级军事会议,决定集中全力消灭欧洲战场的盟军力量。

    多达十个集团军再次被决定向荷兰沿海一带抽调,因为那里集中了盟军的主要力量。德军的十个集团军里面有2个是装甲集团军,古德里安偏偏又是一位非常擅长装甲作战的,如果张蜀生没有猜错的话,希特勒应该是想通过集中使用装甲力量的办法来分割包围盟军,至少也想要达到报复的目的。

    然而,和帝国的装甲部队所向披靡不同,帝国的装甲部队拥有占据主动权的空中掩护,而且装甲部队的火力配置也很凶猛,防空战车成为标配,很大程度上能够震慑那些俯冲攻击机或者对地攻击机中偶尔的漏网之鱼。

    “欧洲的事情先放一放了,莫斯科的事情倒是要抓紧了。”

    张蜀生自语道,拿起电话让茅云先通知罗峰等人过来后,又继续看起近期的军情文件来。

    东南亚地区除了印尼还偶有战火,把几十万日军堵死在了深山里,过着野人的生活,慢慢病死饿死外,相应的进攻和清剿计划也在制定中,不过,这次的进攻和清剿则加入了一支较有战斗力的印尼反抗军改编而来的新部队。

    这支由帝国秘密支持多年的反抗军,扩大速度比较快,能钻山能打仗,还是有相当实力的,数万人的规模虽然和日军没得比,但手中有武器有弹药,集中进攻一片地区的日军,还是能够完成的。虽然伤亡比较大,但如今印尼最不缺的就是人,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人等着加入军队吃饭。

    按照帝国印尼管理当局的做法,印尼地区戍卫部队隶属于汉中省,以后印尼将和汉中省一起组成一个较大的汉中省,而不是并入东南亚行省的行政编制中。

    印尼戍卫部队预计维持在100万人左右的规模,只是这些拿着很低的部队,同样逃不过炮灰的角色,一部分将被派往苏联地区、中亚、甚至是日后的印度等地区,充当帝国正规部队的下编部队,一部分则将走上战场最前线,经受铁与火的考验。

    而相应的,印尼的驻军则不是由印尼人组成,除了一支精锐的帝国的本土军队外,还有东南亚行省的部队,苏联族,甚至朝鲜族的部队。这也符合交叉驻扎的原则,土着人可以做军官,土着人也有做行政官员的机会,但不是去帝国本土,也不是自己的家乡,而是任意去其他的新增领土,配合帝国的本土官员,管理新加入的民族。

    目前来看,东南亚行省是很安定的,新占领的苏联领土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人口太稀薄了,朝鲜有一点问题,但都不是影响大局的问题,目前整个帝国庞大的领土在众多帝国政治精英的管理下,恩威并施,还算井井有条。

    当然,与此对应的是大移民计划的进一步开始,土地和房屋的统计与分配。另外,大批的资源也源源不断地运回本土,而本土生产出来的物资则源源不断地运向这些新地区。

    “委员长,罗部长来了。”

    罗峰先来了,张蜀生并没有和他说太多,就是让他盯紧一点欧洲的事情,尤其是莫斯科的情况。

    “陈军在莫斯科战场上的进展很顺利,预计总攻将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发起,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张蜀生看了一下罗峰,见他神色意动,知道他可能猜到了自己要说什么,继续说道,“关于策反和劝降的事情可以执行了。能够劝降一些苏联将领最好,如果不行,就将我们的棋子唤醒,在关键时刻策反,一举击溃苏联。”

    苏联在张蜀生眼中,直到波兰的地界都应该是中国的,这个不会拿到谈判桌上去谈判,也不会成为二战停战谈判上的筹码。

    如今德国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正是帝国…军队一鼓作气拿下莫斯科,将几乎整个苏联除西北方向的苏联和盟军共同控制区之外的地方都纳入囊中。

    “是,委员长。不过最重要的策反和迫降行动,肯定需要军方的支持。”罗峰若有所指地说道。

    “嗯,我已经电令陈军,他会配合好的,你只需要和蒋总参谋长做好相应的工作就是了。”张蜀生说道。

    “是,委员长。”

