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我军在远东战区的总兵力为250万人,这包括远东滨海地区的部队。滨海地区和朝鲜以及我国接壤,这些部队主要负责对***方向的警戒,战时调动的可能性不大,这样我们在远东的实际可用兵力为200万人。

    要执行铁蹄计划,这个兵力是显然不够的。”

    讲到这里,蒋百里望向张蜀生。

    张蜀生接过话说道,“总参谋长说的是,现在我国的现役正式部队总兵力为700多万人,但却被分别被用在远东,中亚,西伯利亚,东南亚以及本土驻防这几大地区。兵力已经非常捉襟见肘。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完成了千万扩军的计划,德国人为首的纳粹军团,英国人的英联邦军团,美国人的美洲军团,***人,苏联人,总兵力都已经达到或者远远超过了千万规模。

    各国兵力雄厚,印度方向上纳粹军团已经抵近了印度边境,苏联战场上还在胶着但苏联人已经呈现不支,如果盟军没有更大的动作的话,必将陷入难以挽回的局面,所以,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了。

    为了完成铁蹄计划,我将再次签署了新的扩军命令,将一些转预备役的老官兵以志愿的形式重新征召回来,然后将大约300万预备役部队转现役,完成常备军1000万的目标。

    新组建的部队将大多用于境内外驻防任务上,将我们原有的精锐部队解放出来用于战场。”

    听到委员长终于同意第三轮扩军计划,在场众人都是不由大喜,虽然国防军的武器越来越先进,但正式兵力总是迈不过700万的坎,要想在逐渐明朗的二战战场上抢夺最大的蛋糕,这点兵力显然是不够的。

    为了将经济,军事,民生等等问题平衡,张蜀生一直要求有序扩军,而不是盲目地扩军,而今天,也算是时机成熟了。

    当然,张蜀生自己更加明白,如果中国只是要保证现在的既得利益,或者说保证国土安宁,那么700万的部队已经完全够用了。

    原本的历史上,多个参战国虽然也达到了千万级的总兵力,但是却不如现在的二战凶猛,动辄就是数百万级的扩军。

    不是这些参战国财大气粗,人口众多,反而是已经快撑不下去了,谁都想依靠最后的一拳打垮对手。

    而中…国却并没有如同其他国家一样疯狂,而是走精兵+强兵的双路线,将剩余的国家力量转移到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文化等方向上来,将战争和发展结合起来,一步步壮大中华,凝聚中华。

    比如即将初步推广的养老制度和医保制度,就没有受到战争的过大影响,三年摸索,三年推广,再有个三年,十年下来,二战或许结束了,但这两大政策却能逐渐走上轨道。

    张蜀生:“扩军的问题我和周总理谈过,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我们现在的高速经济发展。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是唯一一个损失远远小于收益的国家,相比起我们的损失,霍去病省,北海省,东南亚行省,甚至是接下来的远东,这些地区的土地,资源,甚至是人口,都是我们最大的收获,相比起这些,我们的损失微不可计。

    其他国家的损失大,大在什么地方?

    苏联人打一场战争,整个苏联的工业区甚至是城市都被炸成一团废墟,德国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劳动力严重缺乏,国内经济危机加剧,国家经济濒临破产,伤亡率奇高等等。别的不说,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苏联人死伤被俘数十万,德国人也要付出差不多的牺牲,现在英国人得到美国人的加强,反轰炸德国的计划执行得很顺利,连希特勒都只能躲在地下办公,柏林和其他欧洲重要城市的惨状可想而知。据说英美还要学我们在***搞得战略轰炸,b29战略轰炸机准备调去足足两三个航空队,接下来德国甚至是欧洲会成什么样,倒是很值得期待。

    这样的战争,想不损失惨重都不行,而我们,看似是侥幸,实则是准备充分,再加上地理位置绝佳。”

    张蜀生的话说的很对,如果把中国摆放到现在的欧洲,或者把中国放到苏联的地盘上,也是个一盘稀烂的结果。而现在的中国呢?周边无大国,虽然受到的羁绊很多,但***,苏联乃至于盟军重兵云集的印度,都构不成本土进攻的威胁。

