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南军有一种气势,山西不能敌。”

    良久,阎锡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到了他这种地步,见微知着,已经从这支小部队身上看到了很多东西。看来,一直以来,报纸上的报道并不失实,西南确实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

    “稍息,立正!”

    少校列队完毕后,跑步走向阎锡山等人面前,高声道,“西南人民军空军203地勤部队奉命抵达北飞机场。”

    “欢迎,欢迎,西南矢志抗日,乃是中华之幸事。鄙人阎锡山,代表山西父老乡亲欢迎西南军的抵达。”

    阎锡山清楚,这里离西南太远了,张蜀生想要将部队投送到北方,只有从某个地方进行周转。在南京来电后,他才知道对方会通过飞机运送一批先头部队北上,随后大部队将从年初刚刚开通的川陕公路,经陕西进入山西,在太原登上正太火车线进入河北境内。

    随后的交接仪式比较简单,北飞机场对于阎锡山来说,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全国瞩目之下,将机场借给西南军使用反而做个顺水人情。毕竟,一旦日军侵入平津,进犯河北一带,他的山西也危在旦夕。对于抗日,他也在准备,不过,他的准备更限于防守山西,拱卫平津一带暂时是不敢想的。对于北飞机场,他仅仅派驻了一个营的“保卫部队”进行看护,只要西南的兵不向山西进攻,随他们的飞机怎么飞。

    西南的空军地勤和工兵人员抵达机场后,迅速展开工作,先是将飞机上载运的几样重点设备卸下来,因为没有重型搬运机械,他们只能肩挑背抬地讲沉重的通信和指挥设备搬到了机场唯一的两层旧楼上。而一些如气象设备、指示灯、信号灯在内的机场专用的设备也被陆续安放好。

    接下来,当第二架zh—31式运输机降落后,一批非常重要的速凝水泥被卸下来。年久失修的老旧跑道,不少地方已经凹凸不平了,需要进行紧急修补。虽然这种先进的zh—31式运输机号称能在草坪上降落,但那是在非频繁降落的情况下。修补跑道,紧急铺设停机坪等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第三天早上,当起飞降落了十来架次的飞机后,北飞机场终于具备了大机群起落条件。

    成都,双流军用机场。

    “同志们,作为第一批北上的西南人民军,你们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联合抗日的局面,将从你们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开始。

    这个时候,大敌当前,政治分歧,地域分歧,民族分歧统统都必须放下,一致抗日,阻止日人的侵略势头才是当前之大事。以整个民族为国家,以大家之力保大家之国。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被人破坏掉。古有杀倭之戚继光将军,今天也会有灭寇之西南铁血军人。民族存亡,种族安全都是需要用你们手中的钢枪来保卫的。

    对于即将来临的战斗,我对你们充满了期待。希望你们以保家卫国,驱逐日寇为宗旨,守土安民,保家卫国。”

    机场广场上,张蜀生一身戎装站在校阅台上,慷慨激昂地讲出这番简短的话,他知道,对于这些即将登机赶赴北方的战士,无须多言,他们已经杀气凛然。

    陈军等第三师军政长官通通在场,最先开拔前往北方的是戴安澜团,尚未满编的第三团有将近4000人。每一个战士都紧握着手中的中华式半自动步枪甚至是26年式冲锋枪。每个人的携带并不多,战术包里面放着足够一场战斗使用的弹匣。

    除此之外,每人都带着西南特有的战场急救包,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急救包对于止血、抑制伤口恶化有奇效,被每一个士兵视为保命的东西。

    “授旗仪式开始!!”

    随着军令官的命令下达,第三团团长戴安澜快步跑上校阅台,向张蜀生立正敬礼。“报告总长,主力第三师第三团团长戴安澜向您报到!”

    对于这个戴安澜,张蜀生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不论是他原本历史上的表现还是在如今的表现,都堪称西南军人的楷模,从军令官手中接过一面旗帜,双手递给戴安澜,“照说授旗仪式应该在战斗胜利后才会举行,但是,我对你们充满信心,这次一定会表现得让四万万国人满意。这是一面铁血旗帜,三团是先锋,就让它飘扬在平津前线吧。”

    “是!”戴安澜激动地接过旗帜,向着下面的第三团战士们,一下抖开,只见鲜红的红旗上面,写着‘铁血团’三个字。

    “旗在人在,死战沙场!”