    俩人又说了一些事情,蒋百里就来了,张蜀生简单说了下后续的关于策反苏联将军,颠…覆苏联政权的事情。蒋百里作为军方高层,自然是知道特情部的这个计划的。

    “现在陈军指挥的远征军已经逼近到距离莫斯科只有190公里的地方,苏军在那里设置了一条重兵防御的防线,由苏联名将铁木辛哥指挥防御作战。

    双方交手几次,动作都不打,陈军占了一些便宜,但铁木辛哥也没有到战败的地步。陈军依靠是后方不断抵达前线的空军和各式装备以及精锐的帝国…军队。在数量上并不占优,目前经过两三个月的准备,陈军手中的兵力约七十余万,但其中有两只装甲集团军部队。

    铁木辛哥的情况也很恶劣,虽然斯大林和盟军不断地意识到来自我们的巨大威胁,装备和物资不断地从北冰洋运来,但苏军的战斗力不但没提高,还在明显的下降。”

    蒋百里简要地说了下苏联莫斯科大战区的情况。

    “厌战之心,苏军也不是铁打的,放下锄头就是兵,一群农夫和工人临时整出来的部队,连训练都不用,全是在战场上自动训练。巨大的伤亡,物资的奇缺,永远也不停息的战斗,空袭,炮击,这些都是摧毁苏军官兵的原因。而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应该是整个苏军气势下降,战斗力下降的根本所在。”

    张蜀生感慨道,苏联人的仗打到这个份上,不能说苏联人没有尽力,相反,苏联人还爆发出了巨大的战斗力,战争潜力也被挖掘到了最大。

    可以说,斯大林这个人虽然有不少问题,但至少他还是个坚定的抵抗派。

    当然,随着局势的变化,盟军势力逐步重返北欧和苏联西北方,从物资到空军,再到地面部队,这些都来到后,苏联人发现,战争已经不听自己的了。

    “骑驴难下,斯大林是想停战也停不下来了。我们新一轮的进攻即将打响,德国人也一步不退,盟军的势力又一步步深入,虽然苏联剩下的领土加起来也比好几个德国大,但是,战争潜力已经等于没有,斯大林从一个强势的红色政权领导人,逐步沦为了同盟军的爪牙和炮灰。”

    蒋百里感慨道,苏联实在是太地大物博,地广人稀了,不只是中国惦记,德国人更惦记。偏偏它早前展现出来的战争潜力还那么巨大,让中德两国不约而同地选择分割它。

    张蜀生闻言点点头,心里却是想着帝国在莫斯科大战区的布局,而且这也注定将是二战最后的几次大战役之一,只要他下定决心,帮德国人‘解决’了苏联这个最后的负担,集中兵力的希特勒,很可能把盟军赶下大海去喂鱼。

    所以,对于对苏这最后一战,他的布局应该是很充分的,就是要一鼓作气拿下苏联,拿下苏联后,印度和中亚很多尚未占领的地方将会顺其自然地被中国…军队接管。

    计划中总共将动用150万的精锐远征军,配以两个强大的装甲集团军,近40个空军师,陈军的任务就是以较小的伤亡和较快的速度从东面撕破莫斯科战场的防线,进攻莫斯科,最终导致苏联的彻底覆灭。

    “联系德国人的事情,一定要说服希特勒,不过,盛怒之下的希特勒,看到彻底消灭苏联的希望,一定不会让苏联人安然从莫斯科抽身的。现在苏联90的力量都集中在莫斯科战区,德国人只需要集中优势兵力切断退路,在我们的合击之下,苏联人将注定失败到底。”

    张蜀生着重说道,联系德国人的事情向来是比较好办的,希特勒从来不担心中国人给的条件太高,他最怕的是中国人不松口。

    “是,委员长。”

    ……

    整个3月下旬,从新疆到苏联腹地这三千多公里的路途上,有连绵的车队,也有空中一串串犹如飞船的飞艇排着队往西飞。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备战,一个个中国师从北海省(西伯利亚),霍去病省(中亚)新疆源源不断地运往远征军的方向。

    一个个坦克师,凭借过硬的质量,跋涉千里,抵达前线,一架架战斗机和轰炸机以团以师为编制地飞往乌克兰,飞往莫斯科战区外。一架架大型运输机,中远程运输机,战略运输机,不分昼夜地来往。

    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如果不是有那数量众多的嫦娥号战略飞艇的存在,兵力调动,物资补给都将需要更长至少一倍的时间来完成。

    在对内改革和整治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对外的军事力量已经攥成了一团,就要朝着苏联人最后的天顶砸下去。

    1947年,4月5日,原苏联的城市萨罗夫,一个小城市,却在中国…军队来到以后,被占领,成为了远征军司令部所在地。

    “敬礼!!”

