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贡献的老爷子回国。不然,老爷子怕是死也要回国一趟的。”

    原来如此,张家三兄弟都不由叹气,爷爷寄希望于孙先生,而孙先生却没有做到当年募捐时的那些承诺,老爷子难免丢脸失望。

    “不急,一个月不行,我们就等两个月,两个月不行,我们等半年,无论如何,总要见到一两名管权的官员。如果这次递万民书不行,下一步,我们就找报社,把兰亭序的真迹向当世公布,公开捐给新政府。”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的,父子四人刚刚去招待所食堂吃过饭回到住处,就见到了当时安排自己住宿的外交部工作人员带着一名穿着中华装的官员在等候。

    “许同志你好,这位是?”

    “张岷山先生你好,这是我们外交部的周国来周副部长,主管的是外交部亚洲司和华人司两方面的事务。”那名外交部的许工作员刚一介绍,张岷山就傻眼了,这,这怎么回事,昨天才交了万民书,今天就来了一名外交部的副部长等候自己?这可不是小官小吏,这可是新政府的中央政府高官了。

    “周,周部长你好。”张岷山微微有些忐忑地喊道,还准备弯腰,这可都是从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学来的,凡是当官的,见面先弯腰三分好办事。

    “张岷山先生,叫我周副部长或者国来都可以。你这礼一行,可就要让我犯错误了。用最高委员长张蜀生同志的话讲,从他算起,新政府的官员都是人民真正的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周国来急忙上前一步,制止了张岷山的弯腰。

    在上个月,周国来从政务院秘书长的职务上调到外交部任职副部长,主管亚洲司和华人司的事务。没想到刚上任不到几天,就接手了这件华人事务。

    “张先生,你的万民书,我看过后,递给了我们外交部的李宗仁部长,他看过后,又递给了新中国总高委员会的委员长张蜀生同志。张委员长看过后作出亲笔批示,让我们加急处理,先弄清楚你这边的情况,随后还会亲自接待你。”

    外交部亚洲司的会客室,周国来和张岷山就这次归国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弄清了其中不少情况,也将外交部这方面的安排和高层的意思进行了转达。

    “什么?张委员长,张主席要亲自接见我??”张岷山不由全身发颤,头脑发晕,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自己回国,最好的期望不过是见一见小官小吏,能见到一个执掌实权的官员就是万幸了,如今又是副部长接见,又是即将到来的最高领导人接见,他不禁有些懵了。

    周国来笑道,“岷山你也不用紧张,张委员长在建国大典上就说过,全球华人是一家,南洋华人自然也是我大汉子民。张委员长要见你,正是中央对于华人政策的一次重大举措,我今天找你是先了解一下情况,等时机一到,中央办公厅会通知外交部和张先生你的。”

    “周副部长放心,我张岷山顶天立地,一颗心都是向着祖国,向着华人这个集体的。见,当然要见,天塌下来,我也要见张委员长,把华人的血泪讲给他听听,把南洋华人几百年的心酸血汗讲给他老人家听听。”

    “谢谢,谢谢周副部长。”

    三天后,在华夏阁,张蜀生接见了南洋汉中岛的华人代表张岷山一行人。

    在这次接见会上,张岷山详细地将百余年华人愈加恶劣的生存环境向张蜀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述,讲到动情处,他甚至屡屡忍不住低头擦泪。

    “张总委员长,南洋华人从来没有忘本过,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华人回国寻根访祖,更是数次出现过华人回迁的浪潮。然而,政府不管,社会排斥,诸般原因造成了华人,尤其是南洋华人成为了我中华弃民,有故国不能归,有祖不能寻,有数万万同胞却不能并肩前行。

    在晚清时代,为了推翻晚清,建立强大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我们华人节衣缩食,支持国内的革命,如今,却又是二十余载过去了,南洋华人,无时不刻不在期盼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能够为华人说话,能够为华人办事,能够不再将华人当成我华夏弃民。