    下方的三团战士们也群情激动,高声齐吼道:““旗在人在,死战沙场!”

    仪式完毕,陈军走到部队前方,大喝一声:“全体都有,稍息,立正。第三师第三团,开始登机!!”

    偌大的成都双流军用机场是在收复成都后就开始修建的,当时考虑到以后收复陕西或者大西北都需要这里作为重点机场,所以设备完善,机场建造水平绝对的中国第一流,和昆明机场,广州宝安机场,广西防城港边防机场等是一个等级。

    跑道上早已停好了三架zh—31型运输机,后机舱门大打开,只等铁血男儿们登机。第三团的士兵很快分成一个个连队,三个连队最先登机,其余的连队则跑向停在停机坪的运输机,鱼贯登机。

    “塔台,编号01请求起飞。”

    “同意起飞!”

    得到起飞命令后,跑道上的当先的一架飞机开始滑动,发动机逐渐启动,螺旋桨转动起来,随即速度越来越快,接着发动机的响声越来越大,飞行员一拉操纵杆,飞机在滑行了几百米距离后,微微抬头离开地面,迅速冲入空中。

    戴安澜是第一批登机的人,望着舷窗外的天空和下方的苍茫大地,他不由产生一种祖国大好河山的感觉。对于这次出征平津,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

    三个小时不到的航程,飞机很快就抵达了太原上空,降落在了北飞机场。

    5月3日,日军巩固了天津局势后,迅速向廊坊方向发起了猛烈进攻,这里是由陈诚第18路军的19师在防守。和第18师相比,这个第19师虽然不是最开始整编的几个中央精锐师,但绝对不是之前的国民党军队能比。

    部队清一色装备英国人授权生产的李恩菲尔德式步枪,配备了南京兵工厂生产的新式手雷,迫击炮和重机枪的配置水平也达到了日军常备师团的水平。就算在曾经最让中国人吃亏的火炮上面,蒋介石也为这十几个主力中央精锐师配置了清一色的105mm新式火炮。可惜,这种火炮的的炮管工厂还在建造,炮用钢的工厂也在合肥一带建造中,第18师和第19师使用的是英国人库存的货色,但和日军比起来,起码也是伯仲之间。

    总得来说,驻防廊坊的第十九师绝对不是以前的软脚虾国民党部队,营团级主官都是黄埔军校或者保定军校等地方毕业的现代军事人才,因为潜在内在的原因,蒋介石对于这些精锐师的训练非常上心,部队里清一色的法国陆军教官,制式化的装备,制式化的训练,让这批蒋介石的王牌部队有了和西南勉强一战的水平。也算是这些年内战阴云下蒋介石最大的依仗了。

    5月4日,日军对廊坊的第18师驻地发起了全面进攻,第十八师在师长蔡庭广的指挥下,在暂时缺乏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与发起进攻的日军第十六师团爆发了剧烈战斗。

    5月6日傍晚,陈军和戴安澜与第三师的参谋长高枫(华夏军校毕业,历任原民团第二旅二团副团长,卫戍师第八师副师长)乘特派飞机抵达北平南苑机场,受到了陈诚的迎接。

    “欢迎欢迎啊。陈师长,高参谋长,戴团长,对于几位,辞修都是久仰大名啊,贵军能够率部北上驰援,高义堪比古人。”

    南苑机场,陈诚为首的第十八路军高级军官到场迎接‘第十九路军第三团团长戴安澜’,对于双方间的政治分歧,陈诚似乎一点也没有觉悟,反而和戴安澜这个比他低了几级的团长热情起来。

    “陈军长客气了,鄙人不过是军中卒子,怎么能劳烦陈军长牵挂。如今抗战形势紧迫,我们还是先去开作战会议吧。”对于战事吃紧的情况下,陈诚还到机场来迎接自己,陈军非但没有感觉到荣幸,反而觉得有些不舒服。他也清楚,这不怪陈诚,因为这种事情是国民党军内的作风。

    “好,当然,当然。贵军两日即到,有些事情还是先定下来为好。”

    当晚,第十八路军与第十九路军联席作战会议在北平举行,仿佛廊坊的炮声近在咫尺一般,偶尔落下来的日军空袭炸弹,都让陈军与高枫、戴安澜等人感到了大战前的气氛。

    整个北平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恐慌,就算有保安司令部的士兵们维持秩序,也有陷入更大恐慌的地步。