    张蜀生示意蒋百里继续说。

    “二战已经进入白热化,根据情报显示盟军一直试图开辟第二战场,借此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虽然我们还不清楚盟军究竟有什么惊天计划拿来扭转局势,但我们的铁蹄计划却要坚决完成,赶在他们的前面。

    为了尽可能地迷惑敌人,铁蹄计划将以收复朝鲜作为佯攻计划,以便完成兵力增援,物资调拨等行动。当然,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最终也可能被敌人识破,但能够从朝鲜方面多吸引一些***本土的师团,届时远东战区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接着,蒋百里又介绍了一下此次铁蹄计划中,远东总攻战区将要动用的兵力。

    预计中的增援兵力将达到200万之巨,这也是目前中国能够拿出来的最大数字剩余兵力,如果再要增兵,就只能让预备役部队上战场,甚至是下达全国动员令紧急征召了。

    此次远东战场动用的总兵力将达到400万人,达到了德国人在苏德战场闪电战时的数字,但远东现有250万的驻军,只需新增200万人的部队就行了。

    远东战区以250万人,实际上是200万人的兵力面对盟军400万人的总兵力还能稳占上风,刮骨削肉一样消磨盟军的力量。一旦增兵到400万,那么,以战斗力计算,国防军将占据绝对上风,具备了启动战区级别大战役一举拿下远东的基础。

    如果指望200万人的霍卫国方面军去完成,那是对士兵的生命不负责,相反拥有了绝对兵力就需要以闪电速度拿下远东了。

    蒋百里做最后的总结,说道,“整个计划来看,中亚战区和西伯利亚战区将起到牵制苏联人的支援,并且在战役开启后阻断美国人从北冰洋方向对远东盟军的增援和补给,另外,西伯利亚方面军的装甲兵力在迂回作战中也将接受远东方面军的临时指挥。

    空军方面,由于远东战区和东北战区的兵力已经非常雄厚,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增援,但是,对日轰炸将在本月起提高强度,保证战役发起时能够最大限度削弱***本土的战争力量。

    海军方面要大胆走出去,目前日军的海军主力一直在海上游弋,借此躲避我们对港口的轰炸,虽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切断或者干扰盟军的海上补给线路非常困难,但必要时应该寻机歼灭日军的部分海军力量,为后续的战争赢得更多的海上筹码。另外,还要切断***国内以及印尼对东南亚战场的补给,增加盟军的战场补给负担……”

    整个计划非常庞大,蒋百里只是简单描绘了一下计划的蓝图,就用了一个多小时,涉及到的战区和部门很多,重点提到的就有多个。

    毕竟这将是中…国参加二战以来,国防军将要发起的最大规模的进攻,而且是以总攻彻底打败战区的盟军为目的,说是二战亚洲战场的转折点也不过分。

    盟军不是不想从远东——东北方向打开局面,甚至是主动进攻中…国本土,但是,霍卫国在远东指挥着250万国防军,死死地挡住盟军,不但如此还予以盟军很大的杀伤,每天整个战区的小规模战斗,盟军的损失加起来少则数百上千人,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万人,这样的损失规模,盟军又如何能够发动起坚决地总攻?进攻不能,退也不能,数百万盟军根本无处可退,***更是覆巢之下的卵,一旦中国彻底解决远东问题,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本土,这样的灭国之灾,现在还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天皇,一年总要梦到几次。

    最后,张蜀生做总结讲话。

    “同志们,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可谓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行动。远东问题牵涉到全局,远东解决了,我们才有精力在其他方向上打出更有力量的拳头。

    远东问题不只是牵涉到我们,还牵涉到朝鲜问题,***本土的问题,甚至是整个二战形势的问题。

    我们要以实际的战争行动告诉美国人,远东不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亚洲没有他们的希望。

    我们要的是胜利,但很可能借此帮了美国人,帮了盟军的忙。

    为什么?亚洲全败以后,他们才会动脑筋去开辟第二战场并且是集中全力地去开辟,不要让盟军把磨洋工磨到我们头上,两千多万纳粹军团还等着他们去消灭呢。

    他们犹豫不决,我们就要帮他们下决心,二战总决战还没到,不能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我们身上来。