    满清政府说我们是自甘堕落于海外,这是天大的委屈,如果不是为了讨生活,不是为了繁衍生息,我们的先民,甚至是我们这一代的华人,又何况下钻筒仓,当猪仔,下南洋……

    我的父亲张朝忠先生,虽然是在汉中岛出生长大的,但却从没将自己当成外人,他自始至终都教导我们,无论走得再远,心有大汉,我即大汉子民。所以,他办汉学,办汉文报纸,接济华人同胞,支援国内革命,如今他也是八十高龄,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故国兴盛,看到汉中岛真正融入大汉民族之家。

    张总委员长,这是我临走时,父亲张朝忠先生委托我向祖国带回来的一点点礼物,兰亭序真迹……”

    张蜀生默默地听完张岷山声泪俱下的讲述,丝毫没觉得他失礼,中途张岷山甚至几欲下跪,幸好被制止了。

    虽然如今位高权重,位列华夏最高委员长,张蜀生却从没将自己看的多了不起,不是因为他权利不够大,而是他看得够远,看得够多,区区大陆之首并不在他心中。能够带领一个文明走向昌盛富强,能够带领一个种族走向文明之巅,这才是他心中所向往的。所以,即便是坐在这象征新中国最高权力的华夏阁,他依然没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独裁者,他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将民族引向高峰的领路人,一个文明的开拓者,一个种族的领军人。

    “张岷山先生,新政府是开明的政府,从没有将海外华人排斥在整个中华大家族之外。张朝忠老先生将故物归国,已经是一片拳拳,象征了游子归国之心。新政府的大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非常明确的,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无论中华儿女身在何地,都是我中华子民,都是我大汉传人。你们只是流浪在外的中华儿郎,你们不应该收到歧视,相反还要收到尊重和保护,是你们将中华文明传向世界各地,你们完成的是另外一种文明传播……”

    张蜀生对张岷山进行了关于新政府在华人政策方面的简单阐述。他没对张岷山说的是,在新政府的组成上面,还有一个筹备中的委员会,那就是大中华民族事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一个泛华人世界的机构,成为一个超越政治组织的种族性组织。当然,这也是张蜀生的远期规划和设想之一,并不久远的将来,中华帝国的势力版图大规模扩张后,这个大中华民族事务委员会将真正行使无上权利。

    第二天,国防部部长蔡锷晋见最高委员长张蜀生。

    “主席,目前我们维持东北、新疆、西藏三个方向军事行动的负担已经非常重。在上个月,我们刚刚追加了一笔军事预算,其中虽然大部分是用于即将爆发的沈阳战役,但其他两个方向的预算也在其中。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如果再进行南海战役,那么今年的军事预算就将出现更大的缺口,到时候……”国防部长蔡锷将目前新政府的军事压力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当然,他个人是非常支持南洋行动,更是绝对支持分步走的南洋战略,先行解决汉中岛的问题,再图其他,然而,如今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三个方向的军事行动已经耗费极大,如果今年再进行计划南洋计划,即便是第一步,也会让财政预算雪上加霜。

    张蜀生沉思良久,这才说道,“南洋的事情刻不容缓,失去了这个内外协同的契机,我们以后就要被动许多。三天内我要看到这次南洋第一步行动的作战计划,一个月内要准备完毕,开始执行。军事预算的事情,我会让政务院安排一次特别军事预算。蔡部长,这将是我们新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宣言的一仗,动作务必要快、准、狠,开局好了,以后解决整个南洋问题,别人的反对声音才不会那么大。”

    “是,委员长。”

    蔡锷忍着心中的激动应道,他当然明白,财政预算算什么,国体若是丢了,华人的心若是丢了,全球华夏后裔的凝聚力丢了才是最令人痛惜的。

第二百零二章 排华事件() 
一大早,马蹄湾军港就响起了轮船出海的汽笛声。虽然海军主力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已经转移到了上海吴淞军港,但这里依然有一支航空母舰编队,包括一艘被命名为汉京号的成都级航空母舰,以及两艘被命名为苏州号和南宁号重庆级重巡洋舰,三艘桂林级驱逐舰分别是无锡号,南充号,喀什号,以及松花江号和图们江号两艘补给舰。

    整个舰队倾巢而出,实在是军港的大事情,军港主要是一些军队家属和工人、科研人员的家属,大家都推开门,笑容满面地看着舰队出航。这已经是军港悠久的习惯了,每次看到舰队出航,就仿佛是送亲人出行一样。

    “报告舰长,各舰队全部回报正常,请求指示!”

