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百里大将和粟裕任上将很快走了进来,两人也是为了缅甸的战事来的。

    “委员长。”两人行礼后,按照委员长的吩咐落座。

    张蜀生拿起桌上的一份报纸,头条的那张大新闻照是一名刚刚下飞机,挥舞着手臂的美国将军。

    “克拉克先生说,要让我们在东南亚丛林尝尝美国式的战争,这个口气很大啊。”

    昨天,美国三星级上将克拉克乘坐前线军用运输机直接飞抵印缅边境的印度东巴基斯坦首府吉大港。这里驻扎有美军第八集团军,由美国陆军上将范佛里特指挥。

    克拉克原本是美国第15集团军的指挥官,得到美***方的信任,得以出任东南亚战场盟军指挥部最高司令官。在派出了整整一个集团军亲自参战,也是第一次大规模派地面部队参与二战后,美军轻松地从英国人手里夺取了东南亚战场的盟军最高指挥权。

    新官上任,又有二十多万美军以及后续的美军与在印的四十万英军,百万印军作为底气,克拉克在接到美***方的任命后就夸下海口,一定会在东南亚对中国人刚刚成立的东南亚行省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众所周知,中国人暂时拥有着装甲优势和空中优势,但是,在东南亚,那里是连绵不断的丛林,地形极大的限制了大部队的展开以及现代化大威力武器的使用,而接受了新式武器换装的英军和印军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除了拥有一个英明的指挥官,源源不断的后勤,先进的武器装备外,还有诸多因素,显然,胜利的天平是倾向于我们的。

    他们将在第八集团军范佛里特将军为主的美***队带领下,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消灭中国人的东南亚方面军,至少消灭他们大部分的有生力量,摧毁他们刚刚成立的东南亚行省。

    我们要让他们在东南亚丛林里尝尝美国式的战争,在我克拉克的带领下,我们必将解放那里的人民,为他们带去自由世界的曙光……”

    这就是克拉克在吉大港接受同盟国记者采访时,发表的慷慨激昂的演讲。

    在演讲中,克拉克赞美了同盟军的强大,对中国人违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人民民意,成立东南亚行省,妄图建立大中华区的行为表示了不屑。

    他认为,打败中国,或者说打败中国人的东南亚方面军,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是啊,口气相当大,嘴张的大了也不怕东南亚丛林的毒虫钻了进去,呵呵。”蒋百里摇摇头,对东南亚局势的看法,他虽然不是特别乐观,但也绝不认为克拉克的看法是合理的,“除了东南亚南部的***人,美国人狂妄的根本是立足于总数达到150多万的盟军。我听说他们后续的50万印度兵训练计划也快完成了,满打满算,印度能在短时间内提供两百万左右的兵源,这个光从数字上看倒是比较可观。”

    印度是如今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区,总数超过3亿的人口,在英国人的统治下出不了头,如今见到了独立的曙光,得到了盟军的承诺,自然是要拼死拼活地训练炮灰参战了。

    “参谋长,我看盟军是把印度当成了人口提款机,想要多少,就训练多少,又听话,军饷又低的炮灰,是盟军很需要的啊。德国人还在训练非洲军团,美国人还在训练美洲军团呢,英国人有这么大的人口提款机,自然是要加以利用好。”粟裕任笑着附和道,印度的问题很简单,一个真正的南亚病夫,“不过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很成问题。印度中下层官兵对于独立的渴望远远没有那几个印度人的高层来的高啊。”

    对于印度的定位,张蜀生倒是认为,盟军并没有做错,现在局势紧张,轴心国力量远大于原本历史上,盟军别的不提,光是军队就需要训练更为庞大的数量。学了中德等国,英国人也大搞绥靖政策,干脆就答应战后给印度人独立,这一下,想独立都想疯了,却又完全不敢自行起义的印度人,自然是趋之若鹜。少部分上蹿下跳,把那些连饭都吃不上的印度人招进军队,拿起武器训练起来。