    我给大家透个底,这场二战,我们中国的脚步绝不仅仅停留在亚洲,全军要勇敢战斗,还有无数的土地等着我们去征服,无数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开采,无数的人民等着我们去俘虏,我们的脚步才刚刚迈出去!!”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远东总攻(二)() 
湖北,高头镇。

    罗志高是一名小商人,经营着一家集榨油、打米、打麦子于一体的小机器厂。他还有一个身份,高头镇民兵营副营长,2连连长,预备役中尉。

    高头镇是一个土家族的镇子,这里的经济较为落后,镇子只有三条街,店里的货物倒是琳琅满目,今天恰好是赶场的日子,四里八乡的高头镇村民都跑来镇上赶集。

    虽然地处山区,但高头镇好歹是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不是贫困,只是物产不丰富,但村民手头这些年还是有钱的,尤其是许多人外出打工,镇上又组织村民规模种植药材,比起建国前,村民手头都有了一定的积蓄,至少全镇的茅草屋是基本被消灭干净了,哪怕是家里贫穷的,也有政府组织人力和财力帮他推倒了茅草屋修瓦房。富裕点的人家则是住上了小二楼,湖北的气候较为湿润,一些富起来的人就喜欢住在二楼。

    今天赶场,罗志高的生意也就特别好,几个工人都忙不过来。

    “爸爸,爸爸,妈妈叫你快点出去,打米打麦的人太多了。”

    今天是周六,罗志高的女儿罗玉兰才五岁,小家伙跑的飞快地跑进屋子叫父亲出去看生意。

    罗志高正在看报纸,一份湖北日报,他的目光正停留在那张有着委员长照片的新闻报道上,这篇新闻详细地摘录了委员长在清明节祭奠上的讲话。

    作为曾经正规部队的连长,因为服役时家里两位老人同时得了重病,被组织上了解到情况下令退役后,罗志高放弃了转业到县城的安排,领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转业补偿金回到了老家。

    这些年,从老人们先后去世后,根据老人安排娶的妻子,又生了小子,罗志高的心就一直没有离开过部队,即便现在的小机器厂生意也是家里的女强人,妻子李俊英在张罗,他基本不管事。不是说他懒惰,反而什么苦活累活他都能干,技术活也难不倒他,作为曾经军队的连长,有文化有见识,在军队还能修迫击炮和机枪的人,摆弄这些榨油机还不是一件小事。

    用李俊英的话来说,他是人回到了地方,心还在部队上挂着,这叫做失魂落魄。每次罗志高看新闻联播,看报纸,听广播,听人家摆龙门阵时,总会出神,恍惚间又记起了当年部队的事情。

    “我才36岁啊,这个年龄在部队那是能打能杀弄冲锋陷阵的啊。现在还是战争时期,天天待在老家,我这浑身不舒服啊。老王,老廖,老习他们是和我差不多时间退役的,老王手上还有伤,可是他们现在有的在远东,有的在中亚,最差的也是守备部队,而我呢?一个民兵副营长,天天做什么?天天伺候这些机器,十年啊,我连开枪都找不到一个土匪,罪犯都轮不到我们去抓……”

    一次喝醉酒,罗志高向妻子坦白了自己的心事,舍不得部队,就是那么简单。

    李俊英虽然只上过初中后就主动退学了,但见识可不算少,也是个关心时事的人,又因为自己丈夫曾经是光荣的国防军连长,她其实很了解他。

    原本五年前有一次复员的绝好机会,结果,李俊英大着肚子送罗志高去报名申请复员,却被镇上的民兵营长杨兆国狠狠地训了一顿后撵回了家。

    五年时间,他再也没有等到日夜苦盼的复员令!!

