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强国-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众人都在沉思,张蜀生敲了敲桌子,说道,“对于蒋参谋长的看法,我是完全同意的,张学良寄希望于国民党,并没有将捉襟见肘的兵力布置于平津一带,仅有一个象征性的新兵师。张学良的做法也是迫于无奈,他选择主动退出,等于是在向蒋介石换取支持他抗战。现在的问题是,张学良事实上退出平津一带,交给陈诚去驻防,那么这个第18师和新近增援的第九师能不能守住平津,能不能顶住日军三个师团外加海空力量组成的登陆作战将是一个决定华北命运的问题。

    我和大家的看法都差不多,两个师的所谓国民党中央精锐师,抵挡住三个日军师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必须对即将来临的严峻抗战形势作出一个布局,不然,到时候不只蒋介石会手忙脚乱,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麻烦。”

    吴铁军点点头,这位陆军部部长也充满了担忧,“蒋介石看来也得到了日军可能在天津登陆的消息,但是他低估了日军的作战决心,又高估了三国对他的联合支持。可以预见的是,一旦爆发平津大战,国民党肯定将不敌,从而退后死守山东河南一线,因为在这一带,他们能够迅速调集精锐部队补防。但是,对于内蒙古,河北,山西一带则可能会出现不敢言之结局。”

    会议经过反复讨论,包括张蜀生在内的众人还是倾向于北上抗日,但是临时进攻山西,打通北上通道显然来不及了,而且,交通不畅也将极大地限制西南军的后勤运输,至少一些重型武器的运输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张蜀生:“我们绝不能坐山观虎斗,政治上的胜利如果需要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国人性命来换的话,我宁愿将统一的时间推迟一两年。所以,我宣布西南军从即日起进入临战准备,做好开拔北上抗日的各项前期工作!!另外,会议结束后,李宗仁部长留一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津战役() 
四月下旬,东北各地哀鸿遍野!

    日人占据锦州以北各地后,制造了许多令人发指的血案,除了早前的沈阳屠杀外,还有哈尔滨三一七惨案,吉林前山庄屠村血案,四平矿山血案……

    一系列惨案终于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明白了日本人的残忍和可怕,全国各地的报纸,几乎三天两头就有关于东北的惨案报道,有一些爱国记者甚至深入敌占区去采访,其中西南日报的两位记者更是得到了日军这些反人类罪行的铁证,一系列照片记录了哈尔滨惨案的过程。

    整个民族都在悲恸,整个民族都在怒吼,举国上下,抗战的声音此起彼伏,每天都有许多大学生和工人在国民党南京政府门前请愿,要求国民政府调集更多部队北上抗日。

    然而,国民党只是象征性宣布调集了第九师北上,对于更多的军事调动则以军事机密为由拒绝透露,只是承诺会有更大规模的抗战行动,国民政府不会坐视东北问题云云。

    长达两个多月的鏖战,整个锦州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而在西南军官的反复告诫下,张学良更是坚持死守锦州,边打边修,此时的锦州城外,工事遍地,日军今天炸掉一个机枪堡垒,第二天就能重修一个。整个东北军在这两个多月的作战中,已经达到了吓人的六万多人的伤亡,这还是因为军队越战越猛,不要死的东北军士兵们在战争中飞速成长。不少东北军连队已经完成了兵员淘换,一个又一个的基层连队,都被新兵补充上来了。

    而日军也不好过,付出了近三万人的伤亡之后,再也无力发起大规模进攻。

    在这场锦州会战中,除了死伤惨重外,作战物资的损失也是巨大无比。每天都有火车或者汽车冒着战火将物资送到锦州一带,因为城内的火车站已经被炸毁了,火车甚至只能停靠在西南工兵构建的临时野外车站卸货,然后被东北军官兵们用马拉车载地带进锦州。

    不得不说,蒋介石虽然暂时没有派遣部队直接参战,但在支持张学良抗战上,动作也是越来越大。枪械大炮弹药这些物资,随着南京等地的军工厂不断提高产能,加上东北军自己在平津一带的军工厂,已经能够支援东北军作战。而蒋介石最大的贡献应该是接受西南的主张,西南自治政府、国民政府、张学良三方筹款,采取西南出一份的办法,在西南购买了一批折价的歼—1式战机。