    “克拉克这个人是有点说大话,但他也看到了丛林战对于武器的制约力。克拉克以为他手中有南亚丛林兵,又有美式装备武装,还有地头蛇英国人的地域经验,认为可以抗衡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我们国防军在丛林战方面基本没有太大表现,当年占领老挝和越北地区的战斗,都是以多胜少,大军一路就推过去了。在外人看来,我们自然是挟重兵胜之不武。

    而***人的存在,也很是给盟军打了一剂强心针。要知道,在东南亚,盟军和***人打了四五年,就没有获得过任何一场哪怕仅仅是看起来不错的胜利。

    这一次,克拉克将军台面上说的风光,私下里估计还有恩威并施的动作,压到***人身上。”

    克拉克这个人,别人不知道,张蜀生倒是清楚的,原本历史上这厮就是美军***了名的操蛋家伙,还屡屡被重用,朝鲜战争虽然涉入度不高,但最终签协议的可是他。

    “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谈判文件上签字的美军将领。”

    这句话张蜀生当年耳朵都快听出茧来了,自然记得这家伙。

    外国人不看好中国的丛林战能力,盟军同样也低估了丛林战的凶险,即便是和缅甸军队和***军队多次交手,盟军也只是认为那是***人太过于凶悍,在丛林战中鬼子的凶猛是出了名的。

    至于缅甸军,盟军的评价是中等,不过是靠了中国人的巨大援助,远不及盟军。而日军的丛林战实力又远超过中国人,再加上自认为丛林战经验丰富,教训深刻,准备充足的盟军主力,克拉克就认为,自己来东南亚是为了收获功劳的。

    “盟军在远东丢了大脸,在数百万盟军云集的远东,结果居然被我国防军装甲集群快速分割,将百万日人俘虏,这个失败,连同盟国自己的报纸都认为是‘盟军的又一次重大失败’。

    这一次,他们认为自己是占在上风的,又有丛林战老手***人加入,以为吃定了我们,打个胜仗,也能给同盟国的人民交代。他们倒是希望我们配合,成就他们的功绩啊。”粟裕任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

    张蜀生点点头,说道,“目前东南亚的整体情况如何?”

    蒋百里:“郑之南的东南亚方面军已经部分部署到位,主要由原来的各地国防军驻军组成,如张治中指挥的第九集团军,薛岳指挥的第十集团军,另外有一个西南警备区的精锐山地集团军,由王竣中将指挥的第19集团军正在紧急进入缅甸,目前有两个师左右的部队已经进驻了缅甸。

    原来缅甸等地区的野战丛林部队,将组建为多个丛林野战师。目前的情况是组建成第28丛林野战集团军,由原台湾警备区司令员,老丛林战的专家,乔普生中将负责指挥。

    罗成军指挥的东南亚行省方面军将主要负责防守和后勤方面的作战,必要时候可以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在东南亚地区的总兵力为第9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19山地集团军,第28丛林野战集团军以及可以担任驻防和后勤与总预备队任务的东南亚行省方面军。

    第9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将主要负责缅甸境内的战斗,第10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将负责泰国和越南南部地区的对日战斗。

    如果全部部署到位,总兵力约为80万人。目前来看,全部部署到位还需要一定时间,盟军可能会提前展开进攻。”

    蒋百里简单介绍了一下军队部署方面的问题。

    张蜀生望向粟裕任,示意他接着说。

    “委员长,目前我们在东南亚的部队,基本都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装备更换。”粟裕任说道,“比如,第9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加大了狙击步枪和冲锋枪的配发。大量配发加有瞄准镜的狙击步枪,配以这两个集团军在东南亚数年时间中磨练出来的老兵油子,不少部队都成立了专门的临时性部队——狙击排,狙击连,甚至是狙击营。

    主要的装备更换是以第19集团军为模板的。

    基本思路是针对丛林战进行特殊装备。

    将大量的步兵炮,火箭筒,107mm多管便携式火箭炮,新式的速射迫击炮,冲锋枪,新式阔刀雷,排雷坦克等新武器更多地装备下去。

    辅助作战装备方面,如红外仪,夜视红外仪,军犬,山地通信设备,丛林无线侦听设备等,都有加大配发或者实验性地配发。

    丛林战虽然在装甲力量和空中力量的使用上受限很大,但我们依然部署了数量较多的山地坦克,加厚了装甲,加强了抗雷抗炸能力。而空中支援主要以争夺制空权和完成空中呼叫支援任务为主。”