    舰队旗舰汉京号舰桥上,作战参谋向正在舰桥上望着军港出神的舰长汇报道。

    “!按照既定航线航行!”

    “是!”

    汉京号舰长刘天皋是不折不扣的海军名门之后,父亲刘步蟾当年和邓世昌曾经并肩作战于黄海,次年在威海海战中阵亡,整个新中国海军,他与海军司令邓浩乾一样,出身名门。两人也是多年旧识,邓浩乾在加入西南海军后,写信力邀这位还在广州海军任职的刘天皋加入西南军,此人也颇有名门之后的风范,再有好友相邀,毅然前往西南,加入了西南海军。

    他曾经自费前往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为孙中山赏识,留在了广东水军中,可惜,民国孱弱,一直碌碌无为,直到加入了西南海军,此人靠着名将之后的坚韧与毅力,又有海军指挥方面的天赋,学习提高很快,很快就由成都号的副舰长,成长为汉京号的舰长。

    每一次出航,他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军舰劈波斩浪地离开军港踏上又一次征程,他都会告诫自己,新中国海军建成不易,将会是百年中国最难得的崛起机会,如果自己抓不住,那么,就会是民族罪人。如今的海军,虽已不似父亲当年那般,面对强敌,连玉石俱焚都做不到,但依然对手重重。

    舰队以20海里的平均经济航速朝琼州海峡方向前进,经过6个多小时的航行后,终于穿过琼州海峡,抵达了第一个预定海域。

    “报告舰长,舰队已经抵达预定海域。刚刚收到湛江军港军舰的无线电波,他们将在三分钟后抵达目前海域。”

    旗舰的作战室中,刘天皋正在和一干参谋商讨上级下发的基本作战方案,海军参谋部下发了基本的作战方案,但实际上的作战指挥行动却要由刘天皋负总责。对于参加过与英国海军、日本海军战斗的刘天皋,舰队指挥经验尤其是新式海军作战经验很过硬。

    从海图上立起身,刘天皋拍了拍军服,向作战参谋点点头,随即说道,“张岷山先生是我南洋华人之楷模,根据海军部指示,理应以一级海军礼仪迎接,执行命令吧!”

    作战舱里的参谋都纷纷抬起了头,眼露精芒,一级海军礼仪,那是迎接友好国家最高元首的礼仪,如今高层将这种礼仪用在接待自己华人身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重视和回归。

    “张岷山先生,我们马上就要抵达预定海域了,按照既定的计划,我们将护送你们到这里,换船后,将有一支兄弟部队送你回汉中群岛。”

    天水号护卫舰上,舰长周兵临走到甲板下,敲响了张岷山父子的住舱,父子四人虽然只是从湛江登船,坐了短短一段距离,但依旧被新中国的新军舰震惊。

    倒不是天水号护卫舰有多么先进,作为这一批次的东川级护卫舰,原本就是对重庆级巡洋舰和桂林级驱逐舰的一种补充。排水量仅仅2100吨,既没有大口径的舰炮,也没有装载一两架水上飞机,只是非常小巧灵活,尤其是采用了国产最新型的,甚至仅仅在东川级护卫舰上进行验证使用的中小型燃气轮机组,航速达到了35节,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依靠它在战时能够配合桂林级驱逐舰对舰队外围水域执行快速反潜、反水雷任务,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防空支援。

    让张岷山父子感到震惊的是,这种军舰虽然看起来不大,远没有荷兰人经常在汉中岛附近开来开去耀武扬威的巡洋舰来的威猛,但它的外形却极其美观,流线型的船身,整洁的舰艇上层建筑,甚至细致到舰艇内部,都不是一般的工艺能造出来的,这点,在南洋打拼了一辈子,自家就拥有工厂的张岷山是非常清楚的。他相信,传闻中的中国海军中,这种新式军舰一定不在少数,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把脚下的天水号放大几倍,就将是一艘颇为壮观的巡洋舰或者战列舰。

    “好,好的,辛苦周舰长,以后有空一定要来南洋看看。”