    不得不说,宁锦防线这个时候还没攻破和这一批六十多架的歼—1式战斗机有巨大的关系。

    那还是在西南军队攻打香港时,张蜀生为了回击一些国内非议,下令主动联络南京与张学良,积极促成了这次购机行动。打开军火储备仓库,将这一批原本要卖给南美国家智利的换代飞机折价卖给张学良,借此来表示西南的全面抗战决心。

    不过令人可惜的是,蒋介石坚决反对让西南的飞行员驾驶这批战机,而西南也不同意让国民党的飞行员驾驶这批战机,最终的结果是由东北军飞行员和华侨志愿兵飞行员负责驾驶。

    第一次空战就给张学良带来了巨大的惊喜。3月21日,日军的航母特混编队最后一次起飞战机空袭锦州,被东北军的海岸侦察兵发现后,迅速通报了指挥中心。歼一式战机编队第一次参加实战。

    那一日,锦州上空上演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空战,日军的近五十架战机遭到了从几个野战机场起飞的东北军歼一式战机编队三十多架战机的阻击。

    只是刚刚遭遇,西南的歼一式战机就占据了上风,虽然日军的飞行员战术素养更高,但飞机的整体水平却远不如西南十来年前的歼一式战机,这种经典的以二战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为模板改型的战机,虽然作战性能不如bf109,但却胜在廉价和易于制造。比起日军普遍装备的落后中岛九一式战斗机和川崎九二式战斗机来说,先进了至少一代。而且,日军的来犯机群主要是以轰炸机为主,两个多月的空袭,已经击落了东北军所有的飞机,这让他们有恃无恐。

    大意的日军再次尝到了巨大的失败。

    持续半个小时的空战中,最先被击落的是日军笨重、落后的老式舰载轰炸机,在东北军忽然出现的新式战机编队面前,就算东北军飞行员和华侨志愿飞行员的战术素养较低,却依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整个空战中,日军的二十架八七式轰炸机和八八式轰炸机被全数击落,二十多架战斗机最后逃回去的不过十三架。

    日本人显然没料到早就被击落完的东北军空军还能调来空军,毕竟这次购机行动是三方绝密,行动代号‘击落樱花’得到了三方的联合保密。甚至飞机都没经过第三方的手,直接在几个野战机场连续转场飞往东北锦州。

    当然,东北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便日军的战斗机只有二十多架,但依然有多达十五架的歼一式战机被击落,不过所幸的是,和日军飞行员被俘虏不同,这些飞行员都落在了东北军的阵地上,仅仅两人被日军飞机的机枪子弹当场打死,其他的只是一些轻重伤。而且,遭遇战火洗礼的飞行员们,也飞快地成长起来。

    比起歼一式战机装备的大口径航空机枪和小口径航炮来,日军的战机已经落后太多了。他们能欺负的,只是曾经比他们更落后的东北军空军和国民党空军。

    虽然东北军损失惨重,但却极大地鼓舞了抗战气势,相对于伤亡惨重仅仅维持不败的地面防线,这次突然发起的空战已经称得上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了。日军的航母特混编队也一退再退。

    得到好处的张学良虽然无法继续从西南购买战机,但却已经让蒋介石帮忙从英国进口战机,鉴于形势,蒋介石也答应了,毕竟,空军的加强让锦州战役出现了一定的转机还是他乐见的。

    东北,锦州,张学良的地下指挥掩体

    空战胜利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此时已是四月下旬。战事已经进入了鏖战阶段,僵持的战斗已经在比拼双方的后劲。

    “总指挥,各方面的情报都显示日军要在我们后方登陆了,而且,作为这次西南在东北的最高负责人,我不得不代表张总长向你转告一件事情,日军的登陆地点极可能是在天津一带。”

