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面吸引注意力,左翼突破,苏联人也会玩这手,至少看来他们的指挥官不是西伯利亚农场的农民。

    “贾正辛,你的排负责去挡住左翼的苏联人,务必拖延十分钟,等待支援部队抵达。”

    蒋大山很明白,自己需要做的不过是拖延敌人最多十分钟,按照连部的电话,援军先头部队应该已经靠近这里了,但是,同样的,自己只有两个排,万一抵挡不力,很可能被苏军一个营直接淹没了。“把高射机枪给我抬一挺过去,动作要快。”

    侦察兵从发现敌人,到报告,已经是两分钟时间了,苏军的左翼突破部队,早已突破到离阵地不远处了。

    “除了机枪小组,各自都寻找掩体,自由射击。”

    贾正辛带着自己的排,五十多个人刚刚赶到左翼,就看到迎面十几米外的大树后面转过来一个苏军。

    “啪啪……”

    抬手就是两枪,贾正辛手中的配枪都不用刻意瞄准,直觉地就抬腕射击了两次,打中了那名苏军,其他的人民军士兵,迅速寻找草垛,村外的矮墙,甚至是雪坑,大树后面,准备拦阻苏军。

    “妈的,可惜只有一挺机枪,射界也不够开阔,毛子可真多啊。”

    贾正辛一眼望去,雪地里全是一个个端着步枪冲锋过来的苏军,体魄本来就比较大的苏军,穿上厚厚的军大衣后,显得目标更大。

    “自由射击!!一旦敌人冲上来,就上刺刀拼了。”

    他知道,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那股气势,虽然太悬殊了一些,对方是一个营,源源不断,自己却只有一个排,而且掩体也不像边防工事那边。

    砰砰……

    哒哒……

    密集的步枪声,中*队完全依靠半自动步枪比单纯单发步枪射速高的优势,勉强地阻挡着苏军,苏联人也不笨,这次的部队显然要精锐一些,直接趴在雪地上,或者靠在大树后面,和中*队对射。

    而由于障碍物很多,大树往往挡住了许多高射机枪子弹,搞得这边的高射机枪只能抓住战机打短点射,还要小心毛子的步枪近距离射击。

    “妈的,这样不行。”

    贾正辛看着直揪心,要是换了开阔带还好些,这种地形,双方都难过,尤其是人数少得多的中*队。

    “呼”

    猛地扔出一颗地瓜状的高爆防御手榴弹,落入远处的树后面,炸飞了三四个苏军,贾正辛大喊道,“陈麻子,给老子找毛子的指挥官,打掉几个算几个。”

    一旁的草垛子后面,一名帽子都被挤歪了的士兵头也不回地说道,“是!”

    他的脸上,全是稀泥与雪渣的混合物,除了眼睛位置。

    只见他悄悄地移动自己的身体,从草垛子中缓缓地伸出那支心爱的32年式狙击步枪,将瞄准镜套进了自己的右眼,瞄准了远处树林中。

    那里,有一个满脸都扭曲的红军中级军官,在疯狂地叫嚣着。

    “冲,给我冲!!”

    伟大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团政委米勒列夫同志,正在疯狂地叫嚣,眼看对面的中国阻击部队不多,自己的部队或许一个冲锋就能冲上去,他有些迫不及待了,甚至自己拿半吊子的军事素养,也忘掉了。

    在他三米外,一名士兵被中国人射来的子弹吓着了,子弹擦着树皮飞过,把他的军帽都钻了一个洞,吓得他直接砸倒在雪地里。

    米勒列夫同志的满腔怒吼正没有地方释放,冲上去两脚就踢过去,随即才想起要退回到树后,然而,很快,不等他转身躲避……

    “就是现在!!”

    连里最好的狙击手,陈麻子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机会,冷静地扣动了步枪扳机,随即步枪一震,一发狙击枪子弹飞出了枪膛。

    噗!的一声,一百米多外的那名苏军指挥官,犹如被一头牛撞上了一般,整个脑袋瞬间崩裂开来,犹如开瓢的西瓜,烂了。

    就这样,一名红军团级政委,一名伟大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战士,一名立功心切的苏联红军基层政委,就这样被中国人的狙击枪打死了。

    很简单的一枪,甚至连陈麻子如今也不知道,自己打死了一个开战以来军衔最高的苏联军官,一名货真价实的团政委。

    陈麻子狠狠地咬了一下嘴唇,又将步枪瞄准了下一个目标,排里的数个神枪手将配合他这个狙击手,压制那些最刁钻的苏联老兵。

    刚才在哨所战斗中,为了不惊扰苏军,神枪手和狙击手都没有派上用场,而这一次,小树林则成了狙击手和苏军间的死亡地带。

    “报告!!”

