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人是奋斗了一辈子,倾轧算计了一辈子才爬到元首的位置,自然恋栈多多,而张蜀生不同,以他的身体素质,怕是活上两三百岁都没问题,这样的结果,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老老实实地当元首,而会把目标定的很高。

    不然,岂不是浪费了梦想机,浪费了这亿亿万人中无一的机会。

    这千种专属兑换列表中,东西之多,物品之全,让张蜀生应接不暇,长期的坚持与努力,在换来成立新中国,出任元首的同时,也让他收获了更多东西。

    “主人,在国家系统以后,专属兑换和自由兑换的物品,都得到了极大提高,比如图纸方面,您将能够兑换到详细到连一颗螺丝钉都给您标注清楚的足够二战使用的坦克图纸,您也能兑换到详细到连每一颗铆钉的分布都清晰异常的轰炸机图纸,这绝大部分自由兑换的物品,都将帮助您完成接下来的大战。而且,您还可以在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兑换星际战舰……”

    小屁孩见张蜀生在那里观看自由兑换的物品列表,啰啰嗦嗦地多嘴说道。

    “什么?你说什么?停!!”

    张蜀生大惊,听到了让他全身一抽的话。

    “尊敬的主人,我刚说到发动机方面……”

    “不对,我好像听到你说星际战舰??”

    “噢,尊敬的主人,您真是英明,我刚刚说到了它。”小屁孩手舞足蹈,指着天空,形容道:“很大,很大的的小河系内战舰,您将可以兑换,它们是一级科技文明在进入宇宙文明初期时的产物,能够在小河系内航行。只要您有足够多的能量单位,您就可以兑换一艘,甚至是一百艘,一千艘。”

    “那现在能兑换码?”张蜀生迫切地问道。

    “不能。一艘低级的河系内战舰,它需要100万点能量单位。”

    “……”

    张蜀生无语了,原本还以为国家级系统开放后奖励的50万能量单位已经很多了,但却只能兑换半艘河系内战舰,顾名思义,估计就是只能在太阳系内驰骋的河系战舰。

    太遥远了,估计自己要打到美国,把所有欧洲国家都揍趴下后,才能存够能量单位,兑换一艘。

    “不过主人,如果您能提供足够的现实能量,在不久的将来,也是可以用国家系统的梦想机制造功能,制造这种河系内战舰。根据我的推测,如果在不影响文明发展,不影响梦想机升级的前提下,您可以在征服整个欧洲,打败美国人后,开始用那些金属与矿物、石油与其他资源等来通过梦想机制造这种初级文明的战舰。”

    原来如此,张蜀生算是明白了,梦想机并没有给他捷径,如果让他现在就兑换一艘小河系内战舰,或许他可以凭借这艘逆天战舰直接打败许多对手,但是,这样的后果是,文明成就受损,文明发展历程不完整,梦想机无法升级,导致自己成为一个可耻的失败者。

    还是算了,忍忍,等到了以后,全球布武的时候,再来考虑这个小河系内战舰的事情吧,自己终究是要兑换的。自己不可能永远依靠华夏民族缓慢地发展科技。

    他已经决定了,这一次国家系统的能量,他将主要用来制造一大批高科技机械设备和仪器,兑换一批最详细的而且能够用的上的科技图纸,只有将整个民族的科技水平快速提高上去后,才能实现后续的梦想。

    试想,等到自己带领中华民族全球布武的时候,科技高速发展,还能集中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来制造战舰,那时候,将是一派华夏江山全球红的景象。

    不过他也清楚,自己还需要一步步地前进,不然,别说梦想无法实现,文明任务无法完成,估计自己还将碌碌无为,失去了将整个中华民族送入宇宙文明的绝好机会。

    将梦想发散到无限远,同时将每一步都走好,这才是张蜀生的为人准则。

    “恭喜主人,您看需要小的效劳吗?来点啥的?”

