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空军司令员范思然和空军总参谋长李向红二人,正在向张蜀生汇报前线的空战进展情况。

    “呵呵,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不是我们攻打苏联人,而是苏联人从西伯利亚直接冲到了山西,甚至可能切断东西南北的沟通,换了是我们,同样会殊死反击。”

    张蜀生很清楚,斯大林这时候看似疯狂,其实是在同盟国身上走钢丝绳,斯大林唯一的依仗,就是美英这两个拉扯着苏联命运绳索的同盟国巨擘,能够将绳子绷紧,紧张苏联的未来。

    显然,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是这样想的。

    从张蜀生得到的报告来看,美国人不但直接派遣舰载机担负陆基飞机的任务,赶赴前线参战,并且实质性的第一次与德军交手。而更多的飞机,来自美国的先进飞机,更是不要钱一样用大轮船装着,沿着北冰洋方向,送到苏联。

    “这倒是。最近苏联人的动作很是频繁,一改之前小心翼翼的架势,频频派出伊尔机群,试图与我空军机群进行中小规模的更深入试探,这种添油战式的交锋,目前在苏德与英德双方都在反复上演。

    不过,苏联***约已经秘密集中了2500多架战斗机,数千名飞行员,据信他们会于近期就会结束这种小心的试探,从而展开真正的行动。”

    “上千架飞机的庞大空战,真是让人期待啊。英吉利海峡太窄,苏德的战线太长,都无法像我们和苏联人在西伯利亚一样,能够集中兵力打一场决战。这是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和领导人的意志决定的。”

    张蜀生不由感慨道,心中又动了依靠复眼前线战场监控设备,届时窥视一下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空战的真容。

    “我们准备好了吗?”

    听到委员长的问话,范思然回答道,“委员长,根据我们的大空战计划,即便苏联人不应战,我们也将对贝尔加湖以及以北地区的所有战略目标进行毁灭性轰炸。

    如果苏联人避而不决战,我们就能动用超过千架的轰炸机,彻底瘫痪贝尔加湖以北五百公里内的重要目标。

    如果苏联人加入大决战,那么,我们总计超过2000架的歼—2战斗机和歼—3战斗机机群,将给予苏联人毁灭性的打击。”

    听到范思然的回答,张蜀生不禁陷入了沉思中。

    曾几何时,他曾经梦想着,有一天,中国不再是小米加步枪,中国也有飞机大炮,航母坦克。

    他曾经梦想着,中国不但不用被割走外蒙,还应该能够挥师西伯利亚大平原,开垦良田亿万亩,然后将它们分给中华儿女。

    他曾经梦想着,中国不再是依靠美国人的施舍,能够自己武装起强大的海陆空三军。

    他曾经梦想着,中国的航空母舰能够开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中国的舰队多如牛马。

    他曾经梦想着,中国的飞机能够成群结队地飞向敌人的上空,扔下铺天盖地的炸弹。

    而如今,这一切正在快速实现,甚至就在眼前。

    和之前的珍珠港事件相比,这次千机大空战更让他期待,那种铺天盖地的机群,在蔚蓝的贝尔加=北海上空激战的情形,注定将会载入空战史册。

    “委员长……”

    在范思然的呼唤声中,张蜀生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居然第一次如此走神后,不禁有些自责,随即说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空中大决战,关系到苏联战场是否能够快速解决,关系到西伯利亚地区的归属,务必要狠狠地打,不要留一手,不论是谁,只要是敌人,还飞在天上,就把它给我击落,不管他是来自苏联还是英国、美国。”

    “是,委员长。”

    两人随即离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半个月后了。

    这一天,张蜀生刚刚来到办公室,在办公室内部天井旁享受着早茶时,就被敲门声打破了晨景。

    “委员长,刚刚收到的情报,中苏大空战已经开始了,第一批次五百架的我军战机,在空袭乌兰乌德的诱敌行动,成功引出了苏军的大批机群。”

    “目前最新情况如何?”张蜀生急忙问道,十来天前,他已经将复眼战场观测系统直接运上前线了,这次应该又有好戏看了。

    作战部长粟裕任说道,“目前双方都在不断起飞机群,都想一口气吃掉对方。”