    “报告!!”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在蒋大山的耳边响起。

    “报告,左翼阵地的苏军攻势减弱了。”

    “支援部队的先头部队一个连已经进村了,正在利用村民撤离后的房屋改造简易工事。”

    蒋大山点点头,最危急的时刻总算是过去了,就在刚才,他下令集体扔手榴弹,炸毁了一段几十米长的冰面,苏联人如同疯了一样。

    而危机还没有过去,根据侦察兵观测,除了左翼暂时缓下来的一个苏军营外,对面还有一个不满员的营,而似乎苏联人又有了新的增援。

    “轰隆隆……”

    就在这时,天上传来了飞机的引擎声,蒋大山仰起头,看到从南方的方向飞来了几架飞机,在白雪的映照下,银灰色的半金属机身显得那么的美丽,他甚至仿佛隐约看到了飞机上的红色五星,顿时不禁一笑,“苏联人的噩梦要开始了!”

    而下一刻,人民军的空军,几架飞机纷纷进入了俯冲,拉低高度从中国阵地上空飞过,朝着左翼和对岸的苏联人呼啸而去。

    等待苏联人的将是连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列宁、斯大林同志也挡不住的航空机炮和航空炸弹。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中苏坦克的碰撞 上() 
吴志伟是库伦空军基地的一名特级飞行员,在日常的训练考核中,一直排在整个基地数百名飞行员的前十名左右。

    入伍五年,是建国后的第一批飞行员,同时也是基地第2战斗机飞行中队的中队长。中苏边境战争一开始,库伦的空军就奉命出击,北上一百多公里,抵达呼代里河前线,执行空中支援和空中侦察任务。

    座舱外的天空已经逐渐开始晴朗起来,最后的一些飞雪也越来越细,有的刚刚落到飞机上就化成了水,这说明,雪就快过去了。

    20架飞机,16架战斗机组成四个临时中队,八个战斗配置的长僚机双机编队,护卫着四架轰—3型轰炸机,向着呼代里河战场上空呼啸而至。

    歼—3型战斗机和轰—3型轰炸机作为近几年空军的中坚机种,是按照西南时期的传统,战斗机与轰炸机同步进行,它们就是中国空军的主力。而在它们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改造,则会衍生出除了大型机和超大型机在外的所有飞机类型。

    由于歼—1式战斗机是以德国人的bf109为原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研制的,所以,在进入第三代后,歼—1式战斗机已经基本摆脱了一代机的特征。半金属的机身,更为强劲的发动机,歼—3式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620公里,比起德国人正在大规模生产的bf109的航速,高了至少100公里。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德国人在1936年定型这款战斗机时,得到的却是来自中国的帮助,从而让他们能够提前定型、生产出了更多的bf109a/b型机。

    至于轰—3型战斗机,则几乎抛弃了原型一代轰炸机的设计思路,转而采取了类似美国人的b—25轰炸机的设计思路,只是因为中国在高新材料和飞机设计方面领先美国人,航程达到1700公里,最大速度466公里,载弹量达到了1。8吨,从而使得轰—3型轰炸机的定位是二战前期最优秀的中型王牌轰炸机。

    这两种机型无疑是现金中国最主力的先进飞机,虽然不是最先进的型号,但却将会大批量生产。

    “1号,2号,3号战斗机中队,负责俯冲攻击。轰炸机中队注意选择高价值目标轰炸,第4战斗机中队进入苏联领空,侦察100公里范围内的情况。”

    此次空中任务的指挥官是库伦空军基地的一名中校航空团长,飞行经验异常丰富,有足够的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明白!”

    在距离呼代里河的位置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第4战斗机中队脱离编队,从另外一个方向进入了苏联领空,而其余的三个战斗机中队和轰炸机中队则做好了战斗准备。

    “1号,2号负责左翼阵地,3号,4号负责正面的苏军,行动!”