    带着船长帽的小屁孩,犹如搞推销的猥琐儿童一样,屁颠颠搓着小手,准备大爽一把,帮张蜀生兑换一点啥。

    张蜀生忍住笑,这小屁孩真是搞笑,不过想想也是,该兑换点什么东西了。

    于是,张蜀生很臭屁的,忍着巨大的心痛,犹如在菜市场买白菜,点青菜一般,大气地说道,

    “小二,给我来一颗专属兑换序列的高级体质改造药,一颗高级智力开发药,一台梦想一号机甲,一台初型超级电脑。”

    面对琳琅满目,多达上千种的专属兑换物品,多达数万种的自由兑换物品,张蜀生咬咬牙,挣扎良久才选定了四样兑换物品。更多的能量单位要为整个国家服务,为整个种族的文明进步服务,这四样物品已经是他最大的奢侈了。

    “尊敬的主人,很乐意为您服务。”

    小屁孩手一抓,掏出一个遥控器,在上面一点,一阵光芒过后,屋中出现了四样东西,正是两样药品和机甲,以及一台初型超级电脑。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向西北进军() 
6月的汉京,是鲜花和鞭炮的海洋。新中国成立的喜悦,犹如春风吹遍了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除了一处地方。

    汉京郊外,长江江边,华夏军校的新校址。

    在建国后,张蜀生下令将华夏军校搬迁到了汉京,而其他相当数量的军校则依旧留在了西南。由于是新政府的起家之地,相比于其他地方,各种院校建设要早得多,包括军校在内的各大院校,已经领先了全国相当一步。如果不是为了将这个华人最高军事学府带在身边,亲任校长,张蜀生甚至想把它一直放在东川。

    比如校址在宜宾的中国陆军大学(原仅次于华夏军校之西南陆军学院)、第一侦察兵学院,成都的中国空军大学和装甲兵指挥大学,绵阳的中国通信学院,重庆的中国炮兵指挥学院,昆明的人民军队后勤学院、中国工程兵学院、第二侦察兵学院,东川区的西南第二陆军大学,地处桂林的广西陆军大学(西南政府时期重建的广西陆军讲武堂),防城港的中国海军大学,贵阳的侦察兵第二学院等等一大批军事院校,这还不包括一些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军事院校。

    15年的建设成就,西南在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已经超过全国其他地方相当一大步,为了在将来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张蜀生特别指示各地政府要抓好教育,搞好科研生产,注意发展区域经济,从而在领先优势上继续走强。

    有西南大学在内的众多重点高校在,张蜀生对西南的教育很放心,只要当地政府不走错路,就是按部就班地发展教育、交通、科技、经济,也能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这鬼天气真个愁人。”

    华夏军校第三宿舍区5号栋宿舍楼,这里住的是华夏军校第三十期新学员。一名穿着军服,佩戴着学员徽章的学员,正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出神。习惯性地伸手去外衣荷包掏烟,却才想起这里是军校,而不是以前的部队了,烟是不许抽的。

    这名学员的年纪已经三十好几了,却还在华夏军校待着。

    “我说陈诚同志,你还真是心情不错啊。”站在窗前的人,回头对正坐在床边看书的一名同样年纪不小的学院喊道,言辞中有些戏谑,居然用上了同志的称呼。

    陈诚,对了,那坐在床前埋头看书,做笔记的人,不是那位叱咤津京战场的原国民党中将陈诚又是谁。

    “恩伯,这书上的东西可比以前我们学校里的那些教材,强了百倍。你不妨拿去看看。”陈诚对汤恩伯嘴里的同志二字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认为新政府的喊法是正确的,同志,什么是同志,就是有共同志向,实现中华复兴的共同伟大志向。他倒希望其他人如此喊他,现在不是党国时期了,思想如汤恩伯一般,是难以进步的。

    小心地翻过书页,上面却是写着“论战壕防御与突破”。

    “有什么好看的,图书馆里一大堆,不见得稀罕。”汤恩伯心头有事,挥挥手不在意。“辞修,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心他们会找借口让我们无法通过考试吗?你看看这几天的训练,简直不是人过的,新学员军训就这样搞,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一想到要在华夏军校这个鬼地方待一年的时间,汤恩伯就浑身不舒服。自己不是新兵蛋子,更不是连战场都没上过的新考生,自己是曾经的党国中将,那张蜀生也敢如此对待,简直是令人气愤。