    这些方案张蜀生都基本看过,也是很满意的。不过他曾经专门就东南亚丛林作战的装备问题提出过意见。

    加大配发力度,不要舍不得钱,拿战士的命来节约那点武器装备费用太得不偿失了。

    步兵炮,火箭筒,45年式便携多管火箭炮,新式的速射迫击炮,更多冲锋枪,都是他要求的。既然重型炮兵,重型装甲集群等无法使用,那就加强单兵火力强度。

    至于多配发红外仪器,军犬,山地通信设备,丛林监听设备,就是不对称作战了。

    试想,重点阵地,配上红外仪器,那晚上也能更加安全地保卫阵地。而特殊训练的丛林军犬,则可能在追踪敌人和发现敌人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别的不说,哪怕是一条农家犬,陌生人过路都能引来一阵疯狂的狗叫,丛林阵地战和猫眼洞这样的地形,大量的军犬甚至是训练有素的猎狗,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丛林监听设备作用也非常巨大,重点部署在某一些要地,能够很好地进行早期预警。

    他甚至不用想都知道,哪怕是美国人非常大方,财大气粗,但在这些辅助作战装备上,也绝对不如自己大手笔。

    到时候,总要让美国佬见识一下,被国防军半夜摸人,半夜摸阵地,而自己要去摸阵地却屡屡受挫,连秘密行军都可能被丛林监听设备发现。

    总之,以一定的大手笔投入,换来东南亚丛林的另类不对称战略局面,是张蜀生的决定,有钱有装备却不用,而用人命去填是最不划算的。

    既然是重生的人,就知道丛林战的一些宝贵经验,而美国人,甚至在这之前从未打过丛林战,一战的欧洲战场,最后时分美军的推进速度简直就是坐着卡车直接狂飙。

    战场意识和作战思维上的差异,决定了装备风格,也间接导致了盟军将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一小步。

    他要让盟军知道,别以为高科技战争只能在平原和普通山地地形打,哪怕是丛林和雨林,也要你们见识一下中国人三十多年高科技建设的成就,打的印度佬,英国佬和美国佬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更别提三个月解放东南亚的妄想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 缅甸丛林战 (二)() 
缅甸,曼德勒。

    由于缅甸保卫战即将爆发,为了决死抵抗盟军的进攻,曼德勒这个曾经高速发展的城市不得不停下脚步,大量的修建防空掩体,频繁的防空演练,不只是附近的大量野战机场和防空部队参加演练,更多的是针对普通人。

    作为东南亚行省的行省府,曼德勒的政治地位未来将是整个东南亚的政治中心,而如今,它更是东南亚最发达的城市,工厂林立,楼房成群,又是行省府所在地,在缅甸战争深入进行后,必然将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

    11月21日,随军南下的国防军东南亚方面军总指挥郑之南上将与第9集团军司令员张治中抵达曼德勒,在丛林中建立缅甸战役指挥部,作为整场战役的指挥中心。

    郑之南见到拓忠的时候,这位新任行省省长满身尘土,甚至只来得及擦了擦。

    “郑总指挥,张司令,欢迎欢迎。”

    出任行省省长后,拓忠正式脱下了那身穿戴了近二十年的缅甸人民军军装,换上了一件西南装。整个人四十岁左右的样子,却已经有了封疆大吏的沉稳和睿智。

    勤于政务的他,虽然不再负责指挥军队,但还负责统筹行省的军事训练工作,国防、招兵、训练、民兵组织这些都是他在抓。

    得到郑之南和张治中抵达曼德勒的消息时,他还在视察一处大型地下防空中心,并且现场指挥了三次演练,在地下防空洞钻来钻去,整个人一身都是灰。

    “拓忠省长辛苦了,现在城里的情况怎么样?”