    中校一声令下,负责行动部队第3战斗机中队的吴志伟,率先带领整个中队四架战斗机,呼啸着俯冲向对面的苏军。

    在那一瞬间,吴志伟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自己驾驶的飞机,第一个冲进了苏联人的领空,他坚信,这是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或许中苏之间,曾经有过多次的互相的空中越境侦察,但像这一次的实战进入,还是首次。

    “哼!”

    吴志伟轻哼一声,率先摁下了航空机枪的发射按钮,只见俯冲的战斗机机腹下顿时喷出两条火蛇,而与此同时,苏军的阵地上,原本凑成一团团,准备再次进攻的苏联红军,还没有搞清楚这雪天里的飞机究竟是属于哪国的时候,就被航空机枪的子弹,撕裂了一大片。

    犹如犁地一般,吴志伟驾驶着战机,以一个轻松的通场动作,低空俯冲过苏军上空,先是对苏军扫射了一番,然后朝着苏军后面的卡车群呼啸而去。

    “砰砰砰……”

    噼里啪啦的声音,密集无比,航空机枪肆虐的子弹,将一辆辆卡车打成了沙漏,四处都是飞溅的玻璃,而不时有卡车被打中了油箱,很快就引起了剧烈的爆炸。

    而在他的身后,还有三架歼—3战机在疯狂地虐着连高射炮都没有一门的苏联红军。

    “呜!!”

    中国战机尖啸着冲向苏军的阵地,虽然只有两个中队的战斗机冲向正面苏军,但这八架战斗机依然给苏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那种超高分贝的尖啸声,仿佛要震裂这些红军新兵们的耳膜一般。看着泛着金属光泽的飞机俯冲下来,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奔跑起来,他们甚至不知道找哪里躲避。

    空旷的呼代里河一侧,也实在找不到地方躲避,这也是新兵们飞快奔跑的原因,他们甚至吓得忘了趴在地上。

    “别列夫同志,我们遭到了中国人的空袭!!”

    其实不用手下连长的报告,作为苏联红军营长的别列夫,就清楚,在这个鬼地方,除了一定是中国人的飞机,难道是德国人的?“立即向师部报告,要求恰克图机场立即对我们进行支援。”

    只是理智的下了命令,但别列夫很清楚,雪还没有完全停的情况下,要指望近在咫尺的恰克图支援,希望很小。

    他不是空军将领,但以他的军事常识来判断,中国人来袭的飞机,速度非常快,而且火力凶猛,卡车的停顿区那边,甚至遭到了他们战斗机的机炮火力覆盖,要知道,恰克图的战斗机,没有一架装备了机炮,而更新式的飞机,还远在几百里外的机场机库中,躲避寒冬。

    看着中国飞机快速的来袭,尖啸着俯冲下来,别列夫虽然对手下这支新兵部队的表现很失望,但依然大声喊道:“趴下,趴下!!轻机枪防空射击……”

    然而,他的吼声完全被中国的战机呼啸声覆盖,在没有任何敌机,没有遭到有效防空射击的情况下,这些战斗机依靠着巨大的航程,不断地反复轰炸着这一片两公里左右的正面阵地。

    看着死伤惨重的一个营,别列夫知道自己的下场最好也是被判无期监禁,甚至是被即将到来的红军中级政委们执行战场枪毙纪律。但他已经顾不得了。

    作为一名忠诚于苏联的军官,他对布尔什维克的信仰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高,但他却深爱着整个苏联。他很清楚,虽然中国人只冒着飞雪起飞了十几架飞机,但这已经昭示着两个红军营的重大伤亡。

    他只有祈祷,后续的援军能够突破中国人的阵地。

    “愿布尔什维克精神,保佑他们。”

    默默地祷告完,这个并不太忠诚的布尔什维克军官,冲出了藏身的一块大石,疯狂地将一个个胡乱奔跑的士兵拉倒在地,同时大声怒吼道,“对空射击,射击!!”