    日军的空袭也渐渐地越过廊坊,向北平这座古城袭来。

    陈诚走到巨大的作战地图面前,神色凝重地对刚刚抵达的陈军、戴安澜对人介绍道:“目前形势非常严峻,面对日军的常备第十六师团,第十九师虽然艰苦作战,但已经露出了败相。而火线上也已经出现了日军第十四师团的番号,预计他们将在很快的时间内,投入这第二个师团参加廊坊战斗。

    他们的第三个师团则动向不明。根据预测,极有可能对第十九师形成包围歼灭的态势,所以,就算你们第十九路军赶不上,我们也要在明天对廊坊进行支援。”

    “三个日军师团,第十九师的麻烦大了。”

    陈军紧紧皱眉,如果万一第十九师被日军优先吃掉,北平很可能被日军顺势吃掉。

    对于国民党的第十九师,他还是清楚的,说不能打仗,战前怯敌都不客观,最客观的问题,应该是日军的师团进攻势头太猛了。

    “一天,只需要一天时间,后天早上我的第三团就能加入战斗。”戴安澜噌的一下站起来,愤然说道:“日军太猖獗了,这次一定要打他们一记猛棍。”

第一百五十八章 廊坊阻击战 下() 
廊坊前线,陈军在第十九军军部参谋的带领下,终于见到了第十九师的师长蔡庭广。此时的蔡庭广,一身国民党陆军少将制服已经被硝烟彻底熏黑了,连领章上都是泥土,左脸颊甚至有一道明显的擦痕。手中攒着军帽,嘴里叼着烟,眉头紧蹙地望着阵地上被抬下来的伤员和士兵尸体出神。

    刚刚结束战斗,就算是这些刚才还在勇敢战斗的男儿,除了没有痛晕过去的,也忍不住呻…吟起来,不少人身上都缺了一两样东西,幸好不是头腹部穿孔带洞,那样的就直接交代在阵地上了。

    “动作快点,把他们送到后面的医院去。”蔡庭广几步上去,帮着将一个被弹片割断了左腿的重伤士兵台上担架,送往后方。都是活生生的男儿,一场战斗下来,死伤惨重。

    火线上还传来零星的枪声,整个廊坊外阵地上空都弥漫着滔天的硝烟,不少地方都能见到燃烧的树木和建筑,满地疮痍,一股强烈的混合着血腥味、火烤肉以及硝烟味的刺鼻怪味让初临战场的人难以忍受。

    第十九师刚刚打退了日军第十六师团一次猛烈进攻。

    一名正在整理阵亡士兵遗物的十九师士兵引起了陈军的注意力,那死去的士兵蜷缩在战壕里,额头被弹片掀飞,怀里紧紧的抱着一枝步枪和一个竹筒。

    陈军走过去先是向这位战死的勇士敬了一个跨越政治分歧的军礼,随即俯下身,捡起了他怀里的竹筒。擦去上面还没有完全干涸的血迹,竹筒上居然刻着两行字。

    “终有一天将我们的青天白日旗飘扬在富士山顶!!!”

    震撼!极度的震撼。陈军狠狠地闭眼,那两行竖写的字犹如一把尖刀刺入他的心中。百战虽死却无上光荣。这样一个小兵却有如此滔天的志向,不得不说泱泱中华铁骨多,谁敢说我中华男儿无奇志。

    这时蔡庭广与高枫、戴安澜等人也走了过来,看到了陈军手中的竹筒,尽皆默然,一众高级将校军官,齐齐地取下了军帽,稍息立正,用自己最端正的军礼送了这位勇士最后一程。

    “蔡将军,我想替这位铁骨铮铮的好男儿收藏这个竹筒,不知道可不可以。”

    蔡庭广微微为难,“抗战身死,按规定这些为国捐躯男儿的遗物是要留给他们的亲人认领的。”

    陈军:“我想有朝一日如果登上日本,将会完成这名勇士的心愿。还请蔡将军格外开恩,他日战争胜利后,我一定亲自将它送回这位勇士的家人手中。”