    “好,就是这样,既然都想吃掉彼此,那就看谁的家底够大,谁的飞机够先进。”

    眼看苏联人最终被迫上钩,哪怕是谈不上上当,张蜀生依然很高兴,随即吩咐下去后,就钻进地下中心,准备看看前线的情况。

第三百零三章 贝尔加湖上空的中苏空中决战 下() 
“快,动作快点。”

    呼代里县境内,几个野战机场之一的临河机场,早已被清扫干净雪渣的水泥跑道,第一波和第二波将起飞的飞机,都已经就位了。

    作为中苏边境的大量野战机场之一,为了维持对西伯利亚的高强度空中优势,一个或者几个机场完全是不够用的,大批的野战机场开始被迅速地修建起来,对于起飞要求不高,只需要有一条或者几条水泥跑道,再配以零配件中心、油料库、弹药库等辅助设施,必要的机场工作人员和工兵,驻防部队,就修成了一个不错的野战机场。

    临河机场四条近千米长的野战跑道,已经是中型野战机场的标准了。中苏大空战正式开始后,跑道上,迅速停满了第一和第二波次的飞机。

    两个波次的飞机在四条跑道的尽头排了近百米长,这些都是要在第一时间起飞的战机,油料注满,弹药装载完毕,飞机检查,起飞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毕。

    更多的机场工兵和机修官兵正在停机位上给更多的飞机做起飞前的准备,一辆辆弹药车和加油车,正在飞快地忙碌着。

    “报告,中校,我呼代里境内的第1、2、3号机场,已经开始起飞第一、二波次的作战飞机,上级要求我们做好最后准备,等待起飞命令。”

    塔台指挥室内,机场指挥官焦虑的等待着起飞的命令,通信兵报告了刚刚收到的来自库伦空战指挥中心的命令。

    “回报指挥部,我机场已经做好第一、二波次之起飞准备,60架作战飞机随时可以起飞。”

    顾得忠中校快速地说道,目光却盯在塔楼前方的四条跑道上,每一条跑道上都停了15架作战飞机,前后排列,四条跑道,停放了一条飞机组成的长龙。

    清一色的歼—2战斗机,银白色的机身上,印着铁血军徽和象征胜利的五角星,飞行员早已关闭了座舱,做完了最后的检查,随时可以起飞与邻近机场的飞机,组成大规模空中集群。

    没有一架是轰炸机,清一色的战斗机,轰炸机都还在停机位上,这场可能持续半个月之久的大空战至少有局部结果时,它们才会起飞,去轰炸乌兰乌德一线的所有重要目标,为陆地进攻部队发起对乌兰乌德的总攻,提供前所未有的空中支援。

    在这个以数量和质量双重取胜的年代,国防军空军早已演练多年的长距离、复杂条件下的集群式编队,能够保证多个机场的战机,起飞后能够迅速地编组。这也是得力于无线电定位技术,单机通信技术,以及雷达预警机的部署,才能做到这样。

    而苏联人在大机群作战方面,则是通过纯粹的苏德战场经验,从弱到强,也能组织起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空中机群。

    十分钟后,通信兵放下耳机,在座位上转过身大声报告道,“中校,指挥部命令我们立即起飞第一,第二波作战飞机,加入到e空域的第3作战集群。”

    “回电指挥部,我方明白。”

    顾得忠中校走到指挥位,面向话筒,清晰而稳健地下令道,“我是贝加尔湖空战,临河机场指挥顾得忠中校,奉库伦空战总指挥部命,第一波,第二波战机,立即起飞,编入e号空域第3作战集群……”

    命令一下,待起飞机群顿时有了反应,排在第一位的战机立即启动,片刻后,整个机场上空全是不断起飞的飞机,作为螺旋桨飞机,起飞间隔要求很小。

    与此同时,远离数百公里外的苏军在乌兰乌德的若干机场,也在疯狂起飞战机。

    作为后方机场,伊尔库茨克,乌斯季奥尔登斯基,甚至外贝加尔军区的赤塔等地机场,也在疯狂起飞飞机。从最老式的伊15飞机,到较新式的伊尔战机,拉—5战斗机,拉—7战斗机,米格—8战斗机(苏造米格飞机的改进型,苏联最新式螺旋桨战机)。