    然而,他刚刚喊完,便听到了呼啸而来的飞机螺旋桨声,刺耳的分贝告诉他,飞机已经近在咫尺了。

    轰……

    仿佛是一阵突如其来的解脱,别列夫同志在一阵剧烈的爆炸中,被一枚在十米外爆炸的50公斤航空炸弹掀飞了起来,一个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身体,一部分是飞往另外一个方向的一条腿。

    “好痛,中国人比那些反革命分子厉害多了……”

    这是别列夫最后的意识。

    执行空中侦察任务的四架战斗机,呈梯队分散进入了苏联领空。

    蒋武铭是这个中队的中队长,一进入苏联领空,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觉。

    这虽然不是第一次中国空军侦察苏联人的边境附近,但蒋武铭却是第一次驾驶战斗机扮演侦察机的角色,对苏执行任务。

    在与其他三架飞机保持空中无线电联络的同时,他驾驶着歼3战斗机,快速地向苏联腹地上空飞去。

    看着下面白皑皑的山川平原,蒋武铭知道,这偌大的地方,以前都是中国的领土,而如今,它们上面却生活着苏联人,建起了一个个布尔什维克农庄。

    下面的苏联农庄也很少,往往几公里才有一个,那些大雪天也在农田里做活,照顾庄稼的苏联农民,抬起头看到他的时候,还以为是苏联的飞机。

    “2号,3号,4号,你们有没有发现。”

    视野极其开阔的雪地,蒋武铭没有任何发现,这种雪天,如果有哪怕一个连的人在雪地上行军,或者七八辆卡车在同时前进,几公里外都能看到。

    “报告,暂时没有发现。”

    其他三架飞机纷纷报告,没有发现。

    蒋武铭看了看飞机上的仪表,发现自己已经深入苏联领空三十多公里了,包括盘旋的空域,至少也查看了一百公里范围内的四分之一范围了,但依然没有发现,如果再往前,靠左一些,就是苏联人的恰克图了。

    “也许那个方向会有发现。”

    蒋武铭一拉飞机的操纵杆,飞机开始转向,向着西北方向飞去。

    飞行了大约七八分钟,蒋武铭已经深入苏联境内大约60多公里了。

    “咦,那是什么?”

    透过防护镜,蒋武铭看到在大约1公里水平距离远的地方,有一条长长的车龙,约莫至少是一个师的规模,绵延的车队,甚至能看到一些卡车拉着大炮。

    几乎与此同时,行进的庞大苏军车队也发现了这架飞来的飞机,苏军的指挥官用望远镜一看,发现不是苏联的飞机型号,立即停下了拉着高射炮的卡车,准备防空射击。

    然而,蒋武铭毕竟是驾驶着高速行驶的飞机,苏军没有提前布置防空阵地,光靠临时操作,哪里来得及。

    砰砰……

    在苏联人刚刚把高射炮放好,还没有扯下炮衣的时候,蒋武铭就飞快地俯冲下去,直接用机腹下的机炮,开始屠杀起密集的苏军来。

    慌乱的苏军,虽然在分散开来,但面对着仅有的一架飞机,他们依然难以躲避。

    密集的爆炸,沿着苏军的行军路线,一直在爆炸,直到机炮发射一空后,蒋武铭也没有任何停留,再次摁下航空机枪的发射按钮,接着朝苏军车队的红方肆虐而去。

    如果是战时,苏军的戒备度更高的情况下,一架飞机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战果的,然而,苏军在国境内行军,警惕度太低,雪天行军,没有经历过国家间战斗的苏军,防空经验也很不足。

    即便苏军指挥官发现那不是苏联飞机,而飞速地下达命令,但又怎么来得及。

    就这样,一架飞机,直到扫射完了全部的弹药,造成了两百多名苏军的死伤,炸毁了十来辆卡车后,终于拉起了高度,全速撤离。

    全副武装的苏军,在雪天行军,方向还是边境方向,那么他们有极大可能是去支援呼代里河方向的。

    “报告队长,发现大规模的苏联红军,请求攻击。”

    就在前后几分钟的时间内,其他的三架战斗机有2架也发现了另外两支苏军的行军车队。

    在苏联人的计划中,一共三个师的前期作战部队,由于太靠近边境,在雪天行军目标又大,被中国飞机在没有受到任何苏联空军骚扰的情况下,全部找了出来。

    当蒋武铭最后准备返程时,从空中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一个苏联坦克师,足足上百辆苏联坦克,正在雪地里朝着中苏边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