    指挥所中,满脸胡渣子的霍定国向正在喝着白酒的张学良说道,连月的鏖战,这位东北抗日总指挥也疲惫不已。

    “日本人的登陆看来是势在必行了,不过,如果是天津,蒋委员长不应该坐视才对。”张学良摇摇头,对于日军可能的后方登陆计划,他也听参谋说起过了,甚至早有防备。

    但日军将可能选择天津登陆的消息,他还是第一次从霍定国嘴里听到,毕竟霍定国代表的是西南,那么消息就应该是非常可靠的。但是,即便情报可靠,东北军也分身乏术,难以应付了。

    “眼前的情况,二十万东北军是靠着轮战,反复补充新兵,才没有崩溃,一旦撤下去哪怕一个师,或者将后面的预备师调走,宁锦防线顷刻就有危险。定国你也知道,虽然我们消灭了近三万日军,但对面依然有六万多日军,我们也付出了近六万人的巨大代价。日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

    宁锦防线到了今天,已经是绝对不能丢弃了,否则,我将成为民族罪人。至于天津的战事,就让蒋委员长的第18师去对仗吧,抗战抗战,全民有责,南京又怎能置身事外。”

    霍定国从张学良口中听到了一些抱怨,也是,东北军伤亡巨大,张学良一人在这里苦苦支撑,虽然他已经成为了民族英雄一般的存在,被国人追捧,但是,只有他们这些身边的人才明白,张学良坚持的有多辛苦。

    他还记得,最最艰难的那一夜,东北军的一个团坚持不住了,从阵地上即将溃败下来,结果导致一个师的东北军跟着跑。

    这个时候,任何督战队都没用,最后是张学良跪在那里,用枪指着自己的头,跪在败兵的后撤道路上,震惊了所有的败兵,最后才挡住了这股溃败狂潮。

    他还记得那天张学良的话,“兄弟们,谁都怕死,我张学良也只有一条命。但我没有跑,而是在锦州和兄弟们同生共死。

    因为我知道,整个民族需要我们挡在这里。兄弟们,放眼看看关外,那里哀鸿遍野,你们的妻儿父母正在那里被日人蹂躏甚至是屠杀,一旦将这些畜生放进关内,我们都是民族罪人。谁要走,把我先杀了,也好让我一死百了。我绝对不能看着东北军在抗日面前当了逃兵。”

    就这样,在张学良身先士卒下,在西南顾问、参谋与教官、工兵专家的帮助下,张学良一边艰苦作战,一边招募新兵、修筑防线才堪堪守住了宁锦防线。

    没有人知道战争会继续到什么时候,但所有人都知道,从少帅以下,都将死战到底。

    霍定国点点头,“一旦日军在平津一带登陆,我们的压力会减轻一些,但也面临后路被断的巨大危险,到时候希望少帅以大局为重。我们西南也会有相关行动,到时候还要少帅多多配合。”

    “放心吧,如果时局到了那种地步,东北军不不会坐视的。代我向张总长表示谢意,转告他一声,张学良虽非大才,但也知道士为知己者死,只要张总长真心抗日,就是某一天整个东北军随他共进退,我也答应。”张学良不是傻子,平日里这个霍定国顾问对他的一些暗示他都懂,只是战事太紧,他无法分心想那些战后的事情,但到了时局再变的今天,他也要适当表示下立场了。

    毕竟,从头开始,西南对他的支援力度,甚至比国民政府更彻底,要知道,西南想要支援他,难度可是大上天的。蒋介石没有预计到的是,张学良这个东北少帅,居然起了别样的心思。

    霍定国也知道张学良压力非常大,对于国内的局势,他也有很多不满,西南势大,但是远在几千里之外,蒋介石有精锐师多达十个,整编师多达二三十个,但是却不派往东北,而是以各地需要驻防,严防日人择地登陆侵犯沿海的借口来搪塞。

    很多时候,他都在想,原本应该坐山观虎斗的西南,在张总长的决议下,反而在大力支持东北抗日。而原本应该全力支援东北,支持张学良抗日,甚至应该派出大军前往东北的蒋介石却在坐看东北军被削弱,自己派兵进驻平津,将平津一带化为自己的嫡系势力范围。

    作为一名师长级别的西南军人,霍定国每每在夜里,听着那些炮声入睡时,都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自己是古代的将军,在金戈铁马声中,整饬万千儿郎,向日军杀过去。