    大批的苏军飞机,不停地起飞,虽然苏联人没有中国国防军空军那么多先进空中指挥设备,但却拥有着多年苏德空战的经验,大编队很容易就组建起来,而且西伯利亚广袤的空域,完全不像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上空。

    从300公里时速的垃圾战机,到700多公里时速的米格—8战斗机,苏联人几乎掏干了家底,拉出了4000多架战斗机云集西伯利亚军区。而在这场大空战中,能够参战的大约在3000多架。

    建立在距离乌兰乌德近千公里外之乌斯季库特的苏军贝尔加湖空战指挥中心,正在被动地应付着这场由中国人主动挑起的超大规模空战。

    “诺维科夫元帅,刚刚接到的报告,从赤塔方向潜伏到中苏边境的侦察员也发现了大规模的中国机群。”

    空战指挥中心,一名少将空军参谋长,正在向分管空军的副国防委员诺维科夫元帅汇报这场大规模空战的进展。

    诺维科夫点点头,看到越来越多高级军官进来,他挥挥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对那名少将点点头,“你把整个大空战的情况讲述一下。”

    “是,元帅。”

    少将参谋李维斯基咳嗽两声,吸引了众多空军将领的注意力后,走到偌大的中苏地图面前,指挥棒轻点地图,说道:

    “各位同志,这场刚刚开始的贝尔加地区大空战,是帝国主义中国发动的一场有预谋的超大规模空战。

    他们旨在通过这场空战,消灭我整个贝尔加湖地区以及外贝尔加军区的大部分空军力量,为他们接下来的全面进攻和占领提供空中支援。

    虽然我们的准备还不够完善,但一旦中国人的阴谋得逞,那么,乌兰乌德,甚至是赤塔等多个城市在内的战略目标都将成为废墟,整个贝尔加湖地区云集的六十多万红军都将遭受到无休止的轰炸。

    中国人的空军有多么强大,我想从之前的几次轰炸就能看出来。

    他们并没有动用多大的力量,却已经将乌兰乌德的大部分战略目标拔除,令我们损失惨重。

    所以,这一次的贝尔加湖大空战,我们要集中所有力量,保卫西伯利亚的天空。”

    “我插一句话,斯大林同志命令我们坚决反击,贝尔加地区事关西伯利亚铁路,甚至是整个西伯利亚的安危,非常重要,必须保卫。否则等待我们的,都将是政治处分。”诺维科夫元帅插了一下话,随后示意他继续讲。

    “这次超大规模空战,帝国主义中国先是起飞了数百架的机群,意图轰炸我乌兰乌德的机场、军工厂、军营、工事,这些目标在之前都侥幸逃过了中国人的轰炸。

    为了保卫乌兰乌德,我们起飞了400多架战斗机,因为实战证明,和中国人的空战,必须依靠数量,集中兵力才能抗衡。

    然而,我们潜入中苏边境的多名侦察员却向我们发回密电,称发现多个机场的中国飞机有大规模起飞的趋势。

    我们认为他们是试图挽救他们的突袭机群。

    在基本查明中国人的增援数量后,我们在后方的众多野战机场,立即起飞了第二批次的飞机,前后飞机总数已经近1000架。”

    李维斯基少将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但就在刚才,根据多方面的情报汇总,我们发现中国人的突袭机群并非混编机群,而是全部由战斗机组成。而他们两批起飞战机的数量,同样达到了1000架的恐怖数字。

    与此同时,在赤塔方向,在伊尔库茨克方向,也发现了大批混杂轰炸机的中国飞机,我们预测,他们是想在贝尔加湖空战主战场作战的同时,瘫痪这几个地方的战略目标。

    为了保住贝尔加地区,我们不得不集中兵力,应付中国人的空中主攻方向,否则,他们战斗机的身后,就将是成百上千架跟随飞来的轰炸机。

    根据最新的情报,中国人在贝尔加湖上空的主攻机群,能够同时滞空作战的飞机,将达到1500架的恐怖数字,预计他们还有1000架后续波次飞机,整个贝尔加湖主战场的中国战机,将达到2500架。

    而在其他多个方向,他们起飞的战机同样超过1000架,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人很可能将在***方向就集中起近4000架的各式战机,向我们发起现代有史以来最猛烈的大空袭。”

    听到这里,在场的大多数将领都不由惊呼出声,一名空军中将直接站起来,不可置信地说道,“怎么可能,根据我们的估计,中国人的飞机总量不会超过一万架,远东方向和中亚方向,他们集中了最少2000架飞机,再加上这4000架飞机,他们难道只留下不到4000架飞机防御偌大的国土边境??”