    蔡庭广默许的点点头,打到日本吗?至少以*的实力是不能想了,就是不知道

    “蔡将军,这位是联合抗日西南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第三师师长陈军少将。这位是第三师参谋长高枫上校,这位是第三师三团团长戴安澜中校。”参谋为几人做了简单介绍。

    或许刚才的事让蔡庭广对陈军印象不错,扔掉烟头和三人握了握手。他倒是有些意外,这里可是第一火线,这些西南第十九路军的高级指挥官原来也是不怕死的。“去后面掩体说吧,不然一发炮弹下来,两路抗日大军就少一堆指挥官喽。”

    和初见时的漠然不同,蔡庭广居然是一个较为善谈的人,招呼几人回到了靠后一些的临时指挥掩体中。

    几人刚钻进低矮的防空掩体,将零星的枪声抛在了身后,就有一个通信参谋拿着电报来向蔡庭广报告。他只是扫了一眼,便露出了喜色,右拳狠狠地拍在电报上,“真是太好了,这下不用每天光挨日本人的飞机炸了。”

    见几人有些不解,蔡庭广也不管什么军事机密,进入他的临时办公小间,摇了摇电报说,示意几人挤着坐坐,“是一个好消息,两个中队的飞机将会北上来支援。”

    在‘五一合作’的抗战会谈中,关于西南派遣空军参战的条款最终也没有通过,蒋介石最后只答应西南动用有限陆军北上抗日。而作为合作的补充,蒋介石答应自行派遣空军北上。陈军对于五一合作的事情还是清楚的,蒋介石这时候也没有含糊,两个中队40多架飞机的来到,将会极大地减轻津京战场的空中压力。

    “有了空军,我们和日军还是有一拼之力。我手下的第三团将在明天早上抵达北平,第三师主力将在一周内抵达。”陈军简单地介绍了下第三师的北上情况。

    或许别的*将领会看不起西南军的一个团,但恰好蔡庭广在南边时就对西南军了解很多,知道他们的一个团最起码也有*一个师的战斗力,欣慰地点点头,“这就好,日军的进攻势头太猛了,根据情报显示,日军的三个师团已经全部登陆完毕,很可能在这两天发动对第十九师的歼灭战。我和手下的兄弟们倒不怕死,赔进去第十八师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这平津大地,要紧的是锦州的几十万东北军。”

    对于蔡庭广能够有这样的远见,陈军还是很佩服的,身为中央师的师长,此人不是庸才,掏出自己的烟盒,挑出一根中华烟递给他,“我的第三师也不是怯战之辈,要死大家一起死,要不就等到援军,给日本人来一场狠的。两大民族的碰撞,死伤难免,如果能够换来国泰民安,第三师就算死完了,我陈军给他们陪葬。”

    蔡庭广一拳捶在桌子上,恨声道,“我第十九师万条汉子就算死完了,也不能让日本人好过。老子早就想北上抗日了,没想到在这里和日本人对上了。只需要坚持两天,山东境内的一个甲等师,河北正定的一个乙等师也将驰援这里,明天下午就能到。”

    对于蒋介石的调兵遣将,陈军也听陈诚通报了一下,日军的三个师团是大编制,三个常备师团,每个都有两万多人的人马,三个师团组成的进攻势头任蒋介石远在南京也彻底被震动了。

    先不说日军后续可能的增兵计划,光是三个师团已经达到了东北锦州战役开始时的规模,东北军近十个师驻防锦州第一线,在拥有坚固工事防守的情况下还损失惨重,平津一带无险可守,更只有简单的阵地,如果不调集重兵,平津一带及附近地区估计全要丢给日本人。

    这和原本蒋介石预计中最多只有一个多师团的日军规模,天差地别。事后他一方面撤换了负责日本方向情报的中央特科负责人,一方面紧急调兵遣将,从河北与山东两地调派第一批驰援陆军和空军。

    同时,还有一个师的中央师和一个师的甲等师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分批登车北上。

    一场会战正在慢慢酝酿中,前提是国民党第十八路军和西南先期抵达的部队能够挡下日军的进攻势头,确保至少一个月内不丢掉北平,不然,会战的意义就不大了。

    虽然不知道蒋介石究竟准备调集多少兵力进行这场极可能发生的会战,陈军也只能选择相信这个南京的委员长,毕竟,西南太远,如果蒋介石再消极抗战,那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