    “正是因为图书馆里面,这种军事教材比比皆是,才证明新政府缔造的人民军队在理论知识上就远远超过了曾经的党国,军校这一步我们就输了,又何谈上战场之后呢。”陈诚摇摇头,“你呀,也别把自己当中将,放平心态,考过了,新政府对我们这些国民党老将想来也有一些安排。”

    陈诚没有告诉汤恩伯的是,之前已经有人找他谈过话了,对一些人民军队重点关注的原国民党将领,新政府是区别对待的,基本在一年学习后通过考试就能被任命新军职。像他这样的抗日名将和党国中将,自然会被安抚好,至于汤恩伯,待遇自然就不同了。

    “哼,我党国将校数百人,且看他张蜀生敢如何,莫非还敢撵我们回家抱孩子。”

    “荩忱回来了。”陈诚不管汤恩伯如何,却见到张自忠推门走进来,手中拎着三壶开水。曾经的一师之长如今也自己动手,和其他第三十期的华夏军校学员一样打水。

    “老陈,我也借了一本书。论敌后渗透作战。”张自忠手一扬,却是从身上的学员包里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哦?这本好像是游击战类的教材,怎么你这个老师长也对打游击感兴趣了?”陈诚抚掌笑道。

    “嗬呵,听说东北出了个‘游击司令’瞿忠义,打的很不错,零敲碎打的,一年多时间干掉了好几千鬼子。”张自忠和陈诚、汤恩伯二人不同,军事方面的东西,更多的是在部队上积累的,说到理论知识就欠缺了。住到一个宿舍后,他倒是和陈诚打得火热,两人在新学员军训之余,都爱钻华夏军校那偌大的图书馆。和他们一样嗜好的原国民党将领不在少数,当然,像汤恩伯这种嗤之以鼻,不愿学习,对新政府偶有怨言的也不少。

    所以,人与人的命运,在平时的行事细节与对事态度中就决定了。

    “甚是无趣。”汤恩伯回头看了眼,陈诚和张自忠二人居然研究起那本敌后渗透作战来了,不由嗤之以鼻,转身去看窗外的雨,不再管二人。

    “咚咚咚……”

    不时,一阵敲门声响起。

    “长官!”

    张自忠起身去开门,却看到一名军校警卫和自己的教官站在门口,当下一并脚,敬了个新军队的齐眉军礼,以前在国民党时的平胸军礼倒是改了。陈诚与汤恩伯二人闻言也唰的一下站起来,立正敬礼,这是军校的规定。

    教官与警卫都敬了一个礼,随即,教官对警卫说,“这就是第三十期学员,张自忠同志。”

    “张自忠同志,请你跟我去一趟校长办公室。”

    “是。”

    三人刚走,汤恩伯就狐疑起来了,“辞修,你说这张自忠不会是走狗屎运了吧?校长办公室?不就是张蜀生在军校的办公室吗?难道张蜀生来军校了?”

    “不知道。”陈诚摇摇头,不过却提醒道,“恩伯,你最好是对张主席尊重一些,虽然他本人可能不在意,但如今是新政府了,小心被人告了黑状,对你不利。”

    如果不是看在曾经是同侪的份上,陈诚是不会提醒他的。

    “谁爱告告去,我倒看他能把我怎么。”汤恩伯嘴里如此说,但目光却小心看了看门外,随后作势顺带把门关上了。

    陈诚摇摇头,并不多说什么,心里却是暗道,许多如汤恩伯一般的人,还自恃自己曾经是党国中将,却不知道如今改朝换代,早已不是当年那一套可以走遍天下的时候。如华夏军校,半年招生一次,招生人数并不多,并且严格控制‘准入’与‘毕业’两大环节,造成了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无法毕业,从而只能黯然离开,回到原所属部队,或者入伍成为一名没有授衔的士官。

    成王败寇,说好听点,自己这些人是被新政府‘收编’,说难听点,是缴械投降。他倒不认为新政府对*将领的安排有失偏颇,从和许多西南中高级将领的接触,他发现,两军的军事素质确实相差极大,单纯的军事生涯积累的经验,已经不足以应付今后的战争了。