    “乌拉尔莫夫中将,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大概的数字,我们的飞机虽然存有量超过1万5000架,但实际能作战的只有1万3000架,这里云集了我们三分之一还多的飞机,就是为了抵挡中国人。他们的飞机,不能单纯以数量来计算。我敢保证,他们100架飞机,足够防御目前任何敌人150架甚至更多的飞机进攻。”

    诺维科夫元帅深知两国空军的差距,他自认为是苏军中少有的开明派,对于中国人的空军也有足够高的认识,“他们的主力机群歼—2战斗机和歼—3战斗机足以对抗我们的任何战斗机,哪怕是最新式的拉—7战斗机和米格—4战斗机,在实战中也被证明,完全不是中国人歼—3战斗机的对手,这种被命名为‘牯牛’的战斗机,几乎是一种无敌的战机,它的性能超过***人的零式战斗机,德国人的bf111战斗机,我估计,只有美国人还没有大规模装备的p-51野马战斗机才能与其相提并论。”

    虽然诺维科夫同样认为,在研中的绝密验证型喷气式战斗机米格—9和将要装备的螺旋桨米格—10战斗机,可能会能与其抗衡,但目前,苏军手中最先进的米格—8,虽然在航速和机动性,火力上都有巨大的进步,但依然不足以对抗中国人。

    比如航速方面,米格—8的最大航速已经接近750公里,但中国人的最大航速,据信超过了800公里,就连他们的二代机歼—2战斗机,都达到了米格—8的标准。

    而天知道,这种歼—2战斗机,是中国人差不多十年前的货色。

    “中国人究竟还有多少先进的战斗机呢?它们会有喷气式战斗机吗?他们没有更先进的战斗机参战,是因为他们认为,就靠这些歼—2和歼—3,就能覆灭苏联空军吗?”

    诺维科夫不明白,他也没有得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情报,中国人的空军,犹如是铁桶一样,保密做得非常好。

    虽然偶尔有间谍偷拍到一些神秘的飞行器,但受限于相机的性能,目标飞行太高,完全是模糊一片,仅仅能判断中国人拥有一种非常恐怖的飞行器。

    作战室的讨论依旧在继续,也有越来越多的情报和报告,开始汇拢到中心来,诺维科夫已经看了至少五份来自前线的报告。

    “元帅,我们在乌兰乌德的机群,已经和中国人的先导机群开战了,据证实,中国人的先导机群,大约为350多架歼—2战斗机和歼—3战斗机。”

    一名上校参谋官快速地走进来,大声地报告道,现场顿时冷了下来。

    诺维科夫一挥手,大声道,“按照计划,各机群有序起飞,让我们期待一场反击帝国主义的胜利吧。他们不是德国人,但我们同样会抵挡住他们的进攻。”

    随后,众多空军高官陆续返回自己的指挥部,一些红军空军师长,更是要去带队后续的作战机群起飞指挥。

    剩余的苏军空军高官,开始在巨大的作战室中,等待战果。

    “……空战开始,中国人率先开火,我军有15架飞机被击落,击落击伤中国飞机多架……”

    “……”

    然而,随着‘战果’不断传来,诺维科夫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哪怕明知道己方的战机是多余中国人的,但是,在对方的后续机群还没赶到,己方明明多出数十架飞机的情况下,依然如此不利,他有了一种巨大的不祥预感。

    ……

    库伦,中国国防军空军贝尔加湖战役指挥中心。

    空军副司令员刘亚洲副和空军总参谋长李向红,正坐在一面巨大的战场地图面前,看着参谋人员不断地更新上面的敌我双方战场战损情况。

    放下无线电耳机后,一名参谋兵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