    张岷山一行人随即跟着中校舰长周兵临除了船舱,登上了甲板,只见一片蔚蓝的大海,此时恰好正午,整个大海显得波光粼粼。

    “父亲,你看……”

    张长江最先发现了水天相接处的景象,放眼望去,只见那海平线位置,渐渐地升起一片岛屿样的东西,隔得远,普通人却无法分辨,周兵临却知道,那是大型军舰的舰岛上层建筑。

    天水号护卫舰的速度很快,远处的景象也越来越近,不时,当见到了前方的完整景象时,张氏父子都不由惊呆了。

    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上,由七八艘远比天水号大得多的军舰组成的舰队横亘在航线前方,虽然隔得还很远,但上面飘扬的黄金龙旗和铁血军旗,已经是清晰入目。

    “这,这是我们的舰队……”

    张岷山哆嗦着手,已五十之龄的他,此时也是止不住老泪纵横,在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人能比他更明白,强大的海军,强大的海权对华人意味着什么。荷兰人、英国人就是仗着他们的海军,纵横驰骋于大洋各处,如今亲眼看到新中国的海军舰队,他如何能不感动,如何能不惊喜。大悲大喜,只有他这个年龄的南洋华人,感受最深刻。

    “呜……”

    正在此时,舰队旗舰汉京号航母已经拉响了震天响的汽笛声,新中国海军继开国大典海上阅兵式后,第二次演习海军一级礼仪。

    只见各舰快速列队,以汉京号为核心,组成了一个标准的海上阅兵阵型,非战斗值班的水兵则鱼贯而出,手持华夏式半自动步枪,列队于甲板两侧,向天水号的观礼方敬礼。

    “鸣炮!!”

    随着旗号官一声令下,苏州号和南宁号重巡洋舰那足足203mm口径的大舰炮,高昂起炮管,斜对长空开火。

    “轰……轰……”

    双发齐鸣,这不是在欢迎某一个人,而是新中国海军在向多灾多难,离开祖国怀抱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华人致以新中国的敬意。

    “苍天有眼啊!!我张岷山就是死了也值啊,爹,您在南洋等着,儿子要让您亲眼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海军,看看我们自己的骄傲……”

    张岷山双腿一屈,先是面向大陆方向拜了三拜,随即转向南洋方向,声泪俱下,男儿泪不轻弹,何况是老人泪,都是动情到了极致。

    南洋,荷兰人口中的大纳土纳岛,华人故老相传的汉中岛,荷兰殖民当局在汉中岛的管理局。

    “卡尔森男爵阁下,这件事情一结束,华狗们的种植园,就将成为我们的共同财产了。”

    一名瘦削的黄皮肤男子,正在卑躬弯腰地用蹩脚的荷兰语向旁边一名正在喝下午茶的西方人谄媚地说着话,而这名金发碧眼的荷兰人,眼睛却盯着草坪上衣着裸露,正在跳着印度尼西亚原始诱惑舞蹈的女人们,一边品着素有“燃烧的葡萄酒”之称的白兰地。

    “纳尼托,你是一位精明的印尼种植园主,应该明白,对于狡猾的华人,不应该抱有一次解决的想法,而应该断掉他们的经济来源,让他们失去种植园,成为种植园的雇工是最正确的做法。而这次兴起于雅加达的华人事件,给了我们最好的机会,是一次顺风船。踏上它,向你嫉恨多时的华人们开炮吧。失去了种植园和工厂,第二步再对华人经商收取特别税……哈哈,美妙的生活,将不会再有华人这些经济蠹虫的参与。”

    “尊敬的卡尔森男爵阁下,您说的太对了,我会将他们手中的种植园全部夺过来的,大纳土纳岛,将是我和您的天下。”

    猥琐的印尼人纳尼托阴笑道,似乎已经看到了华人的悲惨场景。

    “爹,这是大哥刚刚发回来的密电。”

    张岳山拿着一封电报,急匆匆地冲进了张家后院,找到了正在那里看黄历的老父亲张朝忠。

    “呃?快给我看看。”

    老人一把抢过电报,迫不及待地看起来,电报上的字不多,很简单:儿一切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