    军人是为战争而生,他这样的人尤其是。如果能集中全国之力抗战,他甚至不惜战死前线。

    保家卫国,为国效忠这句话,也许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不懂,因为他们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是更多的人,和霍定国一般,却将保家卫国,为国效死命当成了自己的理想。

    这一点,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前往东北投军的青年身上就能看到,他们或许不是优秀的士兵,但是,他们的作战意志绝对是强大的,面对战术精湛的日军,他们全是凭着自己的爱国决心才守住了锦州。要知道,此时的东北军,已经有近三分之一是临战训练的新兵了。

    国内风云涌动,就在四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浓浓夜色下,西南外交部张李宗仁走进了蒋介石的官邸。

    四月三十一日,蓄谋已久的日军正式发动天津战役,三个师团的日军在日军特混舰队的支援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天津一带登陆,一个大队的日军先头部队和天津警备部队的一个旅遭遇,爆发激战。

    天津战役开始,中日大战再次上演。

第一百五十六章 挥军北上() 
四川解放后,成都作为西南重镇,发展是最为迅速的。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一个辐射周边的经济中心。和重庆利用沿江优势发展重工业不同,成都走的是高新科技路线,以青羊科技园和龙泉驿高科技园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将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中完成一期工程。而其中,显像管厂,成虹电视机厂,民生电器厂,第二代与第三代电子管项目、国防sss级项目之偌干下游配套电子厂,晶体管研究所等等是其中的一批典型代表。

    西南人民军,驻成都郫县之主力第三师驻地

    偌大的作训场上,轮训的连队正在进行军事训练,射击场上也传来一阵整齐地枪声,第三师作为西南人民军十个主力师之一,进驻成都郊县后,一直是维护半个四川安定的重要力量。

    作训场上贴着巨大的标语横幅:精忠报国,保家杀敌

    标语横幅前,一个年轻的军官静静地看着这八个大字,眼神中流露出浓烈的战意。

    “安澜!!”

    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年轻军官回过头看到来人,条件反射性地敬了个礼,“老营长!”

    原来这个青年军官就是西南少壮派军官的代表之一,戴安澜。

    严格说来,西南人民军成军还不到二十年,整体的军官构成都很年轻化。但是,作为华夏军校的新锐代表人物,戴安澜如同一颗闪闪的武曲星一般在军中崛起。先是在1925年的中缅战争中,任职卫戍师第二师的基层连长,接着在边防初战中以一个连的部队挡住了英国人的先头部队印度营。

    那一战是戴安澜的成名之战,中英交手,初战以前很多人心里都不是特别有底。虽然西南是新崛起的强军,但面对老牌帝国,一些负面的声音还是有的。然而,戴安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吃了第一个螃蟹,把英国人挡了下来,为后续主力部队构筑防线赢得非常宝贵的时间。

    他口中的老连长,自然就是当年卫戍师的老营长陈济恒。七年时间里,陈济恒作为拥有实战的卫戍师营长,先是调任主力师副营长,戴安澜作为他的得力部下也到了主力师,成为了他手下的一名连长。七年时间过去了,当初的陈济恒已经是主力第三师二团团长了,而三个月前,三团团长调任澳门任职卫戍司令,戴安澜这名军部重点种子军官终于得到了升迁,成为了西南最年轻的团长。

    “精忠报国,保家杀敌,真正是我西南军人之夙愿啊。”陈济恒一步步从旧军阀走到西南军,直到成为西南军的团长,可谓是一路走来见惯千般事,既经历过腐朽的旧军阀军队,也接受过现代化的新军事教育,更有前线作战经验,可以说是一个从旧体系军官转变为现代军官指挥官的典型。

    戴安澜点点头,昨天晚上的师部会议,身为团长的两人自然都参加了,谈论一些东西也不会违背规定,看着老营长陈济恒有些发黑的眼圈,不由淡淡笑道,“老营长,你昨晚怕是也一晚没睡吧。”

    “可不是,昨天师部通气会上宣布的消息太振奋人心了,没想到啊,我们第三师居然有机会成为西南第一支北上的部队。就看蒋介石的了,但愿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