    隐蔽的指挥部地下作战会议室,一众高级军官站立而起,外面,远征军司令官陈军上将走了进来。

    今天,是远征军的战前行动会议。

第四百四十二章 决战莫斯科 (2)() 
第四百四十二章

    决战莫斯科

    (2)

    萨罗夫距离莫斯科直线距离只有300余公里,是自东向西通往莫斯科的必经之路,在拿下萨罗夫防线的时候,帝国…军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最终才逼退铁木辛哥亲自指挥的部队。

    虽然铁木辛哥向斯大林解释这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事实却是苏军一路后撤,直到被帝国的军队逼到距离莫斯科只有不到两百公里的地方。

    整个莫斯科战圈的强大此时显现了出来,数百万大军虽然重点防御方向是德军,但分出来由铁木辛哥指挥的东面集群也达到了40多个集团军,足足300余万苏军。虽然这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苏军只有七成左右,但那也是200万人的战斗力了。

    相比之下,陈军指挥的远征军只有70多万人,即便加上刚刚抵达正在做适应性训练的30万,也不过100万人左右,只有等到两三个月后,二期兵力到位后,才能具有150万人的规模。不过,在接下来,一支部队会从北海省方向对莫斯科北部地区发起协同进攻,但也不过是一支30余万人的部队而已。整体兵力还是不占优的,毕竟真正动用的兵力加起来也就180万左右,这已经是短时间内远征作战的极限了。

    “都坐下!”

    帝国的军队传统,军中不设主席位,只有一个上首而已。陈军入座后,会议就开始了。

    “诸君,此次帝国远征莫斯科,困难比想象的大,战果也比想象的大,这几个月以来,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苏联人的城市,拿下了大片的领土。

    但是,这些成绩不是最主要的是,因为苏联人实在是太弱了,他们收缩了兵力,龟缩在莫斯科战区。所以,我认为我们这几个月以来最大的战果不是拿下了多少苏联人的城市,占领了多少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是在这里站稳了脚,把拳头的力量一天天加大。

    现在,按照作战计划,我们已经具备了进攻苏联莫斯科战圈的能力。

    虽然现在大家还看不到详细的作战计划,但是,困难却是看得见的。”

    陈军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苏军势力分布图,上面往往一个小红旗,代表的就是多个苏军集团军,这就是莫斯科战区的密集兵力状况。

    他简单地从全局讲了一下目前的情况,在座的将领最少都是集团军指挥官级别的,外加一些高级参谋,远征军方面军的军官,济济一堂,可见兴盛。

    按照作战计划,远征军将与德军通力合作。

    首先,德军将会发起一场蔓延整个战线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于几点,做出一副强攻的架势,吸引了苏军的注意力后,中国远征军则在莫斯科防线较为薄弱的西南部,以优势的装甲兵部队撕破防线。

    对于莫斯科战区这种防御体系成熟,碉堡和铁丝网随处可见,炮兵强大,空中力量集中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进攻的风险是很大的。

    毕竟,坦克的皮再厚也挡不住飞机投下的航弹,中国的坦克还好一些,能够挡住航空机枪的扫射,其他国家一些稍弱的坦克,甚至连大口径的航空机枪子弹都挡不住。

    不过,在集中了数十个空军师的情况下,中国空军还是有能力在莫斯科战区上空掩护这样一支装甲部队突防的。

    当然,虽然,计划中德国空军占了很重的戏份,但按照张蜀生的做法,是绝不会把鸡蛋放在别人篮子里的,一些必要的措手手段早已准备好,绝不会让帝国的军队在数千公里之外遭受重大伤亡。

    “希望战事能够顺利,用不到委员长说的办法。”

    陈军不禁想起了在出征之前,委员长与自己的密谈,“关键时刻,如果事不可为,就不要坚持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