    郑之南见这位声名赫赫的原东南亚最强领导人,居然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也是不禁佩服。

    拓忠示意工作人员上茶后,简单地说道,“目前城里的情况很好,民心方面,按照我们的老习惯是动员到每一条街道,统一宣传和认识,目前民心的主流是反对同盟国的。但是,我们并不要求人民站在地面上向盟军的飞机喊口号,只要求他们在平时按照街道为单位,参与一些军工生产,积极展开战时的军民生产,参与后勤补给保障,被服修补,伤员照顾等事宜,在面对空袭时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躲进地下防空洞。

    人民还是非常支持大陆中央政府的,都喊着要誓死保卫新生的东南亚行省,包围缅甸区呢。

    战时生产方面,军工厂大多搬进了山里,一些简单的可分拆军工则由街道为单位来完成。战争物资补给方面,目前早年建设的15个大型物资补给中心已经24小时可提供补给,能够支撑我军现有军事力量至少2个月高强度的战斗。后续的就只能靠自产和中央政府调配补给了。

    盟军的空袭是在昨天黎明时分展开的,雷达中心的报告是有20多架盟军战斗机和15架轰炸机侵犯钦邦上空,空中争夺的行动已经展开了。

    现在来看,曼德勒等后方地区还是非常安全的。不过我们已经动员各地民兵组织,严防敌军的渗透,必要时候可以以小股游击队的形式,消灭敌人小股侦察和渗透部队……”

    拓忠介绍的大多都是大陆中央政府传授的那一套,首先是动员人民,统一认识,让人民对新成立的行省政府产生归属感。其次,在缅甸现有的军工民用工业基础上,积极展开战时生产,补充十三个大型补给中心。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发动人民,组建训练有素,装备至少中等精良的民兵部队,把游击队制式化。

    张蜀生非常清楚,原本历史上,越南人和美国人那场令美国人伤筋动骨的越战,美国人吃的亏有多大。热带和***带丛林地形的缅甸,同样具备这种全民可战的潜力。当然,他也不希望凭空加大缅甸人民的死伤,毕竟,所谓的游击队,往往是正规军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一种尴尬的补充。但他想做的却是利用训练有素的民兵部队,为强大的正规军做补充。这样,既训练了大批缅甸军事化部队,又能加强人民的自保能力。而更多的时候,这些民兵组织的根本任务是为正规军提供敌军情报,反渗透,辅助主力部队作战等。

    “现在的情况也很紧急,从最新的战况来看,毗邻东印度孟加拉的钦邦和若开邦,当地的东南亚行省方面军部队已经和盟军展开交火了。拓省长,现在第一线的部队曾经是隶属你手下的33师,你认为他们能抵挡多久。当然,我已经命令126师以最快的速度火线驰援他们了。”

    张治中是钦邦方向,郑之南总指挥亲点的负责人,第9集团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就是钦邦,钦邦与若开邦交界带。这一带也正是孟加拉的正对面,是盟军当前的主攻方向。张治中不但下令下辖的126师火线驰援钦邦的文多地区,还将126师第一团第1营通过空运,抢先前往文多。文多再往前就是盟军,盟军的小股部队已经越过了印缅边境线。

    对自己手下曾经的部队,拓忠自然是了解的,“虽然我很信任他们,但坦白说,我不知道他们能抵挡多久,盟军的数量太多了,33师只是一个1万人的普通师,文多的那个旅,只有3000多人,防守难度非常大。这里有通往文多的电话,直通旅部淩***,请张司令来打吧。”

    拓忠不负责指挥东南亚行省的军事力量,从此专注于政务的他,也就把这个打电话的机会让给了张治中。

    “喂,我是2旅淩***。”

    电话通了,那头不但噪音很强,还有隆隆的炮声。

    张治中自然不耽搁,直接说道,“淩***同志,我是第九集团军司令员张治中,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微微一愣后,立刻回道:“张司令,我们还在阵地上,刚刚打退了盟军的一次小规模试探性进攻,大约一个营的印军。现在,他们在***。”

    张治中问道:“淩***同志,面对优势敌人,我们不能一口吃下,切记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