    他也不是哥迂腐和清高的人,能当个师长团长最好,不能也没什么大不了,本着一颗爱国之心去做,就算只当个连长营长,他还不信新政府会阻挡这批真正有心报国之人的升迁之路。

    不过,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许多的原国民党将领,最后的下场只能说凄然离开,因为那时候,不是新政府背信弃义,而是他们自己不合格。

    “报告。”

    “进来。”

    张自忠走到校长办公室门口,接受了警卫的检查后,这才整了整自己的学员制服,上前敲门。

    这里是张蜀生在华夏军校的校长办公室,从西南建校开始,军校的校长自始至终只有一人,那就是张蜀生,无论是西南蹒跚起步还是如今建立了新中国,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开这个位置,有些东西,自己不能放手,这是原则。

    虽然他不经常在,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栋独幢小楼是校长的办公室,据不少人说,一两个月的总能见到张主席在阳台上眺望远处的长江水,也能听说某某表现优异的学员受到了校长的亲自召见。

    曾经面对日本鬼子都没觉得紧张过的张自忠,忽然在敲门后,对面传来应答的那一瞬间,不禁全身气血上涌,很奇怪的感觉,以前见到国民党党国高官时从未有这种感觉。

    推门而入,一个简单的办公室,左侧是一个偌大的地球仪,直径足有一米多,上面是一副完整的世界地图。右侧有一个大书架,上面放了许多军事教科书,陆海空方面的着作都有。除此之外,就是中间靠墙位置有一张办公桌,座位后面墙上是国旗与军旗交织摆放,两侧写着一副联字“铁血丹心,精忠报国”

    桌子后面正坐着张蜀生,他每个月都会抽出一天时间来军校,见一见学生。身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的穿着打扮却透着一股干练,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精猛干练,身着一件黑色的‘西南装’,类似以前的中山装却又不同,更简约却又肃穆。

    “主席!第三十期步兵指挥科学员张自忠向您报到。”

    “荩忱来了,不错,不错。”

    张蜀生合上手中正在查看的文件,示意张自忠坐下,后者却是退后一步不坐。

    “荩忱的老家山东临清,我可是去过的,小天津的称谓算是名不虚传。”

    “校长过奖了,小地方拿不上台面的。”张自忠腼腼笑道。

    张蜀生见他还是有些放不开,也就笑道:“荩忱,不要紧张嘛,在这里,我不是主席,你也不是以前的将军。你是学员,我是校长,关系就这么简单。”

    “是,校长。”张自忠并腿立正道,总算是放开了一些,他原本就是铁骨铮铮的硬汉,有些紧张不过是敬张蜀生,如今把他当成校长,反而少了些顾忌。

    “对学校的安排,还习惯吧?”

    “报告校长,自忠非常习惯,虽然还没有正式开课,但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张自忠如实说道,这也是他心里话。

    “你也是西北军一员老将了,对你的指挥能力与军事作风,我是很信得过的。至于新政府对你们的统一安排,也是出于大局考虑,你不要有什么负担。”张蜀生说道。

    “多谢校长厚爱。”

    两人又闲谈了两句,从张自忠进门到现在前后差不多五分钟,这对于两人来说,时间都不短了。见时机差不多了,张蜀生拿起桌上的文件,作势递给他,“来,这里有一份文件,你看看。”

    “是。校长。”

    张自忠上前接过文件,打开一看,发现居然是一份陆军参谋部拟定的作战计划。“校长,学生目前没有军职在身,这……”

    张蜀生挥挥手,示意他看,张自忠这才打开看起来。

    这份作战计划只是草案,篇幅并不长,但却看的张自忠心中疑惑不已。

    这是一份关于‘人民军进驻西北’的计划。

    就在三天前,西北剩下的马氏二人与新政府正式达成和谈协议,愿意无条件放下武器,接受新政府改编。宁夏,甘肃,青海三地,正式宣布回到新政府的怀抱。而下场最惨的马步芳由于在解放战争中被杨虎城智擒,结局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继西北三省全面无条件投降后,全国的目光都放到了最后的两个地方,西藏和新疆。

    新疆方面,盛世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