    然而,这一次的报道让他看到了某种希望,战争如果继续持续下去,那么如果真要是和当初营长讲的一样,应该是会有部分退役人员复员的。

    当年老营长曾经说:“志高啊,我知道你舍不得走,但这是命令。再说了,你退役了可以去武装部门,可以去警察部队,也可以去民兵部队,甚至可以种田经商都行,一旦国家有需要,你们就是优先被复员的对象。战争还有得打,我们在前面先冲,你们以后来跟上,对于我们民族的伟大事业来说,只是个早晚的问题。你啊,先回到地方发挥余热,到时候动员令一下,我第一个欢迎你回部队。”

    毕竟当初的退役官兵里面,大多数只是年纪较大,家里有各种困难或者说其他种种原因暂时离开部队,一旦动员令下达,他们就是第一批可以恢复现役的。这算得上是变相的为国家储备大批可用兵员。而正是如同罗志高这样的人回到地方,带头组建起来的民兵部队才拥有了较高的战斗力。

    但如今,在最后一次通信中,老营长已经是副师长了,自己却在家里操持这个榨油厂,英雄失落的心理实在是太强了。要是自己不离开部队,现在最少也是一名营长,甚至是团长了。

    “看来要去找杨营长问问。”

    罗志高放好报纸,抬起头就看到妻子走进门来。

    “我,我马上就去。”罗志高笑着应道,这个妻子很好,他很尊敬她,也很爱她。

    “我让二叔他们帮忙看着呢。”李俊英却摇摇头,随即走进屋,罗志高看情况不对,也跟着走进屋。

    “老罗,你实话告诉我,你是不是真的想回到部队?”李俊英坐在床边,前所未有地认真问道。

    “不……”刚说了一个字,有些怕老婆的罗志高看到李俊英有些冷的目光,头一低,点点头。

    “部队对你就那么重要吗?部队还赶不上你的老婆孩子和这一家子事吗?”李俊英的声音听不出什么异常,但问题却很尖锐。

    “俊英,这不一样。”罗志高闻言,却抬起头,说道,“你也知道,当年离开部队不是我愿意的,老人病危我也没办法,忠孝不能两全,军队让我选择了孝,但我的忠却没尽完。

    建国这些年,国家富强了,人民也富裕了,为什么?那是因为有数百万国防军在不断地战斗,不断地取得胜利。凭什么他们做贡献付出牺牲,我却当了逃兵?”

    长叹一声,罗志高说道,“我这些年总觉得自己像个逃兵,唉!俊英,我不瞒你,平时谁家晚上放一挂炮,我都想到部队的炮声,每次民兵营训练,我把那些兵训的跟猪狗一样,都是忘不了部队,把他们当部队的兵一样训练……”

    “子弹没眼,要是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娘俩怎么办?这些年我总是劝你忘记部队,就是怕你……”李俊英逼问道,她知道罗志高由于错过了上次的复员令,其实已不再必须复员的行列了,除非全国总动员令下达,他是不用再去部队的,这一点她是亲自问过杨营长的。

    “有委员长在,怕什么。”罗志高闷出一句话,李俊英却找不到反驳的话,别的不说,那些军属的生活确实过得很好。而且国防军出了名的伤亡率低,军队的宗旨是能够用子弹和炮弹解决的问题,就最好少用甚至不要用军人的性命去填。

    “俊英,我本来就是军人,不是贪生怕死的小鬼,没死在战场上,还回来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过了十来年舒坦日子,我这辈子已经赚了。军队有我没做完的事情,你不能让我做一辈子心理上的逃兵。我…我向你保证,要是有一天我回了部队,我一定活着回来见你们。”罗志高一急,什么话都说了,接着就闷在那里不说话。他以为妻子又因为自己看报纸怠工的事情发火了。

    “你保证?”

    “嗯!”罗志高闷出了一声。

    “你要是说到做不到,我就守着你的坟过完下辈子。”李俊英哭着说道。

    “你,你啥意思……”

    罗志高抬起头,才看到妻子手中捏着一张纸,颤巍巍地递给自己。

    他接过来一看,不禁读到:“兹任命罗志高同志为国防军新编xx师三团二营营长……这,这是……”

    李俊英抬起头,擦掉眼泪说道,“去年我就帮你去武装部报了名排队等复员,这是杨营长刚刚给我的复员令和任命书,你去吧,杨营长等着你一起整编民兵部队呢,记得我们在家里等你!”

    “是,老婆大人!!”罗志高立正,向自己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